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回憶錄》

《李敖回憶錄》

《李敖回憶錄》,李敖作品,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是李敖和時代頡頏最忠實的自述,更是一部關於現代知識分子覺醒與幻滅的悲歌。

基本信息

《李敖回憶錄》《李敖回憶錄》
圖書基本信息
ISBN編號:7-5057-2019-8
頁數:408
裝幀:平裝
版次印次:1
開本:32
市場價: 26.00 作者:李敖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4-8-1 0:00:00

本書概述

《李敖回憶錄》《李敖回憶錄》
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
罵遍天下名人,卻安然無恙;
身處亂世,卻一生倨傲不遜;
在立德立言上,自喜成就非凡!橫睨一世、卓爾不群的李敖,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猶如一則現代傳奇。
從文壇彗星到人人口誅筆伐的大毒草,從論戰英雄到十四年牢獄之災,被查禁的書有九十六種之多,李敖始終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倨傲,縱筆所至不檢束的文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坦然面對、頑強對抗。
本書是李敖和時代頡頏最忠實的自述,更是一部關於現代知識分子覺醒與幻滅的悲歌。

李敖其人

 

《李敖回憶錄》《李敖回憶錄》
 這個未來英雄,並沒有按照我年輕時的想像,成為體制內認同的當代大師、思想家、文豪或者史學家,接下來只有斷斷續續的印象:與《文星》糾纏不斷的官司,退出江湖賣牛肉麵去,成為思想犯坐牢,出獄後復出江湖與名女人胡茵夢結婚、離婚,繼續放言高論,與當權者鬥爭,辦《求是報》 ,以一人之力辦報,其文字的產量,最令身為記者的我由衷佩服。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於哈爾濱,現執教於東吳大學。李氏文筆自成一家,自喻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之翹楚。發表著作上百作種,以評論性文章最膾炙人口, 《胡適評傳》《蔣介石研究集》為其代表作。西方傳媒更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相關評價

《李敖回憶錄》《李敖回憶錄》
我評李敖先生,寫在李先生文化之旅之前
八年前(1997 年)偶然的機會讀到了李先生的幾本書,從他的書中頗享受到了一桌獨到而且精深的文化大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李先生身上體現出了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和東北人的血性和風骨。其次就是李先生辛辣的文風。作為一個思想者和文化鬥士,李先生體現了一個有骨氣的文化人所應該擔當的一切。 >和 >更是帶給了島內以強烈的震撼。無論是胡適還是殷海光,都給李敖在文化方面的成長以啟迪。李敖的俠骨更是表現在其對恩師嚴僑一家的關照。不僅僅是禮,更是一種義的表現。李敖先生的傲骨則體現在面對蔣氏父子的強權而從不屈服。如果沒有了李敖,台島文化將會冷清許多。而更加容易形成文化泡沫化與文化沙漠化。李敖這次重回大陸,帶來了很多。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尋根和文化之旅。其間包含的東西有很多,且又太深。
 在文壇戰場上、在生活戰場上身經百戰的作家、思想家。為了自由與民主的信仰敢於面對強權、暴力。作為文壇獨行俠的李敖是那麽桀傲不遜、持才放曠,李敖的雜文就像一把利劍直刺蔣氏父子的要害之處。李敖的雜文讓蔣氏父子頭痛不已,急欲除之而後快。只可惜,雖然屢次對李氏作品查封、對李敖先生進行監視,搜捕。但李氏的大名反而越來越響。牢獄之苦,也同樣沒有使李氏屈服。李氏就像一位把酒當歌的江湖遊俠,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像唐代詩仙李白之風範。李敖面對這個紛亂、複雜的社會敢於舉起手中的武器去鬥爭,他的武器便是他手中的筆與他辛辣的雜文。李敖很直率,李敖很勇敢,他敢於批評一些人的偽善,他的才學、文采足夠座上漢語寫作的頭把交椅。(讀書感言,本人對於李先生著作的讀後感之節選)
緣起:
1997 年我偶爾看到了李先生的書,當時在某書店正趕上同為寶島作家的柏楊先生的簽名售書和讀者交流活動,在購買了柏楊先生親筆簽名的回憶錄的同時,我發現了李先生的書。三本書分別是李先生的回憶錄,李先生的對話錄,還有一本千秋評論,都非常喜歡。讀了先生之書,便對先生之言行與經歷關注起來,鳳凰推出先生專欄節目《李敖有話說》更是經常觀看。對於李先生的文風和為人十分欽佩,作為一個業餘文青,本希望借李先生這次來北京之大好機會與百忙之中的先生見上一面,聆聽教誨,可惜難以如願,夙願難成。只能在此遙寄先生,願李先生的文化之旅圓滿成功,關鍵是要開心。僅此,吾願足矣。 
 此生讀李敖三本書足矣:一,>1997年中國友誼版李敖大半生(出生到六十來歲的經歷竟在此處閃耀). 二, >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不是吹出來的.三,>1997年中國友誼版,開對話體之先河,文風獨樹一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