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評傳》

《李敖評傳》

陳才生編著這本《李敖評傳(上下)》的目的,旨在告訴讀者諸君,在當代的中國,在中國的台灣島上,的的確確堂堂正正地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基本信息

圖書看點

封面封面

愛因斯坦讚美聖雄甘地說:“後代的子孫,很難想像,在我們這個時代,曾經走過這么一位血肉之軀。”

李敖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且是史傳寫作的大家,他的《胡適評傳》、《蔣介石評傳》等等,都堪稱傳記創作中的典範。他責己嚴、責人亦嚴,想像著在他眼中,本書離真正意義上的“傳”,一定還相差遙遠。據李文博士講,李敖在談到筆者舊作時,將其劃人“嚴肅”一類,可算是一位史學大師對後進的一種殷切期望和莫大的勉勵。

內容提要

李敖是繼胡適、殷海光之後自由主義文人的一個典型,從某種程度上講,描繪李敖的人生,也是在描繪一段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一個西風東漸、時潮疊出、雲龍契合、覓新求變的時代,地點場景或有不同,但其典型意義不言自明,它是中國人走向現代文明的光輝燦爛的一頁。

李敖自少年時代受到自由主義思想的濡染,一路走來,終生不悔,本書在結構上亦以其思想的成長與情感變化為經,以其創作實踐和社會活動為緯,勾畫出其七十多年的人生畫面。鑒於傳主的人生多變、思想龐雜、社交光怪陸離,筆者在敘述他的成長曆程時,兼顧對其思想情感進行多角度的梳理。到本書後半部分,由於他的生活漸趨穩定,故其社會活動和創作的介紹分析便占了相當篇幅。總之,在傳與評的結合上以敘為主、以評為輔,敘以畫龍、評以點睛,力求做到內容詳實、重點突出。

筆者在撰寫過程中不僅參閱了李敖已出版的全部日記、書信等原版作品,而且訪問了國內數所大學的港台資料室、中國社科院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遍尋旁證材料,如梁啓超、胡適、張競生、殷海光、王爾德、羅素、易卜生、蕭伯納、海耶克等人的著作,胡因夢的回憶錄、林毓生的書信集,王尚勤、李文、李珣、肖孟能、王曉波等親友故舊的回憶文章,以及錢穆、胡秋原、徐復觀、侯立朝、柏楊等與傳主相關人物的著作和研究資料,對許多材料進行了嚴格考證,最大程度地保證了人物思想歷史的客觀和真實。2007年,筆者還專程前往山東濰坊,圍繞“李氏族譜”的發現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訪問。對李敖家族的歷史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因此,本書傳的部分,既非李敖自傳的改寫或縮寫,又非憑空虛構和想像,而有筆者對傳主歷史的整體認識,全書要呈現出的是一個思想家的李敖、文學家的李敖、歷史家的李敖,這才是李敖的真價值。所有材料的取捨都緊緊圍繞這一主線展開,在選材上只取與主線關係較大者,包括個人情感生活人事糾紛亦復如此。以此追求人物思想脈絡的清晰可辨和人物形象的真實典型。

由於體裁所限,《李敖評傳(上下)》把重點放在傳的部分,力求內容詳實,對李敖的行為及思想變化的心理原因,進行重點分析,而對其作品的評價則力求簡明。李敖作品卷帙浩繁,已出版近兩千萬言,幾乎涉及到各類文體,如小說、散文、詩歌、戲劇、雜文、政論、書信、日記、隨筆、札記、序、跋、語錄等等,極具研究價值。筆者擬另書討論,本書只是對其中重要部分作簡要的評述。

在確保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力求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使讀者既能看得懂,又不看得困。

作者簡介

陳才生,男,1962年生。河南林州人,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安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1995年開始發表研究李敖現象的文章,1998年開始在高校開設“李敖研究”課程,撰有《李敖簡論》等有關李敖的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有《李敖這個人》、《李敖的靈與肉——李敖思想研究》等著作。

成書原因

他像一道閃電、一聲霹靂、一陣颶風,撕裂了天穹、照亮了天幕、撼動了天庭。他那風捲殘雲般的氣勢,“說大人以藐之”的氣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節,舌戰群“小”的氣度,都一一為歷史留下了雄證。

他是午夜長考的思想者,是為文不檢束的“狂叛品”,是鐵面無情的“介錯人”,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圓一個偉大而遙遠的夢——一個文人學者的思想家之夢。

李敖,在走上文壇之初,毀譽就與之形影相伴。或言他狂妄、媚俗、貪財、好色,或言他崇高、正直、俠義、溫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應了當年的一句老話——“名滿天下,謗亦隨之”。

這也許要歸咎於他那毫不掩飾的玩童個性——張揚、率真且暴露,憤世、玩世且罵世。他毫無忌諱地把自己的日記、情書、家史、私人信件以及與世人的恩怨情仇都一一發表,使自己成為一尾玻璃缸里的金魚,讓心理幽暗者在滿足了窺視欲的同時,也得到了揪長揭短的“證據”。他“以直報怨”、快意恩仇的性格,老虎般的兇猛、狐狸般的狡詰,又讓許多人如鯁在喉、無可奈何。於是,有些人,為了迎合讀者的獵奇心理,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對其性格上的狂野刁蠻和多變情事鋪張演繹,在扭曲變形的誇張渲染下,李敖成了一個文痞、獵色者、混世魔王。

真有如瞎子摸象,許多人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條粗腿、一個長鼻、一根短尾,甚至只是一個假象,便各執一端、眾說紛紜,以致摸錯了象,其實與大象一點也不像。

作為一名白色恐怖下的倖存者,李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與他同代的文人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飽受政治迫害,依然不屈不撓、屢挫屢戰,辦雜誌、辦報紙、人政界、上媒體,通過種種方式向邪惡的黑暗勢力鬥爭;也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那樣在雜文、小說、戲劇、散文、詩歌、政論等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績和突破,在台灣乃至在大陸文壇都產生較大的影響;更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既是作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又是報人、出版人、演講人、維權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並且參與了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2007年的台北市長競選。在2004年被選為“立法委員”;當然也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敢於在“台獨”勢力的高壓下力排眾議、公開宣揚“一國兩制”、大談祖國統一大業,暢言民主自由與國家的富強……這種才華、這股膽氣、這番卓識、這等境界、這場拍案驚奇、這段赤子心路,正是他的可貴與偉大之處。

在中國現代文化的流變中,李敖現象並非一個孤立的個體和歷史的偶然,而是中西文化交匯、古今思想碰撞在一個特殊時代、一個智慧大腦中奇特反芻的結晶。沿波討源,在李敖思想的來路,依稀可辨一行行、一列列古聖先賢的身影:老子、孔子、墨子、司馬遷、阮籍、嵇康、陶潛、王安石、蘇軾、李贄、顧炎武、王陽明、呂坤、李顒、曾國藩、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章太炎、黃侃、王闓運、汪中、胡適、陳獨秀、魯迅、孫中山、毛澤東……蘇格拉底、伏爾泰、貞德、富蘭克林、左拉、王爾德、蕭伯納、海明威、羅素、易卜生、海耶克、杜威、甘地、邱吉爾、傑佛遜、林肯、戴高樂、巴頓……那裡有中國傳統文人的人格光華,有西方自由志士的民主精髓,有政治家的抱負,有思想家的智慧,有文學家的浪漫情懷,有歷史家的鐵面無情,人類精神的光芒通過他的大腦折射。散放出一道道耀眼的光暈,色彩斑斕,異象紛呈,使人在驚心動魄之中,在醍醐灌頂之下,在茅塞頓開之後,感受到一位智者獨邁千古的魅力。

在大陸人的思維中,由李敖的鬥爭精神,難免會聯想到幾十年前的魯迅。雖然李敖對魯迅頗有微詞,但不同的個性里卻有著某種相似的品質——即鬥士的精神和不屈的靈魂。魯迅像一位衝鋒陷陣的戰士,橫眉冷對、愛憎分明,即使孤軍奮戰,也大義凜然、在所不辭,給人一種悲劇感。李敖也是一名戰士,但更像是一位“鬥戰勝佛”,他在憤世嫉俗批判黑暗的同時,加入了更多的挑逗、戲謔和嘲弄,使對方不僅受傷,而且受辱。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戰鬥,使他的人生充滿了喜劇色彩。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的文化發展史上,魯迅的“莊”與李敖的“諧”,為這一段歷史做了最漂亮的開場和收場。

就筆者所知,中國大陸已有十餘部李敖的傳記和評傳問世,表明了社會對李敖現象的關注。著名編審王信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對一位在時代風雲里曾經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傳記和評傳是可以出版不止一種的,後來者只要有所前進,有所增添,有所開拓,就是值得出版的,也會為學術界所歡迎”。筆者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心情從事李敖傳記的寫作的。如何才能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有所前進,有所增添,有所開拓”?筆者在書中作了若干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