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侍郎

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復稱中書侍郎。中書侍郎是中書省的副官,幫助中書令管理中書省的事務。中書侍郎在漢朝開始設定。

名稱

官名。晉由通事郎改置,東晉又曾一度改為通事郎。職掌詔命。

介紹

南北朝沿置。隋初為內史侍郎,煬帝時,員額由四人減為二人,又稱內書侍郎。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復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西台侍郎。武則天曾改鳳閣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唐中書令缺,侍郎即為長官,品級亦高於前代(南朝末為五品,隋正四品,唐正三品)。宋仍有些官。元豐改制後,以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與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為宰相。又另置中書、門下侍郎為副相。徽宗政和中,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仍兼侍郎如舊。南宋初,復左右僕射原名,亦仍兼侍郎。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復置參知政事為副相,中書侍郎乃廢。

唐朝中央官職列表

唐朝官制大致上延續了隋朝的體制,主要分為省、台、寺、監四大組成部分。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首都,至天祐四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