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於1966年成立,2002年4月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式列,2006年初進入中科院創新三期。成都山地所承擔並完成了千餘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國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為的山地災害研究與防治、脆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重建,以及山區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20餘項科研成果獲獎,出版專著近百部,發表論文2800餘篇。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於1966年成立,2002年4月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式列,2006年初進入中科院創新三期。

簡介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自建所以來,成都山地所承擔並完成了千餘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國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為的山地災害研究與防治、脆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重建,以及山區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20餘項科研成果獲獎,出版專著近百部,發表論文2800餘篇。體現山地所科研成果在國家科學決策中重要作用的22份專家諮詢報告被中央有關刊物採用,16份得到溫家寶曾培炎黃菊等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

全所在職職工246人,其中創新體系人員117人,研究員42人,副研究員38人;現有自然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自然地理學博士點和岩土工程博士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岩土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防災減災工程及防治工程土壤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崗博士生導師18名、碩士生導師27名,在學研究生151名,其中博士生85名,碩士生66名。

本所設有山地災害與防治研究中心、山地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數字山地套用研究中心,其下屬有8個研究室、2個實驗室;另有四川省山區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套用分析測試中心,以及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成都辦公室;“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表層過程重點實驗室”是中科院院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土石流滑坡專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套用第四紀專委會、四川省地理學會掛靠山地所,由學會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主辦有《山地學報》 、《JournalofMountainScience》(《山地科學學報》(英文版·季刊))等重要學術刊物。

現任領導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所長(法人代表):鄧偉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黨委書記:關曉崗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副所長:程根偉

1、所長(法人代表):鄧偉

男,博士,主要從事濕地水文與生態研究。

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博士、碩士)

主要學習和工作經歷:2001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景觀地球化學,博士學位;1995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環境地理學,碩士學位;1983年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學專業,學士學位。1983年-2005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200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從事科研與管理工作,曾擔任中國科學院三江平原沼澤生態試驗站副站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科研處副所長、所長和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2006-現在,任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97年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

研究方向和科研工作:承擔和主持完成院、國家和地方重點重大項目20多項。主要從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濕地水文與生態、土壤鹽漬化的景觀地球化學過程等方面的研究,重點從事水文水資源與生態研究,注重濕地水空間的水調蓄功能對流域持水能力及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影響的研究,把水的研究與流域生態管理相結合,提出了洪泛區的生態價值,以及在流域水調控的重要作用。目前在研主要項目是: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耦合機理(2006CB403301)。

社會任職、榮譽稱號:擔任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文水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山地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

2、黨委書記,副所長,高級工程師

195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2000年至200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研修班結業。1982年3月至1984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地委政策研究室從事工業、商業研究工作。1984年9月調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先後任分院團委書記、黨組辦公室副主任(兼《科成報》副主編)、分院辦公室主任,其間於1992年至1994年受派擔任中外合資成都匯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1996年4月任成都分院院長助理,1997年10月至2006年8月任成都分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其間先後兼任成都分院人事處處長、科技與企業處處長、機關黨委書記

關曉崗同志長期致力於中科院與四川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的策劃與組織,中科院成都地區科技產業及成果轉化的協調推動,從事科研院所黨務、創新文化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曾發表工作研究報告、管理論文、新聞及科普文學作品數十篇。其中,《中國科學院成都地區科技企業的發展》、《成都科研基地富餘人員轉崗分流的現狀及對策》等在《中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其調研報告《關於成都分院系統科技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及當前任務》被評為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論文一等獎;《四川面向全國大院大所及高校加強省校科技合作的建議》被四川人民出版社《治蜀方略》收錄;科學散文《喀斯特禮讚》、《遙望天梯—關於基因的隨想》、報告文學《走進沙漠》等先後在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學》等刊物發表。

曾獲“中科院管理人員突出貢獻津貼”、中科院政研會“思想政治研究先進個人”、“中科院與省市區合作先進個人一等獎”。

3、副所長:程根偉

男,博士,副所長,山地生態與水文研究室主任,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站長。

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博士)

學習與工作經歷:1988年12月在南京河海大學水文系畢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89年之後,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所工作至今。

研究方向及科研工作:水文學與水資源,森林生態。參加或主持國家攻關項目、攀登計畫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8項。在森林水文效應的機理和評價理論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在水文預報領域首創專家系統,其理論和相關技術為當時最好結果,有關模型軟體已在長江三峽水庫實時洪水預報中套用;在森林系統C平衡和溫室氣體排放模擬中取得國內最新成果,與國際相關研究保持同步的水平。目前正在進行長江上游水電工程開發對水資源的影響及其水庫群調度模擬研究。

社會任職、榮譽稱號:中國科學院水資源中心委員,青藏高原研究會委員,四川省地理學會理事長;
JournalOfMountainSciences雜誌副主編;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歷任所領導

2004~2006程根偉(副所長、主持工作)

1999~2004崔鵬(常務副所長)

1995~1999鍾祥浩(所長)

1987~1995吳積善(所長)

1982~1987程鴻(代所長)

1978~1982丁錫祉(所長)

1968~1978盧鎖柱(革委會主任)

1966~1968郭敬輝(兼所長)

總體目標及研究方向

戰略定位

面向山區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需求,立足長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以山地表層系統為核心,在山地災害形成機理與山地環境退化、山地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育技術示範、山區可持續發展三個學科方向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揭示山地災害的形成與山地環境退化機制,建立山地災害防治與山地環境保育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為山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瞄準國際山地科學發展前沿,把成都山地所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山地科學研究中心。

總體發展目標

成為國際比較著名的山地科學研究機構;成為國家山區發展的思想技術源泉;構建山地科學理論和支撐(分枝)學科體系;成為科技部、國家基金委和中科院重點支持的科研基地;擁有現代科研園區和實驗基礎設施;具有國際性的學術刊物和信息交流渠道。

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滑坡研究室
2、山地災害動力學實驗室
3、山地災害評估與減災研究室

山地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山地生態與水文研究室
2、土壤與環境研究室
3、水土保持研究室
4、山區發展研究室

數字山地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數字山地實驗室
2、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套用研究室

科研平台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科研平台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成都山地所),是科學院針對國家三線建設需求,進行學科戰略布局,於1963年建立,1999年被科學院認定為資源環境基地型研究所,2002年4月整體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試工程,成為中科院唯一的以研究山地災害與環境為主攻方向的國立研究所。

1、東川土石流觀測研究站(中科院開放站)國家重點野外台站(試點)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東川土石流觀測站
1961年建站,2000年12月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站)。主要探索土石流與環境背景的關係、土石流的發生、匯流過程及其發展演變趨勢、土石流成災規律及其減災對策。

2、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CERN)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1987年建站,1992年進入中國生態研究網路,2001年12月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站)。該站研究高山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與環境影響,高原隆起與冰川消長對高山生態系統的作用,以及監測山地環境動態,預測區域環境演變趨勢。

3、二灘金龍山滑坡觀測試驗站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986年建站,主要探索滑坡中的變形觀測、預報的技術方法和建立相關理論,為二灘水電站的建設、運營安全服務,積累了系統的滑坡形變的系統觀測數據和氣象、水文、環境資料。

4、萬縣三峽生態環境實驗站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萬縣三峽生態環境實驗站

1997年建站,隸屬於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峽工程生態與監測系統。主要任務是監測三峽工程建設和移民搬遷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及進行高效生態農業示範研究。

重大科研項目

1、項目名稱:長江流域環境與水資源演化規律(國家973項目)

項目負責人:賀秀斌

執行時間:2003.11-2008.10

研究目標:

(1)揭示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環境的時空變化過程和特徵,以及流域環境變化的水資源回響規律。

(2)探索變化環境條件下,大型水利工程的環境背景與影響;揭示多種影響因素作用下山區河流與平原河流演變規律,以及江漢湖庫群的演變過程。

(3)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形成具有創新性的科研團隊,培養研究生10名。

(4)發表有重要影響的研究論文和著作7篇以上。

研究內容:

(1)氣候和土地覆被變化對長江上游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2)長江中下游河湖演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3)變化環境下的河流系統特徵及其發展趨勢。

2、項目名稱:上游環境變化與產水產沙作用機制(國家973項目)

課題名稱:上游環境變化與產水產沙作用機制

課題編號:2003CB415202

課題負責人:崔鵬研究員

執行時間:2003—2008年

研究目標:

總體目標:闡明長江上游水沙過程及其時空變化規律;建立重點地區土壤侵蝕產沙與泥沙輸移動力學模型;揭示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退化耦合作用機理及災害效應。

具體目標:

(1)揭示不同生態水文區的產水、產沙時空變異規律;

(2)確定重點產沙區主要類型土地的侵蝕強度和泥沙來源;

(3)建立重點地區土壤侵蝕產沙與泥沙輸移動力學模型;

(4)建立不同尺度流域環境變化對產流、產沙影響的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模型;

(5)揭示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退化耦合作用機理及災害效應;

(6)培養10餘名中青年學術骨幹。發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論文8篇以上

研究內容:本課題研究主要揭示長江流域環境變化和水、沙產輸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水、沙產輸的時空變化機理。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不同生態水文區的產水、產沙時空變異規律及其尺度效應

研究不同生態水文區影響產水、產沙主要環境因子,如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氣候等特徵及其時空變化與分異規律,查明不同區域地表性狀對坡面及流域產水產沙的作用機制,揭示不同生態水文區的產水、產沙時空變異規律;研究不同生態水文區泥沙來源的空間分布規律,揭示不同生態水文區的產水、產沙尺度效應。

(2)建立重點地區土壤侵蝕產沙與泥沙輸移動力學模型

研究典型區域地表性狀與侵蝕特徵的關係;分析泥沙產、輸、積的狀態轉換機制和坡面→小流域→中流域→大流域泥沙傳遞規律,建立重點地區土壤侵蝕產沙與泥沙輸移動力學模型。

(3)重點產沙區環境變化與產水產沙回響關係及評估模型

研究重點產沙區環境因子對產水產沙變化的貢獻,建立流域產流、產沙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模型。

(4)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退化耦合作用機理及災害效應

分析重點水土流失區生態環境退化過程與成因,查明生態環境退化機制,探索水土流失及山地災害與生態環境退化回響機制;分析不同形式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因子的影響及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機理。

課題創新點與特色:創新點:揭示上游區域環境變化與產水產沙的相互作用機制。特色:在區域生態環境差異明顯,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影響複雜的背景下,探索水沙時空變化規律及其與環境相互作用機制是本課題的主要特色。

3、項目名稱:黃淮海地區濕地水生態過程、水環境效應及生態安全調控(國家973項目)

課題名稱: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耦合機理

課題負責人:鄧偉

執行時間:2007年-2011年

研究目標:闡明黃淮海地區的濕地系統組分的內在水生態過程和組分間的空間關聯模式,認識濕地系統的水生態格局的變化及其主要驅動機制,揭示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耦合演變規律,剖析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的相互作用機制,為退化濕地系統修復、保護與管理及基於水生態安全和水環境安全的整體調控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內容:基於“濕地系統”理論和黃淮海地區“三橫兩縱”的濕地系統網路背景,重點研究:

(1)黃淮海地區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的內在關在線上理

依據水文情勢的差異,選擇區域內的典型中小流域系列,在橫向、縱向和垂向上研究中小流域的濕地系統的不同組分的內在水文過程和生物過程的相互作用關係,探討濕地系統組分中的敏感或優勢物種對水文過程的回響模式。

基於源-流-匯的關係,揭示中小流域濕地系統內的各組分間的空間關聯與耦合機理,闡明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中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內在關在線上理;進一步分析區域/大流域尺度上的濕地系統網路空間水生態過程關聯。

(2)黃淮海地區濕地系統水生態格局變化的驅動機制

揭示區域濕地系統中由水文過程與生物過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水生態格局的現狀,著重揭示區域濕地系統的網路結構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的異質性、水生態格局的多樣性和完整性等特徵;揭示區域濕地系統(及其網路)水生態格局在十年-百年尺度上的變化過程。

探討不同時空尺度下,全球/區域氣候變化、人類活動以及其他環境過程(如泥沙沉積)等對區域濕地系統及濕地系統網路水生態格局的作用機制,重點闡明短時限、高強度的人類干擾對區域濕地系統的水生態格局變化的影響;並定量評價濕地系統水生態格局的合理性、水調節能力及其與區域性洪水的關係。

(3)不同尺度下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的耦合機理

探討不同時空尺度下濕地水生態格局與水生態過程相互作用的模式,並揭示兩者之間的耦合演變規律;分析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水力傳導關係,探明其動態過程對濕地格局變化的複合/疊加作用機理,以及敏感物質的輸移及轉化,植被演化的生態表征與環境要素關聯,闡明水生態過程對區域濕地系統水生態格局的影響;研究人類擾動下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的變化對區域濕地系統整體功能的影響,特別關注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阻斷對其水生態格局完整性的脅迫效應以及對泥沙淤積的影響;從濕地系統整體功能變化闡明兩者之間的耦合機理。

4、項目名稱: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與適應性生態系統調控(國家973項目)

課題名稱:西南喀斯特山地土壤侵蝕過程與水土流失危險度評價

課題編號:2006CB403203

課題負責人:張信寶

執行時間:2007-2011

研究目標:根據亞熱帶喀斯特山地坡地土層薄、異質性強,峰叢窪地區小流域產沙基本全部就地沉積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套用示蹤技術,揭示喀斯特山地小流域坡面-溝道的侵蝕產沙和泥沙輸移規律,測定坡面和小流域土壤流失量;確定不同生態環境類型區的合理流失量,建立土壤侵蝕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和提出相關指標;提出西南喀斯特山區水土流失防治諮詢意見。

研究內容:

(1)薄土層農耕和非農耕坡地侵蝕產沙機理和土壤流失量預測模型

(2)喀斯特山區小流域侵蝕產沙機理和不同生態環境區小流域產沙預測模型

(3)土壤合理流失量和土壤侵蝕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

研究生教育

一、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為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單位,是中科院唯一的以研究山地災害與環境為主攻方向的國立研究所。自1966年成立以來,一直瞄準國際山地科學發展前沿,面向山區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需求,立足長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以山地表層系統為核心,在山地災害形成機理與山地環境退化、山地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育技術示範、山區可持續發展三個學科方向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揭示山地災害的形成與山地環境退化機制,建立山地災害防治與山地環境保育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為山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面向未來,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成為國際比較著名的山地科學研究機構;成為國家山區發展的思想技術源泉;構建山地科學理論和支撐(分枝)學科體系;成為科技部、國家基金委和中科院重點支持的科研基地;擁有現代科研園區和實驗基礎設施;具有國際性的學術刊物和信息交流渠道;具有穩定強大的經濟發展實力。

本所設有5個研究中心:山地災害與防治研究中心、山地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數字山地套用研究中心,山區建設與環境工程中心和套用分析測試中心,其下屬有8個研究室、2個實驗室;一個中科院院級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一個四川省省級工程中心——四川省山區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有《山地學報》 (核心期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SCI期刊)等重要學術刊物;另外,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成都辦公室、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土石流滑坡專委會、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套用第四紀專委會、四川省地理學會等均掛靠山地所。

二、科研與學習生活條件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在成都所本部,建築面積為一萬一千平方米的新科研綜合大樓於2006年投入使用,園區總建築面積達到一萬七千平方米。大樓內建有研究生教室和電教室,擁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圖書館閱覽室,提供豐富的國內外圖書資料和期刊,包括線上電子期刊和圖書。建立了完善的區域網路,可進行便捷的資料檢索與信息交流。具有先進的總價值達1700餘萬元的科研儀器設備,可以保證科研工作順利進行。

成都山地所還擁有分別位於不同區域的七個野外試驗站:東川土石流觀測研究站(國家重點野外台站、中科院開放站)、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國家重點野外台站)、鹽亭紫色土農業生態觀測試驗站(國家重點野外台站)、二灘金龍山滑坡觀測試驗站、萬縣三峽生態環境試驗站、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九寨溝自然景觀生態觀測站。各台站為成都山地所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工作條件。

成都山地所具有條件良好的研究生公寓,研究生房間均為標準間,2人一間。在科研大樓中集中設立了研究生工作室和電教室,每人一個網路接口。

三、招生情況

成都山地所現設有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生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岩土工程;碩士生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土壤學。每一學科方向均有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導師隊伍和專家學者。目前在崗博士生導師27名、碩士生導師28名,在學研究生150名。

在培養工作中,成都山地所始終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始終把大力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指導思想放在首位,研究生通過參與各項科研項目,提高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為畢業後從事各項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成都山地所還建立健全了研究生培養和學位工作的規章制度,促進研究生質量不斷提高。

創新文化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