公元54年

(圖)班彪班彪(公元3—公元54年)班彪班彪(公元3—公元54年)
甲寅年(虎年);東漢建武三十年。

大事件

《續阿烏菲迪烏斯·巴蘇斯所著歷史》計31卷,阿烏菲迪烏斯·巴蘇斯是羅馬帝國初年的伊壁鳩魯學說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寫了一部從愷撒之死到公元54年的羅馬歷史,普林尼從他停筆處接著往下寫。

早期羅馬的皇帝全都是愷撒的家族。奧古斯都的繼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後的繼承者是蓋尤斯,史稱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後是克勞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祿(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後來卡利古拉的統治證明了皇帝的專橫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殘暴和瘋狂的統治在整個羅馬歷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殺後,克勞狄被羅馬禁衛軍擁戴為皇帝,所有共和國統治的痕跡已經蕩然無存。

公元54年(建武三十年),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率種人屬漢,被封為王和侯。系鮮卑接受漢朝封號之始。同時,祭彤又賂使偏何出兵襲擊徙居漁陽的赤山烏桓。公元58年(水平元年),偏何攻下赤山,斬烏桓大人歆志賁。於是“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並詣遼東受賞賜,青、徐二州給錢歲二億七千萬為常”。鮮卑在塞外漸占優勢。

在位

尼祿·愷撒(公元54年—公元68年間在位)公元63年的改鑄貨幣、公元64年的羅馬大火及對基督徒迫害的開端聖彼德和聖保羅的殉道。尼祿瘋狂、恐怖且兵連禍結的統治持續了14年,直到由高盧總督尤利烏斯·溫代克斯所發動的叛亂演變為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羅馬世界的大動亂為止。尼祿在公元68年的被廢黜和自殺使得尤利烏斯王朝的世系斷絕,愷撒的姓氏從此成為歷代元首們的榮銜。

出生

楊震,東漢大臣(124年去世)

逝世

班彪(公元3—公元54年),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市東北》人。他出身於漢代顯貴和儒學之家,受家學影響很大。幼年從兄班嗣一同遊學,結交很廣。二十多歲時,農民起義失敗,群雄割據,隗囂擁眾割據於天水,因避難而從之。因隗囂固執己見,頑固地割據稱雄,班彪只能離去,投奔河西竇融,頗受竇融器重,任為從事。他為竇融劃策,歸順劉秀政權,總西河以拒隗囂。這對東漢統一是有功的。光武帝(劉秀)聞知其才,召見了他,舉茂材,任為縣的長官,又為司徒掾。班彪時有奏言,對時政多所建議,如《復護羌校尉疏》、《上言選置東宮及諸王國官屬》、《奏議答北匈奴》等。班彪專心於史學,尤好漢代史。漢武帝時,司馬遷撰寫了一部史書(後來稱《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寫到當代漢武帝,後事缺而無錄。後來褚少孫、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十多位學者都曾綴集時事,或補或續之。班彪認為續作“多鄙俗”,不足以踵繼司馬遷之書。於是繼續採集西漢遺事,又旁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此書是續《史記》之作,但“不為世家,唯紀、傳而已”。

人物

尼祿是愷撒大帝的末代子孫,3歲時喪父。其母親阿格里品娜與皇帝克勞狄一世結婚後,尼祿被立為繼承人,並與公主屋大維婭結婚。皇帝克勞狄一世被毒死後,16歲的尼祿於公元54年成了新羅馬皇帝。他對元老院的第一篇演說受到普遍的讚揚,被認為是預告一個新的黃金時代來臨。他統治早期施行仁政,如禁止流血性的競技,取消極刑,減少賦稅,允許奴隸們控訴不公正的主人等。然而,好景不長,尼祿的罪惡本性很快膨脹起來。他毒殺了14歲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後又弒母殺妻,揮霍浪費,廢除了早年制定的減稅法以及對老人和窮人的補助法,掠奪他人財產,實行恐怖統治。羅馬城大火後,尼祿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了金碧輝煌的宮殿。針對他人的指控,尼祿選中了基督徒來承擔責任,屠殺基督徒,殘酷鎮壓處死反對者等。他的行為使得眾叛親離,引起羅馬人民奮起反抗、軍隊反叛。最後,元老院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判決鞭笞死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