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師範學院

伊犁師範學院

伊犁師範學院是一所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的普通高等師範學校。學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專科學校,以後曾先後更名為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伊犁師範學校。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定名伊犁師範學院。該校坐落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截至2014年4月,該校擁有辦學用地852畝,校辦農場2000畝,校園綠化面積達60%以上。有教學用計算機1517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717萬元。圖書館總面積25000平方米,館藏圖書71.91萬冊。 該校設有11個院(系),有普通本專科生9638人,其中本科生8750人,專科生888人;碩士研究生238人;成人本專科生4507人,其中成人本科生2197人,成人專科生2310人;每年學院承接各類培訓3000人次;留學生136人次。面向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同時還常年招收留學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35年舊校址1935年舊校址

1948年4月,經伊犁塔城阿山三區革命政府批准,在1935年建立的伊犁民族中學基礎上組建省立專科學校,定名為伊犁專科學校,安尼瓦爾-汗巴巴任校長。當時學校設有醫士、護士、財會、畜牧、水利。師範等專科專業。
1949年10月,為紀念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卡斯木不幸遇難,伊犁專科學校更名為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
1950年4月,司馬義·伊布祖拉耶夫任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校長。

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漢語專科畢業生合影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漢語專科畢業生合影

1951年,學校除師範專業外,其他專業轉入新疆學院(新疆大學的前身)。
1953年4月,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一分為二,一是伊犁師範學校,二是男子高中。
1955年9月伊犁師範遷往新址(今伊犁師範學院院址)
1957年1月,埃塞因·賈克斯勒克任伊犁師範的校長。
1959年7月,伊犁師範學校改名為伊犁第一師範學校,莫合塔爾任校長。同時,伊犁州在男子高中基礎上組建伊犁第二師範學校,沙迪克·阿肉莆任第二師範學校校長。

1955年學校新址 主教學樓(現行政樓)1955年學校新址 主教學樓(現行政樓)

1971年2月17日,伊犁師範第一學校與伊犁第二師範學校合併,改成伊犁師範學校。康東山任伊犁師範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
1978年1月,伊犁師範學校恢復校長制,張家瑞任校長。
1980年5月,國務院批准以伊犁師範學校為基礎,組建伊犁師範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屬自治區管理的廳局級單位。學校設中文、外語。體育、數學、物理、化學等本科專業。賽比哈孜任伊犁師範學院院長(未到任)
1981年4月,陸一民任伊犁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1987年學校領導班子1987年學校領導班子

1987年2月,艾斯海提·克里木任伊犁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金錕任院長。
1991年9月,卡哈普·阿仁任伊犁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1993年11月,李儒忠任任伊犁師範學院院長。
1996年4月,洛合達爾汗·阿德力汗伊犁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吳孝成任校長。

2005年教育部評估學校申碩工作2005年教育部評估學校申碩工作

2002年8月,趙嘉麒任學院院長。

2002年9月,學員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
2003年11月,自治區政府,批准設在奎屯市的伊利教育學院併入伊犁師範學院。
2006年1月2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在伊犁師範學院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突厥語)、基礎數學、光學專業成為首批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學院有人文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生物科學學院、中國語言學院、外語系、法政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技術學院、教育科學系、藝術學院、體育學院11個院(系)。學院以教師教育類專業為主,同時開設了部分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非教師教育類專業,現有38個本科專業、14個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法學、藝術學、管理學和教育學8個學科門類,其中套用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專業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覆蓋21個二級學科。

專業介紹

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理學 統計學 生物科學 化學 物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
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學
文學 俄語 英語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漢語言 漢語言文學
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藝術學 美術學 音樂學
教育學 體育教育 國小教育
學前教育 教育技術學
歷史學 歷史學

學生師資

學院有人文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生物科學學院、中國語言學院、外語系、法政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技術學院、教育科學系、藝術學院、體育學院11個院(系)。學院以教師教育類專業為主,同時開設了部分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非教師教育類專業,現有38個本科專業、14個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法學、藝術學、管理學和教育學8個學科門類,其中套用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專業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覆蓋21個二級學科。
學院在編教職工840人,其中專任教師511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0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31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2.4%,博士學位教師40人,在讀博士7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區教學名師等學者專家十餘人。學院有普通本專科生9638人,其中本科生8750人,專科生888人;碩士研究生238人;成人本專科生4507人,其中成人本科生2197人,成人專科生2310人;每年學院承接各類培訓3000人次;留學生136人次。學院面向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同時還常年招收留學生。

辦學層次

本科教育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學院設有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學院、外語系、法政學院、藝術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電學院、化學與生物科學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育科學系、體育學院、文理系、基礎部、生命與資源環境系、建築工程系、藝術設計系、音樂與舞蹈系、職業技術學院等18個院(系)。現有漢語言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包括哈語言文學、哈語言、維語言文學、維語言、錫伯語言文學等五個方向)、英語、漢語言文學、物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學與套用數學、化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地理科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音樂學、美術學、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自動化、教育技術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前教育、歷史學和廣播電視新聞學、藝術設計、統計學等34個本科專業,2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1個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1個教育部高校特色專業。學院有普通本專科生8848人,其中本科生8334人,專科生514人;碩士研究生202人;成人本專科生4450人,其中成人本科生1715人,成人專科生2735人;留學生67人。學院面向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同時還常年招收留學生。

碩士教育

學院現有34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法學、藝術學、管理學和教育學8個學科門類,其中套用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專業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
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覆蓋21個二級學科。
伊犁師範學院2014年預計面向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30名左右,招生人數(含推薦免試生、統考生等)最終以教育部下達計畫為準,各專業招生規模可依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一】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招生權)
(1)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050102)
(2)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6)
(3)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050107)
(4)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二】數學(一級學科招生權)
(1)基礎數學(070101)
(2)計算數學(070102)
(3)機率論與數理統計(070103)
(4)套用數學(070104)
【三】物理學(一級學科招生權)(1)凝聚態物理(070205)
(2)光學(070207)
(3)無線電物理(070208)

發展前景

學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在少數民族教育研究、哈薩克文化研究、基礎數學研究和伊犁經濟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
伊犁師範學院伊犁師範學院
設有哈薩克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中亞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凝聚態物理與材料設計研究所(與南京大學共建)、資源與生態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共建)、園林科學研究所、阿依特斯藝術研究中心、伊犁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新疆唐加勒克研究會也掛靠在學院。這些機構為凝聚學科隊伍、構建科研創新體系和更好地服務於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搭建了平台。學院已建成近世代數、現代哈語、大學物理學、有機化學和文學概論五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凝聚態相變與微結構實驗室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大學物理學、近世代數教學團隊被評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010年,哈薩克語言被教育部立為第六批高等院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院堅持走開放式辦學道路,先後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日本、英國、德國、波蘭、韓國等10餘個國家的多所學校及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了一些交流合作項目。進入新世紀以來,學院以大力實施“人才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戰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進入了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的新階段,學院各項事業呈現出了發展的良好局面。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院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畫為契機,大力實施"人才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戰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進入了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的新階段,學院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各族師生員工正齊心協力,奮發圖強,力爭用15年左右的時間,將學院建設成為區內先進、部分學科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以教師教育為主導的教學型綜合性大學。

校園文化環境

伊犁師範學院伊犁師範學院

伊犁師範學院自然環境優美,教學設施較為完備,是理想的學習、科研場所。校園綠化面積達60%以上,被譽為花園式學校。建築面積32.82萬平方米,現代化的綜合實驗樓已經投入使用,內設公總計算機房、自治區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化學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室、計算機軟硬體實驗室、廣播電視實驗室,心理學實驗室及100%的多媒體教室,物理教學實驗樓和化學教學實驗樓配備先進的實驗儀器,現代教育中心設有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演播大廳、計算機房、語音室等教學設施,校園網便捷暢通。建築面積5300平方米的體育館可滿足體育教學和各類體育比賽的需要。學院圖書館藏書101萬冊,其中少數民族文字圖書近7萬冊,每年征訂各類期刊雜誌1000餘種。60年來,學院已經為社會培養了數萬名各族畢業生,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邊疆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校園文化

校訓:品正學實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品正:即志存高遠,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自強不息。
學實:即學識淵博,基礎紮實,學有所成,學以致用。
愛國、崇德、勤奮、求實
學高身正,敬業樹人
勤學敏思,尚德弘志

機構設定

學院辦公室 紀檢監察審計室 組織人事部
宣傳部 工會 團委
學工處 教務處 科研處
圖書館 後勤管理處 計財處
保衛處 校辦產業開發中心 學報編輯部
成人教育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賽爾建·烏合拜
黨委副書記、院長:楊軍
黨委常委、副院長:張治安
黨委常委、副院長:來提甫·阿布都米吉提
黨委常委、副院長:賈娜爾·阿汗
黨委常委、副院長:馮旭東(中組部援疆幹部-陝西師範大學)

新疆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