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點是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慾減退。呼吸道症狀較輕,咽乾喉痛,乾咳,可有腹瀉。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充血,咽部充血,軟齶上有濾泡。可用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等藥物治療,也可用中藥治療。2012年1月18日至26日9天內,香港特區衛生防護中心錄得5宗新增流感呈報個案,其中3人死亡、2人危殆。

基本信息

概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流感病毒

與其他流感區別與其他流感區別
正粘病毒科:一類對粘蛋白具有特殊親和性的RNA病毒

分為四屬:

甲(A)型流感病毒

15個H和9個N亞型,僅3個H亞型(H1、H2、H3)和2個N亞型(N1、N2)在人間傳播。一些低等動物和禽鳥類是自然宿主。

乙(B)型流感病毒

能否感染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至今不肯定,有報導可以感染海豹。

丙(C)型流感病毒

已證實可以感染豬.

丁(D)型流感病毒

(Thogoto病毒)

非洲發現(七條基因),這個病毒是經由跳蝨傳染,會感染牛、羊及人類產生腦膜炎。很少報導.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臨床症狀

症狀特點是:發熱惡寒,體溫可達39-40℃,伴有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面頰潮紅,眼結膜充血,咽痛鼻塞,流涕流淚,咳嗽痰白,少數病人伴有腹瀉。

1、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慾減退。呼吸道症狀較輕,咽乾喉痛,乾咳,可有腹瀉。

2、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充血,咽部充血,軟齶上有濾泡。

流行病學

乙型流感乙型流感

1、傳染源: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後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

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污染的日用品

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徵:

(1)流行特點:突然發生,迅速蔓延,2~3周達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約6~8周,常沿交通線傳播。

(2)一般規律;先城市後農村,先集體單位,後分散居民。

(3)流行季節;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見到流感流行。

5、乙型流感 呈爆發或小流行,病毒不變異,一般不會感染人以外的動物。

治療辦法

一般治療

乙型流感預防乙型流感預防

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症狀明顯時予抗感染治療。

抗病毒治療

1、可減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複製,減輕臨床症狀,並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導致肺炎等併發症。

2、藥物

1)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可阻斷病毒吸附於敏感細胞,抑制病毒複製,對甲型流感有效。發病48h內用藥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療程3-4天;副作用:口乾、頭暈、嗜睡、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症狀。

2)甲基金剛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剛烷胺高2-4倍,且神經系統副作用少。

3、注意事項: 孕婦、神經、精神異常、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禁用,且此兩種藥物易發生耐藥。

中藥治療

“寒包火”的感冒,用常規治感冒藥效果欠佳,必須散表寒、清里熱,雙解表里。臨床觀察,服用新方“感冒顆粒”(或感冒合劑)2-3劑即可治癒(孕婦禁服)。
處方為:柴胡葛根麻黃、苦杏仁、黃芩、貫仲、生甘草等十二味藥組成。視病情輕重,每天一至兩劑,分二至四次溫服。

小兒用藥

確診為乙流後,應在發病36小時或48小時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抗病毒藥物一般分為兩大類:
(1)西藥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小兒氨分烷胺顆粒、病毒唑、奧司他韋等,小兒氨分烷胺顆粒中有效成分金剛烷胺僅對“亞一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西藥,要警惕其對兒童肝、腎等臟器的損害。
(2)中藥抗病毒藥物:相比抗流感西藥,中藥有整體調節、多靶點抗病毒的特點,並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機能作用。因此選擇中藥防治兒童流感更安全、有效。
常用的抗病毒中成兒藥主要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小兒感冒顆粒等。其中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中的金銀花、連翹、魚腥草等有效成分,可以直接殺傷病毒、干預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增殖、保護健康細胞,從而發揮抗病毒的作用;而麥冬、知母等藥物則有滋陰潤肺,提高白細胞對異物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長期的臨床治療觀察也表明,此類中藥可以有效地治療流感,緩解咳嗽、痰多、頭痛、咽痛、鼻塞、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狀。

護理配合

防治流感護理配契約樣重要,對高燒的患兒應予以物理解溫,如冰枕、冷水敷額頭、酒精擦浴、多飲開水等。嚴密觀察患兒的體溫、脈搏、呼吸及咳嗽等情況。保證休息,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應選擇易於消化的食物,不要給孩子吃生冷、油膩及刺激性的食品。

預防措施

早期預防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

疫苗預防

滅活疫苗:效果較好,接種對象為老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觸患者的人員;接種時間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2周可產生有效抗體。下列情況禁用: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個月以下嬰兒。 減毒活疫苗:採用噴鼻法接種

藥物預防

用於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對乙型流感無效。

預防流感的幾種常用小措施:

1、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強戶外體育鍛鍊,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4、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5、多飲開水,多吃清淡食物。

6、注射流感疫苗

注意事項

1.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注意通風,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2.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香港疫情

香港各醫院嚴陣以待應對流感香港各醫院嚴陣以待應對流感

2012年1月18日至26日9天內,香港特區衛生防護中心錄得5宗新增流感呈報個案,其中3人死亡、2人危殆。

數字顯示,香港乙型流感有上升趨勢。196個流感樣本中,逾70%為乙型流感。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流感速遞》,死於流感的3人分別為88歲女性、82歲男性和86歲男性。另外,兩名39歲及54歲男性,仍在醫院留醫,情況危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