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年

公元57年

公元57年是丁巳年(蛇年),東漢建武中元二年,東漢光武皇帝,東漢王朝的創立者,封建政治家和軍事家去世。

(圖)韓國慶州半月城韓國慶州半月城
丁巳年(蛇年);東漢建武中元二年。

大事件

中國
日本派使臣赴中國,漢光武帝授予倭奴國王印(1784年在日本福岡縣出土)。
漢明帝繼位。
其他
聖保祿的《格林多後書》可能寫於57年。

政治家及官員明顯地失去政治權力的根源應追溯到開國皇帝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時。光武帝對以往國家的權勢大臣獲得和使用權力的方式十分不滿。因此他已經注意到,儘管及時地確立了三公的高位,真正的政府卻由尚書來管。事實上權力正轉移到外戚手裡,雖然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已享受了優越的特權。用任用私人追隨者的方法建立起首都和州郡的兩級政府。選派官員不再根據功績,甚至常常通過賣官鬻爵;在庸懦的官員控制邊界地區的同時,平民百姓已經在聽任貪婪的壓迫者的擺布。

公元57年明帝繼位以後不久擔任尚書的鍾離意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早年在他家鄉會稽郡出現流行病引起很多死亡時(公元38年),他親自提供醫藥,因而救活了許多生命。公元60年鍾離意抗議明帝濫用民力修筑北宮,結果除了那些需要迫切照管的工程外,其他工程都暫緩進行。下面將要看到,在抗議皇室的奢侈的同時,常有反對壓迫行為的抗議。

出生

明帝(公元57—75年)和章帝(公元75—88年)的政府在成功地完成改革和改善經濟活動的某些計畫方面贏得了聲譽。光武帝曾打算治理平帝統治時期(公元前1年—公元6年黃河和汴河決堤所造成的某些受破壞的部分,但人們勸告他不要在帝國蒙受內戰損失時承擔這樣的重任。政府優先注意那些不太緊迫的工作以致未能制止頻繁的洪水泛濫,這引起了公眾的怨憤。公元69年由王景帶領幾十萬勞工開始了一項重大工程。在千乘郡內,沿滎陽到沿海的一條水路建起了堤壩,每隔十里(約四公里)建一座水門。為防止洪水泛濫,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設計,並設法讓河水改道。但無論王景怎樣精打細算,費用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史籍記載公元69年是世道太平的一年。

去世

劉秀 (公元前6-公元57年),東漢光武皇帝,東漢王朝的創立者,封建政治家和軍事家。王莽新政時期曾為大學士,後為劉玄更始政權的大將軍、司隸校尉、代大司馬等職。經略河北成功,擁兵自立,建立東漢政權,統一中國,平定內亂,定都洛陽。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據說,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是西漢皇族中地位卑微的旁支。這一支的族系一代不如一代。劉秀的曾祖父任過太守,祖父任過都尉,父親任過縣令。其父在劉秀九歲時就死了。他淪落為平民。父親死後,劉秀及其兄寄養於叔父家中。劉秀少年時代是在普通百姓中渡過的,因此,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和普通人生活之艱難。後來他到長安學習,生活也是相當艱苦的,“資用缺乏,與同捨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在長安學習期間,劉秀虛心求教,專業向學。儘管條件艱苦,但每日研讀《尚書》、思考治世之理,終日持卷,樂此不疲。雖然家貧,但不自卑,而是結交有名望的人士,以圖謀取功名。

古蹟

據韓國著名史書《三國遺事》(公元13世紀)的記載,新羅第四代王昔脫解(公元57年∼公元80年在位)得悉這裡是慶州水土最好的一塊寶地後,便從主人那裡搶了過來,命人在這裡築造月城。昔脫解因此城大受第二代王南解王(公元4年∼24年在位)的恩寵,被選為女婿,並繼承王位而成為第四代王。之後直到新羅第 56代王敬順王(公元927年∼935年在位),大約900年間,這裡一直是新羅的中心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