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代表機關。

基本信息

使館簡介

大使:肖千(Xiaoqian)

地址:JL.MEGAKUNINGANNO.2JAKARTASELATAN12950INDONESIA

雙邊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中國與印尼於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後,兩國於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係。20世紀80年代,兩國關係開始鬆動。1989年錢其琛外長在日本分別與印尼總統蘇哈托和國務部長穆迪約諾就復交問題舉行會晤。同年12月,兩國就關係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會談,並簽署會談紀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訪華,兩國發表《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公報》。1990年8月8日,李鵬總理訪問印尼期間,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諒解備忘錄》,宣布自當日起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係。近年來,中印尼關係快速發展。1999年底,兩國就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合作關係達成共識。2000年5月兩國簽署《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成立由雙方外長牽頭的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委會。2005年4月兩國元首簽署中印尼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2006年兩國啟動副總理級對話機制。2010年兩國簽署中印尼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行動計畫。

近年來高層互訪主要有:胡錦濤副主席(2000年)、朱鎔基總理(2001年)、李鵬委員長(2002年9月)、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國務委員唐家璇(2004)、胡錦濤主席(2005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2006年)、外長楊潔篪(2007年)、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2008)、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008)訪問印尼。梅加瓦蒂總統(2002年)、人協主席阿敏(2002年)、外長哈桑(2004、2006年)、蘇希洛總統(2005、2006、2008年)、國會議長阿貢(2005、2008年)、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多多(2006年)、副總統卡拉(2007、2008年)、人協主席希達亞特(2007年)、國防部長尤沃諾(2007年)、地方代表理事會主席吉南加爾(2008年)訪華。

2009年3月,印尼經濟統籌部長斯莉訪華。同月,印尼央行行長布迪約諾訪華。7月,印尼外長哈桑對華進行正式訪問。11月,胡錦濤主席與蘇希洛總統在出席新加坡APEC會議期間舉行會晤。同月,楊潔篪外長在APEC會議期間會見了印尼外長馬爾迪。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訪問印尼。12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主席陶菲克訪華。

2010年1月,國務委員戴秉國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並主持兩國副總理級對話機制第二次會議。4月,印尼經濟統籌部長哈達和貿易部長馮慧蘭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5月,印尼社會部長沙里姆·塞加特訪華。7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蘇延多來華參觀世博會。8月,人民福利統籌部長阿貢來華參觀上海世博會。10月,印尼總統蘇希洛來華參觀世博會,同月,印尼副總統布迪約諾出席第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並進行工作訪問。11月,吳邦國委員長訪問印尼。

2011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

2012年3月,印尼總統蘇希洛訪問中國。4月,中國領導人李長春訪問印尼。8月,中國外長楊潔篪訪問印尼並與印尼外長馬爾迪共同主持召開中印尼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委會第二次會議。

二、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兩國經貿合作發展順利。復交後雙方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海運協定》、《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並就農業、林業、漁業、礦業、交通、財政、金融等領域的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1990年兩國成立了經濟貿易技術合作聯委會。2001年底,雙方將農業、能源和資源開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確定為經貿合作重點領域。2002年3月成立兩國能源論壇,9月召開首次會議。2006年10月,雙方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會議。2008年12月,能源論壇第三次會議在雅加達舉行。2007年9月,雙方在上海召開第九次經貿技術聯委會。2008年3月,中國銀行泗水分行復行。2009年,中方支持建設的印尼泗馬大橋舉行通車儀式。

2012年雙邊貿易額662億美元,同比增長9.4%。

三、其他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兩國在民航、科技、教育、衛生、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發展。1991年1月簽署航運協定,開闢直飛航線;1992年1月簽署新聞合作諒解備忘錄,新華社在雅加達開設分社,人民日報向印尼派駐記者。1994年簽署旅遊、衛生、體育合作諒解備忘錄,啟動互派留學生項目。1997年兩國成立科技合作聯委會,迄已舉行兩次會議。2000年7月簽署《刑事司法互助條約》。2001年11月重新簽署《文化合作協定》。2001年印尼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兩國民航部門2004年12月就擴大航權安排達成協定。2005年,兩國相互免除持外交與公務護照人員簽證,印尼政府宣布給予中國公民落地簽證待遇。2010年印尼旅華人數57.34萬人次,中國公民首站赴印尼人數46.88萬人次。

雙方地方政府交流活躍。兩國已締結的友好省際關係和城市有:北京市—雅加達特區、廣東省—北蘇門答臘省、福建省—中爪哇省、雲南省—巴厘省、海南省—巴厘省、成都市—棉蘭市、漳州市—巨港市、江門市—泗水市。

四、華人問題

1998年5月印尼發生騷亂,當地華人受到衝擊。中國政府通過各種方式表示關切,希望印尼政府徹底查處有關事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華人正當權益。近年來,印尼政府逐步採取措施,取消了原有部分限制華人的政策。2006年7月和2008年10月,印尼國會通過新《國籍法》和《消除種族歧視法》,華人從法律上獲得了與其他民族平等的權利。

五、重要雙邊檔案

1990年7月,錢其琛外長與阿拉塔斯外長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公報》。

2000年5月,唐家璇外長與阿爾維·希哈布外長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及《關於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的諒解備忘錄》。

2005年4月,胡錦濤主席與蘇希洛總統在雅加達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

2005年7月,印尼總統蘇希洛對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聲明》。

2007年11月,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訪問印尼。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海洋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2007年11月,印尼國防部長尤沃諾訪華。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防務領域合作的協定》。

2008年12月,李克強副總理訪問印尼。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青年事務和體育部就青年事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體育合作諒解備忘錄》。

2009年3月,印尼央行行長布迪約諾訪華。兩國簽署了金額達1000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定。7月,印尼外長哈桑訪華。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0年1月,國務委員戴秉國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落實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畫》。

2011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公報》。

2012年3月,蘇希洛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聲明》。

歷任大使

第一任: 王任叔(1950.08—1951.12)

第二任:黃鎮(1954.11—1961.05)

第三任:姚仲明(1961.08—1966.04)

第四任:錢永年(1990.10—1995.08)

第五任:周剛(1995.08—1998.02)

第六任:陳士球(1998.03—2002.05)

第七任:盧樹民(2002.05—2005.01)

第八任:蘭立俊(2005.03—2008.05)

第九任: 章啟月 (2008.08—2012.01)

第十任:劉建超(2012.03—2014.03)

第十一任:謝鋒 (2014.06—2017.06)

第十二任:肖千 (2017.12—)

大使簡歷

肖千,男,1964年11月生,大學畢業。

1986-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大使館職員、隨員

1990-1993外交部亞洲司隨員、三秘

1993-1996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三秘、二秘

1996-2000外交部亞洲司二秘、副處長、處長

2000-2003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參贊

2003-2006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參贊

2006-2012外交部辦公廳參贊

2012-2015駐匈牙利特命全權大使

2015-2016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亞洲事務大使

2016-2017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兼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

2017-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