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升麻粥

人參升麻粥

人參升麻粥主要功效補氣攝血,昇陽舉陷。

配方

人參6克,升麻3克,粳米30克。
人參升麻粥

製法

將前二味煎取汁與粳米同煮為粥。

功效

補氣攝血,昇陽舉陷。

用法

每日1劑,連服1周。

人參

【別名】人銜鬼蓋(《本經》),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吳普本草》),地精(《廣雅》),百尺杵(《本草圖經》),海腴、金井玉闌孩兒參(《綱目》),棒棰(《遼寧主要藥材》)。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
【植物形態】人參
人參升麻粥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主根肥大,肉質,圓柱狀,常分歧,由根上部二分歧者習稱"靈體"或"橫體";幾不分歧或在下部分歧者習稱"笨體"或"顧體";鬚根長,有多數小疣狀物;根莖上有莖痕,有時生效條不定根。莖直立,綠色,細圓柱形,光滑無毛。葉輪生於莖端,數目依生長年限而不同,初生時為1枚3出複葉,二年生者為1枚5出掌狀複葉,三年生者為2枚5出掌狀複葉,四年生者為3枚,以後逐年增多,最後增至6枚;葉具長柄;小葉卵形或倒卵形,複葉基部的小葉較小,長2~3厘米,寬1~1.5厘米;上部的小葉長4~15厘米,寬2.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沿葉脈有直立剛毛,下面無毛;小葉柄長達2.6厘米。總花梗由莖端葉柄中央抽出,長約7~20厘米,頂生傘形花序,有十餘朵或數十朵淡黃綠色的小花,通常在第四年開始開花;花有梗,兩性及雄性;萼綠色,6裂;花瓣6,先端尖;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在兩性花中離生,在雄花中合生成中空的筒狀。漿果狀核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每室含種子1枚。種子白色,扁平圓卵形,一側平截。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於茂密的林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部的深山中。遼寧吉林有大量栽培。野生的稱"野山參";栽培的稱"園參"。如將幼小的野山參移植于田間,或將幼小的園參移植于山野而成長的人參,稱為"移山參"。
本植物的根莖(人參蘆)、根莖上的不定根(人參條)、細支根與鬚根(人參須)、葉(人參葉)、花(人參花)、果實(人參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①園參
9~10月間採挖生長6年以上的人參。用鎬細心的刨起,防止斷根和傷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鮮品稱"園參水子"。新鮮的移山參稱"移山參水子"。
野山參
5~9月間採挖。用骨針撥松泥土,將根及鬚根細心拔出,防止折斷,去淨泥土,莖葉。新鮮品稱"野山參水子"。
【製法】人參加工法主要分紅參類、糖參類、生曬參類及其它類4種:
紅參
取園參水子剪去支根及鬚根,洗刷乾淨,蒸2~3小時,至參根呈黃色,皮呈半透明狀為宜,取出烘乾或曬乾。主要成品有紅參。邊條參等。
糖參
取鮮參洗刷乾淨,置沸水中浸泡3~7分鐘,撈出,再入涼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取出曬乾,再經硫黃熏過。然後用特製的針沿參體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於濃糖汁(100毫升水溶135克糖)中24小時。取出後曝曬1天,再用濕毛巾打潮,使其軟化,進行第2次扎孔,浸於濃糖汁中24小時。取出後,衝去浮糖,曬乾或烤乾。主要成品有白人參(為園參水子或移山參水子的加工品)、糖參(為各種鮮參的加工品)等。
生曬參
取鮮參洗刷乾淨,日曬1天后,再用硫黃熏過曬乾而成。主要成品有生曬參、全鬚生曬參、白乾參等。
④其它類
掐皮參:加工法與糖參相似,一般將參體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鐘,約三成熟時,再將支根置沸水中約20分鐘。參體經扎孔後放入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與內部分離,再用竹刀輕扎外皮,使成點狀即成。㈡大力參:取鮮參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後曬乾。
人參成品容易著潮返糖,宜放置於燥陰涼處,密閉保存,並防蟲蛀。
【藥材】①園參
又名秧參。主根(參體)呈圓柱形,表面淡黃色,上部有斷續的橫紋。根莖(蘆頭)長約2~6厘米,直徑約0.5~1.6厘米,有稀疏的碗狀莖痕(蘆碗)及一至數條不定根(參艼)。支根2~6條,末端多分歧,有許多細長的須狀根,其上生有細小疣狀突起(珍珠點)。
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園參主要有以下幾種:㈠紅參:主根長約5~20厘米,直徑約0.7~2厘米。表面棕紅色,半透明,有大縱皺,環紋不明顯,有支根痕。根莖土黃色,上有碗狀莖痕4~6個。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棕紅色,中有淺色圓心。氣香,味微苦。㈡邊條參:性狀同紅參,惟一般以根莖較長,身長徑圓,支根較長為特點。㈢糖參:主根長約3.5~12厘米,直徑0.6~2厘米。表面淡黃白色,上端有較多的斷續環紋,遍體有點狀表皮剝落及細根痕跡。斷面平坦,粉質,黃白色,有時韌皮部附近有淡黃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狀裂隙。氣香,味甘而微苦。㈣白人參:性狀同糖參,形體較好,和野山參相似,但多為順直體,根莖較紅參長,鬚根分散,短而脆。㈤生曬參:主根長約3~10厘米,直徑約0.3~2厘米。表面土黃色,有黑棕色橫紋及縱皺,細支根及鬚根均已除去,而僅留痕跡。質脆,體輕,斷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狀裂隙。氣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莖及鬚根者,稱"全鬚生曬參"。㈥白乾參:主根表皮均已除去,體表淡黃色或類白色,上端橫紋不明顯,但可見淺縱皺及支根痕。其它性狀與生曬參近似。㈦掐皮參:主根長約6~15厘米,直徑約1.2~2.5厘米,表面淡黃色,上端環紋不明顯,但可見許多加工所致的凹點。支根淺棕色,支根與鬚根用線紮成牛尾狀。斷面白色。氣香,味甘微苦。㈧大力參:主根長5~15厘米,表面淡黃色,半透明,有明顯縱皺,上端有棕色橫紋。細支根及鬚根均已除去。質硬而脆。斷面平坦,透明角質狀。氣香,味苦。
園參商品,均以身長、支大、蘆(根莖)長者為佳。支瘦小,蘆短、糖重者為次。
主產吉林,其次為遼寧、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地。
野山參
又名山參。主根短租,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多具二個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橫環紋。根莖細長,一般長3~9厘米,上部扭曲,習稱"雁脖蘆",蘆碗密集,下部無蘆碗而較光滑,俗稱"圓蘆"。鬚根稀疏,長約為主根的1~2倍,柔韌不易折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珍珠點)。全體呈淡黃白色,皮細、光潤。氣香濃厚,味甘微苦。
由於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參有生曬參、糖參、掐皮參3種。其性狀除全形外,均與相應的園參商品相似:以支大、漿足、紋細、蘆長、碗密、有圓蘆及珍珠點者為佳。
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人參升麻粥
移山參
體形似野山參,但主根下部往往較肥大,紋粗而淺,常延續到主根中部,鬚根珍珠點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參
朝鮮人參
產於朝鮮的人參,習稱朝鮮人參,又名別直參、高麗參。商品有朝鮮紅參、朝鮮白參之分,而以紅者為優。
朝鮮紅參
加工法與國產紅參相同。體較足壯,上生雙馬蹄蘆與肩齊,單蘆的名"獨碗蘆",中部皆深陷,邊緣甚整齊,質堅硬。主根長約6~10厘米,直徑約1~2厘米。表面紅棕色,有順紋,上部或顯黃衣,全體顯縱棱。支根多彎曲交叉。質堅體重。斷面角質發亮,有菊花紋。香氣濃厚,味甘微苦。
朝鮮白參
蘆頭與園參相似,體呈圓柱形。表面黃白色,有淺棕色細紋。鬚根大部除去,質松泡。斷面有圓心。稍有香氣,味甘微酸。
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參,習稱東洋參,始載於《綱目拾遺》,商品因加工不同,分為白參與紅參兩種。
【炮製】糖參類:除去蘆頭,切段即可。紅參類:除去蘆頭,切段。或以濕布包襄,潤軟後切片,晾乾。
【性味】甘微苦,溫。
《本經》:"味甘,微寒。"
《別錄》:"微溫,無毒。"
《本草備要》:"生,甘苦,微涼;熟,甘,溫。"
【歸經】入脾、肺經。
《本草衍義補遺》:"入手太陰。"
《本草匯言》:"入肺、脾二經。"
《藥品化義》:"入脾、胃、肺三經。"
【功用主治】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藥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日華子本草》:"調中治氣,消食開胃。"
《珍珠囊》:"養血,補胃氣,瀉心火。"
《醫學啟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滇南本草》:"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
《本草蒙筌》:"定喘嗽,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
⑨《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s~3錢,大劑0.3~1兩;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實證、熱證忌服。
《本草經集注》:"茯苓為使。惡溲疏。反藜蘆。"
《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
《藥性論》:"馬藺為使.惡鹵鹹。"
《醫學入門》:"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
《月池人參傳》:"忌鐵器。"
《藥品化義》:"若脾胃熱實,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選方】①治營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白朮、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局方》四君子湯)
②治胃虛冷,中脘氣滿,不能傳化,善飢不能食:人參末二錢,生附子末半錢,生薑一分(切碎)。上三味和勻,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雞子一枚取清,打轉,空心頓服。(《聖濟總錄》溫胃煮散)
③治肺虛久咳:人參末二兩,鹿角膠(炙,研)一兩。每服三錢,用薄荷、豉湯一盞,蔥少許,入銚子煎一、二沸,傾入盞內,遇咳時,溫呷三、五口。(《食療本草》)
④治三、二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酥炙黃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兩,知母、桑白皮、人參、茯苓(去皮),貝母各二兩。上八味為末,淨磁合子內盛。每日用如茶點服。(《衛生寶鑑》人參蛤蚧散)
⑤治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運: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帖,每帖以生薑十片,流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溫服。(《濟生方》)
⑥治心氣虛損,怔忡而自汗者:豬腰子一隻,用水兩碗,煮至一盞半,將腰子細切,入人參半兩,當歸(上去蘆、下去細者,取中段)半兩。並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盡腰子,同上二味藥滓,焙乾,為細末,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選方》)
⑦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恍惚振悸,差錯謬忘,夢寐驚魘,恐怖不寧,喜怒無時,朝差暮劇,暮差朝劇,或發狂眩:遠志(去苗及心)、菖蒲各二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各三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後臨臥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⑧治消渴引飲無度:人參、瓜蔞根各等分。生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麥冬湯送下。(《仁齋直指方》玉壺丸)
⑨治消渴引飲:人參為末,雞孑清調服一錢,日三、四服。(《綱目》)
⑩止血後此藥補之:大人參(去蘆)二兩,棗五枚。每服水二盞,煎一盞。細呷之,服後熟睡一覺,諸病除根。(《十藥神書》獨參湯)
⑾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內傷,氣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脈散,血如湧泉:人參(焙)、側柏葉(蒸焙)、荊芥穗(燒存性)各五錢。為末,用二錢,入飛羅面二錢,以新汲水調如稀糊服,少頃再啜。(《中藏經》)
⑿治小兒驚後瞳人不正者: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一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再服,愈乃止。(《仁齋直指方》)
⒀治下痢噤口:人參、蓮肉各三錢。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細細呷之,或加薑汁炒黃連三錢。(《經驗良方》)
⒁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人參、甘草、乾薑、白朮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人參湯)
⒂治霍亂心煩躁:桂心二分(末),人參半兩(去蘆頭)。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聖惠方》)
⒃治虛瘧發熱:人參二錢二分,雄黃五錢。為末,用棕尖搗丸,梧子大。發日侵晨,井華水吞下七丸,發前再服。忌諸般熱物。(《丹漠纂要》)
⒄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飲食:人參(去蘆)、乾薑(炮)各等分。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黃丸)
【臨床套用】①用於急救
大劑量的人參(o.3~1兩)煎服或燉服,或以人參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藥0.57克)2~4毫升行肌肉或靜脈注射,可用於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時極端垂危的病人;人參與附於合用可以救治亡陽虛脫。
②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
人參對於高血壓病、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等,都有一定時治療作用,可以減輕各種症狀。人參對不正常的血壓具有調整作用,或認為不同的劑量可以出現不同的作用:小劑量能提高血壓,大劑量能降低血壓。成人1日的常用量為0.2~3錢;人參浸膏(每毫升等於1克生藥),每次服20~40滴,日服2~3次;人參酊(含量10%),每次5毫升,日服2~3次;人參粉,每次3~6分,日服2~-3次。
③對胃和肝臟疾病
對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過低者,服人參後可見胃納增加,症狀減輕或消失,但對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無明顯影響。也有報告稱人參可使慢性胃炎病人胃痛消失,食慾增強,大便正常,胃液總酸度增加。對於急性傳染性肝炎,在一定的治療條件下,服用人參對於防止轉變為慢性肝炎似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④治療糖尿病
人參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況,但不改變血糖過高的程度。或謂人參可使輕型糖尿病患者尿糖減少,血糖降低40~50毫克%,停藥後仍可維持2周以上;中等度糖屎病人服人參後,雖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顯,但多數全身狀況有所改善,如渴感等症狀消失或減輕;某些患者服人參後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⑤對於精神病人參對無力型和無力-抑鬱型精神病,無論其病因如何(精神分裂症、中毒或傳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等),似均有治療作用。也有認為,人參口服對器質性神經疾患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觀症狀,而無客觀的明顯治療作用。
⑥治療神經衰弱
人參對神經系統有顯著的興奮作用,能提高機體活動能力,減少疲勞;對不同類型的神經衰弱患者均有-定的治療作用,使病人體重增加,消除或減輕全身無力、頭痛、失眠等症狀。
⑦治療陽痿
人參在中藥里,一般用作強壯劑,可以補養元氣;近人的研究,證明它有增強性腺機能的作用。人參酊對於麻痹型、早泄型陽痿有顯著的療效,但對精神型無效;對因神經衰弱所引起的皮層性和脊髓性陽痿也有一定治療效果。
⑧其他
人參還有提高視力及增強視覺暗適應的作用。與其它藥物合用,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但臨床上對於實症,如由於突然氣壅而得的喘症,由於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症,一時衝動引發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參。

升麻

【異名】周升麻(《本經》),周麻(《別錄》),雞骨升麻(陶弘景),鬼臉升麻(《綱目》),綠升麻(《醫學廣筆記》)。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升麻、興安升麻和大三葉升麻的根狀莖。
【植物形態】①升麻,又名:馬尿桿火筒桿人參升麻粥
多年生草本。根莖呈不規則塊狀,有洞狀的莖痕,鬚根多而長。莖直立,分枝,高1~2米,被疏柔毛。數回羽狀複葉,葉柄密被柔毛;小葉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4厘米,寬1~2.5厘米,邊緣有深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被短柔毛。復總狀花序著生於葉腋或枝頂,狹窄或有時擴大成大形的圓錐花序;花兩性;萼片5,卵形,覆瓦狀排列,有3脈,白色,具睫毛;蜜葉(退化雄蕊)2枚,先端2裂,白色;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一,比萼片長;心皮2~5枚,被腺毛,胚珠多數。蓇葖果長矩圓形,略扁,先端有短小宿存花柱,略彎曲。種子6~8枚。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於林下、山坡草叢中。分布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青海甘肅陝西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江蘇等地。
興安升麻,又名:地龍芽(《盛京通志》),苦龍芽菜(《鐵嶺縣誌》),達呼爾升麻苦菜秧苦力芽苦壯菜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有明顯的洞狀莖痕及多數鬚根。莖直立。單一,高達1米餘,密被柔毛。2回三出複葉;在莖下部者有長柄,柄上被柔毛,中央小葉有柄,兩側小葉通常無柄;小葉片卵形至卵圓形,長5~11.5厘米,中央小葉片再3深裂或淺裂,邊緣有深鋸齒,兩面均被柔毛。圓錐狀復總狀花序;總花梗甚長,側生花梗較短,小花梗長2~4毫米,均密生灰色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罕為兩性;每花下有一小形苞片;雄花萼片5,倒卵形:有3脈;蜜葉2枚,先端2深裂,各裂片頂端常具1明顯花葯;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等,微扁,花葯卵形;子房退化;雌花心皮5,無柄。蓇葖果5。種子多數。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於山坡及林蔭處。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湖北、四川山西內蒙古等地。
③大三葉升麻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有圓洞狀莖痕,多鬚根。莖直立,高1~1.5米,光滑或被疏柔毛。2回3出複葉,在莖下部者有長柄;中央小葉的柄較長,兩側的柄較短,均被白色柔毛;小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長9~11厘米,寬5~9厘米,中央小葉片再3淺裂,邊緣有粗大鋸齒,兩面均被柔毛;莖上部的葉較小,葉柄甚短。花序復總狀;總花梗及小花梗均被灰色柔毛;花兩性;花萼5,廣卵形,早落;蜜葉長卵形,頂端具一蜜腺,黃白色;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一,略扁,花葯卵圓形,2室;心皮3~5,分離,光滑無毛,有短柄,胚珠多數,花柱短,柱頭小。蓇葖果3~5枚,先端有短小宿存的花柱,無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於山野草叢中及溪溝旁。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採集】春、秋採挖,除去地上莖苗和泥土,曬至鬚根乾時,用火燎或用竹筐撞去鬚根,曬乾。
【藥材】①西升麻
又名:川升麻(《綱目》),為植物升麻的乾燥根莖。呈分歧極多的不規則塊狀,大小相差甚懸殊,長3.5~13厘米,直徑0.7~6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莖基痕的圓形空洞甚密,成分歧狀的突起,洞徑0.4~1厘米,洞壁斷面有放射狀溝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網狀維管束。周圍細根殘基極多,堅而刺手。體輕而質硬,不易折斷,斷面帶灰綠色。臭無,味微苦。以個大、外皮黑色、無細根、斷面白色或淡綠色者為佳。
主產陝西四川青海雲南。此外,貴州新疆河南等地亦產。
北升麻
又名:窟窿芽根、苦老菜根。為植物興安升麻的乾燥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物,多分歧成結節狀,長9~18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黑褐色,粗糙不平,上面有較密的圓形空洞的莖基痕,洞內壁顯網狀花紋,周圍殘留細根,質堅刺手,下側凹凸不平,具細根痕。體輕而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纖維性,微帶綠色。臭微,味微苦而澀。以肥大、外皮黑褐色、無細根、斷面微綠色者佳。
主產遼寧、黑龍江、河北、山西。此外,湖北、內蒙古等地亦產。
關升麻
為植物大三葉升麻的乾燥根莖。外形與北升麻極類似,但稍大,分歧較少,直徑1.5~2厘米;上面具數個深的圓形空洞,洞徑可達2厘米。質硬而輕,斷面黃白色呈片狀,中有大空洞,洞壁的斷面有放射狀溝紋。氣無,味微苦。以個大、整齊、外皮黑色、無細根、斷面灰色者為佳。
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廣東、福建所產的"廣東升麻",為菊科植物麻花頭的根,在當地亦習慣作升麻使用。參見"廣東升麻"條。
【炮製】揀去雜質,略泡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雷公炮炙論》:"採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乾,細銼,蒸,暴乾用之。"
【性味】甘辛微苦,涼。
人參升麻粥《本經》:"味甘辛。"
《別錄》:"甘苦,平,微寒,無毒。"
《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溫,味辛。"
《湯液本草》:"微苦,微寒。"
【歸經】入肺、脾、胃經。
《醫學啟源》:"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足陽明。"
《湯液本草》:"手陽明經、太陰經。"
《本草經解》:"人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足陽明胃經。"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功用主治】昇陽,發表,透疹,解毒。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
《本經》:"主解百毒,辟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②《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藥性論》:"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露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風腫毒,口氣疳匿。"
《湯液本草》:"《主治秘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浮汗。"
《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乳蛾,痄腮。"
⑦《綱目》:"消斑疹,行竊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後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宜忌】上盛下虛,陰虛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本草經疏》:"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腎經不足,及氣逆嘔吐,驚悸怔忡,癲狂等病,法鹹忌之。"
《得配本草》:"傷寒初病太陽,痘疹見標,下元不足,陰虛火炎,四者禁用。"
【選方】①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乾葛(銼細)、升麻芍藥甘草(銼,炙)各等分。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
②治小兒痘、痧疹不明,發熱頭痛,傷風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黃芩一錢,梔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錢,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錢。引用燈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湯)
③治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療,劇者數日必死,療得差後,瘡瘢紫暗,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也):水濃煮升麻,漬綿洗之。苦酒漬煮彌佳,但燥痛難忍。(《肘後方》)
④治雷頭風,頭麵疙瘩腫痛,憎寒壯熱,狀如傷寒:升麻蒼朮各五錢,荷葉一枚。煎服。(《醫方集解》清震湯,即《素問病機保命集》升麻湯)
⑤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兩,馬薊子一分,白礬一分,馬牙消一分,玄參一分。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綿裹,常含一丸咽津。(《聖惠方》升麻丸)
⑥治喉痹作痛:升麻片含咽,或以半兩煎服取吐。(《仁齋直指方》)
⑦治陽毒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二兩,當歸一兩,蜀椒(炒去汗)一兩,甘草二兩,鱉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黃半兩(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匱要略》升麻鱉甲湯)
⑧治口熱生瘡:升麻三十銖,黃連十八銖。上二味末之,綿裹含,咽汁。(《千金方》)
⑨治牙齦肉綻有根,牙疳腫痛,牙動搖欲落,牙齒不長,牙黃口臭:羌活一兩,草龍膽(酒洗)一兩五錢,羊脛骨灰二兩,升麻四兩。上為細末,以紗羅子羅骨灰,作微塵末,和勻。臥時貼在牙齦上。(《蘭室秘藏》牢牙散)
⑩治胃熱齒痛:升麻煎湯,熱漱咽之。(《仁齋直指方》)
⑾治噤痢:綠色升麻(醋炒)一錢,蓮肉(去心,炒焦黃)三十枚,人參三錢。水一鍾,煎半鍾飲之,蜜和為丸更妙,每四錢一服,白湯吞。(《醫學廣筆記》)
⑿治血崩: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川芎一錢,白芷一錢,荊芥穗六錢,當歸六錢。水二碗,煎一碗,食遠服,即止,多不過五、六服。(《墨寶齋集驗方》)
⒀治產後忍物不盡,或經-月、半歲,一歲:升麻三兩。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當吐下惡物,勿怪。(《千金方》)
⒁治心有風熱,生浸淫瘡徧體:升麻、大黃(銼,微炒)、黃芩(去黑心)、枳實(去瓤,麩炒令黃)、芍藥各一兩,甘草(炙)、當歸(切,焙)各半兩。粗搗篩,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入燈心一握,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晚食前服。(《聖濟總錄》升麻湯)
⒂治卒毒腫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補缺肘後方》)
⒃治癰疽始作,堅硬,皮色紫亦,惡寒壯熱,一、二日未成膿者:升麻、連翹、大黃(銼,炒)、生地黃(切,焙)、木香各一兩,白鼓、玄參各三分。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入芒硝末半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取利為度,未利再服。(《聖濟總錄》升麻湯)
⒄治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間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颳去皮)、牡丹皮、白芍藥各半兩,甘草三分,上銼粗末,每服一兩,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湯)
⒅治熱痹瘙癢:升麻煎湯飲,並洗之。(《千金方》)

粳米

【異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種仁。人參升麻粥
【植物形態】稻(《詩經》),又名:稌(《詩經》),嘉蔬(《禮記》),水稻。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約1米左右;中空,有節,有分櫱。葉具葉鞘,葉鞘無毛,與節間等長或下部者較長;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8~25毫米,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線形,扁平,長30~60厘米,寬6~15毫米;粗糙,葉脈明顯。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長6~8毫米;每小穗僅具1花,不育花外稃錐刺狀,無毛;可育花外稃硬紙質,具5脈,遍被細毛或稀無毛,無芒或有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枚,卵圓形,長約1毫米;雄蕊6,花葯長約2毫米,花絲細弱;子房長圓形,光滑,花柱2枚,柱頭羽毛狀,有時有第三枝退化的花柱。穎果矩圓形,平滑,淡黃色、白色。種子具明顯的線狀種臍。花期7~8月。果期8~9月。
水生或陸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稻的類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為粳稻、秈稻、糯稻等種。粳稻植株較矮,稈硬,葉幅狹,穀粒較短圓,米的粘性較強,脹性小。秈稻植株較高,稈軟,葉幅寬,穀粒細長,米的粘性差,脹性大。糯稻在以上二種類型中都有,其米粒中含有多量糊精,粘性最強,脹性小。
本植物的莖葉(稻草)、果實上的細芒刺(稻穀芒)、發芽的果實(谷芽)、種皮(米皮糠)以及糯稻、秈稻的種仁(糯米、秈米)、糯稻的根莖及根(糯稻根須)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約含75%以上的澱粉,8%左右的蛋白質,0.5~1%的脂肪。尚含有少量B族維生素;維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種類和種植地點而異。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膽甾醇和自由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甘油一、二、三酯,磷酯,廿四醯基鞘氨醇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檸檬酸和蘋果酸等多種有機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套用自然長菌風化陳年(3年以上)的糯木粽子,剔去其發黑者,80℃焙乾,磨粉,做成水混懸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給小鼠接種腹水型肝癌後,每天灌服水混懸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連續10天,對於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別為77.6%、56.4%和52.1%。在腹水塗片上看到用藥組的癌細胞退變現象都較對照組為著,肉眼觀察,對照組腹腔內腫瘤生長較給藥組廣泛,粘連情況也較嚴重。但接種癌細胞後11天,對照組與用藥組動物死亡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性味】甘,平。
《別錄》:"味苦,平,無毒,"
《千金·食治》:"味辛苦,平,無毒。生者冷,燔者熱。"
《七卷食經》:"味甘,微寒。"
《綱目》:"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晚白粳:寒,新粳:熱,陳粳:涼。"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胃經。"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人參升麻粥《別錄》:"主益氣,止煩,止泄。"
《千金·食治》:"平胃氣,長肌肉。"
孟詵:"溫中,益氣,補下元。"
《日華子本草》:"壯筋骨,補腸胃。"
⑤《滇南本草》:"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
⑥《綱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炒米湯:益胃除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宜忌】《綱目》:"炒米湯不去火毒,令人作渴。"
【選方】①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氣欲絕者:淡竹瀝一合,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盞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勻頓服之。(《聖濟總錄》竹瀝飲)
②治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③治受胎未足,初生無皮,色赤,但有紅筋:早白米粉撲之。(《聖濟總錄》)
【名家論述】①寧原《食鑒本草》:"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與早熟米及各土所產亦白大小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耳。"
《本草蒙筌》:"粳米,傷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義,未嘗一拘。少陰證,桃花湯每加,取甘以補正氣也;竹葉石膏湯頻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湯入手太陰,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緩之,使不速於下爾。"
③《綱目》:"梗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北方氣寒,粳性多涼,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藥;南方氣熱,粳性多溫,惟十月晚稻氣涼,乃可入藥。""按羅天益《寶鑑》雲,粳粟米粥氣薄味淡,陽中之陰也。所以淡滲下行,能利小便,又張耒《粥記》雲,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④《本草經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本經》益氣止煩止泄,特其餘事耳。"
⑤《隨息居飲食譜》:"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與秈同,秈亦可粥而粳較稠,粳亦可飯而秈耐飢。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強食亦能致病戕生,患停飲者不宜吸粥。痧脹霍亂雖米湯不可入口,以其性補,能閉塞隧絡也。故貧人患虛證,以濃米飲代參湯。至病人、產婦粥養最宜,以其較秈為柔,而較糯不粘也。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又有一種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時加入之,香美異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則味更佳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