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隊》

《第一小隊》

《第一小隊》是由日本、俄羅斯、加拿大三國合拍的動畫長片。炮聲隆隆的東方戰線上,納粹秘密召喚古老幽靈騎士死後重生,準備一舉揮軍血洗莫斯科,俄軍則將這場首都防衛戰的勝機系在一名具預知能力的十四歲少女身上。本片是俄國影人與日本動畫人才合作下的心血結晶,結合電腦動畫背景、手繪角色與真人訪談片段,以俄國悲壯歷史為骨架、奇幻元素為血肉,交織出真偽難辨的二戰血淚悲歌。

基本信息

故事背景

《第一小隊》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幾天后的東區戰線,德國納粹軍的黨衛隊(Schutzstaffel,簡稱SS)司令官Martin Linz意圖喚醒出十二世紀時期東征十字軍中的“超能力部隊”,並組成幽靈軍團來攻占蘇聯本土。劇中的5位年輕男女主角:Nadya、Leo、Zena、Marat、Valya是在蘇聯軍隊中服役、接受手術改造的“超能力士兵”,而他們的任務即是盡全力消滅這批幽靈兵團,以擊敗納粹司令官的野心。

劇情簡介

《第一小隊》劇照《第一小隊》劇照

1942年,蘇聯紅軍已經用有效的反擊遏制了納粹德國的進攻,並即將進入大反攻。已經察覺到敗局的德國開始慌不擇路的投入於邪惡的黑暗詛咒,寄希望於亡靈大軍的幫助。在冰天雪地的蘇聯,14歲的少女Nadya由於對戰爭的恐懼而激發了一種神奇的能力——她能看見“真理時刻”,人的死亡、即將到來的戰鬥、以及下一個決定性的瞬間。一名長者指引Nadya前往莫斯科,在那裡,她將發現自己的敵人,也將找到自己的同伴。那是對抗納粹亡靈大軍的特殊組織,由一群少先隊員組成的“第一小隊”。

主創介紹

《第一小隊》海報《第一小隊》海報

導演 Director:
蘆野芳晴 Yoshiharu Ashino

編劇 Writer:
Aljosha Klimov ....
(story)/(screenplay)Misha Sprits ....
(story)/(screenplay)

演員 Actor:
謝爾蓋·艾斯曼 Sergei Aisman
Baron Von Wolff (voice: Russian version)
格奧爾基·瑪爾季羅西揚 Georgi Martirosyan
伊麗娜·薩維娜 Irina Savina
Valya (voice: Russian version)Michael Beskorovainy
Hunchback (voice: Russian version)Elena Chebaturkina
Nadaya (voice: Russian version)Damir Eldarov
Butcher (voice: Russian version)Olga Golovanova
Nadya's Mother / Twins (voice: Russian version)Aleksandr Gruzdev
General Below (voice: Russian version)Artem Kipnis
Doctor (voice: Russian version)Liubomiras LauciaviciusRudolf Pankov
Monk (voice: Russian version)Aleksandr PashutinNikita Prozorovsky
MC Obergruppenfuhrer / SS Linz (voice: Russian version)Gennadi SajfulinTheodor SchulerLudmila Shuvalova
Zena (voice: Russian version)Michael Tikhonov
Leo (voice: Russian version)
製作人 Produced by:
田中榮子 Eiko Tanaka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DJ Krush
攝影 Cinematography:
Sergey AkimovJoãoa
Costa PintoKumiko
Sakamoto
剪輯 Film Editing:
Sergey AkimovJoão
Da Costa PintoKumiko
Sakamoto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Tomoyasu
Fujise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Vladimir Zheleznjakov

幕後製作

《第一小隊》海報《第一小隊》海報

日本俄羅斯加拿大三國合拍的動畫長片《第一小隊》根據俄羅斯作家的原著改編,由日本方面重新詮釋,日本著名動畫工作室Studio 4℃接下了本片的製作重任,並由赫赫有名的《黑客帝國動畫版》和《惡童》的製作人田中榮子坐鎮,導演由Studio 4℃的蘆野芳晴擔當,腳本是來自俄羅斯方面的,此次是日本動畫史上日俄兩國首度合作。

該片根據俄羅斯作家的原著改編,由日本方面重新詮釋,導演由Studio 4絲℃的蘆野芳澄擔當,腳本是來自俄羅斯方面的,此次叛日本動畫史上日俄兩國由首度合作。影片二躍時期的俄國為背景,講介了具有超能力的14歲美少女與朋友們,對抗納粹亡靈士兵的冒險故事。

2009年10月15日,日俄合作的衛國戰爭題材動畫電影《第一小隊》如期在俄羅斯院線上映。但在這之前的幾天,網上已經出現了一個1小時長的高畫質片源,猜測是此前在莫斯科電影節上放映的試映版拷貝,通過某些渠道泄露了出來。這也是目前能夠獲得的唯一片源。從這幾天俄羅斯網路上的風聲看,也有一種說法是,這個1小時長的“完全版預告片”就是正片——說它是“預告片”,是因為這怎么看也不太像一部徹底完工的作品,片長僅1小時,許多之前公布的場景和人物只是一帶而過 中間還穿插了若干段對老兵和學者的真人訪談。如果這果真是正片,那只能說明製作方的創意過於前衛,或者遇到了資金困難,只能先拿出一個半成品來試水。

幕後花絮

《第一小隊》宣傳畫《第一小隊》宣傳畫

曾出品《心靈遊戲》《惡童》等多部具有國際影響力動畫巨作的日本動畫工作室STUDIO4℃,其最新推出的動畫長片《第一小隊》,在2009年的第31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新進導演特別獎”以及“ 《俄羅斯商報》獎”兩項大獎。

儘管如此,以目前看到的內容而言,這仍然是除蘇聯自己的卡通片以外,關於蘇聯最靠譜的動畫作品。首先,片中沒有出現西方影視作品中常見的醜化蘇聯的成分,從主角到普通的紅軍士兵,都是很正面的形象,而對於法西斯分子則沒有留任何情面。其次,除日本動漫風格的人物設定和玄幻成分以外,場景、裝備設定都基本忠實於史實,對時代氛圍的營造是非常到位的。此外,出乎人意料的是,本片的一個核心人物竟然是以大能政委耶列明科為原型[見題圖],而雙方不惜召喚亡靈復活死人事實上是為了爭奪這位引領紅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衝鋒的大紅軍營長耶列明科 1942年 此POSE成為大能政委經典形象
本片片名為在英文裡指“決定歷史走向、事件成敗的關鍵時刻”,本片正是圍繞這個概念展開劇情的——黨衛軍雅利安祖先遺產學會的大仙們算出,在1942年初的某個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會有一個能夠改變歷史走向的人在那個時刻出現,並以他的行為改變歷史的進程,而這個人就是那位以耶列明科為原型的能夠引領士兵發動衝鋒的紅軍指揮員。為改變納粹德國戰敗的歷史宿命,祖先遺產學會的大仙們決定召喚出1242年在同一地點被古羅斯聯軍擊敗的十字軍聖劍騎士團的亡靈,利用發生的時機從地獄穿越回來,在那一刻消滅大能政委,阻止紅軍的攻勢,從而改變歷史;而這一企圖被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蘇聯情報機關УВР六部發現,於是拯救大能政委的行動開始了——拋開非唯物主義的那些東西不談,這個設定本身就非常究級非常強大[實在找不出什麼正式的辭彙來形容了
30年代海報風的片頭作為動漫作品能夠加入正宗的蘇聯元素 這真是不容易 譬如這一段就是直接複製了史達林時代的民歌女皇、功勳歌唱家莉莉婭·羅斯蘭諾娃在前線慰問演出的場景(甚至直接用了羅斯蘭諾娃演唱民歌〈Валенки〉(氈靴紅軍戰士的形象都很親切,沒有像西方影視作品中的場景、建築、時代氛圍的營造也非常贊。

影片評價

《第一小隊》《第一小隊》

這是一部似是而非的動畫,光看外表似乎覺得他很內涵。紀錄片式的採訪,厚重的二戰背景,陰郁晦澀的通靈主題。如果沒有看過正篇只看介紹,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走人狼路線的文藝故事。如果你是抱著這種態度來的,那恐怕會像我一樣大失所望,因為在這個故事裡你能得到的感動,文藝氣息,思想深度,真的還不如聖鬥士呢。這只是一個掛著二戰外殼的小成本故事,而它比一般動畫更糟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裡根本沒有人物刻畫。

名叫第一小隊,宣傳海報包括介紹里都是一群人做配合默契狀,那應該是一個角色群戲吧。但是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小隊完全是獨角戲,而除了女主之外的眾位隊員,實際上真的只起到了武器的作用,從精神實質上來說,還不如高達,聖衣,斬魄刀這類明星道具。他們完全是一幫召喚獸,而全片的主線就是想法把他們召喚出來,去對抗敵人召喚出來的另一撥召喚獸。這種人物塑造,只能說是塑造到人設就算完了。而那個蘋果的橋段,與其說是一種人物描繪,還不如說是一場不得不出現的秀,沒什麼新意也沒什麼紀念價值。

從穿插的真人記錄部分看,導演是想要作出一個厚重的歷史感的,畢竟是少有的東線主題,而採訪的學者和老兵也做了功課,說的很動情,畢竟是親身經歷,那個冰血紛飛的年代,留下的記憶一定是刻骨銘心,永誌不忘的。只可惜這個膚淺的故事主題和拙劣的人物塑造實在撐不起這個恢弘的氣勢來。那么動畫是不是就不應該涉及這種陰暗,寫實,或者說不那么真善美的方面呢?

動畫由於它的特點,表現上比電影更抽象,也容易弄得更唯美或者說更脫離現實。很多真人表現得段落會笑場,但如果做成動畫,卻可以很感人很靚麗。似乎是因為他畢竟形象離生活比較遠,我們在看的時候就明白,這是寫意的,不是真的,所以對氣質的要求遠遠高過對真實性的考量。這是由於動畫的表現手法自然所致,其實跟主體沒有什麼過大的關係。而越是畫風現實的作品,其實和電影就貼的越近,大家也越拿他當真實的故事來要求。拜現在的技術所賜,動畫已經可以越來越接近電影了,所以原來在畫面上不得不產生的與現實的差距感,也可以逐漸縮小到趨近於沒有。其實,這就給動畫走向現實,提供了技術的可能性。

天國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而動畫作為一種商業手段,絕沒有拒絕客戶的道理。所以隨著技術的提升,唯一的道路就是兼容並包。要畫天國那種理想型的故事,也要有現實類的殘酷作品,原因就是看客們需要。觀眾的口味是五光十色的,有人愛看情景喜劇,有人就要看BT懸疑片,那么動畫要發展,就必須照顧所有人,因為觀眾就是上帝。而動畫在這點上是有優勢的,電影能表現得,隨著技術的進步,動畫也會逐漸能。而電影可能永遠也無法做到的那種與現實的距離感,動畫輕易能做到。所以動畫一定要像電影那樣解放思想,沒有不能碰的題材,沒有做不出來的畫面。只有具有了這種精神,動畫的才能引來最大量的客群群體,只有努力精益求精的提升自己的品質,擴大自己的客群層面,才能獲得良好的口碑,才能把動畫之路,越走越寬。

不足之處

《第一小隊》《第一小隊》

問題之一可能是劇本不夠鮮明。本片核心內容是二戰期間,蘇德特工組織試圖利用冥界的力量為各自的軍事服務。德方採用招魂術,召喚出十二世紀時期東征十字軍來打倒蘇軍。蘇方則排遣特工進入冥界,嘗試找出扭轉乾坤的辦法。兩方的幽靈軍團在“真理瞬間”為歷史前進的方向展開激戰。
這個故事乍看起來挺吸引人,不過這種類似“聖杯戰爭”的傳說也並不新鮮。詛咒、封印、冥界、招魂,還有聖劍和來日復活,總歸是一套固定的流程吧。本片把它們和二戰與納粹扯在一起,營造一段魔幻的二戰史,我覺得難為東方觀眾接受。畢竟二戰的真實和招魂的神秘都是固定在腦中的印象,我們對“聖杯戰爭”這樣的傳說又沒有深厚的宗教氛圍感,動畫生硬的把二者擺在一起,使得災難深重的二戰變成了招魂除靈的神秘主義拯救世界?觀看時對本片情節難有心理認同感。
問題之二是製作上的風格。《第一小隊》是俄羅斯的劇本,故事本身偏於戰爭場面和神秘懸疑。不過製作方是日本公司,不可避免的要沿用日本線路。動畫對女主角的塑造便是如此。恩愛的父母、體貼的情人、戰爭的創傷和敢於去承擔重任,這些日式主角的成長線動畫都有表現,而且給女主角回憶時的畫面都很細膩優雅,具有文藝的懷舊感。可是問題在於,這些細節放在本片裡也沒給人留下太多印象。因為本片的大環境是幽靈戰爭,強調神秘懸疑,而本片在這方面的氛圍營造顯得淺陋。故事細節單看很精緻,但偏於日式的鬆散,放於全片的背景下顯得銜接不夠緊湊,好像全片少了一種魔幻戰爭題材應有的節奏感。對女主角著墨較多,但也是偏於表現她個人感情,沒怎么表現出她在本片大環境下的獨特個性,即她作為一個“超能力者”的所思所想與獨特戰爭體驗。所以女主角人設很好,感覺上卻還有點蒼白,倒是揮舞日本刀時的英姿頗讓人過目不忘。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真人訪談的使用。本來再二戰題材中使用真人訪談,給人感覺是具有真實感、歷史厚重感的敘事手段。可片中這幾位大談幽靈戰爭對二戰戰場的重要性、歷史性,怎么看起來都有點哭笑不得吧。不知道二戰時期是不是真有幽冥特工一說,也不知道這幾為是真的專家還是特型演員,反正聽他們說了半天,沒被說服反倒感覺在故弄玄虛。當然,這條真人敘事線也是有作用的,我覺得他們主要是為了闡明何為“真理瞬間”。 真理瞬間是本片設定的一個亮點,那位身系歷史的上尉舉槍衝鋒時的身影也是本片的一大名場面。

獲獎情況

這部動畫在2009年6月份亮相第31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便斬獲了“新進導演特別獎”以及“《俄羅斯商報》獎”兩項大獎,之後又陸續在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美國奧斯汀幻想電影節(Fantastic Fest)亮相,贏得一路好評。

盤點二戰相關電影

電影中的二戰數不勝數,愛情、戰爭、荒誕、紀實各種題材均有涉獵,本任務稍做盤點。

二戰電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