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該型驅逐艦於2003年中旬下水,為中國海軍新一代防空型飛彈驅逐艦,目前共建2艘,分別是170號和171號,主要作戰使命是負責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作戰以及配合其它艦艇進行反艦攻擊,總設計師為潘鏡芙。

簡介情況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中國170 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於2003年中旬下水,為中國海軍新一代防空型飛彈驅逐艦,目前共建2艘,分別是170號和 171號,主要作戰使命是負責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作戰以及配合其它艦艇進行反艦攻擊,總設計師為潘鏡芙。

在外形上,艦體很明顯是由先前的167號驅逐艦發展而來,只不過設計的更加緊湊、平面化罷了。和中國以往的艦艇設計總喜歡參照蘇俄的相比,170號驅逐艦在設計上可謂是獨具一格,帶有十分濃厚的德國MEKO風味;艦體修長而豐滿,首部為大角度飛剪艦首,不帶任何外飄,水線以上無折角線,上層建築物採用了一體化的設計,尾部設有小契形尾;和80年代設計的艦艇相比,170號雖然在試航性和穩定性上有所欠缺,但這種新穎的設計方式可以大大提高170號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艦艇在高速航行時的產生的興波阻力;其機動靈活,快速性好,可以說還是適應未來作戰需求的。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防空型飛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

052C蘭州級“中華神盾”驅逐艦:052C型驅逐艦是在052B型驅逐艦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採用國產第一種具有垂直發射能力的防空飛彈系統和類似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反艦飛彈採用新一代反艦飛彈系統YJ-62,射程達到了280公里,有較強的反艦能力。因此052C驅逐艦具有強大的防空反導能力,將是我國海軍在未來的戰爭中對抗反艦飛彈攻擊的主要力量。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海軍艦艇設計方面都開始追求隱身方面的要求。由於有了先前167號的設計經驗,故在170號上,中國海軍採取的是進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號半封閉的設計方式,首次採取了全封閉式的外形設計,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側壁的傾斜角度更大,折角處都採用了圓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鏡面強反射。而各種暴露在外的武器設備也都力所能及的實行了隱身化的改裝;比如主炮採用了隱身化設計,反艦飛彈附加了雙面擋板,防空飛彈使用了垂直發射裝置,將整個機構都深埋於艦體內部等。對於水面艦艇來說,紅外輻射具有明顯的可探測特徵。其紅外輻射源主要是煙囪、主機艙及其排出的廢氣和熱水、燈光、艦體表面的熱輻射等。在170上,針對紅外特徵較強的煙囪,分別採取了冷水降溫,隔熱擋板、塗絕熱層、防熱墊以及把柴油機工作時產生的廢氣通過內部管道排放至水裡的多種方法來抑制紅外輻射;在聲隱身上,170號的艦體表面採用了消聲瓦、消音塗層以及高效率的5葉大槳來防止來自水下的聲納探測。以上種種防護措施的結合,使得170號的隱身能力十分突出,據稱滿載排水量7000 多噸的170號在雷達顯示屏上的信號僅相當於幾百噸艦艇的大小。

性能數據

排水量:7000噸
主 機:柴燃動力
航 速:<30節。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武 器:反艦飛彈: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
艦空飛彈: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發射器
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直升機: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武器裝備

艦炮:

在12管反魚雷深彈發射器後部,安裝有一門法國克勒索.羅亞爾公司研製的單管100 毫米緊湊型艦炮,主要用於攻擊海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上目標以及防空,也可反飛彈和執行對岸轟擊任務。炮殼採用了隱身設計,初速870米/秒,身管長5500毫米,射速10~90發/分,對海上目標,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對空目標的最大射程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射速高、反應時間短等優點。在20000米距離上對目標的單發命中機率可達0.7~0.8。該炮很可能是中國引進法國專利後的國產化產品,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就向法國購買了2套該裝置,其中的1套便裝在了反潛加強型的“江湖”級護衛艦544號上使用。而根據使用的效果看,中國海軍對該炮的性能還是十分滿意的,隨後便同法國簽定了引進生產線的契約,並由法國方面提供技術支持繼續對該炮作進一步的改進,以裝備新設計的大型水面艦艇上。由於170號未來將主要用於中國南海巡邏,面對實力弱小的東南亞各國海軍,以該炮在射擊、反映速度快、命中精確度高、威力大的優勢還是能很好的完成其作戰使命的,畢竟某些時候炮彈的作用還是要大於飛彈。
防空飛彈:

作為一級以防空為主的驅逐艦,170上裝備了中國第一種艦載遠程防空飛彈,型號為“HHQ-9”,由陸基HQ-9A發展而來。飛彈為無翼式,最小作戰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距離6公里,最大作戰距離12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於4.2馬赫。飛彈全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超過180公斤。飛彈的發射方式為垂直冷發射,6聯裝,共有48枚HHQ-9A飛彈。發射筒類似於俄羅斯海軍使用的左輪式,但SA-N-6的發射系統8枚飛彈共用一個發射口,而中國的海紅-9則是每個飛彈單獨使用一個發射口。相比較,海紅-9的發射方式更為可靠,且發射速度更快,安全率也高。但由於該飛彈的最低射高只有500米,顯然無法滿足艦隊防空的要求,故在執行編隊防空時還需要其它艦艇的密切配合才行。
反艦飛彈:

由於170的設計思想是以防空為主,反潛為輔,故該艦的反艦作戰能力不如近年來中國海軍新服役、改進的驅逐艦(通常搭配16枚反艦飛彈),但也安裝有8枚C-803/鷹擊-12 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裝置。飛彈發射筒也革命化的設計成了圓筒式的,這樣更有利於發射時的穩定、精度和保障問題。C-803飛彈延續了C-802的彈體氣動布局,長度似乎較C-802的6.4米更甚,最大射程為250公里左右,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渦噴發動機結構,彈頭整流罩較前者略為尖細,採用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末端速度達到了2.3馬赫,並可做高難度的蛇行窺弊機動;此外,摺疊式彈翼的前面還有一接收資料鏈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以此進行超視距攻擊。C-803可以說是現代反艦飛彈的代表之作,其突出的性能必將在未來的海事戰爭/衝突中發揮出令人生畏的作用。


近程防禦系統:

70上的近程防禦系統為中國最新研製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艦橋下方以及機庫偏右上各設一座。從外形上來看,該炮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荷蘭的“守門員”防禦系統。該系統於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製,為降低成本、簡化後勤,和雙37系統一樣,採用了俄羅斯AK-630上的現成炮管,但數量有所增加,為7管,速度達到了5800發/分,其反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體性能超過了目前各國海軍普遍使用的“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很強的反導能力。伺服系統採用運算發達器,功率放大採用數字脈寬調製系統,並首次套用閉回電路的射控技術,可休整彈著偏差,推動系統為交流電式。與“守門員”不同的是,該炮沒有搜尋雷達,缺乏跟蹤掃描多目標追蹤能力,其1/K波段都卜勒追蹤雷達可以自動切換來消除鏡象反應,而ODF-730光點追蹤儀反時間應低於3秒,測量精度0.3米位。而採用一前一後布置的方式也使得兩炮能在危急時刻進行協同作戰,以提高毀傷機率。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反潛系統:

170號的反潛能力十分齊全,主要裝備有1座3聯裝改進型“白頭”型反潛魚雷系統以及1架卡-28反潛直升機。“白頭”魚雷是中國於上世紀80年代仿義大利A-244S魚雷設計的一種輕型反潛魚雷。該雷長2.75米,口徑324毫米,射程15公里,航速35節、最大下潛深度500米,採用鉛酸電池做動力。該魚雷即可由水面艦艇攜帶,也可以由反潛直升機掛載。在反潛聲納方面,設有球鼻首聲納以及拖曳聲納。聲納的布置方式較為特別,一改以往正尾拖放的方式,轉而採用側尾布置。聲納工作時絞車從左/右側尾升出,缺點是聲納布置/回收困難,精度較差,且工作時受海況影響較大。170號採取此種聲納的布放方式似乎有點耐人乏味。
此外,該艦也裝備有4座18 管的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相信該將會以發射金屬箔條、紅外干擾彈、假目標誘餌為主,也不排除配有小型反魚雷深彈的可能性。機庫結構前方有兩組四聯裝“鷹擊”62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和“鷹擊”8系列的四聯裝箱式發射裝置不用,“鷹擊”62飛彈首次採用了大尺寸的四聯裝圓筒型發射裝置。該飛彈應該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進行指導,並依靠直升機完成數據傳輸。據推測,“鷹擊”62型反艦飛彈採用捆綁式衝壓發動機推進,制導方式為慣性導航+ GPS修正+主動雷達末制導。有訊息稱,該飛彈採用了新型的末制導雷達,鎖定距離可達30千米。

“蘭州”級艦還裝備了從俄羅斯引進的卡-28型反潛直升機。該機可攜帶包括反潛魚雷、深水炸彈和聲納浮標在內的多種反潛武器,海上適應性較強,可在多種複雜氣象條件下載距艦艇200千米的半徑內執行任務。
自動化指揮系統:

戰術作戰指揮系統及其使用“蘭州”級艦具有完善的對空防禦、對艦打擊和反潛對抗能力,這些不同類型的武器系統被整合在了一套戰術指揮系統中,它使用了中國海軍第三代的新型艦載戰鬥系統,應該是由“旅海”級的ZKJ-7進一步發展而成,型號據說為H/ZBJ-1,採用全分散架構以及模組化設計。H/ZBJ- 1以艦區域網路路系統將艦上所有水上與水下偵測/反制系統、武器裝備以及通訊/資料鏈路整合在一起運作。據推測,該系統除了可以集中顯示空中、水面、陸地和水下的不同敵我目標參數外,還可以自動給出目標的威脅等級,計算運動參數,分析戰術意圖,並控制艦上的相關武器系統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打擊。
艦載C3I系統網路包括艦船上指揮中心內部的區域網路和指揮中心之間的互連網,普遍使用共享介質、匯流排形式的網路拓撲結構,匯流排使用的速率也從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標準10Mbps頻寬發展。中國海軍新型大中型水面艦艇普遍採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戰系統。該系統用MHIDAS多路高級綜合分布結構系統。該匯流排系統採用模組化結構,分為主線和支線,主線可達50米,兩個終端設備之間最遠可達400米。匯流排數據傳輸率可達10Mbps/秒,用戶數量最多可達256個,可滿足中大型艦艇對於傳輸距離,傳輸速率和終端數目的要求。
052C還配屬了新一代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七院第七0九所研製的ZKJ-5作戰情報指揮系統,為中國第三代作戰情報系統,和第二代相比,整體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該系統提速到100M 快速乙太網(交換式),在實時性能、網路容量、網路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當的提高。 152C據信將採用我國海軍首型海上編隊戰役、戰術型自動化指揮系統(H/ZBJ-1)。該新型指揮系統採用功能更強、速度更快的數據匯流排,更先進的旗艦數據顯示中樞,採用以光纖數據匯流排為基礎的乙太網局部網路和開放系統互連結構。該系統結合支持戰鬥群各分隊之間的綜合通訊、導航和敵我識別,用於交換聯合戰術數據鏈,對艦隊直轄艦和岸基、空基偵測平台進行有效的指揮管理和協調。目前704所還在設計研究航母艦隊指揮系統和南京軍區對台軍事鬥爭的某型戰區封鎖系統。

電子設備:

“蘭州”級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艦橋四周加裝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網友經常稱之為“板磚”)。170號上的電子設備主要是一套中國自行研製的“板磚”相控陣雷達系統,上層結構呈八面體,往上朝內傾斜 15度,而與中心軸線呈45度夾角的四個傾斜面各安裝一具陣列天線,布置方式類似於美日的阿利.伯克級和金剛級驅逐艦,是繼美、俄、荷、日之後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這種配置與美國“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類似。170艦下水之際,四個“板磚”的位置都以圓弧形的鋼板遮住,最初還有人以為這就是天線表面,不過很明顯地,精密脆弱的相位陣列雷達不會在下水前就裝上,所以這些弧形鋼板應該是單純地用來遮蔽“板磚”基座並吸收下水時的衝擊力道,避免基座變形受損。170艦完工後的照片顯示,“板磚”的天線外罩為弧形且明顯向外突出,此乃氣冷系統的靜壓箱(以下將詳述),而天線本身是平的。該系統由4面雷達發射面成四邊形安裝在艦橋的四個方向上,雷達搜尋距離在450-500公里之內,工作模式為有源式,外形為箱體,通過前後左右四個面固定安裝起來,以格柵固定。波段為主動的s波段,陣面於艦體側切平面結合成的角度為80度左右,總重在1.25~1.3噸左右。
這四面“板磚”的面積比美國AN/SPY-1還大(4.5X4.2m),採用波長較長的S波段操作,擁有較佳的遠距偵測能力,實際偵測距離則不明。由於 “板磚”面積不小,而艦上的海紅-9遠程防空飛彈又與俄制SA-N-6艦載防空飛彈(SA-N-10的艦載版)可能有血緣關係,不禁令人聯想此雷達是否與俄羅斯“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Sky Watch”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面積也很大,也是方形)或者SA-N-10的30N6E相位陣列雷達有所關連。

神盾戰艦

在2002年二艘052B型(廣州級)多任務飛彈驅逐艦下水之後,位於上海的江南造船廠開始基於相同的船體設計建造兩艘052C型驅逐艦,但是採用更先進的武器系統和感測器明確地用於艦隊防空任務。新的052C型驅逐艦的第一艘170“蘭州”號(Lanzhou)在2002年後期鋪設龍骨並且在2003年4月29日下水,在2004年7月服役。第二艘,171“海口”號(Haikou)在2003年10月30日下水並且預定在2005年進入服役。

不同於組合裝備俄國和本國系統的052B型驅逐艦,052C型完全以本國自行發展的技術為基礎(除了很少的感測器之外)。最值得注意的功能是四面-排列多功能相控陣雷達(PAR),類似美國的AN/SPY-1宙斯盾系統。附加地,驅逐艦也採用本國的HQ-9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和最新的配備有垂直發射系統(VLS)的YJ-85(C-805)反艦飛彈,兩者在以前的中國軍艦上從沒有看到。 

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中國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驅逐艦基於在同一個造船廠下水的052B型驅逐艦相同的艦體和動力裝置。這個模組化方式將會節省建造時間和成本。和052B型對比,052C型有一個更高的艦橋,在四面安裝使用四個固定相控陣雷達天線。在尾部有一個直升飛機飛行甲板和一個懸掛裝置去容納二架俄國Ka-28Halix-ASW/SAR直升飛機。 

驅逐艦整體防空、水面打擊和反潛戰(ASW)能力將會主要依靠各種不同的、性能良好的武器系統和感測器,被戰鬥系統整合在一起。大部分中國軍艦使用來自法國湯姆森-CSF TAVITAC公司的指揮和控制系統,但是052C型可能採用全新開發系統具有改進處理能力去同反艦飛彈威脅交戰。 

雖然關於052C型戰鬥系統的詳細資訊是未知的,但是很有可能系統將會包括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指揮和決策系統、戰場顯示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指揮和決策系統接收來自艦艇感測器的數據而且提供指揮、控制和威脅評估。武器控制系統接收來自指揮和決策系統的交戰指令,使用武器火控系統選擇武器和界面。 

連同它的遠程防空飛彈和近防武器系統(CIWS)一起,052C型是具有真正艦隊防空能力的第一種中國製造的水面戰艦。戰鬥系統將會確保艦艇能同多種空中目標交戰,例如同時存在掠海飛彈和飛機。艦艇也能夠通過數據鏈和衛星通信傳送戰鬥信息到其它艦艇和飛機去構造一個海上戰鬥網路。 

052C型防空飛彈驅逐艦的出現解決了中國海軍艦隊防空弱的“老大難”問題,結合中國目前軍事力量最可能在海軍方面受到威脅,所以將052C型防空飛彈驅逐艦排在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的第四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