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畲族

畲族概述

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極少部分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0%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也有部分操閩南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她位於浙南山區,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

名稱來源

畲族原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是閩南、潮汕的主要原住民之一。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等地山區半山區。

“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畲”字來歷甚古。在《詩》、《易》等經書中就已出現。“畲”字讀音有二,讀yú(余),指剛開墾的田;讀shē(奢),意為刀耕火種。“畲”字衍化為族稱,始於南宋時期。據劉克莊《漳州諭畲》載:“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畲,刀耕火耘”①。“畲”作為族稱,是由於當時畲民到處開荒種?的游耕經濟生活特點而被命名的。因此《龍泉縣誌》說:“(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民”名稱也出現在十三世紀,文天祥《知潮州寺丞東岩先生洪公行狀》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①。“輋”音shē,是廣東漢人俗字。“輋”字作何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云:“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顯然,以“輋”字作族稱是側重於居住形式,指在山裡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義雖與“畲”有差異,但非指兩個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後者指廣東、江西畲族,這是由於漢族文人對閩、粵、贛畲族經濟生活觀察的側重點不同而出現的異稱。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組織義軍,加入抗元鬥爭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現“畲軍”、“畲丁”等名稱。明、清時期,閩、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稱畲族的非常普遍,粵、贛各地方志以“輋戶”、“輋蠻”和“山輋”等稱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於許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份,還有以“苗族”、瑤族”、“瑤僮”和“苗民”等稱呼畲族的。總之,史書對畲族的族稱記載相當混亂,稱呼也因時因地而異。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畲族的族稱問題十分重視。1956年由國務院正式公布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寫作“畲”,音shē)成為法定的族稱。

歷史來源

畲族的民族來源說法不一,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持此說者比較普遍。7世紀初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閩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陸續向閩中、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浙南等地的山區。江西東北部的畲族原住廣東潮州府鳳凰山,後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居住,大約在宋元之後至明代中葉以前遷到贛東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約在100年前從浙江的蘭溪、桐廬、淳安等縣遷來。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裡,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裡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畲族居民現在仍以藍、雷、鍾為主要姓氏。隋唐之際,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的畲族先民已經從事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帶施政,並實行闢地置屯等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使畲族山鄉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畲漢兩族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區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過程。封建統治者加深了對畲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而且還實施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把他們視為“化外之民”。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在深受壓迫的同時,畲族人民多次起義反抗。他們往往是和被壓迫漢族人民一起,團結戰鬥,給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擊。唐代,在雷萬興、苗自成、藍奉高等人領導下的畲漢人民反抗鬥爭,持續近半個世紀。公元1516年謝志珊、藍天鳳為首的畲、漢人民聯合起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在近代、畲族人民也掀起了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係。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繫,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畲族,福建土著民族。此外,畲族族源還有“越族後裔說”、“東夷後裔說”、“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蠻族的一支”等多種說法。總之,眾說紛雲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歷史曲折發展和民族形成過程中,同蠻、越、閩、夷以及漢等各族群體彼此互動、混化、交融的關係。

文化藝術

畲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他們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篇、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畲族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一千多篇,計四五萬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其中無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愛的一種民歌方式。“雙音”是畲族人擅長的二聲部重唱的唱法,又稱“雙條落”。

精巧的編織工藝
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但是生產能手,也是編織刺繡的能工巧匠。他們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彩帶,又稱合手巾帶,即花腰帶,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斗笠,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配以水紅綢帶、白帶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婦女最喜愛的一件裝飾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繡的繡帕或彩帶,送給心愛的情侶,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後,這種工藝技術得到了更加發揚光大,成為搶手的旅遊產品和出口產品。畲族的編織工藝最受讚譽的是彩帶和竹編。彩帶即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畲族姑娘從五六歲起,就跟著母親學習編織彩帶,彩帶精緻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靈手巧的重要標準。畲族地區盛產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
別具一格的民族體育
畲族人民歷來重視體育活動,體育活動的項目也很多,有武術、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騎“海馬”、竹林競技等。畲族武術畲拳最著名,棍術次之。畲拳乃畲族獨創,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創編者名叫雷烏龍,人閃尊稱為“烏龍公”。畲拳的主要動作有沖、扭、頂、擱、削、托、撥、踢、掃、跳等。畲族武術分棍術和拳術兩大類。棍術種類多,動作名稱複雜多樣。拳術十分普及,作為拳術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絕的點穴功夫。武術精通的老拳師一般都會點穴術和醫術。但是,畲族武術還需要進一步地整理、挖掘。

悠久的釀酒文化
景寧山區有一種珍貴的綠麯酒,綠麯酒是畲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據說相傳於唐永泰二年(766),距今約有1200多年歷史。由於浙西南地方自身生產力水平低下、文化傳播方式落後、固步自封的生活觀念等客觀因素,畲族綠麯酒在傳承中歷盡滄桑、幾近匿跡。

但也因浙西南景寧山區自古相對閉塞、保守和拙於張揚的生存空間,成全了畲族綠麯酒生生不息的影響力。1984年經國務院公布成立全國唯一的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後人為紀念先祖,整合專家學者、族人釀酒師等經過長期的挖掘、整理、研發,將畲族綠麯酒進行了綜合的質量評定和品牌提升,並取名“百歲門1984畲族綠麯酒”,以傳承養生文化和宏揚民族精神。

景寧畲族綠麯酒與其它著名白酒相比,畲族綠麯酒都是經過糧食釀造、蒸餾的白酒,不同之處在於其獨特的二次重釀技術——將米釀白酒回窖加入深山花草二次重釀,並經過長時間的日曬和低溫洞藏,使酒體充分吸收、蘊藏了深山天然作物的自然色澤和芬芳後,再多次過濾自然陳化。酒體在色澤上呈現出自然純淨的金黃兼翠綠,酒液瑩澈透明,猶如深山碧玉;清新淡雅的山草香輕柔飄逸,入口順滑,純淨清幽、成熟雅致、風格獨特。景寧畲族綠麯酒採用深山天然原材料做為基酒原材,崇尚自然健康、尊重傳統文化、重視現代科技,符合人們回歸自然的要求。並且釀造原材料取自無污染自然生成物,富含天然有效活性營養成份、葡萄多酚、茶多酚、花青素、淫羊藿甙、芳香油、天然抗氧化劑等物質,抗癌、抗氧化、抗過敏、抗疲勞、增強體質、改善性功能、增強皮膚彈性和柔滑性、改善煩躁易怒、頭昏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具有較強的延緩衰老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風俗習慣與重要節日

米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傳統節日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舞蹈與祭祀  

畲族舞蹈成為宗教祭祀禮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種重大祭典禮儀活動中留傳下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和所發現的畲族民間舞蹈幾乎無不與宗教祭奠、祭祀儀式渾然一體,緊密結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傳師學師》(又稱“做陽”)是一種寓教育後代懷念祖先而世代相傳的一種祭祀儀式活動。畲族人民把盤瓠的生平事跡繪成畫卷,尊為“祖圖”,祀奉甚虔。由此可見,傳師學師是以神話傳說為依據,崇敬祖先為心愿,在圖騰崇拜與宗教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民族民間舞蹈。以前,畲族男子到了十六歲須“學師”,通過“學師”才能成為人,也稱“紅身人”。學過師的人終身吉祥如意,生時能為人傳師,死後能在天為官;沒有傳過師的人被稱為“斷頭師”,是不體面的。學過師的人可以取法名,並將法名與傳師學師的日期寫在一塊紅色布條上,結在祖杖的下端,成為了始祖的嫡系後裔,賜得尊稱,準許穿“赤衫”,當法師並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做功德》(又稱“做陰”),是畲族人在成年後死去,家屬為其“超度亡靈”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盤瓠世考》中載:“盤瓠因為遊獵,……跳過大樹,被株尖所傷,……殯後長腰木鼓,長笛短吹,男女連聲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在“祖圖”中也畫有眾人披麻戴孝在靈堂守棺,多人手拿道具,一人手擎寫有“超魂超度”字樣的木牌翩翩起舞;另外在畲族民間也有關於做功德的傳說。做功德總的意義是對上輩先人的尊敬和祭奠,用法師(舞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謝大人的恩情”。《打徨》是一種巫舞,據巫師的說法,《打徨》是在人犯病時跳的,意在捉鬼驅邪治病,內容大體是法師造好“九州仙樓”請來玉皇大帝,廬山祖師,調來天兵天將通過“行罡做法”、“捉鬼搶魂”、“放油火”等。病人將會自愈。畲族有著本民族的圖騰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這種精神生活的表現之一,帶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鴉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歷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多功能作用。

服飾

民族服飾以頭飾的"鳳冠"和"牛角帽"聞名,服飾的顏色以黑色、藍色為主。您現在看到的這雙"腳龍套",又稱"鞋襪",用藍色土布縫製,鞋幫前部用黑色土布,加白點作為裝飾;後部為暗紅色"硬布",上繡有纏枝梅花圖案,既美觀大方,又可保持鞋襪不變形。鞋底亦為藍布,用白線納制,形成片片魚鱗紋,周邊則鑲有鋸齒紋.客家人的服飾,與唐宋時期中原人民的服飾差別甚大,卻與畲族服飾類似,顯然是在長期與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響,吸收了畲族服飾文化的有益養分所致。

歷史文獻對於畲族人民的描寫,與描寫其它蠻撩一樣,都說他們“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藍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婦女高髻垂纓,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這種裝飾打扮,與數十年前客家人的裝飾打扮幾無二致。以婦女髮髻來說:“過去客家婦女的辮髮很多是盤成高髻的,狀如獨木舟,謂之‘船子髻’,系以紅繩,插以銀替,髻上可套涼笠,髻端外露前翹,笠沿周圍垂下長約五寸的五彩布條,微風吹來,彩條飄拂,確是別有一番風韻。”(王增能《客家與畲族的關係》)把辮髮盤成高髻,用紅頭繩一紮,象獨木舟似的,這就是所謂“椎髻”;“髻上可套涼笠”,笠沿還要飾以五彩布條,也就是所謂“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兩相對照,兩者之間的一致性真是一目了然.再拿婦女衣著來說,過去“客家婦女穿的是右側開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綴以花邊,寬紋一寸。褲頭闊大,褲檔較深,褲腳口亦綴以花邊;著的是布鞋,鞋面由兩片色布縫成,鞋端略往上翹,狀似小船。上面用五彩花線繡了花,身上還繫著圍裙子,用銀練子繫結,裙子狀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繡有花卉或圖案,如此等等。逢年過節或串親戚時脖子上掛著銀項圈,手腕上戴著銀鐲子,打扮起來活像個畲族婦女。”(同上)在衣著的顏色方面,直至幾十年前,客家人還特別喜歡一種叫做陰丹士林的布,其顏色正是屬於青、藍色的範圍。顯然,客家婦女的這種衣著打扮,也是受畲族影響所致,或者簡直就可以說是從畲族婦女那裡學來的。即使到了明代中期,官修方誌仍然稱在潮州,夫婦離異自由輕率隨便,且婦女大多不纏足。嘉靖年間的潮州社會“父子或至異居,夫婦之間亦有輕相背棄者。”明中葉福州人謝肇淛曰:“今世吾閩興化、泉、漳三郡,以屐當,洗足竟,即跣而著之,不論貴賤男女皆然,蓋其地婦女多不纏足也。”潮州也有同樣的情形:“潮人喜穿木屐,至婦女皆然。”若再觀藍鼎元筆下的清代中前期的婦女形象:婦女入廟燒香,朔望充斥,然皆中年以上者。及歲時應節,踏青步月,觀劇賞燈,少艾結群,直排守令之闥,擁擠公堂,沸若鼎溢。遨遊寺觀,跳叫無忌,不復知人間有男女之別矣。海濱之婦,或捕魚蝦、拾蛤蜊以資生計。山城閨閣,日陟岡巒,樵蘇為業,蓬頭赤腳,多力善耕,雖昧逾閫之戒,然瘠土民勞,亦其勢然也。

可見清代中前期以前,閩南、潮州下層婦女並不像我們想像中傳統的一副循規蹈矩的“淑女”形象。“文公帕”是古代潮汕婦女的服飾,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廣東潮州婦女出行,則以皂布丈余蒙頭,自首以下,雙垂至膝。時或兩手翕張其布以視人,狀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遺制也。”福建的泉、漳二州也有此俗,但稱為“文公兜”,以為是朱子遺教。然而椎髻蒙面的風俗本來就不是漢族的特徵,與儒學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前文所引的《三陽志》先強調其俗“與中州異”,接著又說:“嘉定間,曾侯噩下令諭之,舊俗為之一變,今無復有蠻妝者矣。”明確指出這種妝容屬於“蠻妝”。只是這種習俗由來已久,並未如文中所說的因地方官的勸喻而絕跡了,因為直到晚清民國,潮屬婦女仍以高髻椎結為特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唯其髻發,則殊可怪。如惠來則多將發於腦後結束成小刀形,而鏇其末於頂,貫於一紅染之竹筒;筒長二寸許,圓徑大小如銀元,發突出筒外寸許,乃結以經繩,橫以約長五寸之針,循下牢插,四圍點綴以珠,借壯觀瞻,行時動搖不定,如鷺鷥之踣伏顱上,誠奇觀也。”實際上文公帕的原始形態應是一種裹髻的布飾,其來源似與畲族有關。從福建和浙江的地方史料看,這種髮飾應該是畲族的民族服飾。如清同治的《汀州府志》說:“(畲族)女不笄飾,裹髻以布”,清光緒的《處州府志》則說:“畲婦戴布冠,綴石珠”並引風俗詩云:“筠筒擁髻,布幅青搭額”。畲族的這一髮飾還保留至當代,比如福鼎的畲族婦女,出嫁時都把頭髮紐成一束,高高地堆在頭頂,結成髻,冠以尖形布帽,形似半截牛角。饒宗頤教授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學”———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鄭重地指出:“潮州人文現象和整個國家的文化歷史是分不開的。先以民族而論,潮州土著的畲族,從唐代以來,即著稱於史冊。陳元光開闢漳州,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即與畲民結不解緣。華南畲民分布,據專家調查,皖、浙、贛、粵、閩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祖圖和族譜,無不記載著他們始祖盤瓠的傳說和盤王祖墳的地點均在饒平的鳳凰山,換句話說,鳳凰山是該族祖先策源地。”由此可見,畲族文化與潮汕文化的關係歷史上就是極其密切的。倘若運用“文化之源多層次說”的觀點,對“潮汕文化”這一文化綜合體,來一個“血液會診”與“源流”考察,那么,人們將會立即發現,粵東畲族祖先所創造的文化,無疑是潮汕文化中一支古老的來源,也就是潮汕文化形成的一個重要基礎。本文先從文化學的語言、音樂、戲劇、民俗等要素入手,作一簡要的記錄,算是開台鑼鼓,期望有更加熱烈而美妙的交響。

飲食

客家飲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響也很廣泛而深刻。先從飲食的原料說起,客家人很重視的棱米,就是從畲族學來的。楊瀾《臨汀匯考》卷4((物產考》載:“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開山種樹,掘燒亂草,乘土暖種之,分粘木粘二種,四月種,九月收。”說明棱米本為畲民特產,後來卻成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在飲食習慣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綠荷包飯”、“竹筒飯”,也應是從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土著民那兒學來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詩寫道:“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著裹鹽歸炯客,綠荷包飯趁虛人。”說明“綠荷包飯”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風俗,是客家“綠荷包飯”源於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證。名聞中外的客家風味小吃“汀州八乾”,有的也與畲族先民的習俗有關。例如寧化田鼠千,把面目猙獰的田鼠製成美味佳肴,在中原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淵源亦來自古代嶺南蠻撩。唐代張文成《朝野金載》記載:“嶺南撩民好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懾懾而行,以著夾取吱之,卿卿作聲,故曰蜜卿。”原來唐代嶺南的“鐐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田鼠,“蜜卿”就是生吞尚未開眼而餵飽了蜜的小田鼠,這是被文獻記載下來的古代蠻撩吃田鼠的方法之一。“嶺南撩民”是廣大嶺南地區的少數族土著居民。在張文成的時代,福建屬於嶺南道,“嶺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著民族在內。而當時寧化一帶,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既然包括寧化在內的嶺南土著自古就有吃田鼠的習慣。現代田鼠乾的產地又正在寧化,那么,我們有理由推想,寧化製作和食用田鼠乾的方法,應是客家人民從“蠻撩”—即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閩粵贛邊的土著人民那兒學來的。當然這種學習是一種借鑑和改造,“蠻撩”吃“蜜哪”是生吃,茹毛飲血;客家人的田鼠乾是精心製作的美食,包含著豐富的烹飪學、營養學、藥用食物學的知識。

信仰、習俗  

生活和生產方式的互相融合和同化,必然會反映到信仰和習俗的層面,客家信仰、習俗受畲族影響的主要事例有:

(1)民間信仰獵神信仰。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受畲族的影響,也普遍信奉獵神。據人類學學者郭志超對福建省南靖縣和永定縣若干閩客社區所做的民俗宗教調查,南靖縣塔下張姓客家人社區和永定縣湖坑李姓客家人社區都盛行獵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為獵射神的象徵,“村民認為壁越陡、流越急,‘獵射神’越有靈感。出獵前祭禱,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山里田園遭野獸侵害,亦祭禱‘獵射神’。”湖坑則“一半以上的村子有個‘獵射先師’。‘獵射先師’的象徵或是溪水急流邊石壁,或築一小石壇,壇後立一石。打獵前,在獵神前燒香禱告,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獵獲豐,再用三牲祭謝。若要獵虎、野豬,要在獵神前殺豬祭禱。”(郭志超《閩客社區民俗宗教比較的調查研究》)三山國王信仰。三山國王是在今日粵東客家人中影響最大的神低之一,不少人認為它是客家人獨有的神明。但其實粵東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從粵東移居台灣、海南島、東南亞各國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國王。如潮安碗窯、山犁、李公坑、饒平石鼓坪,豐順風吹m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國王神,每年正月都要舉行迎送三山國王神的儀式,其中潮安碗窯、山犁畲民還把三山國王神置於必須迎送的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館黎族館中,至今還陳列著一面寫著三山國王字樣的三角形紅旗。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國王的明證。從時代特點來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為主的粵東土著民族的信仰。而當時粵東的土著民族,應是後來畲族與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國王信仰也是由畲族傳給客家的。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閩”字說:“閩,蛇種。”意思是說屬於百越系統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的。贛閩粵交界區域古屬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區還是閩越的範圍,這裡的土著民多以蛇為圖騰,對蛇抱有尊崇、親切的感情。以汀州為例,長汀縣西門外羅漢嶺就有一座蛇王宮。古老相傳“沒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宮。”可見這蛇王宮在客家先民到來之前即已存在,它是當地土著民崇拜蛇的物證之一。另外在長汀、上杭二縣交界處,有一座靈蛇山,山麓有蛇騰寺,寺廟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著民蛇崇拜的遺蹟。漢族本來並沒有崇拜蛇的習俗,相反的,一般漢人對於毒蛇猛獸都有一種僧惡和畏懼的情緒。但是客家先民到了贛閩粵交界地區定居下來以後,與土著民相處久了,漸漸地容納和接受了蛇崇拜的習俗。突出的表現,就是蛇王宮也成了客家人崇拜的對象,靈蛇山的蛇騰寺也插上了客家人的香火。富於想像的客家先民,還以蛇王宮和靈蛇山為對象,編造出二則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賦予蛇王以懲惡揚善、明斷如神的性格;把靈蛇山人格化為美麗善良的白蛇娘娘。這就說明,客家人的蛇崇拜,確是從畲族人民那裡繼承過來的,也說明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確有以土著民的宗教信仰為主體改造演化的成分。

在畲族中廣泛流傳含有與苗、瑤相類的南蠻意識“盤瓠”傳說:新石器時代的高辛氏(即帝嚳)時期,劉氏皇后夜夢天降婁金狗下界托生,醒來耳內疼痛,旨召名醫醫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長的金蟲,以玉盤貯養,以瓠葉為蓋,一日長一寸,身長一丈二,形似鳳凰,取名麟狗,號稱盤瓠,身紋錦繡,頭有二十四斑黃點。其時犬戎興兵來犯,帝下詔求賢,提出:能斬番王頭者以三公主嫁他為妻。龍犬揭榜後即往敵國,乘番王酒醉,咬斷其頭,回國獻給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盤瓠作人語說:“將我放在金鐘內,七晝夜可變成人。”盤瓠入鍾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見他身已成人形,但頭未變。於是盤瓠與公主結婚。婚後,公主隨盤瓠入居深山,以狩獵和山耕為生。生三子一女,長子姓盤,名能,次子姓藍,名光輝,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兒嫁給鍾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和歌頌始祖盤瓠的功績。盤瓠是畲族圖騰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盤瓠描塑成神奇、機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為畲族的始祖。盤瓠是春秋時代一位歷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與盧戎戰爭中,盤瓠殺敵立功、受封以及與公主結婚,是對歷史的真實記載。盤瓠傳說之所以能演變為神話,也正是圖騰標誌使然。“盤瓠”傳說是具有神聖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標記”。他們把“盤瓠”視為始祖和至高無上的尊神,確定了畲族一瑤族一苗族具有緊密的歷史聯繫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圖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標誌之一。祖圖又稱“盤瓠圖”。畲族把有關始祖盤瓠的傳說畫在布上,製成約40幅連環畫式的圖像,代代相傳,稱為“祖圖”。畲族民間還有“高皇歌”,記述盤瓠王不平凡的經歷,歌頌其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偉績。畲族每年還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懸掛祖圖,是早期原始社會中圖騰崇拜的殘跡。“盤瓠”傳說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徵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有著很深刻的聯繫。

(2)風俗、習慣在風俗習慣方面,客家受畲族影響的事例也很多,這裡僅舉婚俗、葬俗和婦女不纏足的習慣為例以見其概。婚俗.曾有學者報導說,“過去的客家女子大多數夜晚出嫁,男家點蒸子或松明火把迎親,女子婚後第三天即回娘家謂之‘轉門’”。(王增能《客家與畲族的關係》)此類做法也頗似畲民。大概畲族先民即所謂“蠻撩”保留著搶親的原始婚俗殘餘,客家先民與蠻撩錯居雜處時,所處環境也不安全,遂把作為古代搶親殘餘形式的夜晚嫁女做法借用過來了。葬俗。南方人有所謂“檢骨葬”的風俗,其俗閩南地區、客家地區、粵人地區都很盛行,其要點是“每至大寒前後,攜鋤執簍,齊詣墳頭,自行開視,如骨少好,則仍安原所,否則檢骨瓦嬰,挑往他處。明歲此時,又再開看,’(明、黎愧曾《托素齋文集》)因為重在檢骨再葬,所以“有數十年不葬者”。“始葬者不必擇地,侯五、六年或七、八年後,乃發擴啟棺,檢取骸骨貯之罐中而改葬焉。”(《嘉應州志》卷1、卷63)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此葬”;檢骨改葬之時必須用於布把骨殖擦乾淨,稱為洗骸,故又稱“洗骨葬”。此俗的來源,以前論者多歸之於客家人濃厚的敬祖觀念和多次遷徙的歷史原因,或歸之於爭風水。其實這種風俗也是古代荊楚蠻、五溪蠻和百越民族的舊俗,晉張華《博物志》、《南昌史•顧憲之傳》、《隋書•地理志下》、宋朝朱輔《溪蠻叢笑》等書都有相關記載。中原漢人素主入土為安,《周禮》有“禁遷葬者與嫁瘍者”之制,客家此俗源於蠻俗和古越俗,是客家先民與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湘贛閩粵土著互相融合和同化的產物,可以無疑。婦女不纏足的習俗。過去論者常把客家婦女不纏足歸因於客家先民常處在輾轉遷徙中,不能沒一雙大腳。其實客家婦女不纏足實系受蠻撩風俗影響所致,與之相聯繫的是客家婦女承擔大部分生產事務,或所謂客家人“女勞男逸”的問題。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昊震方《嶺南雜誌》以及乾隆((大埔縣誌‘風俗篇》、《清稗類抄•風俗類.大埔婦女之勤勞》等論都記載客家婦女內主家事,外承勞務之風俗。此俗成因為何?根據我們的考察,它很可能是百越民族母系社會的遺存。昊永章、劉佐泉教授對此都有所論述。可見無論粵東粵北,客家婦女之勤勞能幹,都是歷史上受僚蠻風俗影響所致。閩西、贛南也有相似情況,其原因亦復相似。既然客家婦女承擔著這么繁重的生產和生活事務,當然不能作小腳女人,只能作大腳“蠻婆”。

(3)閩南、潮州與畲族節日除去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漢共同的節日外,潮汕畲民有一些特殊的節日。例如農曆十月十四(五)的神農節,畲民又稱“五穀母生”節。這一節日一直到今天,仍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泛流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備好粿品祭神農,粿品均染上紅色,做成尖擔形或雞、鵝、鴨形,以兆來年豐收。這一節日習俗是創自畲民而流行於潮汕漢民之中的。 古代畲人還立有招兵節。相傳盤瓠王在茅山學法後,統率各路兵馬,扶正壓邪。潮汕畲民遂用招兵節來紀念這位先祖。其儀式是:在公廳搭一高台,台上設神壇,以米斗作香爐,由法師作法、燒香、磕頭、拋杯。若杯子一陰一陽,便是“勝杯”。表示盤瓠王率各路兵馬已到。眾人於是敲鑼打鼓吹牛角,並推選出幾個壯士,各領令旗一支,到公廳祭祖。其景象十分熱鬧壯觀。招兵節習俗在今天已流行不廣,但“功德班”和潮劇武戲中仍常用“招馬”程式,表明這一畲俗深刻地影響了潮劇。

語言

現在的畲民,除了分布在廣東羅浮山區的少數人操本族語言(《潮州府志》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記載:“畲人謂火曰「桃花溜溜」,謂飯曰「拐火農」)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和閩南,或者說操與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特色的客家話。這固然反映出客家先民語言對當時土著民語言的巨大影響,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語言也影響了客家先民的語言。例如在辭彙方面,據語言學者研究,客家話中表示女性長輩稱謂的詞尾“娓”等十四個土俗字,在漢文辭書中查不到這樣的詞,或雖有其字而詞義不同,它們倒與侗—泰語族語言的讀音和詞義相近。因此這些詞都有可能是客家向土著借用的。在語法方面,客家話中的語序與國語顛倒,又有“來去”並用只表“去”的意思,這些都與一般漢語不同,而與泰語、苗語等某些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相近。這些現象,都可斷定為受百越語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就是客家先民的語言受土著語言的影響,融匯而成為客家話。

以上所述,是畲族文化影響客家文化的大致情形。至於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的事。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和江淮,在經濟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包括金族先民)先進,他們帶來的先進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久後都為畲民所接受,他們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學、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宗族組織、宗法制度等等,都給予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強烈的、深刻的影響。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贛閩粵交界區域之後,他們帶來的佛教、道教,對土著民的民間信仰即所謂“土神”、“淫祀”進行了鬥爭,結果是佛教、道教獲得廣泛的傳播,連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變了原來固有的面貌,摻進了不少巫術的因素,變成一種適應當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如民俗佛教的定光佛,民俗道教的塗、賴二公,就是客家先民帶來的宗教在同化與被同化的過程中被土著民族接受的二則典型事例。

在社會風尚方面,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以門第觀念、中原正統觀念的封建禮教觀念表現得最為顯著,分別簡述如下。

景寧畲族自治縣  

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畲族先人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1984年國務院宣布成立景寧畲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縣城所在地鶴溪鎮。 景寧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7°58′,東經119°38′。總面積1949.98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2004年)。屬麗水市,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麗水市。1990年人口17.3萬。漢族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6個少數民族。1984年10月,析雲和縣原景寧地域建立景寧畲族自治縣,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1997年轄5鎮、19鄉,有人口17.5萬人,其中畲族人口1.75萬人,占10%。縣人民政府駐鶴溪鎮前西路19號,郵編:323500。行政區劃代碼:331127。區號:0578。拼音:JingningShezuZizhixian。

民間傳說

鶴溪傳說
西漢時,仙人浮丘伯者,攜二仙鶴,駕閒雲漫遊至景寧,見此處山色青翠,河水清澈,樹木蔥蘢,心愛之,遂結廬河邊,沐仙鶴於河中,後不知所終。因紀念仙人曾來此,後人乃稱沐鶴之水為鶴溪、結廬處為浮丘,也稱百歲門,意為生命之門。畲族世代深居山野,深諳察山觀水,其建築自然就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而名門大戶望族更是四合一大院,門前小橋流水、後院鳥語花香,世外桃源也莫過如此。百歲門雖是畲族人的生活場所,更是畲族文化的創造、文明的傳承之地,經年累月,百歲門化為畲族文化的圖騰與符號。

初五拜年
以前山哈到親戚朋友寮里拜年,都用正月初二的日子。相傳有個佛生崽,準備好了禮物,打算初二去丈母娘寮里拜年。古話說“世事不由人來算”,他從正月初二早上肚痛痛起,痛到初四日晚間才歇。初五日天光,這個佛生崽去丈母娘寮拜年,中午便回自察,要趁天睛種洋芋。走到半路,他肚痛得不得了,便要去放大便。佛生崽看看路上這樣多人,便到路邊小坑裡去放,不想放了屎扎褲帶時,把一雙蒲娘送給他的布鞋掉落坑潭裡。佛生崽心不甘、情不願,爬到坑潭邊看看,又看不著鞋。沒辦法,佛生崽只好落坑潭裡去摸,結果摸了一雙金鞋來。佛生崽把這雙金鞋帶回寮里,換了銀兩,蓋了新寮,娶回親。古話說:“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佛生崽初五拜年得了一雙金鞋的事,好多山哈曉得了。山哈就從第二年開始學樣,正月初二不去拜年,改為正月初五了。這樣就形成了正月初五拜年的習俗。

送斗米
從前,有很多山哈在景寧毛垟雞啼岙一帶地方,開荒地栽蕃薯,開稻田種穀米。那時候,在一個村裡有個山哈老倌,家裡只有一個孫兒。山哈老倌平時修橋鋪路,十分勤勞。無論那家的婚喪喜事,山哈老倌都會去幫忙。村裡的大小老幼,對山哈老倌都很敬重。有年農曆七月,正是大荒月。山哈老倌帶著幾個佛生崽,去修村口的木橋。山哈老倌人老眼花,一不小心,從橋上摔了下去死了。山哈老倌老死了之後,就要辦喪事。他寮里米缸只有幾升米,怎么辦喪事呢?古話講:“十人好幫一”。同村的山哈,每家送來一斗米,才辦了山哈的喪事。後來山哈覺得這個習慣好,每逢死了人,便學著送斗米。時間一長便形成了“送斗米”的習俗,延續到現在。不過,現在人們除了送斗米外,還送酒、錢之類的東西。

焐年豬
山哈每年除夕夜都要把一段樹腦藤在鍋灶灰膛里慢慢地焐,叫做焐年豬。山哈為啥要焐年豬呢?相傳很久以前,山哈人的肉豬總是養不大。豬崽養到三四十斤,病的病,死的死,人們年年從年頭忙到年尾,連塊豬肉也吃不著。某地有個夢花婆,便趁這個機會說是觀音託夢給她,只要年年農曆十二月廿四日到寮附近一座叫做母豬山的一株大杉樹下去拜觀音,觀音便會保佑豬崽能養到三百斤上秤,寮寮山哈都有豬肉吃。大家聽了都信以為真。那年十二月甘四日早上,夢花婆就先爬上母豬山,來到大杉樹下,設了香案,點起香燭求拜觀音。等山哈回家了,夢花婆便收了滿滿三大擔供品,挑回家裡,年過得很好。沒想到第二年山哈從年頭忙到年尾,還是吃不上一塊豬肉。寮里有個佛生崽,上沒爹娘下沒姐妹哥弟。他對自己聽了夢花婆的騙窩了一肚火,便在第三年農曆十二月廿三日晚間爬到母豬山,砍了大杉樹推進溝里,挖了樹腦,背回寮里,除夕夜便把樹腦放在鍋灶灰膛里,蓋上有火星的爐灰,燒了起來,解解心頭的氣。真沒想到,第二年佛生崽養的豬當真三百斤上秤。大家都講這是因為佛生崽除夕夜在鍋灶灰膛里焐過年豬的緣故。於是,大家跟著學樣,漸漸地成了一種風俗,在寮中流傳開來,一直傳到現在。後來就連住寮邊的漢族人也學著這樣做呢

姓氏

畲族譜牒圖籍記載,畲族的主姓有盤、藍、雷、鍾四大姓。現今畲家主姓僅存藍、雷、鍾。但盤姓並未消失在福建閩東仍有盤姓。此外在一些地區如福建省福鼎市的一些畲族姓金。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正果鎮有畲族村,住著雷、來、盤三姓居民,盤姓就有幾十人,來姓是不是就是藍姓,還有待考證。潮州閩語人在幾年前就有藍姓、鍾性集體改為畲族。江西省吉安市東固畲族鄉,老輩們的版本,藍姓有盤、藍、雷、鍾、谷五姓,是否可信,仍有待考證。福建南平市有少數林姓畲族人,福建寧德市有少數吳姓畲族人,浙江有少數李姓畲族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