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回憶錄》

《赫魯雪夫回憶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赫魯雪夫。《赫魯雪夫回憶錄》是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於1964年失去黨和國家的一切職務後開始以口授形式完成回憶錄。該回憶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蘇聯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畫面,披露了長期以來諱莫如深的蘇聯最高層的重要活動,介紹了某些政治事件始末,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赫魯雪夫回憶錄》(全譯本)第一卷記述了赫魯雪夫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40年代衛國戰爭勝利結束這段時期的政治生活經歷。對基洛夫被刺事件、“大清洗”和中央全會代表選舉內幕、二戰前夕的蘇德政治軍事交易、二戰背景下的軍人將領和高層政要的表現以及史達林台前幕後的作為做了評價和描述。同時回顧了蘇聯軍民在二戰初期失利直到衛國戰爭轉敗為勝這一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

《赫魯雪夫回憶錄》第二卷講述的是赫魯雪夫一生中處於權力顛峰、即擔任蘇共和政府領導人的最重要時期的工作。詳細敘述了開墾東部荒地和大規模工廠式住宅建設的歷程,對於確保國家安全合理平衡開支的重要性也多有論及。同時詳細講述了史達林去世後新領導班子的組成,赫魯雪夫與貝利亞之間的衝突,以及在蘇共二十大就史達林在本國人民面前所犯罪行所做報告的出發點。

《赫魯雪夫回憶錄》第三卷主要涉及蘇聯國際事務,或詳或簡地敘述了蘇聯與社會主義各國的關係以及赫魯雪夫對各國領導人的態度。尤其集中回顧和評價了中蘇關係,對後來出現的關係冷卻、惡化,最終決裂,做出了個人的解釋,描述了從他的角度所看到的一切,對於重現中蘇關係演變的歷史圖景提供了第一手珍貴資料。

創作背景

20世紀60年,赫魯雪夫自從被其昔日的“戰友”搞下台後,心中鬱悶,無法排遣,也曾試過攝影、垂釣之類休閒活動,均半途而廢。終於有一天,他在家人和朋友的慫恿和勸說下,開始了回憶錄的口授,經過反覆嘗試,漸漸地找到感覺,進入角色。

關於赫魯雪夫正在口授回憶錄的密報,早已使羽翼漸豐的勃列日涅夫寢食難安。他派人找赫魯雪夫談話,稱中央政治局要求停止回憶錄的寫作並將已經口授的部分立即上交中央。赫魯雪夫不肯就範,他嚴詞拒絕,說他身為蘇聯公民,有權寫回憶錄,這個權利無法剝奪,他的口授記錄是供中央、黨和全體蘇聯人民使用的,希望他所寫的東西能對蘇聯人、對蘇聯的領導人和國家有所裨益。這次談話使赫魯雪夫深受刺激,回憶錄的寫作一度陷於停頓。

赫魯雪夫赫魯雪夫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然天賜良機,兒子謝爾蓋偶然結識了一個名叫維塔利·葉夫根尼耶維奇·路易的人。路易時任一家英國報紙駐莫斯科的記者,擁有普通蘇聯公民望塵莫及的出國自由和交往自由。國家安全機關要求路易提供某種服務,以作為準許他替英國人工作的交換條件。雙方很快談妥,謝爾蓋真正感興趣的,是路易正參與策劃在西方出版蘇聯國內遭禁的手稿。

過了一段時間,赫魯雪夫忽然又提到在國外出版回憶錄的話題,他對兒子說:最好讓中間人去找一家可信賴的出版社,讓他們出書,等我們這邊發出信號後再出。接著他又說: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他們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不是悄悄偷走材料,就是沒收。出版商將手稿的編譯工作交給當時還默默無聞的牛津大學學生斯特羅布·塔爾博特。他廢寢忘食地工作,做飯和打掃房間均無暇顧及。幸虧同宿舍的比爾·柯林頓,也就是未來的美國總統主動承擔了這些生活雜務。日後,塔爾博特當上了柯林頓政府的副國務卿。

1970年11月初,蘇聯當局得知《 赫魯雪夫回憶錄》即將在美國出版的訊息,驚恐萬狀,命令赫魯雪夫立即去黨的監察委員會。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爭論後,赫魯雪夫同意在一份聲明上籤字,聲明中說,該回憶錄純系偽造,他本人從未將任何回憶錄或者回憶錄性質的材料交給任何人。

1971年1月,赫魯雪夫終於見到了英文版的《 赫魯雪夫回憶錄》,8個月後他即離開人世。又過了三年,回憶錄第二卷問世。該書先後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15種文字。而在蘇聯,直至戈巴契夫上台四年之後的1989 年,人們才在《星火》雜誌上陸續看到回憶錄的片斷,全文則從1990年2月起在《歷史問題》雜誌上連載數年。1999年,俄羅斯莫斯科新聞信息出版公司出版了裝幀精美的四卷本《赫魯雪夫回憶錄》。

目錄

譯者序

致中國讀者
頭頂最禿和膽子最大的人(安德烈·比托夫)
前言
引子 第一卷 政治委員
1 簡單談談我自己
2 第十四次黨代表會議
3 談談新經濟政策
4 第十五次黨代表大會
5 遷往哈爾科夫
6 遷往基輔
7 在工業學院
8 和史達林相識
9 莫斯科的日常生活
10 基洛夫遇刺
11 基洛夫遇刺的某些後果
12 重返烏克蘭
13 從烏克蘭到莫斯科(30~40年代之交)
14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益臨近
15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6 戰前局勢
17 艱苦的1941年夏天
18 1941年夏秋兩季的人物和事件
19 1942年:從冬天到夏天
20 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旁
21 史達林格勒轉折
22 通向羅斯托夫之路
23 庫爾斯克會戰前夕及會戰初期
24 向第聶伯河挺進!
25 基輔收復了!
26 解放烏克蘭
27 向勝利挺進!
28 戰後的思考
29 偉大衛國戰爭之後的遠東
30 關於戰爭回憶錄

附錄一 第二卷 改革家

前言
31 戰後初期
32 重返莫斯科
33 關於幾個人物
34 史達林的一個缺點
35 貝利亞及其他人
36 史達林一家·斯韋特蘭卡
37 史達林的最後歲月
38 韓戰
39 醫生案件
40 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
41 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之後
42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43 史達林談自己
44 史達林之死
45 關於史達林的思考
46 再談貝利亞
47 史達林去世之後
48 從蘇共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到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49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之後
50 建設得更多更好
51 農業
52 墾荒
53 我們尚未做到所期望的豐衣足食
54 土地與我國科學
55 談談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
56 大田如棋盤
57 談談機器拖拉機站和專業化
58 我們因組織不健全而蒙受損失
59 我對玉米情有獨鍾
60 我們的商店空空如也
61 史達林的遺產
62 海軍
63 飛機與飛彈
64 反飛彈防禦系統
65 坦克和大炮
66 運輸工具問題:車輪還是履帶?
67 薩哈羅夫與核武器
68 太空中的合作
69 關於庫爾恰托夫、克爾德什、薩哈羅夫、圖波列夫、拉夫連季耶夫、卡皮察等人
70 政權、朱可夫、馬利諾夫斯基及其他人
71 關於以色列、埃及、六日戰爭和我國的軍人
72 裁軍
73 和平與戰爭
74 核戰爭和非核戰爭
75 軍備競賽還是和平共處?
76 國家開支
77 我不是評判人
附錄二 一 尼·謝·赫魯雪夫關於軍事改革的報告
二 媽媽的筆記
三 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弗·安德羅波夫呈送蘇共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四 1970年赫魯雪夫在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受審的速記記錄
五 關於尼·謝·赫魯雪夫逝世的訃告
六 送別
七 “今日打掃衛生”
回憶錄寫作出版經過
第三卷 國務活動家
78 與奧地利簽訂和約前後
79 日內瓦四大國領導認會晤
80 與阿登納會晤
81 訪問英國
82 初到美國
83 從紐約到愛荷華
84 華盛頓和戴維營
85 訪問法國
86 巴黎四方會談
87 訪問聯合國
88 約翰·甘迺迪與柏林圍牆
89 加勒比海危機
90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
91 沿著社會主義道路
92 毛澤東
93 人民革命勝利後與中國的友誼
94 對華關係風雲突變
95 對華關係進一步惡化
96 胡志明
97 關於阿爾巴尼亞
98 南斯拉夫問題
99 德國問題
100 波蘭鄰居
101 匈牙利鄰居
102 捷克斯洛伐克鄰居
103 羅馬尼亞鄰居
104 印 度
105 在緬甸
106 從印度到阿富汗、伊朗,再到印度
107 關於印度尼西亞
108 關於埃及
109 中東的六日戰爭
110 從敘利亞到葉門
111 和非洲各國的關係

精彩書摘

第十五次黨代表大會

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毛澤東與赫魯雪夫

第十五次黨代表大會上,展開了一場針對季諾維也夫分子的尖銳鬥爭。列寧格勒代表團發言時宣讀了一封致大會主席團的信,要求根據聯共(布)黨章的規定,由該代表團產生一名做副報告的人。他們推出季諾維也夫,想讓他做一場針對史達林報告的副報告。我現在已無法準確地回憶了,但我的印象中第十四次黨代表大會上做報告的還是季諾維也夫,而史達林做的是關於組織問題的副報告。可是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已經是由史達林做報告了。

代表大會宣布開幕,大會的領導機構剛剛成立,季諾維也夫分子即提出針對中央委員會報告的自己的副報告人。我們仍然坐在中心位置,我們右首是列寧格勒代表團,左首是莫斯科代表團。我們就所有的問題同莫斯科代表團進行了接觸,奮起反對當時所說的列寧格勒反對派。當時,與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好同志相遇,我不是把他當朋友,而是把他當敵人看待。

如果回憶一番我們的黨和人民所走過的道路,並從這個角度評價史達林的作用的話,那么,在那些事件和黨內力量對比的背景下,這種作用其實基本上是正面的。我指的是像托洛茨基派、季諾維也夫派、瑟爾佐夫一洛米納澤左右傾集團之類的反對派。如果要評價史達林的個人作用,那么他是很突出的:在團結全黨方面,在動員黨的力量克服困難、恢復工農業、實現工業化和加強紅軍建設方面,他的作用和活動都是具有決定性的。因此,史達林居於黨的主導地位、黨也支持他,這絕非偶然。值得注意的是,革命初期他的名字在廣大民眾中甚至在黨內並不怎么廣為人知。更為知名的是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尤其是布哈林。列寧說得很好:“布哈林是黨的寵兒。”我們的幹部當年都是根據布哈林所寫的《共產主義ABC》來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他在廣大民眾中的知名度非常高。但是作為組織者,史達林還是更勝一籌;布哈林是作為宣傳者、鼓動者在黨內居於顯要地位的。他曾任《真理報》主編,也確確實實是《真理報》所需要的主編。雖然像列寧所說的那樣,他本人也犯了一些錯誤。

價值

赫魯雪夫的一生和經歷儼如整個蘇聯時期的一面鏡子:革命,內戰,饑荒,集體化,大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史達林主義,後史達林主義。他晚年撰寫的回憶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蘇聯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畫面,披露了長期以來諱莫如深的蘇聯最高層的重要活動,介紹了某些政治事件的始末,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讀他的回憶錄,就無法徹底弄清蘇聯的興衰和冷戰的歷史。

本書是根據不同時期和在不同情況下從各方面得來的資料彙編而成的。本書中明顯的歷史政治印記,充分說明赫魯雪夫對待國內外事物所持的政治立場和觀點。而他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內外政策和毛澤東同志的無理態度、謾罵攻擊的粗暴行為,都是人們所熟知的。歷史證明,這一切都無損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陰擋不了歷史前進的步伐。

關於作者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1894年——1971年),原蘇聯領導人。1953年9月至1964年10月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58年至1964年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的政治生涯涵蓋了從十月革命到20世紀60年代蘇聯幾個重要歷史時期,任內對蘇聯各方面實行積極改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