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指除原有成員外吸收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叫做擴大會議。

概念界定

1、“政治局會議”會議,是全體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參加的會議;
2、“政治局擴大會議”除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參外,還可根據實際需要,擴大到省委書記、軍委副主席、部委黨組書記和有關的人員,請他們列席參加。這種會議,叫做政治局擴大會議。

會議背景

1935年華北事變以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有了很大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給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計畫以相當的打擊。自1935年11月國民黨“五大”以來,蔣介石政府對日政策有了某些變化,表現出抗日的傾向,但國民黨作為全國最大的政黨及其領導的軍隊還沒有加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來。同時,瓦窯堡會議以來中共在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面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如何進一步集中全國力量去抵抗日本侵略,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為了總結瓦窯堡會議以來黨在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經驗教訓,制定黨的統一戰線策略方針,1936年9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治局在陝北保全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

參會人員

張聞天李維漢凱豐毛澤東周恩來博古吳亮天李德、伍修權、劉英、林伯渠、王觀瀾徐特立、董必武汪峰、郭洪濤、郭滴人劉長勝蔡樹藩潘漢年張遠逸葉劍英華生林彪羅瑞卿馮文彬楊尚昆陸定一周興李克農胡耀邦鄧穎超鄧振詢王稼祥。張聞天主持會議。會議討論目前政治形式和統一戰線問題。

會議議程

張聞天

張聞天在會上作了《目前政治形勢與一年來民族統一戰線問題》的報告。報告全面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總結了中共中央到達陝北一年來的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著重闡述了黨的部分策略口號的修改。這些修改主要是:將“抗日反蔣並提”改為“實現聯合國民黨抗日”;將“反蔣戰爭”改為“我們要聯合蔣介石抗日”;“我們應贊成建立民主共和國,應宣布蘇維埃願成為它組成的一部分。”報告還特彆強調黨在抗日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問題,指出:“我們在統一戰線中要取得領導,這是我們的基本任務。我們要保持我黨的獨立、純潔。”“不能使我們的黨變為一個只是抗日的黨”。

毛澤東

毛澤東首先報告關於目前行動方針,著重談了三個問題:1.中央堅持兩河口會議確定的北上戰略方針。張國燾反對中央這個方針,主張向南在政治上是沒有出路的,中央不能把一、三軍團也拉上這條絕路。由於張國燾的阻撓和破壞,使一、四方面軍不能共同北上,因此,一方面軍主力之一、三軍團應該單獨北上。2.毛兒蓋會議決議是紅軍主力向黃河以東。現在由於情況變化,一、三軍團的行動方針應有所改變,首先打到甘東北或陝北,經過游擊戰爭,打到蘇聯邊界去,打通國際聯繫,得到國際的幫助,整頓休養兵力,擴大隊伍,創建根據地,再向東發展。從地形、敵情、居民等各方麵條件看,實現這個新方針,無疑是可能的。3.我們與張國燾的鬥爭,目前還是黨內兩條路線的鬥爭,作組織結論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馬上就作,因為它關係到爭取四方面軍的廣大幹部,也關係到右路軍中一方面軍幹部的安全,我們還要盡力爭取四方面軍北上。

周恩來

周恩來在發言中認為:“實行聯蔣抗日雖然暫時要放棄已占領的某些地區,但對取得對全國抗日的領導權有很大的意義。”他還說:“我們應逼蔣抗日。民主共和國是各階級統一戰線的政府。在統一戰線中要堅持獨立與批評。”

結果

政治局作出由張聞天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勢與民主共和國的決議》,認為:“在目前形勢之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口號的必要,因為這是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來保障中國領土完整和預防中國人民遭受亡國滅種的慘禍的最好方法,而且這也是從廣大人民的民主要求產生出來的最適當的統一戰線的口號,是較之一部分領土上的蘇維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較之全中國主要地區上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大大進步的政治制度,因此便更能保障抗日戰爭的普遍發動與徹底勝利。”“因此,中國共產黨宣布:積極贊助民主共和國運動。”

意義

這次會議和通過的決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愛國精神,對於爭取國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參加抗日戰爭,形成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