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曾留下孫中山先生學醫的足跡,為祖國西醫學的發展培養了無數的醫學人才,從清朝時期的一所小小的眼科醫局,發展成為這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教學醫院,見證了中國西醫的整個發展史。

基本信息

醫院概述

在美麗的珠江河畔,矗立著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裡曾留下孫中山先生學醫的足跡,這裡也曾挽救了無數患者的性命,這裡還為祖國西醫學的發展培養了無數的醫學人才。她從清朝時期的一所小小的眼科醫局,發展成為這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教學醫院,她見證了中國西醫的整個發展史,同時也在不斷的繼承和發展中譜寫著嶄新的篇章。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屢開先河創第一
18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為達到宣傳宗教的目的,在十三行總商伍敦元的贊助下,於當年11月4日在廣州新豆欄街豐泰行第七號(即今十八甫一帶)租了一間房子,開創了一所眼科醫局。這,就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前身。
其時,清政府閉關政策使老百姓對西醫院心存疑竇,因為雖然醫院聲明“免費醫治”,開張的首日仍無人求診。第二天,一位飽受眼疾折磨的中年婦女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了醫局,從此揭開了西醫在中國治病的第一幕。
隨著西醫技術的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百姓來到眼科醫局求診。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眼科醫局遷到了谷埠(今仁濟路)並更名為“博濟醫院”,逐漸發展成為晚清時期最著名的西醫院。
在博濟醫院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創下了祖國西醫史上無數個第一——第一例眼疾手術、第一例卵巢切除術、第一例膀胱取石術、第一例乙醚麻醉術、第一例氯仿麻醉術、第一例病理解剖術……這一個又一個的“第一”都是祖國西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見證的同時也推動了祖國西醫學的向前發展。
醫學上的人才搖籃
作為最古老的西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同時見證著中國西醫學教育的肇始,堪稱是祖國西醫學的人才搖籃。
早在1837年,當時的院長伯駕便招收了3名青年傳授醫術,從而開啟了中國西醫學教育的篇章。1865年,醫院正式開辦醫學班,1866年設立了博濟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西醫學府,迄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在博濟醫學堂學醫的不乏名人志士,比如1886年以“逸仙”之名在這裡學醫及從事革命運動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又如我國第一個華人留學生黃寬,還有中國第一個“南丁格爾張竹君等。步入解放後尤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博濟醫學堂更是“星光熠熠”,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周壽愷毛文書秦光煜林樹模鍾世藩陳國楨等一批全國聲名卓著的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不約而同地投身到博濟醫院,在他們的言傳身授下,大批醫學人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廣東乃至全國的現代醫學事業從這裡走出了康莊大道。
繼往開來譜新章
步入新世紀,醫學事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醫療行業的競爭也是不斷加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所點燃中國現代醫學火種的“老字號”醫院,175年來懸壺濟世、薪火相傳,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年老院已經初步發展成為廣東省有影響力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也多年來被評為“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稱號、廣州市醫保信譽水平最高級別AAA級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現有職工2600多人,其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正高職稱84人,副高職稱213人,所有臨床醫學、口腔臨床醫學學科均為碩士、博士點單位,現有博士生導師47人,碩士生導師127人。醫院普通外科、神經內科、腎內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參加單位;內分泌內科、婦產科、兒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為廣東省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骨外科、皮膚性病科為醫院重點學科。醫院年開放床位1300餘張,年門診量超過180萬人次,年住院手術例數愈30000台,年出院病人愈43000人次。
近幾年來,醫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湧現了一批特色醫療項目,如微創外科技術、乳腺外科、全國首例臍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小兒地中海貧血、全國首例嗅鞘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冠狀動脈搭橋術及微創搭橋手術、乙狀結腸代膀胱手術、大肝癌的綜合性治療、全國最小年齡親體供肝移植術,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等,不僅顯著提高了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和學科品牌,而且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讚揚;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9年醫院所獲科研經費突破4000萬元,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總金額1021萬元,居廣東省醫院首位;醫學研究中心獲批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我院省級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是我院學科建設的一個里程碑。宋爾衛教授的研究獲“2008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Cell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有影響力的論文。婦產科學獲得省級精品課程,填補了我院該項的空白。醫院教學工作上注意發揚優良傳統,勇於探索教學改革創新,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醫院應屆畢業生在每年的考試中均名列前茅。醫院還重視對中層幹部管理知識的專項培訓,使中層幹部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創新管理理念,增強管理能力。
隨著醫院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醫院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08年10月,增城市人民醫院整體移交我院,增城院區成立後,醫院的業務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南院區自2002年建立以來,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的辦院宗旨,醫療業務不斷發展,各項指標逐年增長,院區發展進入平穩階段;南校區門診部始終堅持為老師和同學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為原則,圓滿完成了各項醫療保健任務。醫院多院區的良性發展格局的形成,為醫院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掀開了醫院發展歷程上嶄新的一頁。
如今,醫院的“十一五”總體規劃得到了衛生部的審批,醫院近四年的發展格局已定,醫院又迎來了一個關鍵的發展機遇,全院幹部職工正以豪邁的熱情,傳承前人的光輝事業,銘記“博愛、崇德、求精、奮進”的院訓,為創建國內一流,為百年老院煥發青春而團結奮進。

醫院領導

沈慧勇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沈慧勇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骨外科主任

沈慧勇沈慧勇

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教育經歷:
198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並獲學士學位;
1994年獲中山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學位;
1999年獲中山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
2002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t. Louis, Missouri)跟隨世界著名脊柱外科專家Lawrence G. Lenke學習脊柱外科技術;
2006年獲中山大學h-EMBA碩士學位。
社會兼職:
廣東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脊髓損傷研究所所長
《中華骨科雜誌》、《中國骨腫瘤骨病雜誌》、《實用醫學雜誌》、《廣東醫學》、《嶺南急診醫學雜誌》編委
中國脊柱脊髓雜誌》、《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誌》常務編委
學術團體任職: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 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骨科學分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國際脊髓學會中國脊髓損傷學會 理事
中國人道主義救援協會 理事
科學研究:
在國內率先進行嗅鞘細胞移植修復脊髓損傷的基礎研究;進行了大量神經幹細胞移植修復脊髓損傷的基礎及臨床前研究並對其作用機理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在實驗中發現脊髓源性神經幹細胞與腦源性神經幹細胞存在差異並致力於闡明脊髓內源性神經幹細胞在損傷脊髓自身修復中的作用。2005年,作為廣東地區牽頭人第一批參加“China SCI Network”,獲得境外技術和資金支持;2009年獲廣東省衛生廳批准牽頭組織廣東省脊髓損傷普查。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分課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及廣州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研究項目共20餘項。
醫療特長:
長期從事骨外科醫療工作,對各種骨科疾病有豐富的診斷和治療經驗。尤其擅長:各種脊柱退變性疾病(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等)外科治療、人工關節置換、惡性腫瘤保肢、各類複雜性創傷以及頸肩腰腿痛的診治。

院本部開診時間:周四下午。預約掛號可以諮詢中華名醫匯網。

王景峰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 副院長 王景峰教授

王景峰 ,男, 1963 年出生。心血管內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中山

王景峰王景峰
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山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心血管內科主任,心血管醫學部副主任。
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起搏專業組副組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委員;廣東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主任委員,廣東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廣東省介入心臟病學會常務理事。擔任《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編委、《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誌》編委、《嶺南心血管病雜誌》編委、《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編委、《心肺血管病論壇》編委。
1983年7月在安徽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1990年6月獲中山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6月獲中山醫科大學博士學位。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及歐洲各國參加學術交流。2004年赴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從事介入心臟病學的博士後研究。 高振齊—主任醫師
高振齊,男,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現為廣州軍區空軍後勤部醫院周圍血管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華醫學會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周圍血管外科學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科普學會主任委員及北京醫學會周圍血管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熟練掌握周圍血管外科疾病診療的最新進展,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獨特的治療方法,尤其熟悉各種中藥藥性、藥理,中醫造詣深厚,曾被湖南中醫藥大學特聘為中醫學術顧問,主講靜脈曲張。其在周圍血管外科三十餘年的臨床工作中,總結中西醫優勢,創造性提出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外科疾病理論,多次在中西醫學術交流會上進行演講,引起醫療界極大反響。受國家醫療衛生組派遣多次受託赴歐美、日本等國家參加血管外科臨床研修,參加國際周圍血管疾病外科手術研討會議,被稱作周圍血管外科手術中的神刀。
【專業擅長】
從醫30餘年,熟練掌握周圍血管外科疾病診療的最新進展,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獨特的治療方法,特別在周圍血管外科醫學上有較深造詣,對靜脈曲張、脈管炎、靜脈炎、大動脈炎、動脈硬化閉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遺症有獨到的認識和獨特的治療方案,對這些疾病的臨床治癒率大大提高,深得患者好評。
胡桂華-婦科主任
專家簡介:胡桂華,女,婦科主任。1983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後留在中山醫科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多次應邀出席全球性婦產科大會,並在會上發表專業論文多篇。在北京某婦科醫院工作近20年,擔任該院婦科主任,並多次被該院領導親自接見,授予“優秀醫務工作者”、“模範醫生”、“微創婦科進步獎”等榮譽稱號。
胡桂華主任從事婦科臨床工作2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經驗,對治療宮頸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有多年的深入研究及獨特的治療方法。 專業擅長:近十年來,她主攻宮頸疾病領域,善於用納米銀宮頸聚集超聲修復術治療各類宮頸疾病,並在女性不孕上有深入研究和傑出貢獻。熟悉各類婦科炎症的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對陰道炎、盆腔炎、附屬檔案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各類炎症治療效果顯著,不復發。熟練實施聲吶減壓無痛人流保宮術,無一例手術意外事故發生,深得患者信賴。謝君碧—耳鼻喉醫師
【簡介】
畢業於重慶大學臨床醫學系,專職於耳鼻咽喉科臨床診療、理論探討、科研創新30餘年。在業屆享有較高聲譽。治療技術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對現代微創技術有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尤其熟練運用內窺鏡治療耳鼻喉疾病。曾先後多次參加耳鼻喉的臨床治療學術交流會議。多次在國內知名醫學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如《低溫等離子治療鼻咽炎的優勢》《鼻出血疾病本質與治療》等。其醫德醫風受到醫學界專家的高度讚賞。
【擅長】
作為鼻內窺鏡微創手術的領頭人,謝醫師不僅能熟練運用鼻內窺鏡,還擅長套用國際領先水平的醫療器械於臨床。運用先進設備儀器治療鼻息肉、急慢性鼻炎、咽炎、扁桃體炎、聲帶息肉等各類耳鼻喉疾病。尤其對鼻出血治療深有研究,治癒患者無數,且按照醫生術後護理的患者無一復發,深受患者的信賴與好評。
在我國率先開展緊急床邊心臟起搏的研究,成功研製出臨時起搏電極以及臨時起搏器/起搏分析儀,該技術已向多個省市醫院普及推廣,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率先在華南地區開展生理性起搏治療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各種人工起搏器的安置(包括單腔、雙腔起搏器),已安置起搏器近千例;對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合併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經驗;在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裝置的植入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擅長冠心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已進行數百例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支架植入術、冠狀動脈粥樣斑塊鏇切/鏇磨術等)手術,取得滿意療效;並能進行腎動脈及其他周圍血管病變的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瓣膜病的球囊擴張術等。對急性心肌梗死、心衰、高血壓、心肌炎、心肌病、風濕心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經驗,已成功挽救眾多垂危病人。
目前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及廣州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研究項目。作為博士生導師,承擔了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指導工作,已畢業碩士生13名,博士生1名。主編專著4部;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90餘篇。
本院開診時間:周二上午 周四下午(暈厥門診)

就診指南

門診就診指南。

掛號:請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好掛號種類(教授、專科、普通)及其應診的教授或醫生,並在“診療卡錄入表”上填寫本人姓名等信息。
候診:掛號後到門診相應科室的候診區候診;掛普通號者,需到相應的服務台報到分診。

交費:所有處方、檢查單(放射科檢查單除外)、檢驗單可直接在各樓層的收費視窗定價、收費。
取藥:請先將處方單交到藥房視窗,然後請靜座等候,根據交費發票或語音提示到相應視窗取藥。
檢查:凡做B超、胃鏡、腸鏡、核醫學檢查者,請交費後到門診大廳A區的“檢查預約處”預約;其他檢查請到相應科室預約(婦產科B超及放射科檢查除外)。
檢驗:需做抽血檢查者,交費後,請持驗單到門診大廳的“中心注射室”抽血,並領取“取結果憑證”,在預定時間內到門診大廳A區大廳的“驗單發放處”領取結果。
注射:凡需做肌注或抽血者,交費後請到門診大廳的B區"中心注射室"執行。
入院:凡需入院治療者,可憑醫生開具的入院單到門診B區首層的住院處(中心注射室旁)辦理相關手續。
其他診療及服務
導診:醫院門診A區大廳設有“導診服務台”,需要時可前去詢問或諮詢。
特需醫療服務:醫院在中山樓一樓設“博濟醫療中心”,竭誠為港、澳、台同胞華僑以及國內各界人士服務。中心將優先安排各科診療以及全面的健康檢查、防癌檢查。由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主診。設備優良,服務周到,快捷方便。
體檢服務:醫院體檢中心提供出國體檢、招工體檢、司機體檢、單位集體體檢等服務。地點:沿江西路107號醫院大門口右側。
電話服務:醫院門診大廳及各樓層設有投幣或磁卡電話
銀行服務:醫院門診大廳A區設有自助取款機。
小商品零售服務:本院設有小賣部,銷售日常生活用品及食品等。
投訴及建議: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反映途徑:
向主管醫師、護士反映,直接、簡便;
向門診區長或護士長反映;
向門診辦及其他相關部門反映。

地理交通

愛群大廈站:4、5、57、58、64、、128、134、181、186、208、219、229、236、277、281路
人民南路站:1、4、31、38、61、62、86、102、103、106、128、134、181、202、217、239、243、288、521、556、809、823路;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乘坐以上各路公車到站後,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醫院。
捷運一號線:在西門口站、黃沙站可轉成到達愛群大廈站、人民南路站各路公車。
捷運二號線開通後,在海珠廣場可轉乘到達愛群大廈站各路公車,約步行3分鐘到達我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