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底線

什麼是三重底線
1997年,國際可持續發展權威、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John Elkington)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線的概念,他認為一個企業何以能持續發展,立於不敗之地?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只想著如何實現盈利的最大化,而是始終堅持三重底線原則,或稱作三重盈餘,即企業盈利、社會責任、環境責任三者的統一。
在實踐中你會發現,當你不把盈利作為惟一出發點時,它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結果。因為單純追求盈利,忽略社會和環境責任,企業就有可能走向消費者和全社會的對立面,將面臨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困境,既不可能做大,更不會做強。
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單純是捐贈和慈善事業,它有更廣泛的內涵:既包含遵守法律、善待員工,也包含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
企業的環境責任其實包含在社會責任之中,把它單獨提出來強調,是因為我們深深體會到環境的脆弱性和對人類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環境,任何產品的消費都是低質低效的;沒有對資源的節約和循環使用,別說是企業,人類的進步也難以為繼。
企業盈利、社會責任、環境責任,這三重底線,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是企業不斷發展、長盛不衰的根基。
三重底線是一個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CSR核心概念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議題是在19世紀晚期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而被提上議事日程的。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的單獨行為,而是超出一國在全球範圍內發展。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自從提出便一直存在爭議。下面我們就梳理下CSR的核心概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