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之路》

《大國復興之路》

在浩瀚歷史長河中,多少國家興盛過,又衰亡了。然而,總有一些國家不僅歷經興衰,而且又再度奮起,在復興的道路上大步邁進。這其中既有老牌強國如德國、法國等,也有新興的發展中大國如中國、印度、巴西等。作為大國崛起的一種特殊形式,“大國復興”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經驗和現實法則。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鳳凰涅槃的復興。傳奇,又是什麼指引著各國復興道路的方向?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世界七大國家艱難曲折的復興之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大國復興之路》大國復興之路
在浩瀚歷史長中,多少國家興盛過,又衰亡了。然而,總有一些國家不僅歷經興,而且又再度奮起,在復興的道路上大步邁進。這其中既有老牌強國如德國、法國等,也有新興的發展中大國如中國印度巴西等。作為大國崛起的一種特殊形式,“大國復興”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經驗和現實法則。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鳳凰涅槃的復興。傳奇,又是什麼指引著各國復興道路的方向?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世界七大國家艱難曲折的復興之路——

作 者: 張小勁 出 版:人民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7年11月27日類 型: 人文社科 > 時政

內容欣賞

導論
在考察歷史上大國再次崛起的過程中,戰略空間也成為我們不能忽視的素。二戰結束後世界主要力量重新整合,英、法等歐洲主要大國遭受極大衝擊,美國和蘇聯力量急劇增長,世界進入蘇兩強爭霸的兩極格局。為了重樹大國地位,歐洲國家走上了聯合之路,在美蘇掀起的冷戰中,利用歐洲所處的敏感地理位置,不斷擴大在美蘇之間的迴旋餘地,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崛起,並在冷戰結束後的多極化世界裡成為重要的"一極"。

導論 超越"大國政治的悲劇"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國距離實現和平崛起的目標越來越近。如果中國能再次成為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那就不僅是一種"崛起",還是一種"復興"。
中國的復興,意味著中國大國地位的重新被肯定。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定義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地增加其內涵,已經從單純的人口、土地、財富和軍事力量擴展到了很多其他領域。在當今世界,大國的含義是與強國密切相連的,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首先必須是發達的強國與富國。雖然發達國家未必是大國,但大國必定是已開發國家。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儘管已經是世界的第四大經濟實體,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並且正在大踏步前進,但以目前的現代化標準衡量,仍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只能說是一個具有大國基礎的國家、或者說是正在崛起的大國。
由於大國標準與已開發國家聯繫在一起,所以,對中國如何成為一個大國問題的探討實際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是探討如何成為已開發國家,第二是探討如何成為一個大國。一般而言,能夠被世界其他國家公認的現代已開發國家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共同標準,即它們都是以民族國家為基本主體單位的國家,是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000美元的富裕國家,是一個法治化的市場經濟國家,是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也是一個擁有基本社會保障體系的國家;其公民的基本生存權利都得到有效的維護。要符合這些準,完成一個民族的現代化任務,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
在達到成為一個已開發國家的基本目標後,我們必須面對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由一個已開發國家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從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並非每一個已開發國家都能成為世界大國,因為一個世界大國的發展與小國相比,更能夠引起世界的關注,乃至引起其他大國的敵意。一個大國要真正發展起來,在處理好內部事務的同時,必須能夠用高超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問題。中國的復興也勢必經歷這個過程。因此,研究大國的復興的歷史,也就有了較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可以從歷史得出如下論斷:大國地位是一種最稀有的國際價值,競爭這種地位,其最終結果一般非此即彼,落選者將處於比先前更為被動、更受壓制的境地。因此,覺察、判斷並且抓住有利於自己成長的國際戰略機遇期和戰略空間,成為大國復興的一個關鍵。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次重大的國際戰略機遇期。中國在這三次機遇面前的表現是不同的,因而給自己造成的後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有條件抓住卻沒有覺察而錯過,結果開始了全面落後於西方的歷史;第二次是強烈意識到了機遇,並進行相當的努力,但終因沒有把握關鍵重點而再次錯失,其結果是中國在"千古變局"之下,不但進一步落後於西方,而且還被近鄰日本甩到後頭;第三次機遇期到來時,中國最初的意識並不清晰,最終可謂把握了一半,仍然沒有實現中國復興的夢想。
中國面臨第一次戰略機遇期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紀末期,其競爭對手是西歐。世界歷史學家普遍將1500年當做分界線,以大航海與地理大發現為標誌,世界從此有了相互聯繫的歷史。
15世紀末期時的世界各國,尤其是東亞和西歐,差不多處在相同的起跑上。著名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在其力作《大國的興衰》中指出,在1500年時,歐洲與亞洲相比,並不具有什麼明顯的優勢,歐洲的相對弱點比它的力量更為明顯。當時的歐洲資源不算豐富,人口更無法同印度和中國相比;地緣政治上,歐洲大陸北部和西部被冰山和海水包圍,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東部構成強大威脅;政治制度上,歐洲支離破碎,自羅馬帝國以來一直沒有統一的國家,、英、西班牙等國之間爭鬥不休;在科學技術、文化和軍事力量上,當時的歐洲只能算是亞洲文明的學生。可以說,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都處在相同的水平上。15世紀時的歐洲最多也只能說是像今天一樣,是幾個最重要的力量中心之一。
第一章 德國:鬆綁的巨人
雖然民主德國的政治體制在開始階段並不是簡單地照抄蘇聯的政權形式,還注意吸取了本國過去的歷史經驗,但隨著德國統一社會黨在蘇聯的扶植之下逐漸牢牢控制了領導地位,一種所謂的"民主化中的政治集中趨勢"得以不斷加強。這種史達林式的統一社會黨專權,加上克格勃式的秘密警察,特別是一種"跟著莫斯科指揮棒轉的德意志民族政策",逐漸導致了民眾與統治集團之間的隔閡,並最終導致了民主德國在與聯邦德國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第一章 德國:鬆綁的巨人
"我們的目的不是建立一個德國的歐洲,而是建立一個歐洲德國。"
--托馬斯·曼
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民族之一。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經誕生過諸如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等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也曾孕育了像貝多芬、歌德、海涅等一顆又一顆文學與藝術巨星。這個民族擁有腓特烈大帝、俾斯麥、阿登納等世界聞名的政治"明星",但同時也造就了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希特勒。神奇的土地,令人不解的民族!
遨遊於漫漫歷史長河,不容否認的是,德意志民族擁有令人驚嘆的神奇生命力。10世紀初,德意志國家才出現於人類歷史的舞台。公元962年,史稱"第一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成立。然而,德國卻由此開始了災難和輝煌交替的歷史。歷史的時針走進13世紀後,德國開始陷入了四分五裂、諸侯混戰的時代。當資本主義在歐洲蓬勃發展之時,當大英帝國馳騁全球之時,當拿破崙的鐵蹄肆虐歐陸之時,德意志仍然苦陷分裂的泥潭,最多時曾分為400多個大小德意志邦國。德意志需要英雄來拯救!經過腓特烈帝(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勵精圖治,普魯士作為德意志的一個邦國迅速崛起,並很快在另一位政治巨人--"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精心策劃下於1871年統一德國,史稱"第二帝國"。然而,災難卻很快降臨到迅速強大的"第二帝國"頭上。德皇威廉二世漸漸摒棄了老臣俾斯麥的思想,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崛起於世界強國之林的德意志民族在戰火中毀於一旦!出乎意料的是,德意志民族在短短的20年內竟又奇蹟般地崛起,再度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然而,戰爭的惡魔似乎始終頗為"眷顧"德意志。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將德意志民族再次拖入戰爭。在全世界人民的英勇抗爭下,戰爭以德國慘敗而告終,德意志民族親自品味了戰後德國山河破碎、任人宰割、骨肉分離的痛楚。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一個民族下的兩個德意志國家在廢墟上再度令人驚詫地走向了繁榮,並最終實現了國家的再度統一!"第四帝國"讓"鬆綁"後的德意志再度站在了歐洲和世界舞台的最高層。在那裡,德國正克服重重困難,迎風起舞,一展風姿!
三度災變,三度輝煌!儘管歷史上的德意志民族曾數次面臨"德國在哪裡?"的困擾① ,但問題卻總能迎刃而解。但願,"鬆綁"後的德國能順應世界人民之願望--吸取歷史教訓,永走和平之路。
第一節 理性與瘋狂--德意志的統一與霸權之路
德意志民族在其誕生後的漫長歲月中一直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反,在萊茵河以東的茫茫大地上,德意志人建立的邦國卻有如繁星般散落其間,久久未能聚合成一體。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是"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實際上德意志的皇權卻因此而陷入了教權的掌控之中,最終在德意志引起混亂與分裂。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作為國際關係史上的劃時代事件,造就了布蘭登堡-普魯士的崛起,同時也為一個統一、強大的德意志國家的形成悄悄奠定了基礎。其後,在與奧地利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競爭中,普魯士逐漸強大,而在俾斯麥這陣"東風"的吹拂下,"萬事俱備"的普魯士終於實現了德國的統一。
"蠻族"立國 德國民族主義歷史學家R.拉克爾曾經說過:"無論是誰,只要他說德語並覺得自己是德意志人,永遠也不應忘記,為了這一點他應感謝誰。"拉克爾所指的,正是日耳曼舍魯斯奇人部落首領赫爾曼(Hermann der Cherusker,公元前18或16-公元19或21年)。經過不斷遷徙,日耳曼人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已經遍布於多瑙河以北和萊茵河以東的廣大地區。隨著日耳曼人對羅馬邊境省份和所屬地區的騷擾逐漸加強,羅馬人開始了征服日耳曼部落的戰爭。公元6年,羅馬人終於占領所有萊茵河以東至威悉河、部分至易北河的地區(史稱"大日耳曼尼亞",後來成為德國的基本領土)。公元7年,瓦魯斯(Publius Quintilius Varus,約公元前50-公元9年)被奧古斯都任命為羅馬帝國駐日耳曼尼亞軍隊總司令。瓦魯斯的貪婪和暴力將日耳曼人進一步推向了熱之中,日耳曼人開始發起反抗異族統治的解放鬥爭,而舍魯斯奇人部落的青年貴族赫爾曼正是這一鬥爭的領導人。公元9年秋,羅馬軍隊準備啟程回萊茵河畔的冬季營地休憩,赫爾曼利用這個機會,聯合各部落中的貴族人士,設計將羅馬軍隊誘至崎嶇難行的條頓堡森林(今德國奧斯納布呂克附近),予以毀滅性打擊。4天激戰,三個羅馬軍團的15000名官兵全部被殲,瓦魯斯自殺。此役震動了整個羅馬,奧古斯都連呼:"瓦盧斯,把我的軍團還給我!(Varus! Give me back my legions!)"此後,日耳曼人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羅馬人趕過了萊茵河,而羅馬人在萊茵-多瑙河上的"界牆"① 堡壘和城市也就成了後來德意志最早的城市。
第三章 日本:鄉關何處
日本經濟復興戰略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於,當吉田政府成功實現由近代"富國強兵"國策向僅以"富國"為國策的戰略轉型後,後任政府長期保持戰略定勢不動搖。這種戰略定勢使日本統治者得以用經濟繁榮號召民眾,轉移、緩和戰後初期不斷激化的國內政治矛盾;而保守政權的長期化,又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發展與社會政治穩定的良性互動,使日本執政者得以拒絕右翼政治勢力要求擴充軍備的壓力和誘惑,幾十年一以貫之地專注於經濟

③ 參見連玉如:《統一德國21世紀外交政策連續性芻議》,《歐洲》1999年第5期,第69-78頁。

《大國復興之路》《大國復興之路》

④[美]約翰·米爾斯海默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版,第537頁。

辛薔:《融入歐洲--關於二戰後德國社會的轉向》,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部分。

顧俊禮:《矛盾重重的德美關係》,見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http://www.cass.net.cn/file/200302285512.html。

①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09/content_3897120.htm. ② 馮仲平:《伊戰一年來的歐美關係》,中國網,2004年3月22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521649.htm。

江建國:《默克爾對美外交新風格 靠攏而不一邊倒》,《人民日報》2006年1月16日。

顧俊禮:《矛盾重重的德美關係》。

趙俊傑:《德國極右翼勢力猖獗的背後》,《望新聞周刊》2000年第34期,第55頁。

黃永祥、代天宇主編:《不要忘記德國》,中國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頁。

① 關於德國新納粹主義勢力的詳細根源,可參見陳聖宣:《德國新納粹為何猖獗》,《望新聞周刊》2000年第46期;張曉慧:《西歐極右翼思潮》,《國際資料信息》2003年第5期;崔宏偉:《多維視角中的歐洲極右翼現象》,《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第6期;吳茜:《冷戰後西方右翼政治思潮的新變化》,《國際觀察》2003年第4期。

第三章 日本:鄉關何處?
"在對過去的歷史尚未清算的現在,日本人要對此有所覺悟,並努力對新亞洲有所構想;在道德的純潔性無法保障的今天,日本人必須對此有所覺悟,並取得加入亞洲未來當中去的資格。"
--大江健三郎

從地圖上看,日本身為亞洲國家毋庸置疑。然長期以來,日本在全球特別是亞洲的國際定位卻是個難解之題。冷戰時期,曾經戰敗的日本承受了被占領、改革的風雨後,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奇蹟般地成長為世界經濟大國。然而,特殊的國際環境和過剩的物質利益追求欲望使日本人逃避了對近代侵略戰爭責任的徹底清算,而秉持務實主義、行"脫亞入美(歐)"路線。在國際關係中,經濟上無處不在,政治上奉行微、沉默路線。冷戰結束後,日本人終於展露成為世界政治大國、亞洲領導者的雄心,大力推行"正常國家化"戰略。然而,對侵略歷史道義反省的缺失,使日本的政治崛起之路充滿了變數,甚至存在滑向軍事大國化的危險性。而日本在"脫亞入美(歐)"的歷史道路上又走得太遠,重美(歐)輕亞戰略積習難改--亞洲鄰國恐怕很難看到一個全心全意推動東亞共同體建設的日本。然而,當今全球化時代,世界大國往往既放眼世界,又紮根"鄉土"。當法德立足歐洲聯盟、美國穩居北美自由貿易區極目遠眺時,當中國忙於睦鄰、安鄰、富鄰,經營周邊時,一向害怕孤立的日本人仍不禁自問:鄉關何處?

第一節 大國之路的頓挫與再出發
在20世紀中期之前,日本是一個從未被外國征服且很少在對外戰爭中遭遇敗績的民族。而在世界大多數民族的觀念中,戰敗和被占領都是難以接受的奇恥大辱,他們往往會與占領者展開殘酷、漫長、難挨的抵抗鬥爭。正是出於這一常識,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夕,曾在沖繩與日軍作地獄般格鬥的美軍,本已做好了為全面占領日本付出10萬人犧牲的心理準備。然而,當第一批美國大兵真正作為戰勝者小心翼翼踏上日本本土時,幾天前還令他們沮喪的"竹槍"已毫無蹤影,看到的儘是恭順和沉默的面孔。在橫濱市的大街上甚至出現了這樣一幅奇特的風景:在通向占領軍總部的道路上,舊日本皇軍的士兵荷槍實彈站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身後,把槍口對準日本人,為占領軍的進駐擔任警戒。

"藍眼大君"開創新日本 1945年8月15日是近代日本大國征程的斷崖--席捲亞洲的"大日本帝國"轉瞬間在無條件投降的"玉音廣播"聲中淪為被占領國。8月30日下午,機首繪有呂宋島地圖和寫著"巴丹"字樣的C-54大型運輸機降落在日本厚木機場的跑道上。當艙門打開、舷梯放下後,身穿開領軍便服、戴著墨鏡的麥克阿瑟五星上將出現在機艙門口。他嘴裡叼著玉米芯菸斗、左手抄兜,緩步走下舷梯,從容環視著即將由他統治的土地--就在兩個星期前,美國總統杜魯門已任命他為盟軍最高司令官,並授予他至高無上的特權。而一個星期後,杜魯門又在《關於盟軍最高司令官許可權問題致麥克阿瑟的通知》中強調:"天皇和日本政府統治國家的許可權,隸屬於作為盟軍最高司令官的貴官","貴官的許可權是最高的"。
第五章 印度:"有聲有色的大國"
印度在經濟上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其經濟成長率也穩定地保持在6%以上的水平,而2005年度和2006年度則分別高達8.1%和8.3%,普遍預測2007年度的經濟成長率也不會低於7%。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估計,今天印度的經濟為美國的30%。根據美國高盛公司的一項大膽預測,在21世紀上半葉,印度經濟將一直保持5%-6%的增長率。到205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印度將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

第五章 印度:"有聲有色的大國"
每一個國家必須安排自己的命運,用自己的方法來找尋走向自由和充分發展的道路。"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印度素有大國之志。早在獨立前,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就表達出他對印度大國地位的憧憬:"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間地位是可能的。"① 所以,獨立伊始,印度就以亞洲代言人的身份自居。從在朝鮮戰爭和印度支那戰爭問題上大聲疾呼,再到20世紀60年代推動不結盟運動並成為不結盟運動領袖;從70年代與蘇聯結盟,到80年代在蘇間左右逢源;從六七十年代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多次交戰,再到90年代末進行核試驗,成為實際上的核國家……印度的發展和行為看似矛盾,實則有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那就是不論是國大黨政府執政,還是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當權,印度都是以追求開國總理尼赫魯提出的"有聲有色的大國"為國家戰略目標的。
進入21世紀,作為一個在文化和文明方面頗有影響力、在政治和戰略決策方面日趨成熟、在經濟和軍力發展方面急速上揚的崛起中的新興國家,印度無論從何種角度講,都可以稱得上是最具世界大國潛質的國家。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說:"印度正處在把自己確立為一個大國的過程之中,並把自己視為一個潛在的重要全球性角色。"②這就是今天的印度,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第一節 權勢的轉移: 從古代帝國到英國王冠上的"明珠"
在當今世界仍然延續並展現出巨大活力的古老文明中,印度人驕傲自己的文明史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大約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現了一種有讀寫體系的城市文化。儘管今人對刻在泥板和印章上的300多個文字元號仍未得譯解,但他們的藝術、尤其是其非凡的城市規劃,足以說明其偉大。這裡,幾乎每座房屋都有水井、供水管道系統、浴室和廢物排放管道或排水溝。對此,美國歷史學家羅茲·墨菲就在其所著述的《亞洲史》中驚嘆不已,認為如此發達的城市建設實為罕見,甚至西歐和北美要到19世紀晚期才有類似規模的成就。
到公元前第三個千年之末,印度河文明開始衰落。儘管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導致這一災難的原因可能是印度河無情的洪水,但人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是外部入侵的直接結果。不管怎么說,及至公元前1500年前後,雅利安部落開始進入印度次大陸。這些白種人憑藉自己所掌握的金屬武器,特別是利用馬拉戰車,以及對戰爭的崇拜,在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矮小黝黑但卻創造出了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的達羅毗荼人之後,接著向東推進,占領恆河流域,建立了許多奴隸制小國。到大約公元前1000年,好戰的雅利安人已經征服或同化了溫迪亞山脈以北的大部分南亞次大陸領土。
儘管作為"蠻族"的雅利安人不可能有達羅毗荼人那樣高的文明成就,但在雅利安人統治時期,南亞次大陸開始有了令人稱頌的吠陀文化,特別是產生了本土宗教--婆羅門教。這種古老的宗教著力宣揚種姓等級制度,說從原始大神口中、手臂上、大腿上和腳上,分別誕生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種姓。從此,所有的次大陸居民,從降生開始,就有了自己的種姓依歸,因而也就有了自己固定的職業和生活模式。這就是"天定命運",這就是信仰婆羅門教的印度人。
到公元前600年,以恆河流域的摩揭陀為中心,雅利安人在其發祥地--河間之地①正式形成所謂的統一的國家。從此,印度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由印度河流域轉移到恆河流域。但在公元前6世紀晚期,西部印度河流域陷入分裂,強大的波斯帝國趁機征服犍陀羅和其他部分地區,建立起行省。而最具影響的入侵當數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對印度的征伐。公元前326年(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確切的年份),剛剛征服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率兵入侵旁遮普,並隨即大舉挺進。儘管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止於公元前325年,但由於他的這次征伐削弱了小的王國,間接地幫助了印度北方的統一和孔雀帝國的擴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