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1949年10月5日波蘭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年代,中波關係處於全面發展時期。兩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高層互訪頻繁,中國領導人周恩來[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彭德懷、賀龍等先後訪問波蘭[波蘭共和國],周總理兩次訪波,特別是在1956年波蘭十月事件後對波的訪問,極大地增進了兩國、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波蘭領導人貝魯特、奧哈布、西倫凱維茲等也先後訪問中國。中國支持波蘭中歐無核區倡議。波蘭支持中國抗美援朝[歷史事件]、爭取國家統一及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鬥爭。

基本信息

現任大使簡介

劉光源大使簡歷劉光源大使簡歷
劉光源大使簡介
1986-198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乾班、非洲司科員
1988-1989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職員
1989-1994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隨員、三秘
1994-2000外交部幹部司三秘、副處長、處長
2000-2002駐舊金山總領館副總領事
2002-2007外交部幹部司副司長
2007-2010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公使
2010-2014駐肯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常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代表、常駐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代表
2014-2018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務司司長
2018-駐波蘭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歷任大使

大使姓名 任期
彭明治 (1950.07-1952.04)
曾湧泉 (1952.09-1955.01)
王炳南 (1955.03-1964.04)
王國權 (1964.07-1970.07)
姚廣 (1970.08-1971.12)
劉述卿 (1972.04-1977.01)
李則望 (1977.04-1982.12)
於洪亮 (1983.04-1985.01)
王藎卿 (1985.04-1987.07)
裴遠穎 (1987.07-1992.04)
劉顏順 (1992.04-1995.10)
陳世澤 (1995.10-1998.02)
陳棣 (1998.03-2000.10)
周曉沛 (2000.11—2003.07)
苑桂森 (2003.09—2007.06)
孫榮民 (2007.08—2010.05)
孫玉璽 (2010.06—2012.08)
徐堅 (2012.08—2018.03)
劉光源(2018.03—)

使館機構設定

大使:劉光源
政務參贊:王文剛
武官:林永文
商務參贊:馬長林
文化參贊:吳光
科技參贊:葉向東
政治處主任:伍冬梅一秘
教育處負責人:劉萬生一秘
領事部負責人:潘好泉三秘
辦公室主任:杜順義一秘

參贊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駐波蘭經商參處

波蘭位於歐洲中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接捷克斯洛伐克,東靠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地理位置優越,是連線東、西歐的重要交通要地。國土面積31.27萬平方公里,人口3813萬。1995年7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996年11月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2004年5月加入歐盟。1989年起實行經濟轉軌,特別是1992年以來波蘭經濟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長,人均GDP由原來的1547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8943美元。

波蘭一直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2007年中波雙邊貿易額為76.64億美元。目前,波蘭是中國在歐盟第十大貿易夥伴和中東歐地區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則已成為波蘭第三大進口來源地,和在亞洲地區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

近年來雙邊經貿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波蘭加入歐盟,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將竭誠為中波兩國企業提供政策諮詢和信息服務,幫助雙方企業加強交往,擴大合作,共同為中波經貿關係的均衡和諧、互利共贏做出貢獻。

參贊馬長林

國情介紹

駐波蘭經商參處

【國名】波蘭共和國
【面積】312,685平方公里。
【人口】3819萬(2004年8月底)。
【首都】華沙,人口162萬。
【行政區劃】全國設省、縣、鄉三級自治機構。共設16個省。
【民族】波蘭族人占98%,主要少數民族依次為德意志、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斯洛伐克和猶太等民族。
【語言】波蘭語為官方語言。
【主要宗教】羅馬天主教(截止2002年底,信仰者占人口的95.4%)。
【地理位置】地處歐洲中部,波蘭位於北緯49o00′-54o50′、東經14o08′-24o09′之間,西鄰德國,南接捷克、斯洛伐克,東連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北瀕臨波羅地海。地勢南高北低,中部下凹,平原約占國土面積的54%。陸地平均海拔173米。海岸線長528公里。最大的河流維斯瓦河貫穿南北,全長1047公里,北部有9000多個湖泊,森林覆蓋率約為27%。
【氣候】屬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度的溫帶闊葉林氣候。1月平均氣溫-5℃—1℃,7月平均氣溫17℃—20℃。
【貨幣】茲羅提(zloty),1美元=3.21茲羅提(2005年5月10日波蘭國家銀行中間匯率)
【政治制度】議會民主、多黨制和三權分立。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是國民大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各有議席460個和100個,任期4年。總統和政府掌管執法權,總統由全國直選產生,任期5年。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權。議員組成。最高檢察局隸屬國會。參議院每4年一屆,由100名參議員組成。
【主要政黨】民主左派聯盟黨(簡稱民左聯)、勞動聯盟、波蘭社會民主黨、波蘭農民黨、公民綱領黨、法律與公正黨、波蘭自衛黨、波蘭家庭聯盟。
【國徽】為盾徽。紅色盾面上繪有一隻頭戴金冠、舒展雙翼的白鷹。
【國旗】旗面由上白下紅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
【總統】萊赫·卡欽斯基(LechKaczynski)。
【眾議長】馬萊克.尤萊克(Marek.Zurek)
【參議長】保羅謝維奇(Boruszewicz)
【總理】雅·卡欽斯基(JaroslawKaczynski)
【歷史】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里西亞、東波美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聯盟。波蘭於公元966年建建立封建王朝,定都格涅茲諾。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6世紀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1772、1793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後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立,波蘭統一工人黨(共產黨)執政40餘年。1989年4月,波議會通過團結工會合法化、實行總統和議會民主制等決議;6月,團結工會在議會大選中獲勝並組建新政府;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將5月3日定為國慶日。1990年,“團結工會”主席華勒沙當選為波蘭轉軌以來的首任總統。1995年11月,在原波蘭統一工人黨基礎上組建的社會民主黨候選人亞歷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當選總統,並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連選連任。本屆議會於2001年10月成立。

波蘭轉軌以來,總體上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政治環境。1989年波蘭團結工會執政。1990年初波蘭統一工人黨解散後成立社民黨,並與其他"左派"組成民主左派聯盟,在1993年9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民左聯和農民黨獲勝,兩黨組成聯合政府。1995年11月,民主左派候選人克瓦希涅夫斯基當選總統。1997年波右派重新獲得執政地位,以團結工會為主的團選聯與自由聯盟成立聯合政府。2000年10月克瓦希涅夫斯基蟬聯總統。在2001年9月議會選舉中民左聯重新獲勝,再次與農民黨組成聯合政府。民左聯主席米萊爾出任總理。2003年4月,農民黨退出政府,民左聯與勞動聯盟組成現政府。波蘭於1999年3月加入北約,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

【自然資源】波蘭自然資源豐富,煤、硫磺、銅、銀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已探明銅儲量15億噸(銅礦藏厚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含量約2%),目前電解銅年產量53萬噸;其它資源還有鋅、鉛、天然氣、鹽等。波蘭硬煤儲量估計達459億噸,可供開採154年;褐煤儲量139億噸,可供開採35年。2004年粗鋼年產量1059.3萬噸,熱軋鋼產量748.1萬噸;波蘭天然氣儲量估計為1180億立方米,國內天然氣產量占需求量的37%左右。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