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泉鄉禮》

《泰泉鄉禮》

《泰泉鄉禮》中國古籍,作者黃佐,現已完結。

《泰泉鄉禮》《泰泉鄉禮》
《泰泉鄉禮》中國古籍,作者黃佐。七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泰泉其號也。香山人。正德辛巳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跡具《明史.文苑傳》。佐之學雖恪守程朱,然不以聚徒講學名,故所論述,多切實際。是書乃其以廣西提學僉事乞休家居時所著,凡六卷。首舉鄉禮綱領,以立教、明倫、敬身為主。次則冠婚以下四禮,皆略為條教。第取其今世可行而又不倍戾於古者。次舉五事,曰鄉約、鄉校、社倉、鄉社、保甲,皆深寓端本厚俗之意。末以《士相見禮》《投壺》《鄉射禮》別為一卷附之。大抵皆簡明切要,可見施行,在明人著述中猶為有用之書。視所補註之《皇極經世》支離曼衍、敝精神於無益之地者,有空言實事之分矣。

章節

卷一 鄉禮綱領
卷二 鄉約 卷三 鄉校
卷四 社倉卷五 鄉社
卷六 保甲

相關資料

《泰泉鄉禮》黃佐
中國傳統社會,民間組織在廣大鄉村社區的道德教化中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明代黃佐在其《泰泉鄉禮》中對此多有記述。由《泰泉鄉禮》,可見傳統國家通過編織民間社會在鄉村社區建立了多層面而又相互貫通的道德教化網路,藉此,在廣大鄉村構建起“心悅誠服”的統治秩序。以《泰泉鄉禮》為鑑照,當代新農村建設不應忽視道德教化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而對民間組織在道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更須格外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