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大明宮》

劇情紀錄片《大明宮》是著名紀錄片導演金鐵木(blog) 繼《復活的軍團》、《圓明園》等廣受讚譽的歷史紀錄片之後的又一恢宏力作,這是一部描述歷史風雲巨大變遷的史詩大片,影片以翔實的史料,新鮮的視角,講述了唐朝,這一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影片通過大明宮從建造、輝煌到毀滅的全過程,全景式地展現中國最強大的帝國――大唐帝國從盛到衰的奇麗歷程。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

伴隨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的到來,史詩劇情片《大明宮》於2009年6月13日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曾執導過《復活的軍團》、《圓明園》等影片的導演金鐵木攜主演李隆基的扮演者黃河、楊貴妃的扮演者白雨,及李白的扮演者劉興盛出席。影片不僅為觀眾復原了只能存在於想像中壯麗輝煌的大明宮,而且還將大唐歷史風雲如畫卷般鋪陳展現。《大明宮》是以大明宮為載體,通過不同時期的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串聯起來,包括武則天、唐明皇、楊貴妃、李白等人,但故事的核心是為了向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明宮,梳理唐朝如何興起、發達直到衰敗的過程,同時再現盛唐盛景。

六集電視紀錄片《大明宮》以大明宮為主角,也是故事的背景。它講述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從建造、輝煌到毀滅的過程,探究其背後所隱含的歷史遺訓。在宏偉、壯麗的建築背後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也最有活力的時期——從唐太宗至唐玄宗的一百三十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開放時期。紀錄片力圖使中國乃至世界用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大明宮、古都西安、盛唐文化以及中華文明。

自從拍完《復活的軍團》《圓明園》這兩部展現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頭一尾兩個帝國的紀錄片之後,他便一直想拍攝一部“中間的”,而且“秦雖然大氣恢宏,但是它是通過暴力建立起帝國,清朝又是帝國的落寞,而唐是帝國的巔峰”,這一點似乎又和現在中華民族的復興思潮不謀而合。

主創介紹

導 演:金鐵木(blog)
編 劇:金鐵木
攝 影:雷載興 王 琥
美 術:董承光
三維特效:北京水晶石影視動畫公司
聯合攝製:西安曲江文化產業集團
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水晶石影視動畫公司

歷史背景

(圖)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

唐代的大明宮,它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峰巔之作”,因為電視劇《大明宮詞》的原因,人們已不再陌生。《含元殿賦》中稱其“如日之升,則曰大明”。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名永安宮,是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而修建的夏宮,也就是避暑用的宮殿,而宮殿還未建成,太上皇李淵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於大安宮,夏宮的建設工程也就此停工。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大明宮再次大規模建設是在高宗龍朔時期。“龍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風痹,惡太極宮卑下,故就修大明宮”。當時為修此宮曾徵收關內道等十五州121錢,且在龍朔三年二月減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經過這次大規模建設,大明宮才算基本建成。當然,此後大明宮尚有多次建設和葺修,如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曾修大明宮,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宮宮殿,“新造蓬萊池周廊四百間”,浚龍首池,起承暉殿。不過這些工程只是增修補葺罷了,大明宮在郭城的東北處,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宮城的東北隅,占據龍首原的高地之上。

大明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之一,另兩座是太極宮興慶宮。大明宮在太極宮之東,所以又稱為“東內”,大明宮原是太極宮後苑,靠近龍首山,較太極宮地勢為高。龍首山在渭水之濱折向東,山頭高二十丈,山尾高六七十丈。漢代未央宮踞龍首山折東高處,故未央宮高於長安城。唐大明宮又在未央宮之東,地基更高。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痹病害怕潮濕,便移住到涼爽乾燥的大明宮內。

大明宮周長7628米,面積3.3平方千米,是北京紫禁城面積的3.5倍。平面形制是一南寬北窄的楔形。它西牆長2256米,北牆長1135米,南牆為郭城北牆東部的一段,長1674米,東牆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東牆東北角起向南(偏東)1260米,轉向正東,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長1050米,與宮城南牆相接。它是唐長安城規模最大的一處宮殿區。

大明宮周圍環築有宮城,牆面與太極宮一樣為夯土板築,只有各城門兩側及轉角處內外表面砌有磚面。城基的寬度,據考古實測,除南面牆基用郭城北牆寬約9 米左右外,其他三面牆基均寬13.5米,深1.1米。城牆築在城基中間,兩邊比城基各窄進1.5米左右,底部寬10.5米,構築十分堅固。此外,在宮城北部之外,東、西、北三面都構築有平行於宮城牆的夾城,亦為板築土牆。北面夾城最寬,距宮城牆寬160米。東西兩面夾城距宮城牆寬均為55米。夾城的修築,在宮城的後部,配合宮城城牆共同構成嚴密的防衛體系結構。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們大都在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這裡作為國家的統治中心,歷時達二百餘年。大明宮的範圍很大,東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正殿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位於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餘所。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整座宮殿坐北朝南,居高臨下,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王維有詩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朝末年黃巢也曾在這裡稍稍滿足了“他年我若為青帝”的心愿,沒當成皇帝也湊合了。唐僖宗時,大明宮屢遭兵火,最終於乾寧三年(896年)被燒毀。數年因為戰備的原因,宮殿的遺蹟也都被除,此後便成為一片廢墟。

創作意識

(圖)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

唐長安城是公元6至9世紀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大都市,也是綿延萬里的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和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大明宮在唐代長安城禁苑中,位於城東北部的龍首原,是大唐帝國的王宮。它既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規制最為嚴整、規劃最具特色的宮殿群;也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點和對外傳播的動力中心。它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龍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擴建,第二年即遷入大明宮聽政。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此宮毀於兵火。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故宮的四倍。宮城共11個城門,其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經考古發掘,在大明宮內有含元殿遺址麟德殿遺址三清殿遺址等大型遺址。
大明宮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人文象徵,而且也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所敬仰的東方精神聖殿。可惜的是,唐大明宮遺址雖然從1961年起就成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唐代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還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遺址點和樣板工程。可是因為灰飛煙滅的歷史演變,大明宮遺址僅僅剩下了兩個土堆,多年來呈現的只是一派破敗不堪的景象。

直到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家財力的不斷提升,文化遺址的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逐漸展開。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土遺址,大明宮遺址內多處宮殿遺址台基的保護工程也大規模展開,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已完工。今年10月,由中國首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陝西曲江新區全面負責組織實施的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工程,又在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全面啟動了,規劃總面積約19.16平方公里。作為其核心內容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按照國家文物局中國“十一五”大遺址保護規劃要求,將在2010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著名導演金鐵木繼紀錄片《圓明園》之後再創力作,6集電視紀錄片《大明宮》的文字稿交付完成。該片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為載體,通過其從建造、輝煌到毀滅的過程,講述了大唐帝國三百年榮辱興衰的歷史;更通過大明宮的命運,探討了大唐盛世的誕生背景,揭示了唐帝國衰退覆滅的歷史根源。為使《大明宮》成為一部真正的藝術精品,日前余秋雨王紀言劉震雲等文化學、歷史學、考古學、影視創作界的各方專家對劇本進行了全方位評審。

影片看點

(圖)《大明宮》大明宮

《大明宮》是著名導演金鐵木繼《圓明園》之後的又一浩瀚歷史題材巨作,影片採用紀錄片的紀實手法,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為載體,通過其從建造、輝煌到毀滅的過程,講述了大唐帝國三百年榮辱興衰的歷史;更通過大明宮的命運,探討了大唐盛世的誕生背景,揭示了大唐帝國衰退覆滅的歷史根源;講述了唐太宗武則天李隆基楊玉環等歷史名人悽美的故事……整部影片視覺效果華麗唯美,電腦特效美輪美奐,人物唐裝款款、霓裳曳地,金步歡搖、衣裙閃閃,這一切都無不讓人即刻回到盛唐,備受稱讚。

電影《大明宮》中,不僅能看到了唐代氣勢恢弘的宮殿建築,還領略了打馬球、踢蹴鞠、跳胡鏇舞等多姿多彩的唐代生活。而皇帝——唐玄宗則是一個十分多才多藝的君主。他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空前繁榮的局面,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更是無數詩歌、戲曲創作的題材。唐玄宗不僅是個圍棋高手、盛唐時最好的馬球手,而且還能歌善舞,不但精通各種樂器,還親自為楊貴妃創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

導演金鐵木(blog)介紹,宮女們的服裝、道具等細節都經過歷史學家的求證,均有文獻可考。在翔實史料的基礎之上,以現代影視手法重現中國歷史,正是金鐵木的所長。這位曾執導過《圓明園》的導演說,“《大明宮》會比《圓明園》走得更遠”,這一次夢回唐朝,他要和國內頂尖的攝影、美工、電腦特效製作團隊一起,將一千多年前中國最繁華昌盛的朝代唐朝展現在觀眾面前。

大明宮的面積是北京故宮的3.5倍、凡爾賽宮的3倍,目前留存下來的含元殿遺址、麟德殿遺址、三清殿遺址等大型遺址,依然能讓人們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壯觀。與《圓明園》同樣,影片具有很強的視覺觀賞性,其特效製作特別邀請了好萊塢特效製作班底,僅製作就花費了2年時間。

據悉,《大明宮》時間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為主線,通過這一空前絕後的龐大宮殿群自建造、輝煌到毀棄的全過程,講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歷史風雲。該片的前期拍攝預計將於7月結束,十月,約100分鐘的紀錄電影《大明宮》和六集同名紀錄片將相繼在院線和電視台推出。

影響

《大明宮》再現的盛唐長安“海納百川,大氣包容”的磅礴氣象喚醒了古城久違的城市精神,激發西安人敞開鬱閉已久的豪邁情懷——

(圖)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大型史詩電影《大明宮》海報

大型劇情紀錄片《大明宮》古城播映的火爆場面,出乎多數人的預料。觀眾如潮,場場爆滿,不得不增加放映場次,不得不由小廳挪到大廳,其盛況遠遠超過大片,六月的西安掀起了一股《大明宮》觀映潮和大唐文化熱!難道是《大明宮》真的比“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精彩超常嗎?非也。難道是“宮闈秘史”吸引了觀眾眼球?非也。透過這種火爆我們會發現:是《大明宮》再現的盛唐長安“海納百川,大氣包容”的磅礴氣象喚醒了古城久違的城市精神,激發西安人敞開了鬱閉已久的豪邁情懷!

西安的城市和人,千百年來默默傳承著盛唐文明的精氣神,以及整箇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使命感。任何有關於“重振盛唐雄風”的信息,都會讓古城為之激奮。這就是“綠葉對根的深情”。當大明宮的精氣神處於休眠的漫漫歲月,這種深情偶爾也會爆出驚世駭俗的火花--“西安事變”拉開了民族救亡的序幕,閃現西安城市的民族大義;隨著古城解放而頒布的“大明宮遺址”保護令,是復蘇中華歷史文明的春雷;“金牌球市”上的虎嘯狼吼,張揚著盛唐傳人氣吞山河的粗獷性格;北京奧運開幕式所展現的絢麗場景,無處不顯露出盛唐影像;此番《大明宮》熱映,更是迎合了人們對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久違渴望和苦苦期盼,讓西安人的滿懷激情得以巨大釋放!

“大明宮”幾十年間以建材市場的形象存在於世,如今的保護工程也常被誤讀為僅僅是一個城市改造項目。殊不知,大明宮,這箇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文明曾經的精神聖殿,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吹響的今天,已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備受關注的大明宮遺址區保護工程,正在成為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而影視巨作《大明宮》的應運而生,可以視為是復興進程的前奏音符! “尋根”,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

《大明宮》讓許多觀眾悟感到,大明宮所代表的璀璨的盛唐文明,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但首先屬於西安。儘管大明宮休眠千年,但中華文明之根深埋於此。如今《大明宮》“保護、再現”的不是普通文物,而是仍具生命活力的中華文化遺傳基因。這種基因和現代文明的激情碰撞,不僅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奇蹟! 盛唐“海納百川,兼收並蓄,大氣包容”的精神,也正是西安所堅守和追求的城市精神。經過多年的沉寂,如今《大明宮》為這種城市精神正本清源,也正鼓舞了西安雄起的信心。萬眾爭看《大明宮》的火爆,不僅是影片好看,重要的是滿足了人們尋根的夙願,猶如在沙漠中尋求綠洲和清泉的衝動和渴望。

《大明宮》,一部西安人不能不看、必須要看的歷史人文大片!

詩詞

《大明宮》

白綾赤血嬌,
黛柳碧枝凋。
俏面霞妝怯,
氤氳借火飄。

相關視頻

電影《大明宮》片段預告搶先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