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樹

七葉樹

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 Bunge)屬七葉樹科(Hippocas tanaceae),又名娑羅樹。其樹幹挺直,樹冠開闊,掌狀複葉形態奇異秀麗。

基本信息

簡介

七葉樹(學名:Aesculuschinensis)是無患子目七葉樹科的落葉喬木,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鹼水煮後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澱粉。木材細密可製造各種器具,種子可作藥用,榨油可製造肥皂。七葉樹樹形優美、花大秀麗,果形奇特,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

別名:桫欏樹、梭欏子、天師栗、開心果、猴板栗

分布: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各省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在黃河流域該種系優良的行道樹和庭園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25m。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冬芽大,具樹脂。掌狀複葉對生,小葉5-7片,倒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8-16cm,先端漸尖,基部鍥形,緣具細鋸齒,側脈13-17對,僅背面脈上疏生柔毛,小葉柄長5-17mm。花小,花瓣4,不等大,白色,上面2瓣常有桔紅色或黃色斑紋,雄蕊通常7;成直立密集圓錐花序,近圓柱形,長20-25cm。雜性(花序基部多兩性花),白色,芳香。蒴果球形或倒卵形,密生疣點,直徑3-4cm,黃褐色,粗糙,無刺,也無尖頭,內含1或2粒種子,形如板栗,種臍大,占種子一半以上。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七葉樹七葉樹

分布

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各省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南部均有栽培。

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幼樹喜陰,喜冬暖夏涼與濕潤的氣候,在偏酸性土中生長發育良好,以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陽光過強或土壤過於乾燥時對生長不得利。深根性,生長緩慢,壽命較長,它生命力強,適應風沙、鹽鹼等各種不良環境,抗污染。七葉樹是陝西務本堂自主引育的野生樹種,種植已有十年歷史,目前種植基地已發展到2000餘畝,可以裸根移植,抗病蟲害能力強,種植範圍遍布西北、延安、甘肅、四川、雲南、廣東等地。
七葉樹七葉樹

作用

七葉樹樹幹聳直,冠大陰濃,初夏繁花滿樹,碩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盞華麗的燭台,蔚然可觀,是優良的行道樹和園林觀賞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園、廣場綠化樹種,既可孤植也可群植,或與常綠樹和闊葉樹混種。現在歐美、日本等地將七葉樹作為行道樹、庭陰樹廣泛栽培,北美洲將紅花或粉花及重瓣七葉樹園藝變種種在道路兩旁,花開之時風景十分美麗。

在中國,七葉樹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剎名寺如杭州靈隱寺北京臥佛寺、大覺寺中都有大樹栽植。在建築前對植、路邊列植,或孤植、叢植于山坡、草地都很合適。為防止樹幹遭受日灼之害,可與其他樹種配植。

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鹼水煮後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澱粉。木材質地輕,可用來造紙、雕刻、製作家具及工藝品等。從七葉樹中萃取的天然活性成分:七葉素,通過抑制膠原蛋白酶等與肌膚紋理和完整性密切相關的酶類,促進微循環,維持細胞正常代謝,從而促使毛孔收斂,潔淨,滋養,使肌膚細緻無瑕。

生物學特性

七葉樹七葉樹
七葉樹原產中國北部和西北部,黃河流域一帶較多。七葉樹為深根性樹種,喜光,稍耐蔭,怕烈日照射。喜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濕潤氣候,但能耐寒,喜肥沃濕潤及排水良好之土壤。適生能力較弱,在瘠薄及積水地上生長不良,酷暑烈日下易遭日灼危害。不耐乾熱氣候,略耐水濕。在條件適宜地區生長較快,但幼齡植株生長緩慢,一般4-6年生播種苗高3m左右。6-8年生後生長加速,25-30年生後生長緩慢,部分植株出現枯梢。江蘇曾引種栽培且壽命較長,南京明孝陵的七葉樹古木,年齡約650a,樹高35m以上,胸徑90cm。南京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的校園內栽植的30年生以上行道樹,平均高10.1m,胸徑 290cm,優勢木高14m,胸徑38.8cm。

引種試驗

七葉樹七葉樹

材料與方法

試驗用七葉樹1年生苗和種子分別於2001年和2002年從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引進。試驗地設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林業良種場的隔湖鎮。七葉樹 1年生苗按1m×1m定植;種子株行距按12cm×13cm播種。並分別進行定期觀察,對各組七葉樹隨機選擇100株,測定其樹高生長量。

侯觀

觀察結果表明,七葉樹在南京常州3月初萌芽,4月上旬展葉。1a有2次新梢高生長期和2個生長休眠期。第1次出現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 1年生幼苗和2年生幼樹的高生長分別為30.12cm和38.20cm,分別占年高生長的65.52%和66.52%,抽出的新梢較為幼嫩,1個月左右後木質化,5月中旬至8月上旬出現新梢的第1次休眠期,為夏季休眠期;第2次新梢高生長出現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1年生幼苗和2年生幼樹的高生長習性也基本上相同,生長高度分別為15-16cm和20-10cm,分別占年高生長的33.48%和34.48%,抽出的新梢1個月左右木質化後,於10月上旬開始進入冬眠,一直持續至翌年的3月初再度萌發新芽為新梢的2次休眠期。4月中、下旬展現花蕾,5月上、中旬開花,9月下旬果熟,10月末至11月初落葉,每年樹高生長高峰出現2次,春季的樹高生長明顯地大於秋季樹高生長。

栽培技術

成齡樹坐果率低,種子易喪失發芽力,剪枝扦插繁殖難以生根成活,繁殖係數低,育苗困難,不利於大量推廣栽植。

播種

七葉樹七葉樹
選15-30年生的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果實高產穩產的七葉樹為母樹,於9月下旬果熟時採收,陰乾,去果殼,立即播種或沙藏在陰涼處,並經常檢查,以防霉爛。出種率50%-60%,千粒重12000-16000g,每公斤種子60-80粒。發芽率50%-70%。於次年2-3月間點播。株行距 12cm×13cm。播時種子種臍向下,覆土厚度3-4cm,出苗前切勿灌水,以免表土板結。苗床應蓋草保濕,秋末至翌春陸續發芽、出苗。此時,對幼苗要採取保溫防寒措施。播種育苗成苗率約50%。一般春播苗於4月初出苗,初期高生長十分迅速,其中4月高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70%,5月以後高生長銳減,7 月終止高生長,而徑生長可延續至8月底至9月初。全年苗木高生長期約100d,徑生長期140d。幼苗喜濕潤,怕烈日照射,要加強苗木前期管理,高溫乾旱期應適當遮蔭,灌溉。一般當年實生苗高35-55cm,根徑0.8-1.2cm,可出圃移植。作行道樹,一般要用4-6年生、高3m左右的移植苗,1年生移植株行距30cm×50cm。生長期應鬆土、除草和追肥,剪去瘦弱枝、徒長枝;落葉休眠期,施以腐熟的堆肥,並將園地深翻,使其熟化。實生苗經分栽、移植,培育5-6a長成大苗供綠化、美化套用。

栽植

七葉樹七葉樹
七葉樹適應性較差,宜選擇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及夏季涼爽濕潤的生態環境,多作為庭園和行道樹種植。2003年春季將2年生七葉樹幼樹按株行距1m×1m,挖穴栽植,穴徑50cm,深50cm,取出心土,施基肥,再填入肥土,冬季或早春土壤濕潤時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頸與地面齊平為宜,培土要高出地面4-6cm。栽後2a應經常鬆土除草,4月在根際開環溝,施追肥1次,乾旱時注意灌溉。也可間種作物,以耕代撫。撫育時切勿損傷主枝,以免破壞樹形,經2a試驗,幼樹高生長均超過1m,說明採用本技術培育七葉樹苗木是可行的。

主要病蟲害防治

(1)日灼病。夏季於樹幹上發生,可在深秋或初夏在樹幹上刷白以防日灼,也可以用枯草或稻草覆蓋於樹幹基部等,均可預防日灼病的發生。

(2)刺蛾。幼蟲食葉,在蟲害發生初期及時噴射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1 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速生林集約經營技術

一、選址

七葉樹七葉樹

選擇海拔10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夏季涼爽濕潤的地方。土層厚度要求大於40厘米,土質要求是疏鬆、濕潤、肥沃的半向陽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土。

二、整地

1、全面整地:一般由犁或圓盤耙進行1—2次耕耙。要求地面平整,深達20—30厘米以上,最好在前一年夏季進行,且隨耕隨耙,注意保墒。
2、帶狀整地:在不宜或不便全面整地的地塊,進行帶狀整地,帶長、寬視具體情況確定,在帶內進行耕、耙。

3、穴狀整地:不宜或不便全面整地時採用,或在全面、帶狀整地基礎上,進行穴狀整地。植穴規格為60×60厘米、80×80厘米及100米×100厘米等。
大穴、大苗、深栽是七葉樹速生基礎之一。應注意不亂土層,上、下各歸其位,以便上層肥力得到充分發揮。

三、栽植

選1—2年生優質壯苗栽植。晚秋栽或早春2月底至3月初栽均可,隨起隨栽或栽前用清水浸泡1—2天。栽時蘸泥漿,二人合作栽樹,一人把苗放入穴中間,疏展根系,扶直苗乾,另一人用鐵杴把土搗碎,鏟土入穴,拌肥土在下,心土在上。當土與穴沿平時,輕輕提一下苗,用腳把土踏實(手扶苗乾,腳踩穴土轉3—4圈),達到半穴土。再把穴填平,再踏實,這時土面與穴沿5厘米左右,澆水至穴滿(1—2大桶)。待水完全滲下去後,用乾碎土封穴至滿,上蓋雜草、秸桿或塑膠薄膜,保溫保濕。栽後7天不下雨,補澆1桶水,之後15天不下雨,再補澆1桶水。3次澆水可保證成活率98%以上。

四、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七葉樹栽培技術中的基本內容和根本措施,是由粗放的管理向集約化管理邁進的重要標誌。要做到水肥穩定供應就必須在土肥水管理上狠下功夫,每年定期深翻熟化土壤,多施有機肥料,合理排灌,適時中耕除草,從而給七葉樹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使林木豐產優質,達到理想狀態。
1、土壤管理:土壤是樹林生長的基礎,好的土壤、苗木生長旺盛,差的土壤通過改良也能達到優質效果。根據丹水、丁河、五里橋等6個試驗林看,在苗木栽植時,栽植穴內多填有機肥是豐產優質的一個關鍵措施。它能改良土壤,吸水保肥,提高透氣性,使林木根系旺盛生長。每年定期對林地深翻,可熟化土壤,消滅害蟲,翻除雜草變綠肥。
對粘重土壤,可採取深翻摻沙增施廄肥綠肥,達到改良效果。
2、施肥管理:根據幾個試驗林實踐經驗看,七葉樹施肥簡單,在栽植幼苗時,多施有機肥,如廄肥、綠肥等;在苗木生長期1年中施肥不能少於兩次,即速生期、林木生長封頂期。速生期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在林木封項期主要以綠肥、人糞尿等有機肥為主,可使樹木正常生長量提高23—28%。
3、灌水及排水:栽後2年內應經常鬆土除草,以環狀溝施肥為宜。基肥以遲效肥為主(如農家肥、綠肥等),在晚秋10月以後至樹停止生長前進行。小樹可一次施足基肥,大樹開花前後追施一次速效肥(如化肥、人糞尿等),並在春梢生長接近停止前再施一次人糞尿,促進花芽分化和果粒膨大。施肥要注意樹勢,強壯樹少施並以磷、鉀為主;弱樹,特別是開花結果多的樹應多施肥。
灌水:七葉樹一年中需灌水至少三次,速生期、封項期、萌芽期各灌一次,天旱可增加灌水次數。灌水的方法可採用溝灌、噴灌,有條件可採用滴灌。
排水:七葉樹地不能積水,有水要及時排出,林內應修好排水溝,雨季注意搞好排澇工作。

五、間作

間作金豐一號九豐一號等優質品種金銀花,以耕代撫,充分利用地力,也可種植綠肥,如草木樨、苜蓿、箭舌豌豆等,掩埋壓青,增加土壤肥力。梯田邊埂上種植金銀花,既有一定收益,又能保土護埂,防止梯田倒塌。

六、整形修剪

七葉樹在生長過程中一般不需要整形修剪,必要時才進行。整形修剪的目的是使枝條分布均勻,生長健壯。主要對枝條進行短剪,刺激形成完美的樹冠;還要將枯枝、內膛枝、纖細枝、病蟲枝及生長不良枝剪除,有利於養分集中供應,形成良好樹冠。

七、除草劑套用

用除草劑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尤其對草甘磷等滅生性除草劑,不能噴到七葉樹上。為此,建議製作隔離罩將噴霧器噴頭罩在其中,以便藥液在噴草時,不傷七葉樹。

八、病蟲害防治

1、七葉樹病害主要有早期落葉病、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對早期落葉病防治方法是:加強水肥管理,壯樹防病;清掃有病落葉集中燒掉,消滅病源。在發病前10天左右噴灑1次倍量式波爾多液0.42—0.5%溶液,若春雨連綿,以後每半月噴一次。對根腐病防治方法為開溝排水,雨季扒土晾根,並進行土壤消毒,即用石灰拌土撒在根周圍,然後用土覆蓋。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1%溶液噴灑防治炭疽病。早春芽前噴波美3-4度石硫合劑,或在波美0.5度的石硫合劑藥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每50公斤藥液加50克),可消滅在芽鱗內的越冬病菌。發病前也可噴灑65%代森鋅600倍液保護,發病後及時剪除發病枝葉燒毀,然後噴灑50%多菌靈500-800倍液,施藥間隔期10-15天;或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於下午4-5時噴霧,間隔2-3天,連續2-3次,效果也不錯。

2、主要害蟲為刺蛾及金龜子,此蟲用燈光誘殺效果好。此外,還有金毛蟲,枝條天牛、梨眼天牛、桑天牛也有發生,應及早防治。幼蟲食葉,在蟲害發生初期及時噴射90%敵百蟲0.1—0.125%溶液或15%溴氰菊酯0.02—0.025%溶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種類

紅花七葉樹

七葉樹紅花七葉樹
學 名: Aesculus carnea ‘Briotii’

科:七葉樹科

屬:七葉樹屬

類 別: 葉木類-異色葉類
產地分布:

原產歐洲巴爾幹半島,在中國華北地區已引種成功

形態特徵

中等觀花,觀葉喬木,高12m,樹冠圓形,枝繁葉茂,三月末開花,圓錐花序,花大、粉紅色繁多,葉秋季變成黃色。樹皮灰褐色,有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小葉通常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花期為5月。花小,紅色 。果球形或倒卵形,紅褐色,9-10月成熟。是非常理想的行道樹、園景樹。在春季新葉初上時,葉色殷紅如血,十分艷麗。在夏季的時候,也會因為樹葉的不同長勢而呈現多色,上部微紅,中間嫩綠,下部墨綠,到了秋季,葉色澄黃如金,故又有變色木之稱。樹體通直,十分偉岸。開花時,紅色圓錐形花序綴滿樹冠,綠樹紅妝,非常美麗。

生長習性

喜光、耐遮蔭、耐寒、適應城市環境,抗風性強,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原產北美洲大陸,喜陽光,稍耐陰,適於氣候溫暖、濕潤地區,也能耐-43℃低溫。

繁殖

紅花七葉樹通常用播種法繁殖,也可以用白花七葉樹作砧木進行嫁接繁殖。種子不耐貯藏,可隨采隨播種,或用沙收藏至翌春3月上旬平床條播,也可點播。幼苗喜濕潤,幼苗入冬前需包草防寒。

七葉樹七葉樹

觀賞套用

該樹種株形高大,開花繁茂,每到花期,景象十分壯觀,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園林綠化樹種。良好的觀花觀葉園林樹種,適用於人行步道,公園,廣場綠化,孤植或成行栽植都可。

黃花七葉樹

黃花七葉樹,七葉樹科,黃花七葉樹屬。為落葉大喬木,株高可達25米。樹皮灰褐色,有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小葉通常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花期為5月。花小,黃色 。果球形或倒卵形,黃褐色,9-10月成熟。黃花七葉樹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樹種,最宜作庭院樹和行道樹。種子可入藥。黃花七葉樹通常用播種法繁殖,也可以用白花七葉樹作砧木進行嫁接繁殖。種子不耐貯藏,可隨采隨播種,或用沙收藏至翌春3月上旬平床條播,也可點播。幼苗喜濕潤,幼苗入冬前需包草防寒。黃花七葉樹喜光,稍耐蔭,喜溫和氣候,也耐寒。它為深根性樹種,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較慢而壽命長。其栽培方法與管理方法與銀杏相似。

相關閱讀

七葉樹七葉樹

七葉樹的果實含有大量的皂角苷,叫做七葉樹素,是破壞紅血球的有毒物質,但有的動物例如鹿和松鼠可以抵禦這種毒素食用七葉樹的果實。有人用它們的果實磨粉毒魚。加州七葉樹由於其花蜜中也含有毒素可以造成某些種類的蜜蜂中毒,但當地土生的蜜蜂可以抵禦這種毒素。這種毒素不耐高溫,經蒸煮後種子中的澱粉可以被食用。中國七葉樹的種子是一種中藥,名為娑羅子,所以有時中國七葉樹也被稱為娑羅樹。七葉樹的花瓣精巧,玲瓏俏麗。花莖不過幾個毫米,淡淡的白色花瓣上,泛起微微的黃暈。四片精小的花瓣平展著,橘紅色的七個花蕊凸現而出,吐露著濃郁的芬芳。花梗上的白色毛須,探出花朵之外,毛茸茸地布滿整個花絮,極為風趣。七葉樹是與佛教頗有淵源的一種植物,《帝京景物略》記載:“游臥佛寺,看娑羅樹也……花九房峨峨,葉七開蓬蓬。”相傳佛祖在無憂樹下誕生,在菩提樹下成佛,在七葉園居住和說法,在娑羅樹下涅槃。

美國“七葉樹之州”——俄亥俄州

俄亥俄州(Ohio--OH)是美國中北部偏東一州。東鄰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靠西維吉尼亞州,南界肯塔基州,西接印第安納州,西北靠密西根州,北瀕伊利湖。面積106764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35位。人口11,478,006(2006年)。首府哥倫布(Columbus)。州名與州內最大河流同名,源於印第安語,意為“大”。

俄亥俄州俄亥俄州

17和18世紀時該州大部分地區為米亞米、肖尼、懷恩特和德拉瓦爾印第安族人的居住地。1763年以前,法英兩國不斷爭奪這一地區。1763年根據巴黎條約,歸英所有。1803年加入聯邦,為美國第17個州。俄亥俄州人才輩出。美國總統中有7人誕生於此州。世界著名發明家愛迪生誕生於此州。美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約翰·格倫、第一位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都是該州的公民。州內大都市有克利夫蘭、哥倫布、辛辛那提、托萊多及阿克倫。

那些花兒

我是一個愛花的女生,除了工作之餘,我會到各個花店轉轉,我的夢想是開一家花店,每天自己都可以在萬花叢中享受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