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交,ji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兩腿交叉形。本義:交叉。 (2) 腳脛相交 [cross] 漢字“交”,讀作jiāo,有“付託,付給”的意思,也可表示“相互、相錯,接合”等。“交”也是一種運行長度的量。 (3)地名:古時為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4)史記中也作蛟。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漢字 :交

拼音:jiāo

注音:ㄐㄧㄠ

部首:亠

部外筆畫:4

總筆畫:6

五筆86:UQU

交

五筆98:URU

倉頡:YCK

鄭碼:SOOS

四角號碼:00408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4EA4

筆順編號:413434

筆順讀寫:點、橫、撇、點、撇、捺。

字源解詁

略說

「交」字象一人雙腿交叉,本義為交叉。

詳解

「交」字的甲、金、篆文之構形乃「大」字的變體,其字象一人雙手伸展,兩腿交叉之形,本義為雙腿交叉。《說文》:「交,交脛也,從大,象交形。凡交之屬皆從交。」

甲骨文舊釋作「交」的字,部分與「黃」字相混,參裘錫圭〈說卜辭中的焚巫尪與作土龍〉。

甲骨文疑用作氏族名。

金文用作氏族徽號,交鼎鼎:「交鼎。」

傳世典籍寫作「絞」,《左傳.哀公二年》:「春,伐邾,將伐絞,鄰人愛其土,故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杜預註:「絞,邾邑。」《地名考略》:「在今滕縣北。」

戰國竹簡指交往,《上博竹書一.性情論》簡25-26:「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以)古(故)者也。」意謂志向相同的人互相交往,是因為道的緣故;志向不同的人互相交往,是出於特定目的(季旭昇)。

又可讀為「校」,《郭店楚簡.魯穆公問子思》簡6:「夫為其君之古(故)殺其身者,交(校)彔(祿)雀(爵)者也。」《廣雅.釋言》:「效,考也。」王念孫疏證:「效之言校也。」全句指為君主的緣故而被殺的人,是計較俸祿爵位的人。

傳世文獻「交」多指交錯,或指結交。

吳語中「交」相當於「的」,陸澹安《小說詞語彙釋》:「『交」字在吳語中等於『的』字。」《海上花列傳》第五回:「耐哚慢慢交用。」「慢慢交用」即「慢慢的用」。

相關詞語

交往 交換 交給 交友 交通 交際 交情 交織 交談 交錯 交易 交涉 交融 舊交

基本解釋

1、相互。如交往、交戰。

2、 付託,付給:交活兒。交卷。交差。

2、相錯,接合:交點。交界。交錯。交相。交輝。交響樂。

3、互相來往聯繫:交流。交易。交涉。

4、與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5、一齊,同時:交並。交作。風雨交加。

6、兩性和合:性交。雜交。

7、同“跤”。

詳細解釋

【動】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兩腿交叉形。

腳脛相交。

交,交脛也。——東漢·許慎《說文》

交足而待。——《戰國策·秦策》

雕題交趾。——《禮記·王制》

又如:交趾(古郡名。漢置,地處五嶺以南一帶。相傳這裡的人入睡時,兩足相交)。

2、交叉;交錯,錯雜。

交臂厯指。——《莊子·天地》

交韔二弓。——《詩·秦風·小戎》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又如:交襠(褲襠處);交拐(拐彎走);交戟(執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錯的路徑)。

3、結交;交往。

交遊士林。——《資治通鑑》

要以風義交情,皎如白日,知公(袁可立)者宜莫如昌。——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又如:交友(結交朋友);交禮(交往的禮節);交馳(交相奔走,往來不斷);交絕(關係斷絕,絕交);交善(結交);交援(與人交結而得其援助)。

4、交接,移交;交換。

交,易也。——《小爾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謂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註:“交謂上下相交接也。”

靜郭君之交。——《呂氏春秋·知士》

又如:交盤(點交;交接);交受(猶交易);交點(清點財物,交付與有關的人);交關(交接;緊要關頭);交貿(交易)。

5、交配。

虎始交。——《禮記·月令》

備以為交佩。——《楚辭·思美人》

又如:交群(交配);交構(亦作交媾。指性交;陰陽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進入〖某個季節〗:剛到〖某個時刻〗。如:交子時;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氣;交節(臨近節氣。舊俗認為病人這時候易發生不測)。

6、接觸。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孫子·謀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與元九書》

戰始三交失蛇矛。——《樂府詩集·隴上歌》

又如:交兵,交戰;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過。形容遇見好機會而又錯過);交敵(交手);交綏(交戰)。

7、送上;付出。

六日內交清。——《廣東軍務記》

翌日先交。

又如:交作業;交款;交白卷。

8、分配。如: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實驗室吧。

9、通: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名】

1、朋友。

交淺而言深,是忠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故交;舊交;知交;擇交;深交。

2、友誼:友情。

交淺而言深,是忠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斷交;私交;多年之交。

3、相互認識,相識。如:一面之交;他們是點頭之交。

4、交往。

布衣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即共定交。——《資治通鑑》

交以絕。——清·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絕交;邦交;建交;復交。

5、〖地點〗相交之處,毗鄰之處。如:交界:井岡山在寧岡等四縣之交。

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唐·柳宗元《游黃溪記》

6、〖時間〗交替之際。

十月之交。——《詩·小雅·十月》

又如:春夏之交

7、貿易。如:成交。

8、跟頭。

魯達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滸傳》

9、地名。漢代交州的略稱。

交、廣布鮭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副】

1、交替;更替,更迭。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變易);交訟(互相爭論);交轉(交替)。

2、一齊。

中外交薦。——《明史》

又如:交至(一齊來到);交下(俱下,齊下);交攻(一併進攻);交贊(一齊稱讚)。

3、互相,相互。

疏條交映。——吳均《與朱元思書》

交相問難。——清·劉開《問說》

又如:交注(互相注視);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滲透);交軋(互相排擠、傾軋);交眩(交相惑亂而不明)。

【形】

1、通“姣”。

美麗。

號曰莊姜。姜交好。——《列女傳·齊女傅母》

2、侮慢,驕傲。

彼交匪敖,萬福來求。——《詩·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榮辱》

3、通“狡”。狡譎,詭詐。

奉妒昧者謂之交譎。——《荀子·大略》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交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古文〕䢒《廣韻》古餚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餚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鏇目。卽鵁鶄。

漢英互譯

associate with bargain deal deliver fall friend hand over join meet

方言集匯

粵語:gaau1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gau1 [梅州腔] gau1 gau2 gau5 kau1 [寶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東莞腔] gau1 [海陸豐腔] gau1 [陸豐腔] gau1 [沙頭角腔] gau1 [客語拼音字彙] gau1 gau2 gau4 kau1

潮州話:gao1 (kau)

反義詞

接 收

相關詞語

交班、交辦、交兵、悲喜交並、交叉、交錯、交代、交道、縱橫交錯、知交、雜交、雲交雨合、玉交杯。

其他概念

京港捷運“交”的概念

“交”是一種運行長度的量,是2010年底北京捷運大興線開線前定出的詞,一條線路可分為大交與小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幹線與區間線,大小交起點站相似,終點站不同,有同起異終的特點。

拼音是ji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