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

科學出版社出版、龔非力主編的《醫學免疫學》一書主要適用於高等醫學院校基礎與臨床醫學和綜合大學生命科學各專業研究生(博士和碩士)作為“醫學免疫學”或“免疫生物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免疫學專業人員和臨床各科醫務人員作為掌握和學習現代免疫學理論的參考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本書插圖本書插圖

《醫學免疫學》又名《醫學免疫學(第3版)》,在《醫學免疫學》教材中,讀者可以看到:現代免疫學最新研究進展和最新數據;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圖,幫助讀者直觀地理解最複雜的免疫應答過程;新穎的編排方式使知識要點更易被掌握;部分章節用小號字排版,為尚未定論或僅供讀者拓寬知識面的內容;索引詞在正文中均用醒目的藍色字表示,以方便讀者查找;附錄中所列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均為截止到2009年6月的最新資料。本書作者在內容篩選、文字撰寫、審閱、修汀、繪圖等環節進行了深入探索,以期在充分反映現代醫學免疫學最新進展的同時,不致過多增加全書的篇幅,力爭使本書實現內容新穎、文字簡明、邏輯嚴謹、圖表精美、知識構架完整、價格合理,希望能使讀者滿意。

內容簡介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免疫學系的教師根據多年教學和科研實踐,充分考慮到日前高等院校研究生“醫學免疫學”教學的現狀和需要,並參考國內外最新文獻和專著所編撰的免疫學教科書。全書涉及免疫系統解剖、免疫系統生理、免疫病理和免疫學套用等內容,共分為21章約70萬字,並有200餘幅插圖和5篇附錄。本書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免疫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並結合現代免疫學最新進展,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重要免疫學現象的分子機制,是一部很有參考價值的醫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篇免疫系統
第1章免疫系統
第2章免疫球蛋白
第3章補體
第4章細胞因子
第1節細胞因子概述
第5章免疫細胞膜分子
第1節白細胞分化抗原
第6章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第7章固有免疫細胞
第8章T/B淋巴細胞
第2篇免疫應答
第9章固有免疫
第10章抗原與抗原提呈
第11章免疫應答分子機制
第12章適應性免疫應答的特點及免疫調節
第3篇免疫病理
第14章超敏反應
第15章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
第16章感染與免疫
第17章免疫缺陷性疾病
第18章移植免疫
第19章腫瘤免疫學
第4篇套用免疫學
第20章免疫生物治療原理
第21章免疫學檢測及相關實驗技術
附錄
附錄Ⅰ細胞因子
附錄Ⅱ趨化因子及其受體
附錄Ⅲ人CD分子的主要特徵
附錄Ⅳ中英文名詞及縮略語對照
參考文獻
索引

創作背景

現代免疫學

現代免疫學發展極為迅速,免疫學基礎理論和套用領域不斷取得引入矚目的新成就。近年來,在APC加工、處理內源性/外源性抗原的胞內機制、T/B細胞在胸腺和骨髓內外的分化發育、TCR/BCR特異性識別抗原的分子機制、T/B細胞激活信號的胞內傳導途徑、免疫細胞的凋亡機制及其生物學意義、MHC生物學作用的本質、各種免疫分子(細胞因子及其受體、黏附分子及其配體、CD分子等)的生物學特徵及其功能、移植排斥反應的機制及移植耐受的建立、HIV感染和致病的免疫學機制等方面,均獲得令人鼓舞的新成果。同時,在基因工程抗體和其他新型免疫分子的研製、新型免疫生物療法和現代免疫學技術的建立、分子疫苗的研製等免疫學套用領域,也獲得長足進展。

同濟醫科大學

面對日新月異的免疫學新理論、新技術,根據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教學的現狀,同時考慮到免疫學專業工作者和臨床醫師的知識更新,同濟醫科大學免疫學教研室重新編寫了“醫學免疫學”研究生教學參考書。此前,本教研室歷年來已先後數次編寫了相類似的教材,受到使用者的歡迎。為了儘可能反映當代免疫學理論和技術的進展,並適應醫學院校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研究生“免疫學”教學的需要,本版內容做了較大篇幅的增刪和修改:一方面,增加了“抗原提呈”、“細胞凋亡和免疫”等章節;另一方面,全書適當地側重闡明免疫學現象的分子機制。

主要讀者群

本書的主要讀者群是醫學院校臨床和基礎各學科研究生,以及綜合大學相關學科研究生,其中多數為非免疫學專業。因此,本書仍遵循既往的編寫原則,內容上堅持系統性和完整性,務求準確、詳盡地闡明免疫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同時儘可能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介紹現代免疫學的重要進展及其分子機制。

知識點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immunesystem)是人和高等動物體內識別自我和危險信號從而執行免疫功能的系統。免疫系統由多種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獨立於血管體系之外的各級淋巴管道組成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兩類:①中樞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或初級免疫器官(pri—maryimmuneorgan),包括胸腺、骨髓和腔上囊(禽類),多能造血幹細胞在這些部位產生,並發育、成熟為免疫細胞;②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immuneor—gan)或次級免疫器官(secondaryimmuneorgan),包括淋巴結、脾及黏膜相關免疫系統,成熟免疫細胞定居在這些部位,並在此執行應答功能。

組織液

組織液大部分經毛細血管靜脈端吸收進入血循環,小部分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循各級淋巴管道向心流動,最後注入靜脈而重新進入血循環。外周淋巴器官由各級淋巴管道相連,具有過濾淋巴的作用。組織局部發生病原微生物感染出現炎症反應時,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水腫,淋巴液隨之增多,從而使抗原及捕獲抗原的DC等APC更易進入局部引流淋巴結,從而引起適應性免疫應答。

生物種系

免疫系統隨生物種系進化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無脊椎動物,甚至植物已具備固有免疫系統。無脊椎動物的防禦功能僅表現為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炎症反應。脊椎動物門才進化出淋巴細胞和淋巴器官,進而發展出適應性免疫應答。長期物種進化過程中,最早出現的免疫器官和組織並未被新出現的免疫器官和組織所代替,而是與新的、更高級的免疫器官和組織協調發揮作用。

有關基礎醫學方面的書籍(五)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醫學機能學實驗》
《病理生理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程》
《人體工程學概論》
《正常人體形態結構實驗教程》
《新編醫學動物實驗設計與方法》
《醫學機能學實驗》
《機能實驗學》
《免疫技術》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指導》
《醫用化學實驗》
《病理解剖學實驗教程》
《醫用化學(上冊)》
《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能和策略》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
《生理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教程》
《複雜疾病遺傳學研究方法》
《醫學形態學實驗教程(人體解剖學)》
《生理學基礎》
《醫學形態學實驗指導(一)》
《醫學心理學》
《免疫學基礎》
《人體寄生蟲病誤診分析》
《話說免疫》
《醫用基礎化學學習指導》
《我們的身體是如何工作的》
《醫學遺傳學》
《醫用生物學》
《病理學》
《形態學實驗技術》
《人體寄生蟲學彩色圖譜》
《病理生理學學習指導》
《解剖生理學基礎》
《病原生物與免疫實驗學》
《醫藥套用統計》
《醫學細胞生物學》
《醫學免疫學》
《醫學化學實驗》
《醫學美學》
《病理學CBS教材》
《人體解剖學實驗教程》
《醫學心理學教程》
《醫用化學實驗教程》
《我們的器官會說話》
《免疫學實驗技術》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倫理學》
《醫用生理學》
《醫學顯微形態實驗學》
《臨床細菌學檢驗》
《生物醫學工程學導論(1)》
《醫學機能實驗學》
《臨床免疫學檢驗》
《青少年人體使用手冊》
《病理學實驗教程》
《現代組織化學原理及套用》
《組織學與胚胎學》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TH類細胞極化群體的基礎與臨床》
《基礎醫學實驗教程》
《人體解剖學歌訣》
《病原生物學學習綱要》
《免疫學檢驗分冊》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程》
《藥物化學實驗教程》
《免疫革命》
《醫學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實驗技術》
《生理學學習指南》
《醫學細胞與遺傳學實驗教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