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點化-佛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點化-佛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本書是介紹慧能禪法的書。

基本信息

圖書詳情

ISBN:978-7-5104-0191-6

智者的點化--佛學經典名言的智慧智者的點化--佛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作者:吳光遠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94
印張:17.75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710*1000
頁數:284頁
印刷色:單色
定價:¥32.00元
適讀年齡/年級:職專,大學,考研,自考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內容簡介

慧能是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慧能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國佛教的最高成就。“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要人們在平常心中去悟道。如果一味地想通過求佛來悟道,那么佛也是魔;如果想通過閱讀經書來悟道,那么這些佛經也就是魔。它們不僅不利於我們悟道,相反,只會讓我們離道越來越遠。所以,很多禪師悟出這一點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極其灑脫,甚至寧可破規犯戒,也要獲得一個“自由身”。這就是覺悟,真正的覺悟。
禪,梵名禪那,是一種禪定的方法。禪宗,因主張以禪來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所謂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自我)為主旨。相傳其傳法世系是菩提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張漸悟,後者主張頓悟,並分別在北方和南方弘法,形成“南頓”、“北漸”兩派。後來,慧能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所以說,慧能是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慧能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國佛教的最高成就。

目錄

第一輯方便法門——直指人心,頓悟成佛
 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思量善,也不思量惡
 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心動
 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怎么可以心動
 只要不做那些關於善惡是非的無謂思考,自然就能進入清淨的真心境界
 對鏡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不定,不亂,不坐。不禪
 你執著於佛就是殺佛,你執著於坐禪就不能通達大道
 磨磚既然不能做鏡子,那你坐禪怎么能成佛呢
 無心自成佛,成佛亦無心
 空在何處
 庭前柏樹子
 如何是佛?張三李四
 不在明白里
 佛是誰
 瓶中的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把“天生”拿來
 缺少的東西
 無心是道
 心有多大
 觀是何人,心為何物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佛性平等,普度眾生
 度化眾生,何必只想天堂佛國之樂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就是生活之路,人生之路
 送你一碟稀罕菜
 仙涯教徒
 憨山開悟
 見性成佛
 祖師在你們頭上跳
 可惜不能送月光
 悟與不悟
 大道至簡
 身外之物
 偷竊的技巧
 認識你自己
 寫好一個“我”字
 通身是眼
 有沒有鬼
 自家寶藏
 大鵬鳥和小麻雀
 要眼珠
 趙州小便
 自己必須解決的五件事
 自傘自度
 撿走心中落葉
 愛是心心相印
 生得“臭皮囊
 步步不迷方
 盜賊與禪師
 紫柏尊者悟道
 一塵不染
 來去自由
 先要承擔自己
第二輯 當頭棒喝——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佛袒拈花,迦葉微笑
 手指和月亮
 誰替你拖個死屍來
 掉進井中的人
 一與二
 虛空以何為體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把心拿來,我給你安
 你得到了我的髓
 神光斷臂
 斷腿求道
 把你的罪業拿來,我給你懺悔
 師徒的巴掌
第三輯學會放下——平常心是道,執著心即魔
第四輯破除戒律——大千世界內,一個自由身

書摘

第一輯 方便法門——直指人心,頓悟成佛
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
【佛海踏浪】
六祖慧能初見五祖弘忍時,曾有如下一段問答:
弘忍問:你是哪裡人?來這裡做什麼?
慧能答:弟子是嶺南人,來到這裡,想求“作佛”!
弘忍說:你是嶺南人,哪裡能“作佛”!
慧能說: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弟子身與和尚身雖然不一樣,“佛性”卻並沒有什麼兩樣!
弘忍聽到慧能的對答,暗暗吃驚,覺得這個人很有“慧根”,便把他留了下來。但只讓慧能做“行者”,也就是並未正式出家,還只是在廚房裡乾雜活的“臨時工”。
【慧心小語】
人人都想成佛,但成佛的“門檻”在禪宗出現以前是很高的,要出家,要修行,還要遵守一大堆的清規戒律。因其之難,故過去的佛教認為只有少數人才能修成羅漢、菩薩,要修成那永脫苦海、進入彼岸的佛,更是鳳毛麟角。能修成佛的人不是一般人,他們都是有“佛性”的人。慧能初見弘忍便提出了人人都有“佛性”的說法,這便為“人人皆可成佛”提供了可能。慧能創立的禪宗認為成佛也很容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就為眾生打開了“頓悟成佛”的方便法門。

前言

禪,梵名禪那,是一種禪定的方法。禪宗,因主張以禪來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所謂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自我)為主旨。相傳其傳法世系是菩提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張漸悟,後者主張頓悟,並分別在北方和南方弘法,形成“南頓”、“北漸”兩派。後來,慧能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所以說,慧能是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慧能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派,也是中國佛教的最高成就。
禪宗的全部主張可以用《壇經》里的四句話來概括: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我們不妨從下面這則故事來領悟禪宗教義
一次,有僧問趙州:“聽說您曾親見過南泉和尚,是嗎?”
南泉是趙州的老師,在這兒比為成佛作祖的意思。
趙州答道:“鎮州產的大蘿蔔。”
僧又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趙州答:“老僧在青州做了一領布衫,重七斤。”
又有僧問趙州:“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答:“庭前柏樹子。”
與此相同的是,有僧問河山良價“什麼是佛”,河山回答“麻三斤”。道悟問石頭禪師:“什麼是禪?”答:“磚瓦。”又問:“什麼是道?”答:“木頭。”
從表面看,趙州的回答與僧人的提問毫不相干,甚至根本不能算是回答。因為當我們提出這種問題時,總想對“成佛作祖”或“一歸何處”或“祖師之意”加以界說。但趙州禪師忽然提到了“大蘿蔔”、“布衫”、“柏樹子”,前兩者可能是趙州忽然想到的,而庭前的柏樹子則正好被他看到。當然,這些東西也可以換成別的,比如麻、磚瓦或木頭之類。但它們一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之物。生活中的大蘿蔔、布衫、柏樹子、磚瓦、木頭就是禪,就是道!
生活即是禪,禪不離生活。我們不能離開生活去另覓什麼禪、佛。《心經》更是開門見山地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可見,很多人都把佛教看做是消極避世的,其實這是個誤解。“遠離紅塵,遁入空門”,只是佛教的較低層次。在禪宗看來,真正的空門就是紅塵,紅塵就是空門,而不是紅塵以外另有空門。因此,在紅塵中須持一顆平常心,佛就在我們吃飯穿衣、情色男女的日常生活中。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對寺廟裡供著的泥菩薩五體投地了。
因此,禪宗最後提醒人們“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要人們在平常心中去悟道。如果一味地想通過求佛來悟道,那么佛也是魔;如果想通過閱讀經書來悟道,那么這些佛經也就是魔。它們不僅不利於我們悟道,相反,只會讓我們離道越來越遠。
所以,很多禪師悟出這一點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極其灑脫,甚至寧可破規犯戒,也要獲得一個“自由身”。比如遇賢禪師有“酒仙”之稱,喝醉了就自編自唱:“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臥路。死後卻是娑婆,不願超生淨土。何以故?西方淨土無酒酤。”西天淨土買不到酒喝,所以還要投生在現實世界中。
這就是覺悟,真正的覺悟。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