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館史

中國圖書館史

中國圖書館產生、發展及其演變的歷史。由於不同的建館目的、管理體制和人們利用圖書館程度的差別,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各種藏書處所和機構,近代屬於社會文化機構的圖書館出現後,更有眾多的類型。它們在歷史上產生過廣泛的社會影響,並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中國圖書館史

正文

中國圖書館產生、發展及其演變的歷史。由於不同的建館目的、管理體制和人們利用圖書館程度的差別,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各種藏書處所和機構,近代屬於社會文化機構的圖書館出現後,更有眾多的類型。它們在歷史上產生過廣泛的社會影響,並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典籍收藏的起源 中國文字起源很早,文字的創製為典籍的出現準備了條件。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是具有嚴密文字規律的古代文字。公元前11~前 8世紀,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商、周王朝,已有擔任文化事務的史官和宗教事務的卜、貞人。他們把占卜時間、占卜者姓名、占卜的結果等卜辭刻於甲骨上,形成早期的文獻。《尚書》載“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冊”,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都說明商代已有記錄史事的典、冊。既有文獻,且有專門史官管理。史官對這些文獻進行有目的的收集、積累、整理和儲藏,是為古代典籍收藏的雛型。
西周至春秋時期,史官增多,有專司檔案起草與發布,典籍管理與提供檢閱利用的史官。史載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各諸侯國亦有史官專門記言記事。官守其書。先秦文獻記載有策府、天府、盟府以及室、周室、藏室等稱呼,可能是分別收藏文獻的處所,並由史官管理。史官對典籍產生、收藏、傳播和利用起著重要的作用。戰國以前的這種藏書室就是中國圖書館的起源。
封建社會的藏書樓 戰國至清代末葉,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的鞏固,促進了官府藏書體系的形成、發展和興盛。寫本書的盛行和印刷術的推廣,學術文化的繁榮,促使私家藏書連綿不絕。宗教的傳播,為佛寺、道觀藏書提供了有利條件。書院的創立和發展,促成了書院藏書系統的建立。
簡冊、帛書盛行時期的官私藏書 秦漢的宮廷中都設定專門官吏管理圖書典籍。秦末焚書,先秦圖書遭受損失。漢初,宮廷中建造專門樓閣貯藏圖籍,如天祿閣、麒麟閣、石渠閣。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宮廷藏書初具規模。西漢末,朝廷中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初步建立起宮廷藏書與官署藏書。劉向等整理官府藏書,使藏書制度逐步完善。西漢末,藏書散失,但東漢之蘭台東觀仍為朝廷中重要藏書和校書的機構。恆帝延熹二年 (159)朝廷設定秘書監,官府藏書開始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私家藏書在戰國時出現,但當時藏書家不多,藏書數量不大。兩漢私人得書較易,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又需要自備藏書,私家藏書逐步增多。宗室劉德、劉安和學者揚雄、馬融、蔡邕都有藏書,有的達數千卷。
寫本書時期的官私藏書和宗教藏書 三國以後,圖書以紙寫本為主,書用紙卷寫作,製作方法簡便,利於流傳,圖書數量激增,從而全面促進各種藏書處所的建立。三國兩晉間,於秘書省下設秘書監,主管藝文圖籍和著述、編纂,官府藏書迅速發展。晉之東觀、仁壽閣,南朝宋之聰明館、齊之學士館、梁之文德殿,以及北朝北齊之仁壽閣、文林閣,後周之麟趾殿,都富有藏書。秘書監官吏眾多、 分工明確, 不斷進行官府藏書的整理、編目,積累了歷代著作並收集當時行世的重要著述,還利用藏書培養宗室子弟和新進士子,官府藏書成為朝廷重要文化學術機構。官吏和文士皆以藏書相尚,晉朝張華有書30乘(車),連官府也向他借鈔。梁朝沈約有書2萬卷。梁朝任昉藏書萬卷,多異本,可補官府藏書之不足。佛教藏書因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興盛得以發展,佛教寺院既是譯經、傳經之地,也是佛教典籍收藏之所。兩晉、南北朝寺院林立,藏經甚多,梁代宮廷中有華林園藏佛典,編成《華林殿眾經目錄》,著錄佛經3700卷。定林寺編成《定林寺經藏目錄》。道教典籍在逐步積累中也形成專藏。但按道教教規,典籍一般不廣泛流傳,只秘藏道教宮、觀中。南朝劉宋的崇虛館通仙台、齊的興世館、梁的華陽上下館、北朝北周的玄都觀、通道觀等都富有藏書。
隋唐是中國藏書事業發達的時期。隋唐圖書編纂與著述的興盛,文化學術的繁榮,促使公私藏書空前興盛。隋代秘閣藏書各寫若干副本,以書軸裝璜不同顏色區分等級,兩京各有藏書多處,西京長安的嘉則殿、東都洛陽的觀文殿,在藏書數量,書庫裝飾,管理秩序上都名噪一時。唐代官府藏書設定更多,如弘文館、史館、集賢書院,都是規模很大的藏書機構。各處均分設專門官員,由秘書省組織圖書的收集、整理、抄錄、入藏事務。唐代官府藏書在提供朝廷政事參考、編纂史書、校勘經典、培養宗室子弟與新選進士等工作中,都起過重大的作用。安史之亂,唐代官私藏書多有損失。唐末五代時,藏書又有繼續發展。隋唐時期,私家藏書多集中京都等大城市及四川、江南等地,如李泌藏書稱插架3 萬軸。有些藏書家開館供四方人士閱讀。私家藏書在社會上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隋唐時,宗教藏書更趨興盛。唐時長安有大興善寺,洛陽有上林園設立譯場,翻譯佛教經典。玄奘回國帶回佛典,於長安大慈恩寺譯經,長安大慈恩寺、弘福寺等都有大量佛典收藏,封建統治者採取統一譯經、抄寫,分送各地寺院收藏的辦法,使全國各地寺院大量收藏佛典。佛教僧侶還編制佛經目錄。道教典籍的積累和收藏在唐代最為豐富。官府組織編纂與抄錄,分送各地宮觀,逐步形成唐代道教的藏書體系。
印本書時期的官私藏書和書院藏書 唐初,雕版印刷術發明後,逐步推廣於民間。五代以後,印本書興盛。從宋代至清末,出現各種印刷方法,圖書生產和流通趨向專業化,官刻、私刻、坊刻系統形成,是中國古代藏書體系走向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宋初在收集五代十國官府藏書基礎上建立了龐大的官府藏書體系。公元 978年,崇文院建成。崇文院東廊為昭文書庫、南廊為集賢書院、西廊為史館書庫,分經、史、子、集 4庫。又抽取珍善藏本別建秘閣。宮廷中還建有太清樓、龍圖閣、玉宸殿、四門殿等藏書處所。專藏曆代皇帝御筆文集、真跡、書畫。北宋末,藏書多有散失,南宋在臨安(今杭州)建秘書省,收藏和整理圖書,並有補寫所從事書籍抄寫。此外,各地諸州學也建閣藏書。遼道宗時,有乾元閣。金章宗時,有宏文院。元代統一中國後亦廣事收羅,元文宗時,有藝林庫,皆以書籍積累眾多聞名。宋以後,私家藏書遍於各地。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皆以藏書輔助寫作活動。如江正、李昉、宋敏求、王欽臣等。司馬光藏書注意保護, 傳為佳話。 李公擇置書於廬山僧舍,可供眾人閱讀。蜀之晁公武,浙之陸游,閩之鄭樵,江南之尤袤陳振孫、周密等,皆是著名藏書家。由於藏書版本增多,數量劇增,私家藏書目錄相繼編制和流傳,部分藏書家藏書公開,亦有利於文化交流與學術發展。和官府、私家藏書相互輝映的還有書院藏書。書院是宋元時兼有講學、研究、進修諸種職能的文化教育機構。宋代如白鹿書院、嶽麓書院、睢陽書院、嵩陽書院皆備有書籍,供學者和生徒使用。書院藏書的來源,有朝廷賜送、私人贈送、書院自行購置等。藏書有專門樓庫收藏,並有專門人員管理。藏書利用甚為普遍,在各種藏書類型中別樹一幟,特別在書院教學、著述和研究活動中發揮了巨大的輔助作用。
明清兩代是古代藏書事業最為繁榮的時期。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收集元朝遺留圖書,置於文淵閣。明成祖朱棣編纂《永樂大典》時,廣泛利用文淵閣藏書。1407年,《永樂大典》編成,入藏於文淵閣,後遷至北京。明代中期,整理文淵閣書籍,並編制目錄。嘉靖時還建造了皇史宬,建築全部是石頭結構,收藏皇帝事跡、實錄、寶訓、玉牒於金匱中,取“金匱石室”之意,至今無損。宮廷中亦設定多處藏書樓閣。此外,國子監等官署亦編書、印書、藏書。各地州縣學亦積累藏書,成為地方性官府藏書。清立國後,除保留文淵閣藏書外,並建立了多處藏書樓閣。乾隆帝弘曆在編成《四庫全書》後,分別抄寫 7部,並建樓收藏,其中江南三閣供士子借讀,可視為公共藏書樓(見四庫七閣)。此外,宮廷中有養心殿的“宛委別藏”,還有五經萃室、紫光閣、南薰殿、味腴書屋等處收藏圖書。刻書處武英殿,官署的翰林院都有藏書,形成了龐大的官府藏書體系。1776年,設立文淵閣職官,有領閣事、直閣事、校理、校閱等官吏,直接管理整個官府藏書的工作。在近代頻繁的戰亂中,清代各處官府藏書樓,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四庫七閣中的文宗、文匯、文源等閣徹底被焚毀。明清時期,私家藏書在社會生活中產生巨大影響。明初,私家藏書繼承元代私家藏書的遺風,並略有發展,如明宗室和諸大臣均富有藏書。明代中期後,江南藏書家唐順之、王世貞、劉鳳、錢穀、沈節甫、茅坤均名著一時,特別是嘉興項元汴的天籟閣,鄞縣(今浙江寧波市)范欽的天一閣均為較大藏書樓。萬曆以後趙琦美的脈望館、毛晉的汲古閣祁承的澹生堂和陳第的世善堂、徐的紅雨樓等,在私家藏書中又屬佼佼者。明末清初,江浙繼起的藏書樓有錢謙益的絳雲樓、黃虞稷的千頃堂、徐乾學的傳是樓、曹溶的倦圃、朱彝尊的曝書亭,皆名重一時,尤以黃宗羲之續鈔堂,其鈔書目的和藏書利用為時人所稱道。清乾嘉年間,學術研究的繁榮,促使私家藏書樓遍及各地,並出現嗜書成癖的收藏家,專收宋元版本的鑑賞家,從事書籍校勘整理的校讎家黃丕烈、周仲漣、顧之逵、吳又愷被稱為乾嘉四大藏書家。鮑廷博、盧文弨、顧廣圻、孫星衍、張金吾等亦以藏書、校勘、刻書聞名於世。鴉片戰爭以後,各地藏書之風仍然興盛,如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聊城楊氏海源閣、歸安陸氏皕宋樓,被稱為清末四大藏書樓。至於蘇州潘氏寶禮堂、江陰繆氏藝風堂,以及海鹽張元濟、江安傅增湘、德化李盛鐸、武進董康、長沙葉德輝、吳興劉承乾(見嘉業堂)等,都在藏書家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以後,各地書院繼續發展,全國書院達1300 多所,書院由政府控制,其作用由講學發展而至考課。書院藏書不僅為山長教學所必需,而且可供生徒學習參考,故普遍建成藏書樓,藏書數量和管理方法更趨完善。清代書院更為發達,成為講學、研究、著述兼備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文化機構。藏書來源更為多樣,書籍內容廣泛,藏書樓有專門管理人員,兼制定管理條例與規則,成為書院重要輔助部分。1901年,清廷詔令各省省城書院改為高等學堂,各府廳書院改設中學堂,州縣書院改設國小堂。書院藏書成為各地中國小校圖書館藏書的重要來源。
近代圖書館事業 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封建政治、經濟的衰落,農民戰爭的衝擊與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改變了延續2000年的封建文化傳統。近代圖書館興起於19世紀末葉,改良維新派人士首先倡導公共藏書樓的開設。1896年李端棻上書,請求於京師及十八省會設立大書樓(圖書館),“許人入樓觀書”(《請廣學校折》)。1898年維新派梁啓超等創設學會藏書樓,作為學會活動和會員研習西方政治學說的場所。各地成立的學會附設藏書樓,它們有明確的辦理宗旨,有藏書和借閱制度,各種閱覽活動吸引了廣大讀者,已具有公共圖書館的性質。與此同時,新式學堂的設立,也促使專門圖書館開始出現。1904年,湖南、湖北開始出現正式以“圖書館”命名的省級公共圖書館。至辛亥革命前夕,全國大部分行省均先後倡設省級公共圖書館,1908年倡設的省份有江蘇、直隸(今河北)、山東、奉天(今遼寧)等省;1909 年倡設的有安徽、浙江、河南、吉林、黑龍江、廣東、雲南、陝西等省;1910年倡設的有四川、甘肅、廣西等省。實際上多數省份的圖書館至辛亥革命後才正式開館。1908年,清廷學部籌辦京師圖書館。此外,在辛亥革命前,各種類型的圖書館紛紛出現,包括私人圖書館,如1904年開辦的紹興古越藏書樓;學校附設圖書館,如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機關附設圖書館,如1906年建立的郵傳部圖書館;在上海等地還出現了資本主義國家傳教士設立的圖書館。1910年清廷頒布《京師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明確規定,“圖書館之設,所以保存國粹,造就通才,以備碩學專家研究學藝、學生士子檢閱考證之用,以廣徵博採,供人瀏覽為宗旨”。
辛亥革命以後, 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12年,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京師圖書館正式開館。該館由夏曾佑、周樹人(魯迅)等籌劃奔走,藏書逐步充實。1928年,改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次年,蔡元培任館長。1934年,館藏已達40萬冊,其讀者服務與書目工作的開展,使國立北平圖書館成為國內藏書中心和書目工作中心。
1915年,北洋政府頒布《圖書館規程》、《通俗圖書館規程》,促進了各省市圖書館和通俗圖書館的建設。據1916年教育部公報公布全國共有圖書館 260所,其中以獨立圖書館命名的22所,以通俗圖書館命名的 238所。通俗圖書館發展最多的是河北、山東、河南、福建、浙江、湖北、湖南等省。
學校圖書館的發展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成就。辛亥革命後,除原有的少數學校外,國立大學、學院和專科學校建立頗多,它們都著手建立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負責館務後,藏書內容和工作方法多有變革,1923年館藏達18.4萬冊,為各校藏書最多者。清華學校1920年藏書量達 5.3萬冊。1919年後,這些學校圖書館分別延聘回國留學生擔任館職,重視新的科學技術書籍的收藏,制定新的管理條例與規定,採用科學分類法與編目條例,改變工作制度,方便讀者利用,成為中國近代圖書館中工作最富有生氣、館藏最為豐富、服務效果最顯著的一部分。
1921年後,隨著中國共產黨在工人集中的地區開展宣傳組織工作的深入,出現了少數工人圖書館,如天津工人圖書館、唐山工人圖書館和南方工礦區工人俱樂部,這些工人圖書館收集通俗圖書,目的在於增進工人知識、促進工人覺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工農運動高潮的湖南等地,還設立了農村圖書館。早期在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和影響下,曾出現少數進步圖書館,如毛澤東在湖南長沙創辦的湖南青年圖書館,李大釗支持設在北京大學的"康敏尼特"圖書館。1921年,由上海進步青年籌辦的上海通信圖書館,以後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逐步成為頗有成績的圖書館。
1927年後,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迅速。除國立北平圖書館作為國家圖書館外,南京國民黨政府亦於1928年籌建中央圖書館,1936年正式開館,1937年藏書達18萬冊。這一時期,全國各省市圖書館數量達到近代圖書館史上的最高峰,據第二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統計,1935年,全國各省單獨設立的省市圖書館達34所,其中藏書量超過10萬冊以上的有14所,藏書最多的有浙江省立圖書館(32萬冊)、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21萬冊)、雲南省立昆華圖書館(20萬冊);附設於民眾教育館的圖書部達990所,其中浙江、山東、河北3省,每省均有100所以上。學校圖書館的發展也頗具規模,據第一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統計,1931年,全國公私立大學及學院73所,其附設圖書館共藏有圖書 270萬冊,平均每校的圖書館藏有圖書4.5萬冊,藏書量達20萬冊以上的有國立中山大學、私立燕京大學、國立北京大學,藏書10~20萬冊的學校圖書館有6所,5~10萬冊的有13所,接近5萬冊的有36所,藏書達1萬冊的有13所。全國專科以上學校30 所,其附設圖書館共藏有圖書30萬冊,平均每校的圖書館藏有圖書1萬冊,其中藏書最多的是福建法政專科學校和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專門圖書館的發展不平衡,大都集中於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私人開辦的圖書館中,如商務印書館附設的東方圖書館,1931年藏書量達50萬冊。上海私人開辦的圖書館還有申報圖書館等。此外,研究機構圖書館中以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最著名,國民政府機關圖書館和其他社會團體圖書館也有一定規模。上海徐家匯藏書樓作為教會圖書館,30年代藏書量達20萬冊。
1928年以後,在中國工農紅軍創建的江西蘇區中 心瑞金等地,於1932年曾創辦中華蘇維埃中央圖書館,以蘇區政府工作人員、紅軍官兵、工農民眾為讀者對象,積極從事為革命戰爭服務的圖書流通借閱工作。當時還有大量機關圖書館、學校圖書館,雖然藏書數量不多,工作水平有限,但他們的圖書利用和服務效率很高。
在上海等大城市中,還創辦了如螞蟻圖書館、申報流通圖書館等進步文化團體圖書館,這些圖書館主要以宣傳進步文化,加強讀者指導,團結進步青年,擴大革命影響為宗旨,在上海學生、市民和部分職工中曾產生廣泛的影響。
1937年,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沿海和內地大城市圖書館遭受重大損失。早在1932年,上海東方圖書館遭到日本空軍的轟炸,藏書全毀於火。1937年後,天津南開大學、上海暨南大學、長沙湖南大學和浙江、上海、南京等地的圖書館,也遭受重大損失。東北、華北等地圖書館則全部被日軍竊奪和控制,部分館藏甚至被偷運至日本。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轉運至內地。新辦的國立西北圖書館、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也只能以有限的經費來維持館務。但是,抗日戰爭期間的國立圖書館在收集整理抗戰文獻、搶救部分藏書家散出的珍本秘籍,推動大後方地區圖書館事業方面也曾作出積極的貢獻,如國立北平圖書館在1947年的館藏和代保管的圖書總計達115萬冊。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7年,全國28省、6市共有圖書館46所,統計有藏書的24個館總藏量為 264:2萬冊,超過10萬冊的有11個館,如浙江省立圖書館33萬冊,湖北省立圖書館30萬冊,台灣省立圖書館25萬冊。1947年,全國通俗圖書館716所,比戰前略有減少,學校圖書館(包括國立和私立大學、 學院、 專科學校和中國小) 計有1492所,全國社團機關圖書館減少更多,以上數字說明近代圖書館在1937~1949年期間趨向於衰落。

中國圖書館史中國圖書館史
1937年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解放區,由於實行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政策,開展廣泛的文化教育活動,圖書館事業相應得到迅速發展。1937年5月,延安中山圖書館成立,此外還有魯迅圖書館、綏德子洲圖書館,並成立中共中央馬列學院、魯迅藝術學院等機關院校圖書館。這些圖書館在抗日戰爭的艱苦環境下積極積聚藏書,加強圖書流通工作,為抗日戰爭的總任務服務,取得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顯著的工作成績,他們的幹部和工作經驗,促進了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山東等解放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作了物質和人員方面的準備。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圖書館事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