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歷

古代曆法。是春秋戰國和秦朝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曆法。

簡介

古六歷這是春秋戰國和秦朝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曆法,其特點是以365+1/4日(分母中有4,故又稱為四分曆)為一回歸年,29+499/940日(29.530851日)為一朔望月,19年7閏。六歷的不同主要是“曆元”(年的起算點)、施行地區和所用的歲首。使用時期主要為戰國時期,唯顓頊曆一直用到漢武帝改歷止(前104)。刊載文獻:《漢書·律曆志》、《開元占經》。

由來

古六歷是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的合稱,是我國最早的曆法。在漢武帝頒布實行《太初曆》前曾使用過,其原本早已遺失,現今只能根據歷史文獻推算出大概情況。根據現今的研究,認為六種曆法都是以365又1/4日一回歸年,所以又稱古六歷為“四分曆”。《古六歷》以29又499/940日為一朔望月,在19年中設定7個閏月。古六歷中各歷的差異主要是曆元、實行地區和所有歲首不同。

各歷採用的歲首是:黃帝、周、魯三種歷子為歲首,即以包含冬至的那個月份,相當今天實用的夏曆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醜為歲首;夏曆以寅為歲首,即以冬至所有在月之後的兩個月,相當於夏曆正月為歲首;顓頊曆以亥為歲首,即冬至所在月之前的一個月,相當於夏曆十月為歲首。

由於古六歷原本早已遺失,其中《顓頊曆》也只是在考古中發掘到一些資料,其餘五種曆法,至今只留存一些片斷資料。根據這些資料不難發現漢代初期曾流傳的所謂“古六歷”並不是黃帝、顓頊、夏禹等人編訂的,而是周朝末期的托古偽造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