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父丁方鼎

羊父丁方鼎

羊父丁方鼎,是商代後期的青銅器皿,用來祭祀、征伐、喪葬等活動中陳設的一種禮器。長方體,口沿外折,口上有雙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飾勾連雷紋,左右及下方各飾三道乳釘紋,口下和足部飾獸面紋。通高21.3cm,寬17.1cm,重3.12kg。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羊父丁方鼎(yáng fù dīng fāng dǐng),通高21.3cm,寬17.1cm,重3.12kg。

羊父丁方鼎羊父丁方鼎

外形特徵

長方體,口沿外折,口上有雙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飾勾連雷紋,左右及下方各飾三道乳釘紋,口下和足部飾獸面紋

器內壁上有銘文1行4字:作父丁

銘文記:為父親丁做器。“羊”為族名。

歷史文化

青銅鼎雙耳、三足或四足,有烹煮肉食、宴饗等各種用途。鼎是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古代社會對於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用以劃分等級、區別身份。

鼎歷來與權力相連,比喻帝王、豪門、顯貴,象徵其尊貴地位,盛大氣勢,其威嚴非一般人所能顯現。一言九鼎,鼎是誠信的標誌;鼎有雙耳,象徵乾坤宜定,萬事和諧;鼎有三足,巋然不動,象徵基業穩固,事業發展。如今,鼎已是個人及企業間表達誠信、友誼、交流、合作意願的首選寶器。

銘文拓片

羊父丁方鼎銘文拓片羊父丁方鼎銘文拓片

商代青銅器

分類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直至,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飪食器史鼎|獸面紋簋|獸面紋鼎|小臣方鼎|亞簋|乳釘三耳簋|田告方鼎|羊父丁方鼎|邐簋|癸簋|獸面紋甗|父乙鼎|寽父癸甗
酒器父丁尊|網紋斝|獸面紋觚|獸面紋爵|獸面紋方壺|弦紋盉|獸面紋尊|獸面紋斝|冊方斝|三羊尊|友尊|二祀其卣|亞方尊|ㄐ毌父戊方卣|受觚|矢壺|作尊彝尊|亞方罍|十字洞腹方卣|亞鳥寧盉|貝鴞卣|癸觚|父已角|山婦觶|王生女方彝|獸面紋兕觥|子工萬爵|父戊舟爵|獸面紋角|亞鳥出戟觚|獸面紋觚
兵器獸面紋大鉞|玉刃矛
車馬器雙兔車軎
水器亞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