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藥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記載,古代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時代”大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那時候,人們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對各中藥種農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對它們的藥用性能也開始有所認識。所謂“嘗”,指的就是當時的用藥都是通過人體自身的試驗來了解其治療作用的。而一種藥,能治兩種截然相反的病,這是一些中藥奇特的地方。如:當歸能治月經過多或過少,五味子有升降血糖的雙重作用,三七、白藥兼有止血和活血作用等等。本草的含義 古人謂“諸藥草類最多,諸藥以草為本”。由於中藥的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來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十分豐富,記錄著我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及至近代,隨著西方醫藥學在我國的傳播,本草學遂逐漸改稱為“中藥學”。
因古代勞動人民所使用的藥物,絕大多數是植物,其中又以草本植物為多,故中國古代藥物學著作,幾乎都稱“本草”。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出現於漢代。該書共載藥物365種,是由若干醫家陸續寫成的。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把新發現的藥物又整理出365種加進去,編撰成《本草經集注》。唐、宋時期,朝廷曾組織專人整理修訂中藥學書籍。唐代蘇敬等人編寫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明代李時珍又著成《本草綱目》,該書52卷,共載藥1892種,繪圖1160幅,這一巨著對中國醫藥學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中國的藥物學,是一代代的後人不斷豐富補充前人著作的結果。
起源
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由於採食植物和狩獵,得以接觸並逐漸了解這些植物和動物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某種藥效反應或中毒現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們懂得在覓食時有所辨別和選擇。為了同疾病作鬥爭,上述經驗啟示人們對某些自然物的藥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經過無數次有意識的試驗、觀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藥物知識。 酒的發明促進了醫藥的進步 原始社會的後期,人們從野果與穀物自然發酵的啟示中,還逐步掌握了酒的釀造技術。至殷商時期,釀酒業已十分興盛。酒不僅是一種飲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溫通血脈、行藥勢和作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將酒譽為“百藥之長”。
發展簡史
秦漢時期
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出現於漢代。該書共載藥物365種,是由若干醫家陸續寫成的。唐、宋時期,朝廷曾組織專人整理修訂中藥學書籍。
代表作:《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作者:該書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了較長時期的充實和完善過程。
成書年代:其成書的具體年代雖尚有爭議,但不會晚於公元二世紀。
載藥數目:365種。
版本情況:《本經》原書早佚,目前的版本,均系明清以來學者考訂、整理、輯復而成。
主要內容和學術價值:
1.其“序例”部分,言簡意賅地總結了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養身延年與祛邪治病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即後世所稱的“三品分類法”。
2.每藥之下,依次介紹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長環境,部分藥物之後還有別名、產地等內容。
3.所記各藥功用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4.《本經》系統地總結了漢以前的藥學成就,對後世本草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
代表作:《本草經集注》
作者:梁·陶弘景所輯。
成書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載藥數目:730種。
主要內容和學術價值:
1.“序例”部分首先回顧本草學的發展概況,接著對《本經》序例條文逐一加以注釋、發揮,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2.針對當時藥材偽劣品較多的狀況,補充了大量採收、鑑別、炮製、製劑及合藥取量方面的理論和操作原則。
3.增列了“諸病通用藥”、“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藥食忌例”(原書無標題,以上題目為後人所習用)等,大大豐富了藥學總論的內容。
4.各論部分,首創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將所載730種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類,各類中又結合三品分類安排藥物順序。
隋唐時期
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作者:李績、蘇敬等主持編纂,依靠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成書年代: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
載藥數目:844種。
主要特點及學術價值:
1.書中增加了藥物圖譜,並附以文字說明,這種圖文對照的方法,開創了世界藥學著作的先例。
2.無論形式和內容,都有嶄新的特色,不僅反映了唐代藥學的高度成就,且對中外後世藥學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
宋代
宋代官修本草宋代本草書籍的修訂,乃沿唐代先例以國家規模進行。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1.公元973~974年刊行的《開寶本草》;
2.1060年刊行《嘉祐補註本草》;
3.1061年刊行的《本草圖經》。《本草圖經》亦稱《圖經本草》,所附900多幅藥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版刻本草圖譜。
明代
成書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載藥數目:1892種(新增374種)。
主要內容和體例:全書52卷,約200萬言,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餘首。各論分16部、60類。各藥之下,分正名、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諸項,逐一介紹。
主要成就和貢獻:《本草綱目》集中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海外,先後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
清代
清代研究的特色
一是由於醫藥學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補充修訂《本草綱目》的不足,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二是配合臨床需要,以符合實用為原則,擷取《本草綱目》精粹,編撰成節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備要》、吳儀洛《本草從新》、黃宮繡《本草求真》等。
三是受考據之風影響,從古代文獻中重輯《神農本草經》,如孫星衍、顧觀光等人的輯本;或對《本經》進行注釋發揮,如張璐《本經逢原》、鄒澍《本經疏證》等。
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藥專著,也為綜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內容。
五是清代專題類本草門類齊全,其中也不乏佳作。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以後,西方文化及西方醫藥學在中國進一步傳播,這對中國的社會及醫藥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之出現了一股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思潮,中醫藥學的發展受到阻礙。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學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繼承和發揚方面均有新的發展。
民國時期的藥學特點主要表現為:
①隨著中醫學校的建立,湧現了一批適應教學和臨床運用需要的中藥學講義。這些中藥講義,對各藥功用主治的論述大為充實。
②藥學辭典類大型工具書的出現,是民國時期本草學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響最大者,當推陳存仁的《中國藥學大辭典》(1935年),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藥學辭書。
③本草學的現代研究開始起步,植物學、生物學工作者對確定中藥品種及資料調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許多藥學工作者則致力於中藥化學及藥理學研究。
當代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繼承和發揚,並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隨著現代自然科學技術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本草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醫藥文獻的整理刊行
從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門根據衛生部的安排和建議,積極進行中醫藥文獻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陸續影印、重刊或校點評註了《神農本草經》、《新修本草》(殘卷)、《證類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匯精要》、《本草綱目》等數十種重要的古代本草專著。六十年代以來,對亡佚本草的輯復也取得突出成績,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發行,對本草學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當代學術成就
當前湧現的中藥新著,不僅數量多,而且門類齊全,從各個角度將本草提高到嶄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當代本草學術成就的,有各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志》、《中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原色中國本草圖鑑》等。
相關理論
其一,毒藥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藥物泛稱“毒藥”。《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在古人看來,是藥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藥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70餘種藥物的特性。藥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其二,四氣療疾
中藥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藥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藥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藥性”。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藥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藥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方藥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藥,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髒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藥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藥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即“類”),並說:“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又說:“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藥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藥的原因之一。這是中藥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藥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藥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藥,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藥,這裡藥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藥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用熱藥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漢書·藝文志·文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藥學上稱這種用藥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
其三,藥補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神農本草經》中說:“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在《素 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可見藥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藥用功能與進入相應臟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藥學家將它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藥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藥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藥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藥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佐藥是輔助君臣藥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減輕)君、臣藥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藥,使藥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藥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藥——麻黃(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藥——桂枝(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髮汗解表。佐藥——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藥——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藥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藥。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藥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藥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藥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藥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理論基礎
中藥自有它的藥理,如前所述;還有它的哲理,常為人所忽視或不識。知道,哲學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層次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從中找出規律,以更好地指導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裡僅就藥中哲理略談一二。(一)藥性有“陰陽”:“陰陽”本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概括了天下萬物相對的兩種不同屬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魚蟲的矛盾與對立、共性與個性,無不盡在其中。這裡僅擇一些與自然、醫藥、人身有關的概念,以見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剛柔、動靜、升降、生死、長消、寒熱、正邪、益損、增減、氣血、臟腑……《神農本草經》說:“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後世醫藥學家多用“陰陽”來闡釋藥理。金代醫家李杲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的“藥類法象”一章中說道:“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味之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寒是也。氣之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涌泄為陰。”通過陰陽,既闡釋了藥之特性,又闡明了藥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規律性。(二)治則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還有“反治”。反治與正治相反,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時,對正治法發生格拒而採用的治法。其中有“熱因寒用”,是以熱藥來治療真寒假熱證,要佐以少量寒藥,或熱藥涼服才發揮作用;有“寒因熱用”,是指用寒涼藥治真熱假寒證,要佐以少量溫熱藥,或寒藥熱飲才發揮作用。這既體現了中醫的辨證,又體現了用藥的辯證法,具有很深的哲學內涵,這是中醫藥文化的獨特之處。
(三)補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講到兩方面的藥補,金代醫家張以正論補,頗具哲理,別樹一幟。
1、他在《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一文中,從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祛邪就是扶正,獨出心裁,提出了與《素問》不同的“五補”:“辛補肝,鹹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的觀點。以“辛”為例,辛味原本入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補肝”(以下均仿此)。張以正治病強調以祛邪為主,認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謂“補”,實際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後世稱他為“攻下派”。
2、他在《補論》中,更是高論迭出:“予請為言補之法,大抵有餘者損之,不足的補之,是則補之義也。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那么,具體如何補呢?他是這樣闡述的:是熱證,就用芒硝大黃一類的寒藥,為了“損陽而補陰”;是寒證,就用乾薑附子一類的熱藥,為了“損陰而補陽”。他的結論語出驚人:“豈可以熱藥而雲補乎哉?而寒藥亦有補之義也。”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這正是張從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處。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蘊,需要細細品味,方解藥文化之三昧。(四)用藥講“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學,認為能“致中和”,則無事不達於和 諧的境界。 《說文》云:“……事之調適者謂之和。”中和,用於藥理之中,含義有三層:一是調和,以不同的因素適度配合,使之比例恰當,如廚師之烹調羹湯,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諧、均衡、統一的狀態。“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是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目附和。可見,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的古代醫藥家們就是這樣的君子!楊伯峻在《論語注釋》中形象地解釋“和”:“和,如五味之調合,八音之和諧,一定要有水、火、醬、醋各種不同的材料才能調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長短、疾徐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使樂曲和諧。”君臣佐使之中,還有一個最佳組合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的幾味藥能達到最佳的辛溫解表之效,而麻黃與細辛、羌活等辛溫解表藥物相配,卻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間,不但有相互協調(配合)的關係,還有相互制約的關係,晏子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何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這樣,不能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這樣“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應當君說可,臣獻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藥中的君臣,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麻杏石甘湯,是治療邪熱壅肺的名方,用麻黃為君藥,宣肺平喘,是“火郁發之”之義,但其性溫,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藥,石膏既可清宣肺熱,又可制約麻黃溫性,使其去性存用,兩者相配,肺郁解,肺熱清,咳喘平,療效可靠,深得配伍變通之妙,此可謂“臣獻其可而去其否”之範例。
其六,用藥有兵法
古人說:“用藥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藥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藥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藥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繫:藥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藥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藥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藥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勝……清代名醫徐大椿,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深諳兵法,“舞刀奪槊、勾卒嬴越(布陣指揮作戰)之法,靡不宣(廣泛)究”,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專著《用藥如用兵論》,以講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闢地論述道:對於循著六經傳變的病邪,要預先占據它尚未侵襲的部位,就好比切斷敵軍的必經之路一樣;對來勢兇猛的病邪,要趕快守護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衛我方險要的疆土一樣;對挾帶積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積食,就好比敵方的輜車糧食已經燒毀一樣;對新舊病的併發症,一定要防止新舊病邪會合,就好比切斷敵方的內應一樣……此外,還說到用藥要辨明經絡,好比派出偵察部隊;依據病的寒熱有反治之法,好比實施分化離間的策略……病勢正在發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時攻治,應堅守正氣,好比使敵軍疲憊;病勢衰退,就一定要窮追病邪退去之處,再增加精銳藥物,這好比摧毀敵人的巢穴。其七,中藥理念
中藥理念在許多普通人、乃至專業人士中,仍對此存在模糊的認識。“天然藥物”不等同於“中藥”,“中藥”的概念與內涵,與之決不相同。儘管中藥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藥用,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藥”,稱之為“中藥”的,也不是可以籠統而言的,首先,是指經過炮製的各類飲片。炮製的作用,除了清除雜質,便於製劑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變藥物的性能,加強療效。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曬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
炮製總分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種方法中又細含若干種具體方法,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炮製方法,現在已成為國寶級的機密。其次,中藥是指按照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與法則配比而成的方劑藥物,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雜合物,然後根據需要,或湯、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見,“中藥”與“天然藥物”,既不可混為一談,又不可相互取代。
配伍學說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藥物配契約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藥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藥物配合使用,藥與藥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藥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產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藥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藥物配伍關係問題。前人把單味藥的套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稱為藥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係。
現分述如下:
(一)單行: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藥即可治癒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
(二)相須:即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套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藥物配合套用,而以一種藥為主,加一種藥為輔,能提高主藥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四)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薑。
(五)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係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
(六)相惡:即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七)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藥物。
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係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套用的情況下:
①有些藥物因產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
②有些藥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藥時應加以注意;
③有些藥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套用毒性藥或烈性藥時必須考慮選用;
④一些藥物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套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套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藥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製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藥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藥物配伍套用的較高形式。
學科內容
中藥學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中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中醫學、藥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中藥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中藥鑑定、設計、製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主要學習中醫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系統的中藥學專業的基本訓練,具有中藥鑑定、中藥炮製、中藥製備、質量控制評價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中醫藥基本理論和熟悉臨床用藥的基本知識;
2.掌握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和檢測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藥質量鑑定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技能;
3.掌握中藥藥理學與毒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
4.具有中藥炮製加工、製劑製備和製劑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技能;
5.熟悉藥事管理的法規、政策與行銷的基本知識;
6.了解中藥學科的學術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中藥學、藥學、中醫學
主要課程: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鑑定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分析、藥事管理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醫學或理學學士
開設院校
成都中醫藥大學貴陽中醫學院 雲南中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天津中醫學院遼寧中醫學院吉林農業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江西中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瀋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四年)(五年) 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西北大學內蒙古醫學院浙江大學瀘州醫學院青海醫學院承德醫學院蘇州大學浙江林學院大連大學泰山醫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蘭州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