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倒影公園

三塔倒影公園

三塔倒影公園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三塔南側崇聖寺三塔以南1千米處,坐北朝南,背靠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倒影三塔雄姿而得名。公園始建於80年代,建築面積7畝,近10多畝的水潭。池邊植銀樺、雪松、垂柳等。四周有藤架、大理石桌凳、大理石長欄,水池西側有大理碑亭,島上塑有一對白鶴。1961年,崇聖寺三塔被國務院例為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景區特點

三塔倒影公園三塔倒影公園
公園坐北向南,背靠崇聖寺三塔,以園內潭水能倒映三塔雄姿而得名。跨入公園大門,迎面而立的是一座完全由大理石砌成的寬約6米,高4米多的米頗具白族建築特色的照壁,照壁中部是一幅巨大的由大理彩色花紡構成的天然山水畫。

公園占地27畝多,中心部分是一片十餘畝左右的水潭。水潭呈橢圓形,潭水潔淨清幽。倒影公園最有特色的是潭水能映出崇聖寺三塔的倒影,其倒影之清晰,常令遊人嘆為觀止。

在三塔寺,由於三塔過於高大,且因三塔之間有一定距離,遊人要把三塔作為背景攝入,實難如願。而在倒影公園,遊人不僅可以攝入三塔,還可攝入三塔倒影,同時也可攝入漾波亭,小嶼、及其倒影。

1961年,崇聖寺三塔被國務院例為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觀

池邊

三塔倒影公園三塔倒影公園
公園始建於80年代,建築面積7畝,其中心是一泓近10多畝的水潭。池邊廣植銀樺、雪松、垂柳等,四周有藤架、大理石桌凳、大理石長欄,小溪繞潭。水池西側有大理碑亭,過亭沿曲廊行數米,可達水中的漾波亭。漾波亭南側有一小島,島上塑有一對栩栩如生白鶴,水中倒影,人動影移與漾波亭相映成趣。

崇聖寺

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分成三個部分:崇聖寺、崇聖寺三塔、三塔倒影公園。崇聖寺三塔是還是唐代的建築,三塔倒影公園和崇聖寺是當代新建的建築。

崇聖寺崇聖寺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點蒼山麓,洱海之濱,是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建築的一組頗具規模的佛教寺廟,位於原崇聖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勢。崇聖寺初建於南詔豐佑年間(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後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

1978年至1980年,國家文物局撥款40萬元對崇聖寺三塔進行全面維修。

2002年起又大規模恢復重建崇聖寺,按時原於歷史超越歷史、出精品的要求,集唐、宋、元、明、清歷代大理建設特色的精華,按主次三軸線,八台九進十一個層次進行規劃建設,整個仿古建築群落占地六百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