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月法

寅月 戌月 子月

釋義

乾支記錄月序的方法。綜觀歷史文獻,乾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起源

古代最初只有地支紀月法,規定每年各月固定用十二地支紀月,即把冬至所在的月(即夏曆十一月)為“子月”,下一個月即為“丑月”,依此類推(閏月視為上一月的重複,無地支)。
例如:古六歷中的夏曆以寅月為正月,殷歷則以丑月(夏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則以子月(夏曆十一月)為正月。(這種制度被稱為“月建”,上述情況分別稱建寅、建醜、建子)。據記載,我國至遲在漢代開始使用這種紀月方法。
後來發展為地支紀月配以天干組成六十甲子,從而發展為乾支紀月法,以五年為一周,周而復始(閏月同樣無乾支)。

科學本質

究其本質而言,乾支紀月法所講的“月”,既非農曆的月,也非公曆的月,而是與24節氣相對應的一種特殊的“月”。
古今的曆法主要有太陽曆太陰曆兩種,太陽曆如今是世界通用的公曆(前身為儒略曆,十六世紀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稍作修改形成了今天的公曆),太陰曆如穆斯林國家通用的穆斯林教歷。這兩種曆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相對於地球來說,則為太陽繞黃道運行一周)為一回歸年,並將其平均成十二個月份,再分立大小平閏月以概其餘。太陽曆的優點是四季分明,準確無差;太陰曆則嚴格以月亮朔望周期紀月,因沒有顧及到地球公轉周期,所以不能準確地劃分四季界限。中國傳統的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一方面以月亮朔望周期紀月,一方面又巧妙地設立閏月做到與回歸年同步。
所謂二十四節氣是將地球繞太陽一周即一回歸年的360度角劃作24分,即太陽在黃經在向東每移動15度角為一“氣”,移動一周360度共24氣。農曆將這二十四節氣命名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個稱為“節氣”,其餘的稱為“中氣”。節氣通常被看作是陰曆,實際上卻是嚴格按回歸年計算的,屬於陽曆歷的范籌。
四柱(八字)排列中所用的年月劃分也是嚴格以節氣為標準的,而不是通常農曆或公曆的年月劃分,這是起四柱的基本原則,使得四柱排列不受曆法變更的影響而保持其準確性,更重要的是以回歸年為紀年標誌,符合四季寒暑變化的節律,遵循天道輪迴的因果關係,而這些都是命理學的理論基礎。

對照

現將四柱年月支與節氣之關係列表如下。
節氣 黃經 月令 節氣 黃經 月令 節氣 黃經 月令 節氣 黃經 月令
立春 315度 寅 立夏 45度 巳 立秋 135度 申 立冬 225度 亥
雨水 330度 寅 小滿 60度 巳 處暑 150度 申 小雪 240度 亥
驚蟄 345度 卯 芒種 75度 午 白露 165度 酉 大雪 255度 子
春分 0度 卯 夏至 90度 午 秋分 180度 酉 冬至 270度 子
清明 15度 辰 小暑 105度 未 寒露 195度 戌 小寒 285度 醜
穀雨 30度 辰 大暑 120度 未 霜降 210度 戌 大寒 300度 醜
註:
1、一年的開始嚴格以立春時為準,如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立春,則甲戌年從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算起到1995年立春時止。
2.每月的開始嚴格以交節時刻為準,如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立春,則甲戌年寅月(一月)從立春時算起,到3月6日3時38分驚蟄為止,從3月6日3時38分起算作卯月(二月),余此類推。

通俗詳解

乾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註明某農曆月對應某乾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為甲寅。依照正月之乾支,其餘月份按乾支推算。60個月合5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曆月份、近似陽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構成的月乾支:
月地支 節氣時間段 中氣 近似農曆月份 近似陽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古書紀月名

一月 通常稱: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正月:正陽之月。
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端月:是指農曆的正月,一年的開始為“正”。後來,秦始皇當政,“正”和“嬴政”的“政”諧音,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 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為“端月”。
二月
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
通常稱: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自然稱“桃月”。
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
暮春:即夏曆三月,或陰曆三月。
蠶月:夏曆三月。三月,是養蠶的月份,所以叫“蠶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春日:夏曆三月。
四月
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 梅月 純月 清和 余月。
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四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五月
通常稱: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午節,許多人家懸掛菖蒲、艾葉於門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稱“蒲月”。
六月
通常稱: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許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無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擻,因而,便稱之“伏月”或“荷月”。
七月
通常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月
通常稱: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
桂月、壯月、仲秋:農曆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壯月,因居秋季之中, 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又將八月稱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人們爭相吟頌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實了。
九月
通常稱: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將九月稱為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
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稱菊月。到了農曆九月,萬木蕭瑟,落葉紛紛,獨有那婀娜多姿、熱烈怒放的菊花給人們以活力和溫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稱。
十月
通常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陽月:十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
陰月:十月叫成“陰月”的理由據說是源自古代陰陽學說,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
小陽春:指農曆十月,現在還習慣稱夏曆十月為“小陽春”。
孟冬:初冬,指農曆十月。
十一月
通常稱: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十二月
通常稱: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
臘月:古代在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梅花吐幽香,又稱臘月。臘月是農曆十二月,因在十二月里要摘臘祭,這種稱呼在秦朝時就已經家喻戶曉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