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曆法

中國傳統曆法

在世界上中國是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它的出現對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農曆,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陰曆"、"殷歷"、"古歷"、"黃曆"、"夏曆"和"舊曆"等。農曆屬於陰陽曆並用,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於"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曆";另一方面設定"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因此農曆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也被稱為"陰陽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農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歷史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智慧的中國人在經年的勞作中發明了曆法和節氣。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字叫萬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時候,因為太陽曬得太熱,坐在樹蔭下休息。突然,地上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回家之後,他就用了幾天幾夜設計出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可是,當天陰有雨或有霧的時候,就會因為沒有太陽,而影響了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的不測,也使他很苦惱。萬年聽說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人類根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順應大自然與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則,從而形成了曆法。中國古代的曆法有三種,陽曆陰曆陰陽合曆。陽曆也叫太陽曆;陰曆也叫太陰曆,月亮歷;陰陽合曆,也就是俗稱的農曆。其中的陰陽合曆一直沿到今天。為甚么農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來,當時曆法的產生,是中國古人為了掌握農務的時候(簡稱農時),長期觀察天文運行的結果。中國的農曆之所以被稱為陰陽合曆,是因為它不僅有陽曆的成份,又有陰曆的成份。它把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則合為一體,作出了兩者對農業影響的終結,所以中國的農曆比純粹的陰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陽曆實用方便。農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

概述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漢族地區使用的農曆又稱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陽定年周期。以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為每月的開始,每月長短根據月相不同,可能為30日或29日,12個月為一年。將太陽年劃分為24個節氣,第1、3、……23等奇數為"節",第2、4、……24為"氣",或"中氣"。由於太陽年周期和以月相為周期的12個月不一致,因此將沒有中氣的月份置閏,與上個月份數字相同,叫閏某月,如2009年五月後的這月只有一個節氣"小暑",沒有中氣,因此應將該月置為閏月,叫閏5月。由於沒有中氣的月份根據月相變化落在哪年的哪個月份都不固定,因此造成農曆閏年的周期和閏月的月份也不固定,現在通用的約為十九年七閏。

農曆一年一般為12個月,一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周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曆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太陽環繞地球一周的時間)。

農曆可按如下方式推斷:當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成一直線的那天,為每個月的開始,稱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長的一天為夏至,日最短為冬至,根據這兩點將一年24等分,得到24節氣。通常,離立春最近的那個朔日(春節)所在的月,為正月。春節在公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間。

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時,以冬至月為正月,按乾支記年法是第一個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後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後一月,漢朝定立太初曆,以後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間不再改變,始終以正月為新年,但"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每位皇帝即位時,要改年號紀年,有時興之所至隨時改年號,但從明朝開始,皇帝在位時不再改年號,但新皇帝即位時仍然要改,這種紀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緒元年",因為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乾支紀年始終維持,除了清代康熙,沒有一位皇帝在位超過60年,所以只要說某皇帝年號和乾支,年代就相當清楚,如"光緒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緒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間沒有過乙亥年。

中國其他民族有自己的節日,如苗族四月八,壯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國農曆為依據。漢族的傳統節日如新年(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盂蘭盆節、中秋節等都是以農曆為依據。
1911年辛亥革命後,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民國元年,但曆法採用公曆,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和國際接軌,採用公曆紀年,稱為“公元”以沖淡其宗教意義,但夏曆仍然在廣大農村和計算傳統節日時使用。在台灣仍然用民國紀年,2004年為“民國93年”,但由於現代社會的國際來往增多,商業、外交多使用公曆,只是鈔票印刷,國家公文仍用民國紀年。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中國的藏族有自己的藏曆,基本和夏曆一致,只是乾支紀年天干用陰陽鐵木水火土地支直接用生肖,所以2004年是藏曆陽木猴年。紀月和中國農曆不一致的地方是以望日,即月圓之日固定在每月15日,月初不一定是朔日,而且一個月以太陰日定日子,必須每個月30天,所以和太陽日有區別,中間會有缺日或重日,如某月沒有初二或有兩天都是14日等,和中國農曆可能相差一兩天,閏月的設定也不一致,所以藏曆新年有時和夏曆重合,有時差一天或差一月。
中國的伊斯蘭教徒以伊斯蘭曆推算自己的節日。
中國的傣族有自己的曆法,基本和夏曆相似,但以公元639年春分開始紀年,每年第一個月為六月,相當農曆三月,閏月固定在九月(即每年的第四月後),也採用乾支紀年、生肖和節氣,傣歷一月為立冬月,但新年定為清明後第7天,即為“潑水節”,慶祝活動持續達3-5天。
以前朝鮮日本越南都使用夏曆,在進入現代逐漸都改為世界使用較為廣泛的公曆,但許多民間節日都依照夏曆推算,尤其是占卜算命,在上述各國仍然使用夏曆。

早期曆法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中國的曆法與紀年採用陰陽乾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曆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公曆)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皇極曆等,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曆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頒布的曆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

曆法計算要點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為了推算每年的歷譜,首先要定一個計算起點,叫做曆元。中國古代曆法大多數取下列這樣的理想時刻為曆元:某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它正好是朔和冬至,而且又是月過近地點(即月行速度最快的點)的時刻,等等。由於各種曆法的數據不同,所以它們推得的理想時刻也各不相同。不過這樣的理想時刻通常離開曆法行用的年份都十分遙遠。這種曆元稱為上元(見上元積年)。

設a為一回歸年時間,b為一朔望月時間,c為一近點月時間,單位均為“天”。又設y為從上元起到所求年的累計年數。則ay就是從上元起到所求年的冬至的全部時間。因為乾支紀日以60天為一周,所以用60去除ay,所得餘數r1,就是所求年的冬至時刻到前面一個甲子的夜半的全部時間。這個時間的天數部分叫做大余,不足一天的零數部分叫小余。通常曆法都規定,大余“命甲子算外”,即以甲子日為0,乙丑日為1,等等。因此,根據大余的數字,就可以知道所求年冬至日的乾支日名。有的曆法“命甲子算上”,則應以甲子日為1,乙丑日為2,等等。還有少數曆法,如北宋《紀元歷》,不選甲子日,而選己巳日為上元,命己巳算外,則大余就以己巳為0算起,庚午為1,等等。小余就是從夜半起算到發生冬至這瞬間的時間,可以把它按十二時辰制百刻制等時刻制度(見漏刻),化成時刻。從r1累加一氣的時間a/24,就得冬至以後各氣的乾支日數及時刻。

上述r1的算法,數學上習慣用一個算式來表達:ay≡r1(mod60)。這種算式叫一次同餘式。仿此,可以列出其他的一次同餘式:ay≡r2(modb),ay≡r3(modc)。r2就是所求年冬至離開十一月平朔的時間間隔。r3則是所求年冬至離月亮上一次過近地點的時間間隔。r1-r2就是十一月平朔離上個甲子日夜半的時間。也和冬至的情況一樣,它的整數部分代表甲子日以來的乾支日數,零數部分則是從夜半算起到發生平朔的時間。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設這個時間為t0一般曆法都給出一份太陽運動表,一份月亮運動表。從太陽運動表,根據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二十四氣中的位置(或者,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氣後,相距時間為;或者,如若,即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氣前,在小雪氣後,這時,離小雪的時間為),使用內插法可以推算因太陽運動不均勻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數Δts;從月亮運動表,根據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一個近點月周期中的位置(即r3),也是用內插法,可以推算因月亮運動不均勻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數Δtm。於是,十一月定朔t=t+Δts+Δtm。t>1,定朔在平朔的次一日;t(b-r),則規定這年有閏。r/12,則是兩個氣的時間比一個朔望月長的差數。將這個數累加到r2上,一當這個累加的和數大於b的時候,就是中氣超過月份的時候,這時,就把被超過的月份定為閏月。

中國古代有的曆法不用前述特殊時刻的上元,而用近距取元,即取某個已知r1、r2、r3值(設為a1、a2、a3)的年的冬至時刻為曆元。例如《授時曆》就是以曆法制定的那年的冬至時刻為曆元。它把a1稱為氣應,a2稱為閏應,a3稱為轉應。這時,一次同餘式組改為: 

ay+a1≡r1(mod60), 

ay+a2≡r2(modb), 

ay+a3≡r3(modc)。

以上是就世界各國曆法最基本的內容,即按照推算民用歷譜,安排曆日的問題來說的。但是中國古代曆法還有更豐富更廣泛的內容。它包括日、月、五星的運動和位置的計算;昏、旦中星和時刻的測定;日、月食的預報等等。就某種程度來說,中國古代的曆法就是一種編算天文年曆的工作。它包括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許多重要內容。它的發展是中國天文學史的一條主線。

藏曆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指中國藏族的曆法。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大昭寺前保存有長慶年唐蕃會盟碑,碑文為藏文,碑中有藏曆與唐歷的對照。碑文中說:“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長慶元年,即陰鐵牛年,孟冬月十日也。”孟冬月為冬季第一個月。藏曆紀年以五行、十乾、十二支配合。十乾配五行,木以甲陽乙陰,火以丙陽丁陰,土以戊陽己陰,金以庚陽辛陰,水以壬陽癸陰。乾支紀年以五行區別陰陽,不用十乾之名。十二支則用十二屬獸名。故上陰鐵牛年(鐵為金)即為辛丑,與唐長慶元年乾支相合。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藏族的桑傑嘉措撰《白琉璃》書,其中有年曆表,以撰書年為零年,上推660年,說:“《時輪根本密典》傳入西藏,因此定是年為六十周年之始。”按以1687年減660年為1027年,當丁卯,於藏曆為陰火兔,相傳藏曆始於陰火兔年的說法即源於此。

藏醫名著《四部醫典》卷二第十四節論各時節的生活習慣,其中也介紹了藏曆。說:“一年為六季,分為十二個月。”又說:“一百二十瞬息為一喀其摩,六十喀其摩為一怛,三十怛為一由贊,三十由贊為一晝夜,叫寧懈,三十寧懈為一月。” 

基本元素

中國傳統曆法中國傳統曆法
基本元素──日、氣、朔 中國至遲從殷商時代起就採用乾支紀日。從甲子癸亥,六十乾支日名輪流循環使用。“氣”是中國古歷的陽曆成分。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回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稱為二十四節氣。按時間等分的叫平氣。按一年中太陽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氣。從冬至開始,每隔一個氣,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氣;其餘十二個,如:小寒、立春、驚蟄……等都叫節氣。

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陰曆成分。日月的黃道經度相同的時刻叫朔。月亮繞地球轉動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它的速度變化的周期叫一個近點月。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速度也是不均勻的。它的變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認為就是一個回歸年(見年、月)。由於日、月運動都不均勻,所以每連續兩次朔之間的時間也是不相等的。不過,經過長期觀測統計,可以求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稱為一個朔望月。根據朔望月推算出來的朔,叫平朔。對平朔進行日、月運動不均勻性的改正,得到真實的朔,稱為定朔(見朔望)。

中國古代的民用曆法根據氣、朔的變化,可分三個時期:

①從春秋戰國時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氣、平朔時期。

②從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氣、定朔時期。

③清代以後,是使用定氣、定朔時期。

曆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