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彈子球》

《1973年的彈子球》

《1973年的彈子球》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描述一青年為尋找少年時代的彈子機,又返回到無邊的孤獨之中的故事。這也是一部尋找的小說。一方面敘述者講述了“我”和“鼠”如何努力擺脫異化,尋求人生的出口;另一方面敘述者通過講述這段往事,也在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尋找出口。小說蘊涵著作者希望人類通過寫作獲得拯救的美好心愿。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這還是一個入口與出口的故事。就象那隻進入捕鼠器的小老鼠,因為出口已經關閉,第四天早上死掉了。小老鼠就是城市青年的例子,男主角也即是鼠,他在尋找出口。
詳盡的細節描寫,對彈子球機的迷戀,無不透出深深的寂寞和迷茫。曾在挪威森林出現的直子在這裡只在第一節中提到,但感覺她的影子深深地籠罩住了全文。鼠忘不掉對直子的愛。他把自己封存在一個只容自己容身的洞裡面,封存在彈子機遊戲裡面。持續不斷的彈子機遊戲把他與周圍的世界隔絕了。
本書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描述一青年為尋找少年時代的彈子機,又返回到無邊的孤獨之中的故事。這也是一部尋找的小說。一方面敘述者講述了“我”和“鼠”如何努力擺脫異化,尋求人生的出口;另一方面敘述者通過講述這段往事,也在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尋找出口。小說蘊涵著作者希望人類通過寫作獲得拯救的美好心愿。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1949-),日本小說家。京都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問世後,即被搬上了銀幕。隨後,他的優秀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等相繼發表。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灑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尤其是在刻畫人的孤獨無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沒有把這種情緒寫成負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格調,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以此來為讀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模式或生命的體驗。

書摘

一九六九——一九七三

喜歡聽人講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態地喜歡。

有一段時間——十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問自己生身故鄉和成長期間住過的地方的事。那個時代似乎極端缺乏願意聽人講話那一類型的人,所以無論哪一個都對我講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識的人在哪裡聽說我這個嗜好而特意跑來一吐為快。

他們簡直像往枯井裡扔石子一樣向我說各種各樣——委實各種各樣——的事,說罷全都心滿意足地離去了。有的說得洋洋自得,有的則怒氣沖沖,有的說得頭頭是道,有的則自始至終令人不知所云。而說的內容,有的枯燥無味,有的催人淚下,有的半開玩笑信口開河。但我都盡最大努力地洗耳恭聽。

原因固然不得而知,反正看上去人人都想對一個人、或者對全世界拚命傳達什麼。這使我聯想到被一個挨一個塞進紙殼箱里的猴群。我把這樣的猴們一隻只從箱裡取出,小心拍去灰塵,“呼”一聲拍打屁股放歸草原。它們的去向我不知道。肯定在哪裡嚼著橡樹子什麼的,然後一隻只死掉——命運是奈何不得的。

這的的確確是一樁事倍功半的活計。如今想來,假如那年舉辦“熱心聽他人講話者世界大賽”,毫無疑問我將榮獲冠軍。作為獎品,大概至少能得到一盒炊用火柴。

我的交談對象中有一個火星出生的和一個金星出生的。兩人的話給我以極深的印象。最先講的是土星。

“那裡嘛……冷得不得了。”他呻吟似的說,“一想都發、發暈。”

他屬於某個政治性團體,該團體占據了大學校園的九號樓。他的座右銘是“行動決定思想,反之則不可”。至於什麼決定行動,卻無人指教。可九號樓里有飲用水冷卻器、電話和洗澡的熱水,二樓甚至有蠻別致的音樂室,裡邊有兩千張唱片和A5阿爾特克唱機,堪稱天堂(較之有一股腳踏車賽場廁所那種味道的八號樓)。他們每天早上用熱水齊刷刷颳去鬍鬚,下午興之所致地一個接一個打長途電話。到了晚上,聚在一起聽唱片,以至秋天結束的時候他們個個成了西方古典音樂愛好者。

十一月間一個天晴氣朗的午後,第三機動隊衝進九號樓時,據說裡邊正用最大音量播放威瓦爾弟《諧調的幻想》。真假弄不清楚,卻是圍繞一九六九年的溫馨傳說之一。

我從堆得搖搖欲墜的用來作路障的長椅下面鑽過時,正隱約傳來海頓的G短調鋼琴奏鳴曲。那撩人情懷的氣氛,同爬上開滿山茶花的山坡小路去女朋友家時一模一樣。他勸我坐在最漂亮的一把椅子上,把溫吞吞的啤酒倒進從理學院弄來的寬口瓶子裡。

“而且引力大得很。”他繼續講土星,“一個傢伙踢在口裡吐出的香口膠殘渣上,競踢裂了趾甲。地、地獄啊!”

“是夠意思。”我隔了兩秒附和道。那時候我早已學到了各式各樣——不下三百種——附和方式。

“太、太陽小得很,小得就像從外場看放在本壘上的一個稿子,所以總黑麻麻的。”他嘆息一聲。

“大家幹嗎不離開呢?”我問,“容易生活的星球另外也是有的嘛,何苦……”

“不明白。怕是因為生在那上面的吧——是、是這么回事。我大學畢業也回土星。建、建設一個美好的國家。搞、搞、搞革命。”

總之我喜歡聽遙遠地方的故事。我像冬眠前的熊一樣貯存好幾個這樣的地方。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浮起街衢,現出房舍,傳來人語,甚至感覺得到人們那大約永遠一成不變的、徐緩然而實實在在的生之潮流。

直子也跟我講過好幾次。我一字不差地記得她的話。

“不知道怎么稱呼才好。”

直子坐在陽光明朗的學校休息室里,一隻手支著臉頰不無厭煩地說著,笑了笑。我耐住性子等她繼續下文。她說話總是慢悠悠的,總是字斟句酌。

村上春樹作品集

村上春樹(1949- ),日本小說家。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問世後,即被搬上了銀幕。隨後,他的優秀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等相繼發表。他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灑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尤其是在刻畫人的孤獨無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沒有把這種情緒寫成負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格調,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