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群大廈

愛群大廈

廣州市愛群大廈於1937年落成開業,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13號。因由香港愛群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投資興建,1952年易名愛群大廈。1966年在東側建18層新樓,高67.7米,並更名人民大廈。1984年增建鏇轉餐廳,1988年以後恢復原名。曾奪廣州建築物之冠,被當時新聞界譽為“開廣州高層建築之新紀元”,並以設備最新式、完善、豪華而著稱。全樓擁有客房300間,雙人房設有電話、衛生間,上落有電梯。夏有風扇,冬有暖氣,還設有中西餐廳、酒吧。愛群大酒店在當時執旅館業之牛耳,在海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素有“南中國之冠”的美譽。

基本信息

位置

愛群大廈愛群大廈
位於廣州越秀區的愛群大廈又名愛群大酒店,是同盟會會員陳卓平先生集華僑資本創辦的,大廈建於1934年初,是當時華南地區最高的建築物,又是一座典型的騎樓建築。陳卓平早年也追隨孫中山革命,後棄政從商,在香港創辦愛群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大廈占地1.1萬平方米,15層,高64米。解放後,該酒店承辦了第一至第十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開、閉幕酒會。每當夜幕降臨時,登上大廈俯瞰美麗珠江,看看河南河北,萬家燈火,看看這條曾哺育千千萬萬廣州人的生生不息的母親河。看著廣州今昔日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江春水向東流,您會不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

簡介

愛群大廈和老廣州人有著深深的感情糾葛,隔著粼粼珠水,愛群大廈就像一艘正徐徐向西駛進廣州的萬噸巨輪,讓人的心中莫名震盪。據說這樣的視覺效果來自於愛群設計出色的外觀結構:寬而高的正立面、窄而高的側立面,加上裙樓頂靠西的一座尖尖塔樓,氣勢逼人,連整條珠江都心甘情願地做了它的陪襯。大廈建築由陳榮枝李炳垣設計,1934年10月1日動工興建,1937年4月落成,7月開幕。是廣州第一幢鋼框架結構的仿美國摩天式的高層建築。占地800多平方米,平面為三角形,高15層64米,沿用沿街周邊布置的方式。首層沿街以騎樓建築形式跨建人行道上,內設門廳、餐廳、商場,二樓以上中留通天,周邊設立客房和寫字樓,設有電梯和步行梯上落,在第十層樓的平台上建尖平頂塔樓,尖平頂上塑“愛群”兩字。建築外牆原刷白色水洗石米飾面,開長方形鋼窗,抗日戰爭初期為避免敵機目標塗成黑色,1964年重新粉刷。1965年7月在東側興建一座占地700多平方米,高67米、分18層的“新愛群”。新舊愛群連線相通,形成一體。1984年新愛群頂部的3層樓改建成鏇轉餐廳。內部重新改造,外牆重新粉刷,鋼窗換成鋁合金窗。該建築於199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

愛群大廈愛群大廈
廣州愛群大酒店1934年動工興建,1937年夏竣工,同年開業。該樓建設面積為1.14萬平方米,高64米,共15層。建築風格獨特,外形仿美國摩天大樓,具有端莊、明靜、簡潔、和諧的特色。曾奪廣州建築物之冠,被當時新聞界譽為“開廣州高層建築之新紀元”,並以設備最新式、完善、豪華而著稱。全樓擁有客房300間,雙人房設有電話、衛生間,上落有電梯。夏有風扇,冬有暖氣,還設有中西餐廳、酒吧。愛群大酒店在當時執旅館業之牛耳,在海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素有“南中國之冠”的美譽。

1937年大酒店落成之日,國民黨軍政要人李宗仁孫科、于右任、余漢謀等都親自題詞慶祝,富商名流爭相捧場致賀,故翰墨題詞,琳琅滿目。前往觀盛者熙熙攘攘,轟動一時。舊時代的“愛群”是顯露權力和身份的場所,平民百姓是難以涉足的,就連其門前騎樓下的長廊,一般人都不敢隨意踏入。

解放初期,酒店隸屬關係複雜,組織機構、人事變動頻繁,解放後隨著國際友人應邀前來參觀訪問日益增多,“愛群”作為接待外賓的賓館,也生意興盛,於1952年易名為“愛群大廈”。

50年代至60年代初,愛群大廈這座器宇軒昂的高級賓館,既是廣州的特徵之一,又是涉外活動的重要場所。首任廣州市市長葉劍英曾多次接待國際友人、港澳知名人士及赴京參加世界保衛和平代表大會的各國代表;東歐等國的文藝、體育團體以及各國信使更是喜歡光臨惠顧“愛群”;中南局書記陶鑄及原廣東省省長陳郁經常在“愛群”接見宴請外賓。各國領事館舉辦招待酒會,都指名要“愛群”的廚師服務員接待。具有國際盛會之稱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從1957年起首屆至第10屆的開幕、閉幕酒會的接待服務工作,均由“愛群”獨家承擔,至現在每屆交易會,“愛群”仍是港澳、華僑來賓喜歡下榻的地方。

愛群大廈愛群大廈
1966年3月,在接連愛群大廈的東側,建成一座18層、樓高67.32米、面積為1.3萬平方米的新樓。新樓與舊樓層層相通連為一體,雖兩樓立面形狀不一,然格調相配,和諧統一,迴旋自由。新樓建成之日,正是“文革動亂”之時,愛群大廈也易名為“人民大廈”。那時,大廈的服務工作質量下降,因此客人減少,經濟效益甚差。

歷史在發展,“愛群”在前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愛群”這間古老的酒店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隨著“改革、開放、搞活”政策的不斷深入,“愛群”一改過去封閉式的經營為開放式的經營,確立了“面向社會,服務民眾,對外綜合經營”的經營方式。把過去的戒備森嚴改為敞開大門營業,歡迎各屆人士光臨。為了適應旅遊業發展之需要,1981年8月“愛群”引進外資進行全面改造裝修。由香港中港發展顧問有限公司承包工程,於1982年10月全面更新改造完畢。

1984年12月,利用其地處市中心,濱臨珠江,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16樓加建了一個鏇轉餐廳。鏇轉餐廳被美譽為“鬧市中心空中樓閣”。1985年3月,“人民大廈”復名為“愛群大廈”。1988年11月5日“愛群”復名為“愛群大酒店”,由88歲的著名書法家秦咢生書寫招牌,製成18米的大招牌懸於大廈正中。

建築特色

據說,建築師為了寓意“愛群諸公”努力向上的創業精神,在建築立面上特彆強調挺拔的藝術效果。既借鑑美國創摩天大廈新風格的紐約伍爾沃期大廈(WoolworthBuilding)的設計手法,又在哥德式復興風格中滲入嶺南建築風格。為了創造豎線條,所有窗都採用上下對齊的豎向長窗,並且在各個立面的窗兩旁都布置了上下貫通的凸壁柱(或稱“倚柱”),這樣在陽光下既形成豎向陰影,又使視窗得到側向遮陽。為增強向上的動感,還在褐色的五稜台形混凝土屋頂五個角的頂部加上五個白色的小尖塔。這五個小尖塔烘托著直指藍天的鋼筋混凝土旗桿,給人蒸蒸日上之感。此外,裙樓頂與塔樓頂的女兒牆造成高低不一的城垛形,在視覺上也增強了向上的動感。

社會地位

愛群大廈愛群大廈舊貌
1937年大酒店落成之日,國民黨軍政要人李宗仁、孫科、于右任余漢謀等都親自題詞慶祝,富商名流爭相捧場致賀,故翰墨題詞,琳琅滿目。前往觀盛者熙熙攘攘,轟動一時。舊時代的“愛群”是顯露權力和身份的場所,平民百姓是難以涉足的,就連其門前騎樓下的長廊,一般人都不敢隨意踏入。

解放初期,酒店隸屬關係複雜,組織機構、人事變動頻繁,解放後隨著國際友人應邀前來參觀訪問日益增多,“愛群”作為接待外賓的賓館,也生意興盛,於1952年易名為“愛群大廈”。

50年代至60年代初,愛群大廈這座器宇軒昂的高級賓館,既是廣州的特徵之一,又是涉外活動的重要場所。首任廣州市市長葉劍英曾多次接待國際友人、港澳知名人士及赴京參加世界保衛和平代表大會的各國代表;東歐等國的文藝、體育團體以及各國信使更是喜歡光臨惠顧“愛群”;中南局書記陶鑄及原廣東省省長陳郁經常在“愛群”接見宴請外賓。各國領事館舉辦招待酒會,都指名要“愛群”的廚師、服務員接待。具有國際盛會之稱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從1957年起首屆至第10屆的開幕、閉幕酒會的接待服務工作,均由“愛群”獨家承擔,至現在每屆交易會,“愛群”仍是港澳、華僑來賓喜歡下榻的地方。

大廈新貌

愛群大廈愛群大廈
1966年3月,在接連愛群大廈的東側,建成一座18層、樓高67.32米、面積為1.3萬平方米的新樓。新樓與舊樓層層相通連為一體,雖兩樓立面形狀不一,然格調相配,和諧統一,迴旋自由。新樓建成之日,正是“文革動亂”之時,愛群大廈也易名為“人民大廈”。那時,大廈的服務工作質量下降,因此客人減少,經濟效益甚差。

歷史在發展,“愛群”在前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愛群”這間古老的酒店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隨著“改革、開放、搞活”政策的不斷深入,“愛群”一改過去封閉式的經營為開放式的經營,確立了“面向社會,服務民眾,對外綜合經營”的經營方式。把過去的戒備森嚴改為敞開大門營業,歡迎各屆人士光臨。為了適應旅遊業發展之需要,1981年8月“愛群”引進外資進行全面改造裝修。由香港中港發展顧問有限公司承包工程,於1982年10月全面更新改造完畢。

1984年12月,利用其地處市中心,濱臨珠江,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16樓加建了一個鏇轉餐廳。鏇轉餐廳被美譽為“鬧市中心空中樓閣”。1985年3月,“人民大廈”復名為“愛群大廈”。1988年11月5日“愛群”復名為“愛群大酒店”,由88歲的著名書法家秦咢生書寫招牌,製成18米的大招牌懸於大廈正中。“愛群”依江傍水,有著地理環境的優越條件:東觀日出,南臨珠江,北靠繁華鬧市中心,西向直達火車站的高架橋,交通、購物極為方便

詳細介紹

愛群大廈鄰近廣州大半熱鬧又有趣的場所。飯店所有360間客房,均設備完善,可滿足所有現代旅客的要求。每間客房均升等擁有空調,書桌,吹風機,網路連線,熨衣板,室內保險箱。在廣州,飯店均努力展現超過您所期望之高水平設施與舒適優雅環境。以絕佳的設施如,空調,書桌,吹風機,網路連線,熨衣板,室內保險箱與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面服務,使愛群大廈在廣州廣受好評。當您預訂愛群大廈飯店時,請輸入您選擇的日期,並且繼續完成安全的線上訂房表。

0

交通信息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13號。
交通:乘坐旅遊公交2線、1、4、57、58、61、64、128、131A、131B、134、208、219、236、281、夜1、夜16、夜31夜67、夜69均可到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