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博物館

中國海關博物館

中國海關博物館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古觀象台西側,建築設計富有特色,文化內涵豐富。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中國海關博物館中國海關博物館

2002年4月,海關總署黨組決定籌建中國海關博物館。
2010年3月28日正式在京動工興建。2013年9月29日面向海關係統內部開放。
2014年3月30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建築布局

中國海關博物館是經國家發改委批准興建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展區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分三層。其中一、二層為“中國海關發展之路”的基本陳列,一層為現代海關部分,二層為千秋古關、近代海關部分,地下一層為臨時展廳和專題站廳。

館藏文物

博物館目前收藏有各類藏品、資料18700多件,其中實物藏品13000多件、圖片5000多件。[1]
展區中最為特別是“海關902”艇”,博物館為其單獨開設地下一層展出。它是一艘“英雄艇”,打擊總案值3.3億。1992年1月23日,鄧小平同志乘坐該艇從深圳前往珠海途中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的一部分。“大龍郵票”於1878年由海關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被國際郵政局長協會列入73種世界各國最早郵票之一。繪製於1894年的《中國燈塔圖》標明我國沿海地區的燈塔分布,也是全國僅存的孤本。另外,展品中還包括戰國時期青銅劍、宋代觀音立像、孔子鳥化石、象牙工藝品、雪豹標本、東北虎皮等珍貴文物。
同時,海關博物館中還對各個時期的走私手段首次詳細公開曝光,比如上世紀80年代,走私犯將手錶於椰子未成熟前藏匿其中等手段。

參觀信息

1、海關博物館在海關總署旁邊,建議停車在中糧廣場的收費停車場,然後步行3分鐘到博物館。
2、博物館憑身份證免費領取門票。如上世紀80年代,走私犯將手錶於椰子未成熟前藏匿其中等手段。

世界上另類博物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