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錢鍾書小說]

圍城[錢鍾書小說]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修訂本,增加了作者補寫的“重印前記”一篇。故事主要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一群知識分子的故事。小說以從歐洲留學回國的方鴻漸為中心,以調侃、幽默和極富諷刺意味的筆觸,描繪了一群留學生與大學老師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戀愛等方面遭遇到的重重矛盾和糾葛,揭示了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表現了作者對舊中國西式知識分子的無情嘲弄,以及對中國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審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圍城圍城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一踏上闊別四年的故土,就接二連三地陷入了“圍城”。方鴻漸回國時,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說以他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某些知識分子(主要是部分歐美留學生、大學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沉浮。他們不屬於那個時代先進的知識分子行列,當抗戰烽煙燃燒起來的時候,他們大都置身於這場偉大鬥爭的風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場的上海,繼在湖南一個僻遠的鄉鎮,圍繞著生活、職業和婚姻戀愛等問題,進行著一場場勾心鬥角的傾軋和角逐。這也是場戰爭,雖然不見硝煙,卻處處閃現著舊社會你搶我奪的刀光劍影,騰躍著情場、名利場上的廝殺和火拚;雖然沒有肉體的傷亡,卻時時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樣蠶食著人們的年華和生命,那惡濁的空氣腐化著人們的操守和靈魂。自然,這裡也有真誠的友誼,善良的願望;但這些在那個強大的舊社會壁壘面前,是顯得多么軟弱和無力。

作者簡介

錢鍾書錢鍾書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其父是著名國學家錢基博,在父親的影響和督導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其後就讀於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在文學,國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1946年寫成並發表了長篇小說《圍城》,同年發表短篇小說《人·獸·鬼》。抗戰及解放以後,先後擔任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總纂、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務,主要進行翻譯和中國文學的研究,出版了《宋詩選注》《舊聞四篇》《七綴集》以及《管錐編》等學術著作。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於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這是作者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儘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是捏造的。”(楊絳《記錢鍾書與〈圍城〉》)比如方鴻漸取材於兩個親戚:一個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擂。但兩個人都沒有方鴻漸的經歷,倒是作者自己的經歷,比如出國留學、擔任大學教授,與作品有相合之處,作者可能從他們身上獲得了些啟示,但並不能對號入座。

小說問世之後,頗受歡迎,不到兩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後,一度絕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人物介紹

圍城人物關係圖圍城人物關係圖
在寫《人·獸·鬼》的時候,錢鍾書似乎還是著迷於諷刺嘲笑,著迷於妙語連珠,著迷於意蘊題旨,人物形象卻都還模模糊糊。而《圍城》則不然,不但有李梅亭、曹元郎、高松年、周經理、范小姐等寥寥勾勒幾筆卻給人深刻印象的漫畫式人物系列,更值得珍視的是方鴻漸和孫柔嘉這兩個獨特的人物。
方鴻漸
方鴻漸是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尷尬的。很多學者把他與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的形象聯繫起來,但“多餘人”的悲劇在於思想上開始覺醒而缺乏行動的勇氣和歷史條件,而“圍城人”的悲劇在於他的庸常。“多餘人”會給人以時代的前衛和英雄的感覺,而“圍城人”卻跟我們一樣,作為普通人徒勞於找尋解脫或依附。

就像一無用處的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幾乎唯一的好男人一樣,方鴻漸也是《圍城》中最好的人——或許除掉唐曉芙。在整部小說里,只有一個唐曉芙,是純潔而可愛的。這是因為她對方鴻漸來說,還是虛無縹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一個幻象。而但凡有真實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瑣的、虛榮的、卑鄙的。方鴻漸優於裡面的每一個人。我們知道,亂世是英雄或梟雄的天下,懦弱者是注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於事無補的方鴻漸,是注定要失敗的。方鴻漸的悲劇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結果和對比。
孫柔嘉
《圍城》人物譜里更有獨特意義的是孫柔嘉。這個怯生生的小女生,這個似乎沒有什麼主見的小女生,這個小鳥依人地交付方鴻漸照顧的小女生,卻是個最工於心計的人。這種既柔又嘉、卻暗自陰柔而且柔能克剛的人,就像一個甜蜜的圈套,卻掌控著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運,也掌控著方鴻漸的婚姻、生活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內涵的人物形象,中國道家文化中的所謂“陰柔”,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所謂“權謀”,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在錢鍾書之前,甚至之後,似乎還沒有人寫出來過。但她不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具有全部複雜性的人,當她掌控一切後,婚姻、生活和命運,卻又似乎全都失控了,這個轉折表達了另一個層面的“圍城”困境,也使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概括這個人,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說不盡的一樣,她也是說不盡的。
蘇文紈
蘇文紈之名可引謝惠連的《雪賦》:“憑雲升降,從風飄零,素因孤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此詩正注釋蘇文紈在小說中的際遇,空有蘇小妹才名及法國博士帽,卻淪落到先與方鴻漸諸人玩愛情與智力的雙重遊戲,待理想破碎,容顏漸老時草草下嫁,及至為人婦時,又誘惑趙辛媚與之發生私情,演繹了一出人生鬧劇。她工於心計,喜歡男人簇擁在自己周圍,男人之間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賞玩味並從中得到所謂的愛情的滿足。偽潔與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2]
唐曉芙
唐曉芙之名,大約來自《楚辭·九歌》。詩中“湘君”一節唱到:“采薛荔兮水中,攀芙蓉兮木末。”唐曉芙純真天然,恰似“出水芙蓉”,她與方鴻漸同屬理想青年,是方的最愛。但她偏執於女性徹底解放,竟要求“占領愛人整個生命”,方鴻漸也窺破她“不化妝便是心中沒有男人”的私心偏見,於是兩人誤會不斷、喜悲更迭,方鴻漸最終不能隨他心愿。可憐一對進步戀人,雙雙為理想所眈。唐曉芙縱是滿腹詩書也枉然,到頭來連婚姻都虛無縹緲。

寫作背景

《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同時又堅韌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錢鍾書同小說主人公方鴻漸一樣,出身於中國的一個書香門第,1930年代去牛津和巴黎留學,1938年初回國。與方鴻漸不同的是,錢鍾書是位成就斐然學者,中、英文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得牛津大學學士學位,論文內容是17、18世紀英國文學作品中對中國的描寫。但同方鴻漸一樣,抗戰初期錢鍾書在中國內地教過書,其同事是來自上海和北平的流亡學者,在西南的昆明市合力興辦一所大學。在昆明和湖南的一所大學短期教書之後,錢鍾書回到上海(1941年),在上海教書、寫作,直到抗戰結束。說到當時因過推崇西方文學和美學而帶來了惡果。錢鍾書認為,中國的正統因此而受到侵蝕,儒家道德體系分崩離析,本來已經面臨困境的中國文化更是雪上加霜。在這個問題上方鴻漸倒是過錯可言,他的謙詞是自己所知甚少,對文化事宜不好妄加評論。但方鴻漸周圍的朋友同事卻毫無顧慮,都是些裝腔作勢、自命不凡的所謂學者。《圍城》的某些章節說的就是這些人自吹自擂,貽笑大方。方鴻漸旅途中遇到不少人,他們很像當時文學界和學界的某些角色。但錢鍾書自己在小說前言中懇請讀者不要把《圍城》當作一部影射小說。

作品特色

《圍城》《圍城》
從藝術成就來看,大量的、層出不窮的、精妙新奇的比喻,高超的諷刺幽默手法,以及豐富深廣的知識容量,構成了《圍城》獨特的藝術風格。而這些,正是我所認為的錢鍾書創作的主要風格
錢鍾書的作品中,比喻的運用堪稱一絕。《圍城》中的妙喻有兩種,一是真實的寫景寫事物的形象比喻;二是抽象的思維和感覺運用具體的物象來比喻。蘇文紈剛出場時,作者這樣對她進行描寫:“那時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箱裡,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還有如“鴻漸餓得睡不熟,身子像沒放檔案的共事皮包,幾乎腹背相貼。”是多么的形象。想招鴻漸為女婿的張先生,喜歡中國語裡夾雜一些無謂的英文字,作者稱其“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裡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裡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這一比,比的既準確又生動,一個虛榮的假洋鬼子的嘴臉經這一比,原形畢露!有些比喻身後的道理也是值得讓人深思的,如"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上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知道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戲說調侃的行文風格,使讀者感到輕鬆詼諧和耳目一新。而調侃與諷刺,是錢鍾書作品當中,貫串始終的特點。為了達到諷刺幽默的效果,作者對主人公所見所聞所感的一切事物無不進行另類的詮釋和無情地批判。如作者對文憑的戲說“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蓋起來。”關於結婚離婚,作者安排“哲學家”褚慎明說住這樣的一段話“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關於圖書館,作者調侃道:“一切圖書館本來像死用功人大考試時的頭腦,是學問的墳墓。”絕妙的諷刺。作者採用機智、幽默俏皮、誇張等重要藝術手段,使這部小說形成了絕妙的諷刺的藝術風格。假道學李梅亭“想弔膀子揩油”不著,反見那寡婦與男僕在胡搞,妒火中燒。小說寫道:“李梅亭義憤填膺,背後咕了好一陣,‘男女有別,尊卑有分’。”比喻手法的運用,形成智者的幽默和反諷。諸如“絕對真理”“局部真理”“絕對理念”等比喻的運用。運用詞語變異的手法,入根據“賠了夫人又折兵”,仿造了“賠了夫人又折朋”。為了諷刺買辦的女兒,便稱呼她為“你我他“小姐。
豐富深廣的知識容量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也是《圍城》的一大特色。錢鍾書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更是一位淵博的學者。書中內容涉及到諸如文學、歷史、哲學、生物學等許多學科門類,也談到古典詩詞、新詩、書畫、中外典故以及許許多多的三教九流的東西。深而廣的知識容量,不僅增加了作品的興味,而且加強了諷刺的效果,開掘了作品題材的意義,使這部小說有著發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圍城》是現代傑出的諷刺小說。錢鍾書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精細入微地描繪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眾生相,無情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社會的荒涼。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命運變遷,藝術地概括了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一代歐化知識分子的特徵和命運,寫出了一部現代中國的“儒林外史”。在這一群現代新儒的生活里,充滿了情敵之間的爭雄奪雌,同路人之間的互相折磨,婆媳妯娌之間的勃谿鬥法,親家之間的鄙夷挑剔……人情世態荒涼醜陋。

編輯推薦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錢鍾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此書顯示給我們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是怎樣看人生,又怎樣用所有作家都必得使用的文字來表述自己的“觀”和“感”的。小說原來也是可以這樣寫的,小說家的高境界中也有這樣一種。可以說,《圍城》的魅力是雙重的:一是生活本身被作家展現出來的,一是作家展現自身的。讀了錢著,包括那些學術著作,尤其是讀了這本《圍城》,你會覺得自己周圍的一切,包括自身,包括自己原來頗為熱衷的一些東西,都增加了不小的喜劇色彩。

作品評價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但如果僅僅局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但錢鍾書並不是要簡單地演繹這個比喻,他還要下一轉語,不時地消除“圍城”的象徵。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曾經說,如果讓方鴻漸與理想中的愛人唐曉芙結婚,然後兩人再積愛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圍城”的字面原義;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批評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誤讀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方鴻漸想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始終不得其門;蘇文紈曾經以為已經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其實進入卻等於是在外面,而當她與曹元朗結婚並過上真正的市儈生活時——那種生活在錢鍾書看來是絕對應該逃離的,她卻安之若素;她曾經似乎已經進入了文化的圍城,但她只有在成為發國難財的官倒時,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你用槍逼著她也不願意出來的。方鴻漸並不想進入孫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裡糊塗地就進去了;結婚後,他也有想衝出來的衝動,但他是個被動的人,不敢行動,也不會行動。從表面上看,方鴻漸去三閭大學的經歷與“圍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實際上,方鴻漸之所以無法在三閭大學如魚得水,是因為他還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子操守,或者說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處厚,這些人在那裡捨得出來么?

精彩書摘

旅館名叫“歐亞大旅社”。雖然直到現在歐洲人沒來住過,但這名稱不失為一種預言,還不能斷定它是誇大之詞。後面兩進中國式平屋,木板隔成五六間臥室,前面黃泥地上搭了一個席棚,算是飯堂,要憑那股酒肉香、炒菜的刀鍋響、跑堂們的叫嚷,來引誘過客進去投宿。席棚里電燈輝煌,扎竹塗泥的壁上貼滿了紅綠紙條,寫的是本店拿手菜名,什麼“清蒸甲魚”、“本地名腿”、“三鮮米線”、“牛奶咖啡”等等。十幾張飯桌子一大半有人占了。掌柜寫賬的桌子邊坐個胖女人坦白地攤開白而不坦的胸膛。餵孩子吃奶;奶是孩子吃的飯,所以也該在飯堂里吃,證明這旅館是科學管理的。她滿腔都是肥膩膩的營養,小孩子吸的想是加糖的溶化豬油。她那樣肥碩,表示這店裡的飯菜也營養豐富;她靠掌柜坐著,算得不落言詮的好廣告。鴻漸等看定房間,洗了臉,出來吃飯,找個桌子坐下。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進給胡屠戶打了耳光的臉,颳得下斤把豬油……

後世影響

1990年黃蜀芹導演10集電視連續劇《圍城》,並有改編的《圍城》32集廣播連續劇。
圍城之後》出自魯兆明的續貂之作,1992年7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延續了《圍城》的悲劇色彩,由於風格力求模仿錢鍾書,一段時間曾出現大量冠以錢著的盜版,竟令一些讀者以為錢鍾書晚年續寫《圍城》。儘管多認為此書文學造詣不及《圍城》,而且由於盜版猖獗,作者魯兆明也並未因這部作品得名,但這部作品也算可圈可點,不是沒有可讀之處,甚至還像《圍城》一樣給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小說結局。出版《圍城之後》的春風文藝出版社由於侵權向錢鍾書道歉並支付賠償。

《圍城大結局》出自魏人的續狗尾之作,1993年3月由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這部作品是對《圍城之後》的續寫,半年就付梓可見作者魏人頗勤於筆耕,不過出版社和作者也因此獲訟於錢鍾書。
在中國大陸,很多人是借電視劇和廣播劇的播出才了解了錢鍾書和《圍城》這部小說的。《圍城》續作頻現,儘管一時興訟,也都能算是一段文壇佳話。兩部續作,也因此被好事者列為“錢學”研究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