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雜誌]

《武當》[雜誌]
《武當》[雜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武當》按時定期、保質保量編輯出版武當雜誌,積極宣傳武當文化和丹江口市,擴大本地對外影響。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武當》《武當》

《武當》雜誌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獨家流派性武術養生月刊(國際流行開本大16開,72頁,加彩色插頁),融武術、氣功、養生、醫藥於一體。在全國武術氣功期刊中獨樹一幟,深受廣大武術、氣功養生愛好者的歡迎,知音讀者遍及中華大地及海內外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中文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及中國武術宣傳先進單位。

主要欄目

有:挖掘整理、太極天地、八卦方陣、武當論譚、實戰搏擊、武魂毓秀、仙學之門、玄海窺真、健身氣功、養生錦囊、武當論道、武當縱橫、武當文苑。
為方便讀者閱讀,我們隆重推出了《武當》雜誌電子版,與每期紙版《武當》同步發出,並已上傳往期雜誌百餘期(提供免費閱讀),歡迎新老讀者瀏覽。

早期內容

《武當》《武當》
1985年,《武當》雜誌載文《武當拳法挖整取得重大突破,武當山發現嫡傳拳法和養生功》,對朱誠德道長和武當三天門悟性功作了報導,震動武林。1986年《武當》雜誌又刊發了朱誠德演練的《武當三天門老君洞悟性功功法圖》,引起了武術界的注目。嗣後,《氣功與科學》、《新民晚報》、新加坡《新明日報》等報刊相繼作了報導。可是,有關朱誠德大師的身世,迄今國內外還未曾有專文介紹。
大河網訊80年來,太極拳發源地之爭不斷,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由武當山的張三豐所創;另一種說法是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始創。

若了官司

2004年8月,因為太極拳源流,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和有祿跟一位武術愛好者打起一場名譽侵權官司,不但在武術界盪起層層波瀾,而且引起了央視等諸多媒體的關注。

2007年6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溫縣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6月5日,和有祿從溫縣人民法院領取了2萬元的執行款,打贏了官司。

早在1992年,省里有關部門開始打造少林、太極兩個品牌。15年過去了,少林寺早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旅遊勝地,而陳家溝仍然處於旅遊開發的初級階段。

雖然溫縣被認定為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當地政府也在為打造太極拳這個品牌而努力,但是溫縣的太極拳能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溫縣太極拳的最終發展出路在哪裡?

電影《武當》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1983)

導演:孫沙

編劇:謝文禮XieWenli

主演:林泉、趙長軍
19世紀末,清朝廷腐敗無能,外國列強視中華民族為“東亞病夫”,相繼侵入中國。在中州,五名日本武士擺開擂台,氣勢洶洶,不可一世。江城的武當正宗流派,掌門陳偉,為挫敗洋人氣焰,不顧個人安危,趕中州打擂。他雖然打敗了對手,然而卻遭到歹人暗害。陳偉的大弟子、武藝高強的武雲龍誓為師父報仇,與陳偉的獨生女兒陳雪嬌一同前往中州。中州擂台上,流浪武師司馬劍在與日本武士猿九的爭鬥中漸占上風,不料,日本武士依仗人多,一擁而上。正當司馬劍陷入困境之際,武雲龍躍上擂台,與日本武士展開一場惡鬥,日本武士三鬼隆偷用暗器將武雲龍刺死。司馬劍與陳雪嬌將武雲龍遺體運回家鄉,武雲龍的妹妹武菁菁悲痛欲絕,陳雪嬌也因失去情人而大病一場。司馬劍在陳偉靈前向陳雪嬌訴說了其父與陳偉的結義弟兄。陳偉的二弟子雷華采乘機挑潑武當家族關係,致使武菁菁與陳雪嬌不和、與司馬劍結怨。司馬劍認出雷華采就是中州擂場上日本武士的幫凶。道台召雷華采密謀除掉一切隱患。雷華采令手下鏢頭們追捕捉拿陳雪嬌與司馬劍。由於司馬劍暗中保護,使險遭暗算的陳雪嬌幾次脫險。陳雪嬌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武當山拜見南山道長,懇求道長傳授九宮神行掌。在道長指教下,陳雪嬌勤學苦練,功夫大有長進。江城某日,打擂已近尾聲。陳雪嬌與三鬼隆進行較量。其他三名日本武士各操兵器一擁而上,司馬劍跳上擂台拔劍相助。不料,雷華采竟飛出一隻暗鏢向陳雪嬌打去,為救陳雪嬌,司馬劍負傷倒地,雷華采被人們亂棍打死。一場爭鬥結束了。陳雪嬌、武菁菁護送重傷的司馬劍向家鄉走去……

電視劇《武當》

基本資料

導演:譚銳銘
上映:2004年

類型:連續劇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國語

片長:36集

主要演員

焦恩俊張君寶(張三豐)

李若彤飾沈蓉/雪鷹

張茜飾馬芝蘭

嚴寬朱元璋

姬麒麟飾丘處機

計春華飾赤必烈

臧金生飾橫眉

劇情介紹

元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武當為長春真人邱處機百歲辦祈福大典,皇覺寺和尚朱元璋、義軍首領郭子興的養女馬芝蘭、富家女沈蓉來到武當,與邱處機俗家弟子張君寶結為好友。在大漠苦練多年的赤必烈帶火郎、雪鷹來武當挑戰邱,邱重傷生死未卜,君寶被擒。朱元璋投身郭子興麾下,但被奸人所害,倫為乞丐,欲跳崖自盡,幸遇逃脫的君寶相救,重拾信心。與朱相戀的沈蓉因有孕來找朱,卻發現朱為了兵權與馬芝蘭完婚,動了胎氣,難產而死,君寶悲憤不已。赤必烈得知邱處機未死,再次來武當山決戰,兩敗俱傷。邱臨死前給君寶留下八字秘訣。君寶領悟秘訣,創出太極拳,改名張三豐朱稱帝後大開殺戒,連三豐也不放過。三豐怒殺十八龍騎直闖御前,欲殺朱,馬皇后趕來求情。三豐無奈放過朱,歸隱武當,不問江湖。

電視劇《武當2》

基本信息

地區:內地電視劇《武當2》
上映年份:2006

所屬分類:武俠劇、古裝劇

主要演員

焦恩俊(vincent)飾張三豐

吳京(WuJing)飾張無極

馬蘇(MaSu)飾朱婉

陳法蓉(Monicachan)飾-冷月彤

徐少強飾殺破天

小史可飾啞道童(英子)

劇情介紹

張三豐太極十三勢名震江湖,武林群雄雲集武當。西域女子十二樂坊前來挑戰,三豐被迫出手。《武當2》因傳前朝成吉思汗御賜武當的[薛禪金刀]中秘藏有藏寶圖,混戰間沐駙馬乘亂將其騙走。

在少林寺,張無極、韓義山兩少年投考見習武僧落選,卻被草蜢等高僧看中,著其上武當山混入全真教,以探張三豐不敗之謎。數年下來,無極目染武當俠義之風,不禁仰慕;義山卻憑此向草蜢讒言,使無極陷入仁義兩難的境地。

永樂皇帝下旨武當催交[薛禪金刀]與鎮山之寶[太陰真經],此事引起邪派高手殺破天、殺破狼父子及武林九大門派前來爭奪。在各大門派面前,義山背義暴露了無極少林臥底的身份,致其招來奇禍!盡失武功,淪為乞丐;義山更趁此竊取郡主芳心。在此危難之時,張三豐偏遭奸人下毒致癱,新任掌門碧雲被人迫死,虛雲大師又為人暗殺。

網路遊戲

無限江湖-武當熱門網路遊戲《無限江湖》遊戲六大門派之一

簡介

武當派是《無限江湖》六大門派之一,遊戲以中國明代社會為背景,以中國傳統武俠和歷史故事為主題,細心研讀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名家之作品,力求展現一個真實豐富氣勢磅砣的武俠世界。武當俠士鋤強扶弱,行走江湖懲治宵小,遊走生死一線之間,刀頭舔血驚險刺激。俠之小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之中者,鋤強扶弱懲惡揚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死而後已。“俠”之一字,便是武當的精神所在!武當與少林並稱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由不世出的奇才張三豐所創,武功注重防守和後發制人,獨樹一幟開創武當一脈。

武當與少林並稱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由不世出的奇才張三豐所創。武當武學以柔克剛,獨樹一幟,被視為天下正宗。太極劍獨步江湖,天下無雙。武當弟子以武行俠,扶持正道。何為“俠”,俠之小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之中者,鋤強扶弱懲惡揚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死而後已。唯有武當弟子,方能當這俠之大者。武當弟子多出身名門且常行俠義之事,受百姓尊重,官府中人也會對武當弟子另眼相待,江湖美女們更是個個視武當大俠為夢中情人。

關鍵字

俠義戰鬥

武當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俠義道的領軍門派,與各門各派共同維護武林正道。武當派俠義為先,門內弟子親近和睦,武功更是天下絕學,還有無數神兵利器。但是大俠不是那么好當的,驚險刺激的同時,稍有不慎便可能命喪宵小之手。

適合人群

想體驗刺激大俠生活的人,或者時間有餘的人群。

門派生涯

武當弟子過著一種驚險刺激,刀頭舔血的生活。早期生活以南京南城為基礎,在南京附近的將軍山保護南城百姓的安全。後來,武當弟子會進出深山老林追殺大盜,對抗魔教。到最後,成為武林盟主,統領江湖正道,共扶正義。武當太極劍天下無雙,武當弟子以劍為吾命,追求劍法的至高境界,成為無上的劍神、劍魔。張三豐、西門吹雪、獨孤求敗,這些傳說中的人物就是武當弟子畢生的追求。

門派特色

師門寶劍:江湖裡神兵利器無數,但只有武當才有一把鐫刻著自己名字的師門寶劍。這把劍掌門親賜,鋒利不下於倚天屠龍,武當弟子仗此劍行俠仗義,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神兵利器:武當弟子名滿天下,往往會有人贈與神兵利器。自古“寶劍贈英雄”,倚天青釭,世之神兵,只有武當弟子方能配得上此劍。•煉丹:武當煉丹不僅可以煉製能提升丹田,增加真氣的丹藥。還有延年益壽的特效,張三豐百歲之後依然能無敵於江湖,就是仰仗武當內功和煉丹的神奇之用。

網路遊戲《天龍八部》當中的一個職業

門派來由

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山集幽、奇、秀、美為一體,四季風光不同,景色各異。自南北朝起這裡就有眾多武林中人隱修於此,武當派最初只是在此修道隱居之人的鬆散朋黨。

自第一代天師起,武當越來越緊密的成為江湖上難以忽視的派別,近幾十年更是可以和少林相提並論,隱隱有武林領袖的風範。

武當派並非道觀,卻深喑道法,收藏眾多道學經典。皇上欲修《道經》,就選取了聲名漸隆的武當山。

戰鬥特色

武當道法深厚、武功博大雄渾,內功位列九大門派之首。

同時道家弟子的武功中有玄功的成分,對他們的攻擊進一步加強。

武當弟子典型的仙風道骨,作戰也是風度翩翩,攻敵於百步之外,同時可以移形換位,幾乎做到敵不沾身。面對狂暴的敵人,他們還可以通過道家玄法,牢牢的把敵人定在腳下、不得動彈。所以多么窮凶極惡的敵人也不敢在武當弟子面前造次。

在群體對敵的過程中,武當弟子總是一劍定江山的領軍人物。

門派特色

煉丹:煉丹之風,百年前曾風靡神州,僧俗道皆有修煉。武當弟子修道,且比之遊方術士更有煉丹的本事。一方面武當百年來經驗積累,另一方面煉丹與修煉密不可分,武當武學也是與煉丹之術相輔相成的。

道法:煉丹如果剝去金石採集、燃火練化的過程,煉丹食丹之人本身也需要有很好的道法修為、吐納真法,方才保證金丹確實有想要的效果。

乘鶴:御鶴成仙,本是修煉得道的標誌。但上一代張天師,偏偏自極北苦寒之地尋來靈鶴幼鳥,精心飼養。現在武當仙鶴,不再遷徙,且可讓身輕之人騎乘。武當弟子乘鶴下山,往往被尋常百姓驚為天人。

山簡介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古名太和山,山上有七十二峰。雖然唐代時武當山上就開始建造道觀,但真正的黃金時期卻是在明代。如今武當山的道觀建築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北崇少林,南尊武當”,與少林功夫齊名的武當派武功由張三豐創設,是為“內家拳法”,屬於太極拳法,剛柔相濟,有後發先至、四兩撥千斤的特點。武當山與少林寺均因精湛淵博的武術為世人所尊崇,亦是武俠小說中重要的名門正派之一。

景區面積古稱“方圓八百里”,現有321平方千米。東接歷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車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林區,北臨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武當山成為著名的仙山福地如同全國其他名山一樣,有賴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優勢。武當山的地理方位,東經110°56′15〃—111°15′23〃,北緯32°22′30〃—32°35′06〃。處於中國腹地。這裡方圓八百里,高險幽深,飛雲盪霧,磅礴處勢若飛龍走天際;靈秀處美似玉女下凡來,武當山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以說,武當山無與倫比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一,因此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全國武術之鄉、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其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岩、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藥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藥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藥庫”之稱。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張三豐均在此修煉。武當山之盛名,還得益於它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雲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於足下。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儼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歷史淵源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武當山之盛名,還得益於它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雲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於足下。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頜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嚴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雲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鍊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山建築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雲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少林武術有“禪武”精神,武當武術則“真武”精神,素有“南尊武當,北崇少林”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鍊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山名勝

淨樂宮: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淨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淨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淨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寬12.8米,石鑿榫卯而成。正中坊額上刻著嘉靖皇帝親書“治世玄岳”4個大字,筆勢雋永剛健。

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磨針井: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

南岩: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宮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間150間,賜額“大聖南岩宮”,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大到460間。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

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鹹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宮殿、廊廡、齋堂、亭台等860多間,賜額“太元紫霄宮”。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台、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金殿: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

山詩詞

登武當

民國李品仙

為尋勝景武當游,步步崎嶇興不休。

四面煙巒歸眼底,疏疏林葉萬山秋。

游天柱峰

民國方振武

萬丈雄山勢欲奔,峰高五嶽接天門。

秦皇漢武封禪日,不愛虛榮亦自尊。
禹跡池

民國白衣道

導定山川感禹跡,功高萬古震乾坤。

休雲福地王難到,跡遺池中尚有痕。

太和途中遇雪

趙松雲

雲生足底雪沾衣,頃刻梨花遍翠微。

群蟑爭翻銀立浪,老松欲化玉龍飛。

迎恩宮

清王欽命

危垣殘宇策征軺,望闕迎恩事已遙。

雨暗垂楊迷古道,沙回斷岸鎖荒橋。
畫欄空舞巢新燕,老衲閒歸戀舊瓢。

日暮天涯問往事,幾聲啼鳥雜悲簫。

登太和山

清樂醒

嵯峨眾派獨??,應是崑崙第一峰。

四大名山皆拱極,五方仙岳共朝宗。

鳥啼隱隱聞天語,鶴影翩翩度晚鐘。

我正欲尋招隱地,桃源洞口白雲封。

紫霄寒夜

清趙松雲
喔喔天雞夜氣清,木魚時聽步虛聲。

清修苦志人何在?惟見長空孤月明。

武當山天門道中

清杜大賓

億萬金錢耗費時,人間構出洞天奇。

而今半付頹垣草,空使苔荒永樂碑。

答永樂皇帝

張三豐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鹹安治道亨。

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鐘鼓清。

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苦有情。
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慾是長生。

太和山

虞集

雪樹生香佩滿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鶴還渾無路,柳暗笙聲不見人。

瑤圃月寒通白曉,丹台雲暖駐長春。

莫叫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問津。

題太和山

呂洞賓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聳太和山。

面朝大頂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灣。

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鬟。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松四面環。

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松關。

角雞報曉東方曙,晚鶴歸來月半灣。

谷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

箇中自是乾坤別,就裡原來日月閒。

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

古來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復還。

天津橋

明方升

平橋通九渡,仙跡想群賢。

旆動煙雲外,兵連草水間。

寧辭將命辱,共得入仙便。

回憶田橫客,空思向海邊。

曉登天柱絕頂

明徐中行

萬丈奇峰展翠屏,千尋飛閣俯明庭。

金容日映扶桑赤,仙掌雲開太華青。

已見祠壇封玉檢,堪從石室問丹經。

塵中漫道無仙骨,不妄元曾署歲星。

玉虛岩

明胡潑

竹杖芒鞋洞府游,玉虛仙景更清幽。

自從混沌初分後,明月清風幾萬秋。

入南岩岩下

明章煥

誤入武當路,頻疑別有天

深洞千仞落,飛閣一巢懸。

鳴泉當窗急,長松拂幛眠。

此中能避世,箕坐已忘年。

題梅武當榔梅

明魏良輔

凍梅偷暖著枯芽,石徑雲封第幾家?

雪色風香尤會意,青鸞銜出過牆花。

雪天同林君梅窗登太和

明葉九金

直上天門景更幽,金城台殿甲中州。

丹梯萬丈雲霞杳,自浪千層雪霧收。

點點秦山橫地出,悠悠漢水接天流。

銀河夜色清如許,蓬島何須海上求。

武當道中雜詠

洪翼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

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

門裂雙岩容馬度,天開一徑許人通。

當年丹灶傳猶在,羽翮何由矗碧空。

龍泉觀

明王世貞

摩天群峭石骨,護壁萬泉松髯

過橋泉聲忽怒,破寶風意時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