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male hormone)又稱男性激素。它是促進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徵出現,並維持正常性慾及生殖功能的激素。以睪丸分泌的睪丸酮(睪酮)為主,屬類固醇激素。成年男子睪丸每天約分泌4~9毫克睪酮(女性卵巢也分泌少量睪酮)。睪酮在肝中滅活,滅活後的衍生物經尿排出。

基本信息

產生原因

雄性激素化學結構雄性激素化學結構
雄性激素主要在雄性動物的睪丸中產生,腎上腺皮質也分泌少量雄激素。從睪丸組織中分離出的原始激素稱為睪丸素,具有促進雄性動物生殖器官形成,第二性徵發育及促蛋白同化等作用。
雄激素受腦垂體和下丘腦的調節,下丘腦、腦垂體及性腺激素之間存在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複雜關係,它們一起參與控制和調節生殖活動,稱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
男性的主要雄激素為睪丸酮,95%是由睪丸間質細胞分泌,5%由腎上腺分泌。雄性激素對男性性慾的產生和性功能的維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是維持成年人性慾和性功能的唯一因素。
男性睪丸酮水平在24小時內會發生節律性變化,早上最高,晚上最低。儘管男子常常在早晨出現勃起,但性活動最高峰的時間都是晚上,看來人類的性慾不僅與激素有關,而且還受其它因素的制約。

生理作用

1、對男性胎兒的影響
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在胎兒時期就有了,雄性激素中的睪酮能夠促進性腺結構的分化,男性的內生殖器和外生殖器都是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相反,如果胎兒身體內缺乏睪酮或者睪酮數量不足,胎兒的性器官就會出現畸形或發育不全,例如隱睪症等。
2、影響性生理的發育
性生理的發育包括第一性徵的發育(如性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第二性徵(如身體外形的發育)。雄性激素在促進第一性徵的發育的作用有促進睪丸變大、陰莖變粗等;第二性徵的作用有促進體毛的出現、變聲、喉結突出等。如果沒有雄性激素或者雄性激素分泌過少,那么性器官的發育和第二性徵的出現就會延遲,甚至身體出現異常。
3、提供精子生存的合適環境
精子生存的條件比較苛刻,如需要較高濃度的體液,一般的體液很難滿足這種條件。但是雄性激素中的睪酮的濃度比一般體液高很多倍,因此給精子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4、維持正常的性功能
雄性激素通過對性神經中樞的影響和對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激發人的性慾,提高性的興奮。如果雄性激素沒有或過少,人的性慾就會降低,並容易導致陽痿等性功能障礙。睪酮缺乏會導致中老年男性的整體健康水平下降,包括性慾降低、情緒低落、疲勞及勃起功能障礙。研究表明,男性睪酮素水平越低,發生代謝綜合症的可能性越大,繼而導致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勃起功能障礙現象。
5、促進機體的健康
雄性激素能夠加速機體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包括促進機體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人體肌肉發達,身體健壯,雄性激素還能夠提高男性機體骨骼的造血機能,使得骨髓生成更多的紅細胞。
6、睪酮作用
睪酮的主要作用是:
(1)刺激附睪、前列腺、陰莖陰囊等男性附性器官的生長發育及成熟;
(2)刺激並維持男性第二性徵,如骨骼粗壯、肌肉發達、聲音低沉渾厚、喉結突出、長鬍須等;
(3)促進蛋白質合成,從而使尿氮減少,呈現正氮平衡;
(4)提高性感。因為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間可以互相轉化,故男性體內也含有少量雌性激素。睪酮的衍生物可用於因雄性激素分泌不適引起的各種疾病,及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再生障礙性貧血、發育遲緩、骨質疏鬆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治療,並可用於晚期乳腺癌等婦科腫瘤,以抵消雌激素對癌組織生長的促進作用。

影響因素

雄性激素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主要是來自飲食結構改變、及精神壓力增大,環境因素等。導致男性身體內性腺分泌失去平衡,睪酮水平的逐漸升高,抑制雌激素水平。
如果女性睪酮長期處於過高水平,雌激素水平過低,會抑制促卵泡激素水平,引起卵巢卵泡不能發育成熟,不能排卵,而形成囊狀卵泡,最後成為多囊卵巢綜合徵,而導致不孕症。
如果切除雄性大鼠的睪丸,它的交配能力就會下降,並很快消失,如果再注入睪丸酮,交配能力又會恢復。越是低級的動物,性行為受性激素的影響越大,而越是高級的動物,則雄激素起的作用越來越少。
雄犬閹割之後仍有相當的性活動,更高級的靈長類動物雄猿猴,在切除了睪丸之後,性活動並無多大減少。這些均在已發育成熟的動物身上進行。如在未發育成熟的動物身上行閹割,包括人在內,就會使這些動物完全喪失性活動能力。
許多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會損傷睪丸的功能,其結果是性腺功能低下。若發生在青春期之前,第一性徵(即男女外生殖器的差異)和第二性徵的成熟會變得遲緩,而且個體性慾喪失,永遠沒有主動的性方面的興趣。若是男性達到成年以後才發生雄激素不足的情況,其結果為多種多樣,從完全喪失性慾,性慾減退,到性慾正常等情況都可能出現。

醫學功效

需雄性激素治療的一般有:無睪症和類無睪症功能子宮出血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肌瘤等再生障礙性貧血久病虛弱、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
雄性激素能作用於腎和腎外組織,使其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加強促紅細胞生成素對造血幹細胞的作用,能激發處於休止期的多能幹細胞進入細胞增殖周期而產生紅系定向幹細胞;可促進紅系定向幹細胞、單定向幹細胞向成熟分化,間接作用於骨髓造血機能。同時,它也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機能。臨床上,雄性激素類藥物對骨髓造血組織減少較輕、進展較慢的再障病例療效較好,對兒童的療效優於成人,而對骨髓造血組織嚴重減少者一般無效。
據說,雄性激素用於治療再障已有40多年的歷史。這類藥物起效慢,至少連續用藥3個月以上甚至6個月,才能判斷療效。國外報導,療效為50%~70%。雄性激素還能治療女性患者的月經過多。

衍生製品

長效雄激素藥物有價睪酮、丙酸睪丸素、矽雄酮等,甲基睪丸素性質穩定,可口服。雄性激素類藥物為處方藥,在藥店裡是有銷售的,但購買時需憑醫師處方。
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1.丙酸睪丸酮:每次50~100毫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
2.羥甲雄酮:1~3毫克/公斤/日,為新合成的睪丸酮製劑,療效高,副作用少,有用丙酸睪丸酮無效者,用此藥有效。
3.庚酸睪丸素:4~7毫克/公斤/周。
4.大力補或17-去氫甲基睪丸酮: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5.康力龍:每次2~4毫克,每日3次,口服。
其他如甲基睪丸素、苯丙酸諾龍也可使用,但不常用。
雄性激素共同的副反應有:雄性化作用,其中丙酸睪丸酮尤為突出,表現為痤瘡,毛髮增多,男性性慾增強,女性聲音低啞、陰蒂肥大、乳房縮小、停經,容易出現肝功能損害,但停藥後亦容易恢復,套用過程中注意複查肝功能。有時有水腫、腓腸肌痙攣及失眠,兒童易有陰莖勃起,骨骼成熟加速,所以必須與腎上腺皮質激素並用。

食療方法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經常食用富含雄激素的食物可遏制男子雄激素缺乏綜合徵。富含雄激素的食物有:動物內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成分。
此外,還含有腎上腺素和性激素,能促進精原細胞的分裂成熟
含鋅的食物。含鋅量最高的食物首推牡蠣肉,其他如牛肉、牛奶、雞肉、雞肝、蛋黃、貝類、花生、穀類、豆類、馬鈴薯、蔬菜、紅糖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鋅。
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鱔魚、鮎魚、泥鰍、海參、墨魚、章魚、蠶蛹、雞肉、凍豆腐、紫菜、豌豆等。
含鈣食物。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蝦皮鹹蛋、蛋黃、乳製品、大豆、海帶、芝麻醬等。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都有助於延緩衰老和避免性功能衰退,它們大多存在於新鮮蔬菜、水果中。

主要案例

2014年巴西世界盃期間,球員在世界盃賽場上拚殺期間禁止與異性發生關係(包括自己的妻子)。原因當然是擔心比賽期間,性行為會消耗他們的精力,造成體力透支。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能夠證實,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禁慾的合理性。
相反,運動醫學專家IanShrier的研究認為,性行為非但不會對運動產生負面影響,反而還會產生某些正面的影響,性行為使得激素水平下降只是一種短期效應。從長遠來看,賽前禁慾所造成的對睪酮水平的破壞作用,要大於有性行為發生下的情況。一位專門從事這項研究的內分泌學家發現,對於成年人,如果3個月都沒有發生性行為,那將是一件極不正常的現象,人體內的睪酮水平會急劇下降到幾乎接近兒童的水平。
賽前狀態如果過於放鬆或是過於焦慮,都不利於獲得良好的表現,對一些運動員來說,或許性行為就是一種能夠達到“極佳興奮與放鬆狀態”的一劑良藥。
賽前表現不佳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睡眠質量差。輸球並不是因為一些球員在比賽前一晚發生了性行為,而是他們整晚因為緊張過度而睡不著覺。睡眠與睪酮水平之間存在的關係十分穩定。當人體處於平靜狀態時,睪酮水平就會上升,清晨時最高。如果睡眠嚴重不足,睪酮水平以及精力就會大幅下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