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傳》

《麥克阿瑟傳》

本片由「巴頓將軍」幕後原班人馬製作。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在本片中將已成傳奇的麥克阿瑟將軍,演活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將這位一代名將如何從戰勝日韓,最後被總統逼退的心路歷程表達得淋漓盡致。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麥克阿瑟傳麥克阿瑟傳

美國當代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傳奇將軍麥克阿瑟1942年至1951年的十年軍旅生涯。1942年,他從菲律賓撤退,不久就率兵從日本手中收復失地。受羅斯福總統任命,他擔任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指揮美軍於1945年征服日本,後來負責日本戰後重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作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前期戰役。9月指揮美軍在仁川登入,隨後越過三八線占領平壤,並向鴨綠江推進。他不同意美國政府把韓戰嚴格限制在朝鮮半島的政策,堅持把戰爭擴大到中國本土,從而與美國政府發生嚴重衝突。1951年4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以不服從命令的理由將麥克阿瑟將軍撤職。

評論

麥克阿瑟將軍一生做了兩件大事:占領日本和指揮韓戰前期戰役。所以,本片應當是半部關於韓戰的影片。在上周剛剛逝世的格利高利·派克的精彩表演下,充分顯示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悲劇命運。他是個有才氣的軍人,但不是個有政治頭腦的軍人。影片裡有這樣一個鏡頭:美國政府嚴禁他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境內目標,於是他下令炸毀鴨綠江大橋朝鮮境內那一部分。他不無譏諷地感嘆道:“在我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我第一次命令只能把一座大橋炸一半,而且是必須從大橋中間的分界線開始炸毀一半!”

描寫韓戰的影視作品

時值那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爭過去五十年了,對於這場戰爭,中國人與美國人有著一些截然不同的記憶,當這種記憶體現在文藝作品中的時候,除了表達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錯位,還在於對這場戰爭勝負的模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