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情》

《鳳陽情》

《鳳陽情》,由梅花獎獲得者曾昭娟主演。《鳳陽情》自搬上舞台以來,深受專家和廣大觀眾好評,經過精心打磨,如今不論劇本、音樂、舞蹈,還是舞美、燈光,都散發出耀目的光彩,演員的表演更臻成熟,舞台形象日益豐滿,把一段明朝開國的故事演繹得動人心弦。劇中扮演馬皇后的本市著名評劇演員曾昭娟不僅較為準確地把握了人物,也為排演此劇付出了超常的艱辛。兩度腿負重傷,但她依然堅持排練、演出,幾度打磨,幾度公演,《鳳陽情》受到人們的廣泛讚譽。

內容介紹

《鳳陽情》《鳳陽情》

天津評劇院演出的評劇《鳳陽情》描繪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大腳皇后”馬秀英充滿傳奇而又質樸的一生,充分展現了她體恤民情,關愛百姓的情懷。從她和朱元璋的相識、相知到對皇子的悉心教誨以及她對大夫重刑天下的直言規勸到對苦難鄉親的體貼入微,處處都體現了她以民為本的深厚情意和平民意識。

人員名單

主創人員:
創意:盛和煜、張曼君
編劇:翟宏為盛和煜
導演:張曼君
唱腔設計;樊繼中(特邀)、元以羊、趙玉興曹金生
音樂設計、配器:馮國林(特邀)、齊金山、趙玉興
舞美設計:馬連慶(特邀)
燈光設計:邢辛(特邀)助理:劉曉強
服裝造型設計:張豫美(特邀)
道具設計:王胤霞、劉鑫(特邀)
舞蹈設計:項燕、孫大西(特邀)
副導演:王和平
唱腔配器:趙田中、齊金山
武打設計:張正秋(特邀)、溫軍
效果設計:程志霞、王剛
打擊樂設計:王壽年
劇務:楊濤、陳連軍
舞台監督:溫軍
策劃:曲潤海
監製:謝澤剛
裝置:李琦文 王秉瑞 趙德強
音響:王剛 程志霞 康健
燈光:劉曉強 梁垣 李鑫
服裝:劉洪 陳文英 劉德全
化裝;李紅軍 王岩 於艷霞
道具:楊雲生
字幕:張惠玲 李慧萍
演員表: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馬秀英——曾昭娟太 子——張進慶
朱元璋——趙斌 副 將——陳連軍
田 嫂——夏霞 太 醫——王傑
劉伯溫——王文濤鄭春林王昆
大太監——王志海李建民
女伴、義軍、女兵、元兵、賣藝人、錦衣衛、歌女、大臣:天津評劇院演員
樂隊伴湊人員:
司鼓:於學武板胡:朱永江
評二:趙田中大三弦:程建
二胡:張璐史濤邱汝槐笛子:李長生朱子陽 桂震芝(兼)
中朝:曹金生趙玉興(兼嗩吶)嗩吶:田曉平
大提琴:劉萍宋家梅:齊金山
貝司:劉陽電子琴:陸海
琵琶:陳國建銅板琴:閻小童(兼效果) 張樂(兼柳琴)梆子:馬加林(兼排鼓軍鼓)
揚琴:李俊霞鐃鈸:王壽年
中阮:勞潔小鑼:王磊芝
大阮:劉輝效果:曹士貴

影響意義

該劇通過對明代開國皇后馬秀英質樸而又傳奇一生的描寫,體現了“民為根基”的主題思想,很有現實的啟示作用。劇本一系列的情節展現,都使人們為這位“平民皇后”的獨特作為所深深感動。整個演出完善和諧,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舞台藝術設計比較清新,唱腔設計豐富而又具有鮮明的評劇特色,加上優秀青年演員曾昭娟的精彩演唱和表演,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希望在加工修改時進一步把握好馬秀英性格思想發展的尺度;在個別場次的舞美處理上要注意對優美田園風光的展現與劇中人物貧苦生存狀況在內涵上的一致性。

盤點中國著名曲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王金豆借糧》
《拖油瓶》
《絲絨記》
《二夾弦》
《二進士》
《盡瘁祁山》
《明鏡記》
《收姜維》
《阿Q與孔乙己》
《驚蟄》[河南曲劇]
《王寶釧》[河北梆子]
《寶蓮燈》[河北梆子]
《秦雪梅》[豫劇]
《夜宿花亭》
《司文郎》
《鍘刀下的紅梅》
《花打朝》
《春香傳》[評劇]
《風雨行宮》
《三更生死緣》
《美女涅槃記》
《賣苗郎》
《瘋僧掃秦》
《疙瘩屯》
《唐知縣斬誥命》
《梁山伯與祝英台》[評劇]
《都市彩虹》
《茶瓶計》
《牧羊卷》
《合鳳裙》
《天波樓》
《小二黑結婚》[評劇]
《半把剪刀》
《西廂記(拷紅)》
《大祭樁》
《五世請纓》
《花木蘭》[豫劇]
《鳳陽情》
《蔡文姬》[呂劇]
《李二嫂改嫁》[呂劇]
《苦菜花》[北京曲劇]
《楓洛池》
《王少安趕船》
《遲開的玫瑰》
《梁秋燕》[眉戶]
《穀雨》[眉戶]
《杜十娘》[評劇]
《秦香蓮》[評劇]
《一字獄》
《鄭瑛嬌》[秦腔]
《梁紅玉》[龍江劇]
《木蘭傳奇》
《祥子與虎妞》
《老媽開嘮》
《正義圖》
《遼南戲(遼劇)》
《滿都海斯琴》
《走西口》[上黨梆子]
《二人台》
《三關排宴》
《表花》
《土炕上的女人》
《西廂記》[蒲劇]
《八件衣》
《胡風漢月》
《紅岩詩魂》
《舍飯》
《楊八姐遊春》
《齊王拉馬》
《花亭會》
《杜鵑山》[評劇]
《潘楊訟》
《空印盒》
《李爾王》[絲弦]
《半江清澈半江紅》
《向陽商店》
《家》[評劇]
《張羽煮海》
《南北和》
《江姐》[評劇]
《人面桃花》[評劇]
《黛諾》
《孫安動本》
《長孫皇后》
《虎符》
《補天》
《薛剛反唐》
《道情》
《卷席筒》
《包公賠情》
《二度梅》
《倒霉大叔的婚事》
《煙花淚》
《火焰駒》
《紅菊》
《金水橋》
《瓊花》
《月亮光光》
《春秋配》
《三滴血》
《香魂女》[豫劇]
《程嬰救孤》
《唐知縣審誥命》
《紅白喜事》
《小姑賢》
《周仁回府》
《走雪山》
《清風亭》
《小女婿》
《陳三兩》
《蝴蝶杯》
《櫃中緣》
《三娘教子》
《馬寡婦開店》
《金沙江畔》
《謝瑤環》
《無雙傳》
《祥林嫂》
《金玉奴》
《朝陽溝》
《美狄亞》
《村官李天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