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症

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症(Caroli病)是一種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膽道疾病,主要表現為肝內膽管囊樣擴張。輕者可無任何臨床症狀,病變嚴重者可出現腹痛、寒戰發燒、黃疸三聯征。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是切除擴張的膽管或是肝移植。但限於技術水平和多數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手術切除或肝移植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以中藥治療此病療效很好,且絕少復發。

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症

(山東省臨沂市紅旗醫院:梁常兵)

二,治療

(一)、明確誘因,針對治療

Caroli病雖為先天性疾病,但其何時發病及是否發病,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誘發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足夠的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這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表現出來。
中醫學認為,肝為疲極之本。其病也,多發於過勞或劇烈的情緒波動之後,或由其他病重傷氣血而誘發。有的人則發病於產後或是外科手術後。
不同的誘因,其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均有所不同。譬如常年過度勞作所誘發者,多表現為元氣虧虛或氣血兩虧,並多伴有虛火上炎。治療上常以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或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為主;而由抑鬱或暴怒所致者,則多表現為肝氣不舒或肝血不足、膽氣虛怯。治療上常以逍遙散、補肝湯或陳士鐸堅膽湯為主,如有典型少陽病徵象者則予小柴胡湯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繼發於大病之後,或是術後、產後者,恆以歸脾湯為主方,或酌配活血化瘀之品。
總之,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是治療本病的根本大法。如果拘泥於幾張死方來套治如此大病,則鮮有獲效者。

(二)、既可預防,也能治癒

雖然大多學者認為Caroli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但許多病例根本無法追尋典型的遺傳家族史,而且臨床證實該病又完全可以治癒,所以不要宥於其“先天性”之名而畏之如虎、坐失治療良機。而應稍見端倪即施以有力的治療手段,以求早日解困。
嘗治一邯鄲秦姓小兒,5歲,2003年春一偶然條件下發現其患有瀰漫性肝內膽管擴張。西醫建議待症狀較重時予以手術切除,或是移植肝臟。其家長不願坐等,碾轉來我院求治。視之無所苦,尚活潑,唯反應較敏感,面色略顯蒼白,舌淡、體胖、邊有齒印。細詢之下知此子素“膽小”,每遇小事輒惶惶不安,且受驚嚇必欲腹瀉。此脾虛膽怯之證也,予堅膽湯合白朮芍藥散,水煎服,日一劑;另予參苓白朮散研細粉裝膠囊口服,每次2克,日3次。
治療約2個月,患兒體質有所好轉,性情也較前“豪放”,超聲提示肝內膽管擴張所形成的膽管囊腫較前縮小。前後共服藥7個月,超聲提示:肝內外膽管無擴張。迄今5年余,多次超聲檢查均未見異常。
2001年6月,筆者治山東省平邑縣某醫院護士華某,女,25歲,產後月余,因上腹疼痛伴發熱惡寒黃疸少量腹水等,于山醫附院確診為Caroli病,後又到301醫院就診,該院建議肝移植,因療效不確切而作罷。體溫可高達攝氏39度,多在下午2-3點或凌晨1-2點開始發燒,用退燒藥體溫可降。其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此少陽證也;而發燒時,顏面烘熱而身欲被覆,胸中時有短氣、窒悶感,且其脈沉取弱,此中氣下陷,陰火下溜也。治宜和解少陽為主,佐以升提中氣、甘溫除熱,予小柴胡湯合補中益氣湯出入。服6劑,發燒已明顯減輕。後以此方據證化裁,共服藥100副,體溫一個月內持續正常,脅痛消失;影像學檢查,肝膽系無異常.遂停藥.2006年6月隨訪,工作生活完全正常.
以上案例說明Caroli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已出現臨床症狀者也完全可以治癒。當然前提是早發現、早治療。

(三)、虛實夾雜,攻補兼施

Caroli病重症者主要表現為上腹痛、寒熱、黃疸三大症,從病機上看多為虛實夾雜。正虛為元氣虛或是氣血虛;邪實則是濕熱壅盛或水濕瀦留,或是邪侵少陽、樞機不利。所以治療上多以攻補兼施為宜。
對Caroli病以腹水、黃疸為主者,可予清熱利濕退黃之茵陳蒿湯合五皮飲加減(陽黃),或是健脾利水之實脾飲合茵陳附子湯出入(陰黃);而以寒戰發燒為主者,或予升降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等(偏實症者),或予補中益氣湯、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等(偏虛症者)。對於腹痛、寒熱、黃疸三聯征畢具者,常需多方並用。如上面提到的華姓患者就是小柴胡湯和補中益氣湯聯用。
攻補兼施治療Caroli病的難點是攻邪恐其傷正,扶正慮其戀邪。如黃疸腹水較重者,雖有體倦脈細、舌苔剝脫等氣陰兩傷之象,也不可大劑益氣或驟施陰柔之品,恐其壅氣戀邪耳。此時可仿仲景桂枝二麻黃一湯例,在利濕退黃的基礎上,稍佐益氣養陰,比例以三比一為宜。反之如正氣大虛,幾有陰陽離絕之象者,雖然邪重,不可攻也。然不祛邪則邪阻正路,欲補無門。此時應在大劑扶正的基礎上,稍佐疏利之品,比例以三比一甚或五比一為宜。譬如實脾飲,即可將方中的厚朴、木瓜克、木香克、草果、檳榔等減量三分之二。

(四)、病後調理,事關成敗

對於Caroli病來說,藥物治療只是整個治療過程的一部分。當症狀消失,甚至影像學檢查均告正常的情況下,病後調理就成了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大量臨床病例表明,恰當的生活調攝是根治Caroli病的一大關鍵。
一曰調情志。郁怒傷肝,憂思傷脾。尤其是大病初癒,龍雷之氣雖安而未寧,雖有小的情志波動也可導致肝氣橫逆、克脾犯胃,而肝脾損傷正是誘發Caroli病的主因之一。所以說適當調節情緒,制怒忘憂,才能有效預防Caroli病的復發。
二曰節飲食。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得此大病之後,消化、吸收功能均極為脆弱。如不節飲食,尤其是多食肉類食物,必致腸胃運化傳導失職。腸胃傷則後天之本亂,氣血為之不足,肝膽失其條暢。如此一來本病即存有復發的可能。
三曰適寒溫。大病之後的習慣是趨熱遠寒。但冒寒食冷固所不宜,而重棉忍熱也為所忌。如酷暑之下強忍其熱,必致氣隨汗瀉。本欲勞者溫之,實則益虛其體,經雲壯火食氣是也,不可不慎。
四曰慎勞役。Caroli病治癒三年之內不可過勞,過勞則必復。古人於熱病每多強調食復,其實勞復甚於食復。尤其是部分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生活貧困,飽食肉糜使其復發者絕少,超負荷勞動導致復發的倒是很多。當然了,強調“不可過勞”,重點在一個“過”字上,對於普通強度的勞動一般還是可以勝任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