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屋再襲擊!!》

《麵包屋再襲擊!!》

《麵包屋再襲擊!!》又譯作《再襲麵包店》,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文集中的一種,是在《青春三部曲》和《挪威的森林》之間的承前啟後之作,看似互不相干的6個短篇,卻演繹出人入中年的必有光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

本書為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文集中的一種,是在《青春三部曲》《挪威的森林》之間的承前啟後之作,六個精巧的短篇,合力勾勒出又一個村上春樹式的青年——永遠是懶懶散散,永遠是妙語如珠,看見正經人物就要發笑,幹了正經活就覺難受……是主流社會的邊緣人。

看似互不相干的6個短篇,卻演繹出人入中年的必有光景:少年的浪漫、青春的衝動,已經越來越遠;日常的瑣碎,世俗的牽累,而今揮之難去。看看這位橫跨6篇的“我”吧:開頭還敢深夜冒險,攜妻“再襲麵包店”,還有閒心窺視“象的失蹤”,就在此話題在年輕女子面前誇說一番;然而到後來,他卻不得不牽扯進“家庭事件”,奉陪煞有介事的未來妹夫,不得不離開有趣的“星期二女郎”,在死胡同里乾起尋貓的無聊色勾當。“要是世上的人全部像你這樣,世界怕是要變得一塌糊塗”。在妹妹如此指責之後,玩世不恭的“我”,終於也轉起了“我們到底要往什麼地方去”的念頭。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1949—),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1979年以處女作《且聽風吟》獲群像新人文學獎。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鳥行狀錄》、《海邊的卡夫卡》、《天黑以後》等。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深具影響。

目錄

再襲麵包店
象的失蹤
家庭事件
雙胞胎女郎與沉沒的大陸
羅馬帝國的崩潰一八八一年印第安人起義希特勒入侵波蘭以及狂風世界
擰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郎們
村上春樹年譜

部分章節

再襲麵包店?

我至今也弄不清楚將襲擊麵包店的事告訴妻子是否屬於正確的選擇,恐怕這也是無法用正確與否這類基準來加以推斷的問題。就是說,世上既有帶來正確結果的不正確選擇,也有造成不正確結果的正確選擇。為了避免出現這類非條理性一我想可以這樣說——我們有必要採取實際上什麼也未選擇的立場,我便是大體抱著如此態度來生活的。發生的事情業已發生,未發生的事情尚未發生。

從這一立場考慮事物,無疑是說我不管怎樣反正向妻子講了襲擊麵包店的事。講過的話就是講過了,由此發生的事件已經發生了。倘若這一事件在人們眼裡顯得有些荒唐,那么我想其原因大概應該從包括此事件在內的整個實際情況中去尋找。然而無論我怎樣想,事情都不可能因此而有某種改變。這終究不過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而已。

我在妻子面前提起搶麵包店的往事,是由一點微不足道的話頭引發的。事先既無提起的思想準備,又非心血來潮而娓娓道來的。在我本身將“搶麵包店”這句話當著妻子的面說出口之前,我早已把自己曾搶過麵包店的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當時使我回想起麵包事件的,是實在忍無可忍的飢餓感,時間已快下半夜兩點。我和妻子是六點吃的晚飯,九點上床合目。不知什麼緣故,那時兩人居然同時睜眼醒來。醒來不一會,飢餓感便如《奧茲國曆險記》中的龍捲風一般襲上身來。那是一種毫不講理的勢不可擋的飢餓感。

然而電冰櫃中似乎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足可冠以食物這一稱謂,有的只是涼拌菜調味品、六聽啤酒、萎縮不堪的元蔥、黃油和除臭劑。我倆是大約兩周前剛結的婚,尚未牢固確立對於飲食生活的共識。當時要確立的東西委實堆積如山。
那時候我在法律事務所上班,妻子在一所服裝學校做事務性工作。我不是二十八就是二十九歲(不知何故我就是想不起我結婚時的年齡),她比我小兩歲八個月。生活忙得暈頭轉向,就像一個立體窟窿,裡面擠得一塌糊塗,根本無暇顧及什麼採購備用食品。

我們下了床,移身廚房,不約而同地隔著餐桌面面相覷。睡過一覺後兩人都餓得肚腸一空如洗,連將身體躺下都感到痛苦,可爬起來又幹不成別的——畢竟是過於餓了。至於如此洶湧的飢餓感從何處如何而來,我們卻不得而知。

評論

再襲麵包店

飢餓到需要搶劫麥當勞?村上又在黑色幽默了,他和妻子帶上滑雪面罩,到通宵營業的麥當勞搶劫三十個漢堡包,兩杯可樂的錢自付。我看這篇短文的時候,有點驚訝於妻子的話語和舉動,她說:她被套了緊箍咒,必須執行這次搶劫行動,而且在整個搶劫過程中,她都扮演了一號罪犯,動作熟練,功夫老道,像是受過特殊訓練的人。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困惑,這次搶劫行動到底為何發生?必須發生嗎?第二感覺是我的頭頂也懸著個緊箍咒,只是還沒有被套,說不定會在某一刻開啟一次意想不到的經歷。第三感覺是村上的短篇中,最讓我看得喜歡就是這篇了(雖然大多數人都偏愛愛上百分之百女孩)。我想要是我的緊箍咒發出命令的時候,我的執行動作應該是離職去旅遊之類的事情吧!

象的失蹤

離奇事件的新聞價值,在時間流逝後?那些年月里,再離奇的事件也只是曾經的,過往的,不會讓此刻的,現在的任何人注意到事情的發生。當然,任何人中不包括“我”,“我”一直在關注大象事件,但是我僅僅是在關注大象本身?一個人為何對一具即將逝去的生命那么關注呢?因為“大象事件之後自己內部的某種平衡分崩離析了”大象失蹤帶給他時間上的空隙和空間上的空白,我開始思考自己生命里是否也有一些東西,它們一直在填補這些“空”,但是由於沒有完全失去,所以暫時未能知曉答案吧!可能是本小說,可能是只鉛筆,或者其他等等。

村上春樹作品集

村上春樹(1949- ),日本小說家。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問世後,即被搬上了銀幕。隨後,他的優秀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等相繼發表。他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灑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尤其是在刻畫人的孤獨無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沒有把這種情緒寫成負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格調,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