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素瘤》

《惡性黑素瘤》

了解惡性黑素瘤,如何預防等的指導性的醫學書

《惡性黑素瘤》一片由第四軍醫大學製作,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是國家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該課件主要講述了黑素瘤的形成、預防、診斷、治療等內容,適合醫學院師生以及臨床醫師使用。

基本信息

《惡性黑素瘤》《惡性黑素瘤》
名稱:惡性黑素瘤
作者:第四軍醫大學
出版日期:2003年5月
編碼:ISRCCN-M22-02-0104-0/V.R
語言:中文簡體
讀者對象:醫學院校師生、臨床醫師
定價:¥48.00
內容簡介:本片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什麼是黑素瘤?哪些是致命的黑素瘤?哪些是普通的色素痣?兩者該如何鑑別?哪些色素痣會惡變?該如何對付?什麼原因導致黑素瘤?該怎樣預防?本片通過詳細介紹惡性黑素瘤的臨床表現、組織學診斷、鑑別診斷、病因、預防和治療對以上問題予以一一回答。本片由第四軍醫大學和第三軍醫大學聯合製作,片長36分鐘,適用於醫學院校師生及臨床醫師學習使用。

病理分析

惡性黑素瘤好發於白色人種,澳大利亞的QueenS-Land是世界上著名的惡性黑色素瘤高發地區。中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不高,但由於醫生及病人對其嚴重性認識不足一般在就診時往往已為時太晚,治療效果極不滿意。本病好發於30~60歲罕見的幼年性惡性黑色素瘤Spity報導了13例,年齡為1.5~12歲。年齡小者一般其惡性程度較低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在發病性別上幾乎無差別,唯病灶部位與性別有關發生在軀幹者以男性居多,發生在肢體者女多於男,尤以面部雀斑型黑色素瘤多見於老年婦女。
病理分型
1.淺表擴展型約占70%可見於體表任何地方先沿體表淺層向外擴展稍久方向縱深擴向皮膚深層即所謂病之“垂直發展期”。
2.結節型約占15%也見於體表任何一處以垂直發展為主侵向皮下組織易於發生淋巴轉移更較致命性。
3.肢端黑痣型約占10%多發生於手掌足底甲床及黏膜等處。
4.雀斑痣型約占5%發生自老年人面部已長期存的黑色雀斑此型做水平方向生長可向四周擴出2cm~3cm或更多。5.輻射生長的未分型惡性黑色素瘤。
6.巨大毛痣惡變的惡性黑色素瘤。
7.口腔陰道肛門黏膜來源的惡性黑色素瘤。
8.原發部位不明的惡性黑色素瘤。
9.起源於藍痣的惡性黑色素瘤。
10.內臟惡性黑色素瘤。
11.起源於皮內痣的兒童期惡性黑色素瘤。

臨床表現

為了仔細詳查皮膚的病變良好的光照和手持放大鏡必不可少色素性皮損有下列改變者常提示有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①顏色: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紅白或藍混雜不勻遇皮痣出現顏色改變應特別提高警惕②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③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病灶可高出皮面④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白色灰色⑤感覺異常: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當發生上述變化時強烈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說皮膚痣一旦出現任何變化均應行切除活檢術以除去惡性黑色素瘤毫不為過。

如腫瘤位於黃斑區,於舉兵早期患者即可有視物變形或視力減退,如位於眼底的周邊部,則無自覺症狀。根據腫瘤生長情況表現為:局限性及瀰漫性兩種,前者居多局限性者,表現為凸向玻璃體腔的球形隆起物,周圍常有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瀰漫性者沿脈絡膜水平發展呈普通性增後而隆起,不明顯易被漏診或誤診,並易發生眼外和全身性轉移,可轉移至鞏膜外視神經肝肺腎和腦等組織。預後甚差,可因滲出物色素及腫瘤細胞阻塞房角腫瘤壓迫渦狀靜脈或腫瘤壞死所致的大出血等,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在腫瘤生長中可因腫瘤高度壞死而引起言內炎或全眼球炎,此又被稱為偽裝綜合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