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干擾素

內分泌干擾素

內分泌干擾素,可模擬人體荷爾蒙(激素)的可擾亂內分泌的物質。英語用“Endocrine disruptor”(內分泌干擾素)或“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簡稱為EDCs 。

名稱

內分泌干擾素內分泌干擾素

內分泌包含激素(荷爾蒙)、雌激素等,因此動物及人類的生殖系統及生殖能力和內分泌不能分開。
所以,內分泌干擾素也就是擾亂生殖系統的化學物質。

“環境荷爾蒙”這名詞是譯自當年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的井口泰泉教授和NHK所創的“環境ホルモン”,
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的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

“內分泌干擾素”譯自英語Endocrine disruptor。英語國家開始多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的簡稱EDCs。

化學物質

烷基酚(alkylphenols)
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
多溴聯苯醚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a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
六溴環十二烷(C12H18Br6)hexabromocyclododecane (HBCD)(a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
四溴雙酚A tetrabromobisphenol-A (TBBPA)(一種含溴的阻燃劑)
雙酚A(Bisphenol A)及其變體
多氯聯苯(PCB)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人工合成麝香 nitromusks: 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酮麝香(musk ketone)、多環麝香(polycyclic musk) (HHCB =Glalxolide, AHTN =Tonalide)

可見各日用產品中如含等均可在地球形成各式內分泌干擾素。

影響

污染環境後和再經食物鏈(飲食)或接觸等進入動物及人體並影響生殖系統。進入人體後遺症禍延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生殖系統的各式異常以至癌症
男性女性不妊
男性生殖器異變
男性精子質量數量下降
男性睪丸變小
早熟
母乳減少
肛門及生殖器距離異常
生育男孩的能力下降
子宮癌、睪丸癌、和乳癌等
先天畸形
糖尿病
後代學習能力下降與多動症等等。

常見來源

各行各業化學品; 用塑膠工業尤甚,如 人工樹脂(樹脂膠、人造樹脂、合成樹脂、環氧樹脂)(Epoxy resins/Epoxy /polyepoxide )
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產品。

包括製成時、生產前後、不當套用、棄置推填或焚燒後產生,以至產品分解或發生化學變化而成的化學品。

聚氯乙烯的氯可促成戴奧辛/二惡英/二惡莢(dioxin), 多氯聯苯 (PCB)(Poly-Chlorinated Biphenyl)等。

殺蟲劑
清潔劑消毒劑殺菌劑
阻燃劑
某些農藥
某些含epoxy 之超能膠等等。

各國對策

加拿大

2008年4月中左右,加拿大宣布會把雙酚A列為有害物質,外國有大百貨公司超市馬上停止售賣含雙酚A塑膠水樽奶樽食具。

美國

工商業界和環保組織分別公布及宣傳不同的以至相反的論據:就各式生產用化學品口人工合成材料產品(塑膠農清潔消毒劑等等)工商業界否認引至內分泌生殖問題及癌症。環保組織及非工商業界資助的研究則發現如PVC PCB dioxin等和內分泌生殖問題及癌症有極大關係。在美國各方大力宣傳反林丹/靈丹(Lindane)下,已有五十多國禁用Lindane。

歐洲

歐盟要求清潔劑、殺蟲劑的壬基酚濃度應在0.1%以下。Cluster of Research into Endocrine Disruption in Europe (CREDO) 歐洲內分泌異變問題研究組合研究生殖能力下降,性器官異常,畸胎,雌性變雄性化,雄性變雌性化,內分泌系統之癌症等和化學物質的關係。

日本

由“公害健康被害補償予防協會”及“環境事業団地球環境基金業務”等而成立的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環境再生保全機構”進行研究教育及推廣環境保護 其中注重多氯聯苯PCB廢料處理。日本1962年停用多氯聯苯(PCB) 2001年立法各存有PCB者須於2016年7月17日前適當地處理並棄置。

日本環境廳列為“環境荷爾蒙”有七十種化學物質。日本已禁止使用含聚氯乙烯(PVC)塑膠的調理用手套及 食物袋。日本化學物質問題市民研究會。

中國

國際上籤署的《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中,確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介質中多有檢出。中國是公約的簽字國。在1983年停止了DDT的使用。但是農藥中仍含DDT。

香港政府多以工商業利益為重,常以國際間研究甚多,未有一致的結論,未有具體數據資料為理由,無就內分泌干擾素立法。

環境污染相關知識

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一般污染被分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現在污染的範圍越來越大,有船舶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熱污染和過度消費等各種新興污染開始被人們關注。
空氣污染 酸雨|鹼雨|北極霾|大氣擴散模式|全球黯化|蚱蜢跳效應|全球變暖|臭氧空洞|氯氟碳化合物|懸浮粒子||氣溶膠
水污染 富營養化|海洋廢棄物|油外泄|熱污染|城市徑流|水質|死水|生活污水
土地污染 生物修復|植物修復|除草劑|農藥|重金屬|肥害
放射性污染 裂變產物|放射性落下灰|急性輻射綜合症
其他污染 熱島現象|光害|噪音污染|基因污染|工業污染|船舶污染
污染控制技術 環境監測|資源回收|垃圾分類|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環境污染控制|活性污泥法|SBR污水處理工藝|生物膜法|厭氧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污水處理|鏇風分離|工業發酵|堆填|垃圾焚燒|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水污染控制
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累積性|生物濃縮性
污染事故 台塑仁武廠污染事件|湖南省兒童鉛中毒案|日本四大公害病|愛克森瓦拉茲海難|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林園事件|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2010年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2011年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故
國際公約 巴塞爾公約|《蒙特婁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斯德哥爾摩公約|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
環保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香港環境保護署|綠色和平|綠黨|美國環境保護局|歐洲環境署|日本環境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