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歌

俚歌

莆仙俚歌也叫“梆鼓咚”、“咚鼓當”、“咚鼓”。是流行於莆仙方言區的一種說唱曲種。屬於漁鼓道情一脈。原為瞽者四處飄零、賣藝為生,後由於民眾非常喜愛,常在橋頭、巷口、庭前、樓下圍坐說唱,漸漸變為民眾自唱自娛的一種演唱形式。常由業餘作者編寫歌詞,演唱時以筒板、漁鼓為伴奏樂器。唱詞是七言韻式,沒有散說,內容多是來自戲曲故事、民間傳說。俚歌曲目甚多,現存約百餘種,有長篇敘事詩,也有短篇勸世歌。本文根據藝術特點、主要表演形式、傳承價值等幾方面介紹俚歌。

藝術特點

俚歌盲人表
俚歌原為盲人表演,全憑跟師學藝。師傅口授,學徒強記,能流暢背唱就算出師。俚歌講究音節的韻律和句末的押韻,所以極富鄉土韻味。俚歌音樂的感染力很強,演唱時,演唱者左手捏竹板打拍,左腋下挾筒鼓,右手中指擊鼓、食指、無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頓挫。竹板擊節變化較少,但持續不斷。唱腔雖然只有四句主曲,但藝人根據詞意的喜怒哀樂、巧妙變化,或頓、或揚、或用拖腔,不時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能唱得句句聲腔不重複,音律不等式,真是:“唱筒鼓,百人會唱一百腔;百人能變一百調。”

俚歌演唱時筒鼓擊打一般在四句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尾聲,尤如過門曲,但可長可短,可強可弱,可急可緩,憑演唱者掌握,根據唱詞的不同情感靈活變奏,令聽眾入神著迷。所以,莆仙民間有一支龐大的俚歌迷群體,老幼皆喜,婦孺能哼。

表演形式

俚歌表演
俚歌形式活潑、民眾喜聞樂見。那抑揚頓挫,濃烈鄉土氣息的韻味及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極具藝術渲染力。莆仙俚歌發源於民間,是中國民間文學瑰寶———漢族方言敘事詩。

俚歌形式簡單,演唱時不用樂器,只用兩塊竹板筒鼓伴唱。俚歌唱詞用莆仙方言,詞句粗獷、活潑、簡煉、口語化。唱詞一般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散曲只有數十句,而一般敘事長詩有四、五百句,甚至上
千句。

莆仙俚歌曲目長短曲不下500曲。文藝工作者曾做過收集、記錄工作,題材豐富多彩,有地方掌故、人文風貌、俾史公案、趣聞軼事,大體可歸類為:歷史演義,古今傳奇,神話與民間故事,散曲四類。

1958年起,文藝工作者對俚歌進行改造創新,試以莆仙戲音樂為主鏇律配曲,保留竹板筒鼓伴唱,加入民族器樂小樂隊伴唱,取名為“板鼓唱”,以二人或多人表演,加入動作,變換台位。板鼓唱從內容到形式都比俚歌進一步發展,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替代了走紅一時的新俚歌。

近年來,在莆仙舞台上演出了一批板鼓唱好節目,涵江夕陽紅的《99喜燕歸》板鼓唱獲省老年人文藝會演銀獎。板鼓唱在唱腔、表演、舞台調度、配器設計諸方面都進一步創新,藝術品位進一步提高,成為莆仙語區廣泛流行的曲藝新品種。俚歌並不因板鼓唱的產生而消亡。莆仙戲《狀元與乞丐》劇中引進一段俚歌,使全劇生輝,起到畫龍點晴之妙。

文化傳承

俚歌教授國小員
“打起竹板喜洋洋,大家聽我講一講,瑞雲山森林公園在眼前,更有秀甲八閩的永興岩……”7月16日,涵江區大洋鄉杏山村陳梓笛家院子裡,一群10歲左右的孩子樂呵呵地跟著老陳唱俚語山歌,有板有眼。

涵江山區5個鄉鎮,是俚語山歌的主要流傳區域。然而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這一傳承千年的口頭文化遺產面臨失傳之虞。近年來,該區宣傳文化部門加強對山區民歌的挖掘整理,並組織新編了不少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當代山歌。新舊山歌皆好唱易記,大受山區孩子的喜愛。

文化陣地的完善和熱心人士的心口相傳,使山歌在未成年人中順利推廣。放假以來,白沙鎮坪盤村文化中心戶鄭錦泉家,儼然成了露天音樂廳:院裡綠陰下,孩子們或獨自唱譜,或兩人對唱,或三五人引吭高歌;退休教師、擅長山歌的鄭錦泉則忙著先行試唱,有時也給孩子們配樂。令老鄭高興的是,幾年下來,已培養出10個小歌手了,今年學唱山歌的一班孩子中也有2名脫穎而出。據悉,遍布涵江山區的70多個村級“文化中心”,成為普及山歌的主要課堂,在80多位熱心人士的指點下,約有400多名孩子學唱了山歌。

為提高推廣成效,暑假期間,不少山區村級文化中心和文化中心戶還及時增加板鼓、竹板、口琴等伴奏樂器。陳梓笛在已有二胡、笛子的基礎上,又投資購買了電子琴弦琴等音樂器材,成立了學生假期山歌演唱隊。村里正讀初二的陳芳說,原來天天看電視,覺得沒意思,“學唱山歌后,感覺暑假充實多了。”

歷史溯源

莆田俚歌,又稱“俚歌”、“盲鼓”、“乞丐歌”,1949年建國後改稱“俚歌”。莆田俚歌的演唱因以兩片竹板

俚歌盲人表演
和一個竹筒鼓為樂器伴奏而得名。

據史載,俚歌源於宋代。南宋莆田著名詩人劉克莊有詩云:“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詩中對當時莆田有盲翁負鼓演唱南戲劇目《趙貞女》的故事作了形象的描述。又據《閒中古今錄》記載:“元末永嘉高明,字則成,……因劉後村(即劉克莊)有‘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之句,因編琵琶記,用雪伯喈之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卷八)。由此可知,宋時莆仙地區已經形成俚歌的演唱形式,並能演唱出大段的故事

俚歌主要流行傳唱於莆田、仙遊以及永春永泰惠安、福清等莆田市邊界的莆仙方言區域。俚歌的形式簡單活潑,伴奏樂器輕便,城鄉的街頭巷尾,地頭田間、橋頭樹下均可作為演出場地。自宋代起至今,俚歌一直在莆仙民間流傳不衰。抗日戰爭時期,莆仙人民曾以俚歌宣傳抗日,支援前線,激勵軍民的愛國熱情和抗戰士氣。那時,莆田俚歌也曾遠渡南洋,激勵愛國僑胞,同仇敵愾團結抗日,許多莆田俚歌的藝人,還在僑居地收徒傳藝,把莆田的俚歌民間曲藝流傳東南亞等國,在海內外影響很大。

1949年建國後,在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指引下,俚歌如沐春暉。黨和地方政府幾度組織民間文藝家挖掘整理,並把俚歌這一百姓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搬上文藝舞台,還進行了許多改革。演唱形式也由單人演唱發展為對唱、群唱、坐唱、表演唱,還加上小型樂隊伴奏;演唱內容也增加了歌頌黨、歌頌新生活、歌唱人民當家作主、歌唱可愛的家鄉和新人新事新風尚等新的內容。如今還在有線廣播、電視台上進行播放,政府和民間曾組織俚歌創作,參加省市和全國文藝會演,多次獲獎,受到有關領導專家的高度好評。1979年,俚歌還成功地在莆仙戲劇目《狀元與乞丐》中表演,該劇目晉京演出榮獲全國優秀獎,轟動京華劇壇。

藝術特色

俚歌二人表演
俚歌有著獨特的藝術特色。它的唱腔原系民歌小調或稱俚歌俗曲,每四句一段,一般是不斷反覆,有時也根據唱詞音調及演唱情緒變化,對曲調進行加花變奏或近關係的轉調移位,但不管如何變化,總是嚴格的五聲音階,並按起、承、轉、合結構完成段體,所以曲調每一段都可以獨立演唱,每段四句,每句七言,一般是一、二、四句押韻,每段一韻或幾段一韻均可。唱詞多選用民間口頭方言俚語,地方色彩濃厚,通俗易懂,便於記憶,便於吟唱。俚歌的唱詞是多段體的敘事詩,它所敘述的故事完整,情節生動,分段抽述,上下連貫,銜接清楚。

俚歌唱詞均以莆仙方言演唱,有時多段唱詞可以一韻到底,全用莆仙方言,具有七個聲調。這為民間藝人口頭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他們無需查尋詞書詩韻,便可朗朗上口、上韻。俚歌演唱伴奏一般由藝人自己邊唱邊敲板鼓與竹板,開唱前總是表演一段板鼓敲擊的技巧,而後,漸漸導入故事所需的氣氛與感情,其中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全靠手上工夫。在演唱中,樂段之間,以及樂句末也敲板鼓,長短視情緒需要而定,比較自由。為了烘托渲染樂曲的氣氛,豐富變化樂曲的感情,藝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板鼓打法,如:單打、雙打、輪打、彈擊、悶擊、全按等多種手法,使俚歌擊打出優美動聽的音響效果

主要曲目

有《陳三五娘》、《珍珠衫》、《鄒雷霆》、《包公審樓梯》、《金瓜過台灣》、《木蘭討魚》、《壯丁詩》等。

代表曲目

莆仙方言俚歌——楓亭《龍船詩》

俚歌《龍船詩》
端午節,俗稱“五日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楓亭民間過此節日較為隆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祭祀節俗外,還舉行龍舟競賽。尤其蘭友社區的三媽宮,還組織具有地方特色的龍鼓游唱隊。午後,游唱隊舉著牌燈,敲打鼓點,行進在大街小巷,邊游邊唱《龍船詩》,祈求家人合家平安。現將三媽宮端午節的《龍船詩》摘錄於下:

正月出來是上元,
公主駙馬慶團圓;
顏虎奸臣害忠良,
孤兒長大冤報冤。
二月出來桃花紅,
世良走賊得瑞蘭;
兩人牽手路上走,
招商客店結成雙。
三月出來是清明,
蘇秦求官東京走;

俚歌會演
妻不落機嫂不顧,
後去六國人傳名。
四月出來人布田,
西廂月下有人行;
鶯鶯小姐吟詩句,
君瑞秀才聽然然。
五月出來爬龍船,
智勇捨命去投軍;
鳥才打獵平州寨,
母子相見沙陶村。
六月出來荔枝紅,
陳三騎馬過樓房;
五娘荔枝扔過去,
假做磨鏡結成雙。
七月出來七仲元,
假寫休書孫汝權;
玉蓮為伊投江死,
十朋水邊再團圓。
八月出來八仲秋,
玉娥小姐扔繡球;
繡球扔乞呂蒙正,
蒙正歪哀黃果收。
九月出來九重陽,
蘇武持節去牧羊;
赤心報國忠良將,
李陵築台望故鄉
十月出來十月標,
桃園結義劉關張;
呂布領兵去廝殺,
張飛殺倒長板橋。
十一月出來霜雪寒,
肖氏三娘受孤單;
文龍和番十幾載,
宋江拜鯉上梁山。
十二月出來寒度春,
龍應子弟醉紛紛;
霜寒雪凍開殿門,
殺狗勸夫是香君。

註:單月四句唱後,加唱:扒龍船啊!扒龍船啊!出扒啊!龍船啊!跑如雲啊!湊齊,厄號!

雙月四句唱後,加唱:細浪來呀!大浪去呀!齊舉呀!龍標啊!湊齊呀!雲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