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尊

三羊尊

三羊尊,商代後期文物,盛酒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三羊尊三羊尊

三羊尊(sānyangzūn),器體通高52厘米,腹部最寬處為61厘米,上部口徑41.3厘米,圈足底徑為35.5厘米,整器重量為51.2斤。

尊為大口廣肩,唇外折,頸上有三條凸弦紋。

肩部等距離裝飾三隻浮雕卷角羊頭,間以回紋為地的目形紋飾。

腹部紋飾華麗,在回紋地上有三組獸面紋,眼睛突出,增加了肅穆莊重的氣氛。

圈足較高,上部飾兩條凸弦紋,中間有三個等距離的圓孔。

下部在回紋地上飾六組獸而紋,並有三條扉棱與器肩三羊首錯置。

工藝特點

這件尊是經過兩次鑄造而成的,先鑄尊體,並在肩部相應的位置上預留孔道,然後在孔道上再搭陶范,鑄制羊頭。這反映了三千年前中國先民的智慧與技巧,表現了當時冶鑄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製作年代

從大口、廣肩、低體、高圈足以及圈足上的三個大孔和繁縟的紋飾、華麗而又莊重的造型等特點來判別,此尊應屬於商代晚期器物,其時代相當於公元前十三世紀左右。 三羊尊造型端莊富麗,製作精美,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佳作之一。

歷史描述

三羊尊羊頭正面三羊尊羊頭正面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以銅和錫為主要原料的銅合金製成的各種器物。主要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到戰國時期青銅器已經從實用功能轉變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例如:鼎、尊、觚、簋等。

中國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形成了以青銅禮器和兵器為主的青銅文明,達到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青銅禮器的大量出現,證明中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最高的階段。以青銅禮器鼎、簋、觚、、斝,兵器、矛、、刀、,工具錛、鑿、斧、鋸、,樂器鐃、鈴、鉦等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採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布局嚴謹,莊嚴凝重。其誇張而神秘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粗獷的原始張力和藝術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

殷墟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其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商代青銅器

分類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直至,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飪食器史鼎|獸面紋簋|獸面紋鼎|小臣方鼎|亞簋|乳釘三耳簋|田告方鼎|羊父丁方鼎|邐簋|癸簋|獸面紋甗|父乙鼎|寽父癸甗
酒器父丁尊|網紋斝|獸面紋觚|獸面紋爵|獸面紋方壺|弦紋盉|獸面紋尊|獸面紋斝|冊方斝|三羊尊|友尊|二祀其卣|亞方尊|ㄐ毌父戊方卣|受觚|矢壺|作尊彝尊|亞方罍|十字洞腹方卣|亞鳥寧盉|貝鴞卣|癸觚|父已角|山婦觶|王生女方彝|獸面紋兕觥|子工萬爵|父戊舟爵|獸面紋角|亞鳥出戟觚|獸面紋觚
兵器獸面紋大鉞|玉刃矛
車馬器雙兔車軎
水器亞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