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症又稱滑鼠手或遲發性正中神經麻痹,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引起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無力感等症侯。當局部骨折脫位、韌帶增厚或管內的肌腱腫脹、膨大引起腕管相對變窄,致使腕部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產生腕管綜合症,屬於“累積性創傷失調”症,好發於30~50歲年齡段的辦公室女性。腕管綜合徵發生的原因,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腕管,是一個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帶組成的骨纖維管道。前者構成腕管的橈、尺及背側壁,後者構成掌側壁。腕管頂部是橫跨於尺側的鉤骨、三角骨和橈側的舟骨、大多角骨之間的屈肌支持帶。正中神經和屈肌腱由腕管內通過(屈拇長肌腱,4條屈指淺肌腱,4條屈指深肌腱)。儘管腕管兩端是開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內組織液壓力卻是穩定的。

基本信息

概述

微博控防腕管綜合徵必學手指操微博控防腕管綜合徵必學手指操
腕管為一骨性纖維管,其橈側為舟狀骨及大多角骨;尺側為豌豆骨及鉤狀骨;背側為頭骨、舟狀骨及小多角骨;掌側為腕橫韌帶。在腕管內有拇長屈肌腱、指淺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經。凡是擠壓或縮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壓迫正中神經而引起腕管綜合徵。Coles骨折畸形癒合、月骨前脫位、感染或外傷致軟組織水腫,腕橫韌帶增厚、腱鞘囊腫脂肪瘤黃色瘤,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紊亂、澱粉樣變性或Reynaud病有時可合併腕管綜合徵。
滑鼠手看似"小病",但越早治療越易根治,延誤治療不僅錯失治療良機,嚴重者甚至有可能發展成永久性活動不便。所以一旦患上滑鼠手,應儘早採取治療措施,切莫忽視!
腕管綜合症屬“傷筋”範疇,由局部勞作過度,積勞傷筋,或受寒涼,氣血凝滯,氣血不能濡養經筋而發病。安鞘消炎貼治療腕管綜合症遵循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則,驅除風、寒、濕、邪,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局部循環,修復受損組織,並增強肌腱、腱鞘抵禦外傷勞損的能力,進而徹底治癒腕管綜合症。

在病變的初期表現為正中神經的水腫和充血,逐漸由於壓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經內的纖維化,神經軸突壓縮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後神經組織轉為纖維組織,其神經內管消失並被膠原組織代替,成為不可逆的改變。這種病症之所以已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急劇改變,愈來愈多的人每天長時間接觸、使用電腦所致。腕管綜合症好發於30-50歲年齡,女性為男性的5倍。雙側發病者約占1/3~1/2,雙側發病者女∶男為9∶1。

病因

腕管綜合徵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滑鼠手)是遠傷病在手及腕部的症狀表現。手及腕勞動時保持同一動作時容易出現症狀,平時也有病症表現出現,目前把它看成是滑鼠手,以為是用滑鼠產生的,並不正確。
引起(注意只是引起)腕管綜合徵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
1.局部因素

(1)引起腕管容積減小的因素: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脫位後畸形癒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內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纖維瘤、腱鞘囊腫、腕管內肌肉位置異常(指淺屈肌肌腹過低、蚓狀肌肌腹過高)、非特異性滑膜炎、血腫。
2.全身性因素
(1)引起神經變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風等。
(2)改變體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藥、長期血液透析、甲狀腺功能低下。
3.姿勢因素
用腕過度勞動者,如計算機操作人員、扶拐杖走路的殘疾人,手指及腕關節反覆屈伸。Gellman等人對77例截癱患者調查發現,其中有38例(占49%)患有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症(滑鼠手)不但電腦族易患,其它一些頻繁使用雙手的工作者如音樂家教師編輯記者建築設計師礦工等都可能患此種病。資料顯示,女性是腕管綜合症的最大受害者,這是因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經容易受到壓迫。此外,一些懷孕婦女、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失調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綜合症。

表現

腕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示意圖
腕管綜合徵(滑鼠手)的主要表現是手指和手掌麻木,正中神經受壓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燒灼樣痛,白天勞動後夜間加劇,夜間常被拇、示、中三指的劇痛所驚醒,而猛烈摔手後可減輕。麻木主要在食指,其次是中指、拇指和無名指。針刺時有感覺過敏或異常遲鈍。而小指和無名指的尺側完全正常。叩擊掌部中心或掌根部腕管處都可引起手指麻木。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時突然失手。
少數患者可出現魚際肌萎縮、麻痹、拇指處於手掌的一側,不能轉動。主要病因是由於使用電腦人群如上網族每天長時間接觸電腦,重複著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滑鼠,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覆和過度的活動,逐漸形成腕關節的麻痹和疼痛。若對這種症候長期置之不理,可能會導致神經受損,手部肌肉萎縮。

臨床上,一部分患者會因長期病變,導致拇指下的“大魚際”肌肉出現萎縮;甚至會出現間歇性皮膚發白、發紺;嚴重者可出現拇指、食指發紺、指尖壞死或萎縮性潰瘍,成為不可逆的改變。

腕管綜合徵(滑鼠手)引發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手部逐漸出現麻木、灼痛,夜間加劇,常會在夢中痛醒。不少患者還會伴有腕關節腫脹、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症狀。

下述的症狀的發生應高度懷疑滑鼠手的發生:

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適。

2、手部刺痛,麻木,冷。

3、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協同工作能力降低。

4、夜間疼痛。

5、疼痛可以遷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子。

檢查

檢查時可叩擊腕部掌側正中,造成正中神經支配區的麻木、疼痛,此即Tinel征陽性。部分病人手腕關節極度屈曲60秒鐘後手指感覺異常加重,此為Phalen試驗陽性。利用血壓計在上臂加壓至遠端肢體靜脈擴張可誘發症狀出現。

治療

人體工程學滑鼠人體工程學滑鼠
腕管綜合徵(滑鼠手)的治療,可遠傷病的揉摩方法治療,當即就可以解除症狀,二至三次揉摩可以治癒。

治療主要使用擦摩和拍法,遠傷病灶消除即為治癒。詳細操作可參考張怡曹的《藥物揉摩治療遠傷》一文。
如在用滑鼠時同時有肩、臂手的不適或疼痛酸脹,均是遠傷病所為,同樣可以用揉摩方法治癒。

預防

腕管綜合症--治療腕管綜合症--治療
治癒身體上的遠傷病,尤其是手部的遠傷病,滑鼠手即不會發生。工作時的適當調整和活動對身體有益。

對於滑鼠手的預防,應著重建立在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和正確操作自我保護方面。如個人座椅要調至適當的高度,使人坐著時有足夠的空間伸展腿腳;不要坐或站立太長時間;坐時背部應挺直並緊靠椅背,且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打字時電腦的鍵盤應正對著你,若斜擺在一邊,可能會導致手腕過度彎曲緊繃;鍵盤擺放的高度以及離人體平行距離應調整到一個打字時感覺舒服自如的位置;同時,每操作30分鐘,應暫停一會兒,讓雙手和眼睛作適當放鬆或休息。
如果可行的話,不妨將工方安排到把不同的操作交替進行。例如打字三十分鐘後,便轉為檔案處理。一段時間後,又回到打字工作。這樣便可以利用不同的操作內容,使不同的肌肉和肌腱輪流工作和休息。

動作訓練

1、動作之一:用手錶做輔助器械,按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手腕25次。功效: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2、動作之二:手握帶有負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從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動作,然後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從下到上的運動,各25次,鍛鍊腕屈肌。功效:防治腕關節骨刺增生,增強手腕力量。

3、動作之三:舒展身體各部位時,也要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鐘,做2至3次。功效: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

4、動作之四:吸足氣用力握拳,用力吐氣,同時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功效:鍛鍊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
5、動作之五: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鐘,平穩呼吸。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
6、動作之六:雙手持球(如網球),或持手掌可握住的事物(如水果等),上下翻動手腕各20次。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功效:增強手腕力量,鍛鍊肢體協調能力。

7、動作之七:雙掌合什,前後運動摩擦致微熱。功效: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肩部:左手臂向右拉伸時,頸部向左拉伸,注意手臂不要過高,和胸部有一定距離,不要有壓迫感。每次保持30秒至45秒,換右手臂。如何防止用電腦引發“腕管綜合徵”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態是避免相關損傷的最佳方法。

腕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治療
1、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滑鼠,可以預防腕管受到傷害;
2、手腕儘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
3、肘部工作角度應大於90度,以避免肘內正中神經受壓;
4、前臂和肘部應儘量貼近身體,並儘可能放鬆,以免使用滑鼠時身向前傾;
5、確保使用滑鼠時手腕伸直,坐姿挺直並最好使用優質背墊,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6、顯示屏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當坐正之後,雙眼應與螢幕處於平行直線上,確保顯示屏的亮度適中
7、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鬆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覆做10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