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土壤》

《土壤》是汪浙成、溫小鈺合著的中篇小說。《土壤》在1980年第6期《收穫》刊登。《土壤》成功地刻畫了魏大雄,辛啟明、黎珍三個主要人物。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被譽為“新時期的青春之歌”,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拓荒者的足跡》;並被山西、河南等地改編成地方戲劇、連環畫。

基本信息

簡介

《土壤》《土壤》

《土壤》被譽為“新時期的青春之歌”,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拓荒者的足跡》,並被山西、河南等地改編成地方戲劇、連環畫。1999年,汪浙成將《苦夏》手稿捐贈給浙江圖書館收藏,但一直珍藏著《土壤》手稿,中國現代文學館多次提出收藏均遭其婉拒。

作者簡介

汪浙成,浙江奉化人,1936 年出生於杭州。奉化中學畢業,1954 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便發表過詩歌、評論和劇本。畢業後分配到內蒙工學院任教。1960 年任《草原》月刊社編輯、編輯組長。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年5月調入作協內蒙古分會搞專業創作。1986 年和愛人溫小鈺調回浙江。溫小鈺,1938 年生於杭州。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7 年發表處女作獨幕劇《異路人》。1960 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內蒙古大學中文系任教。1961年開始寫小說和文學創作。單獨創作的短篇小說《寶貝》和評論《燦爛天幕上閃光的星》,分別獲《草原》雜誌小說創作一等獎和內蒙古索龍成文學評論獎。曾任內蒙古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現為浙江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1962 年,汪浙成、溫小鈺開始合作發表作品。處女作《小站》,此後還創作了《土壤》、《苦夏》、《別了,蒺藜》、《春夜,凝視的眼睛》、《積蓄》等中、短篇小說多篇。其中《土壤》和《苦夏》分別獲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合作出版的作品集有散文小說集《第三碗奶酒》,中短篇小說集《別了,蒺藜》和散文集《草原密》等。

人物形象

《土壤》《土壤》

汪浙成、溫小鈺創作的這部中篇小說《土壤》,以其生活容量大,反映社會問題深刻、刻畫人物複雜形象的成功而獲得了全國第一屆優秀中篇小說獎。作品的時間跨度較長,選取了中國歷史上較為曲折、複雜的年代背景,1959 年至1979 年。從三個大學生不同的命運和經歷,展示了中國數十年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形象地闡釋了不僅自然的土壤需要艱苦的努力進行改造,而社會的土壤更需要改造,使其去除有害物質,保存良田沃土。

作品的創作手法也較為新穎,讓三個人物分別以“我”字的第一人稱來敘述和回憶,使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的更加複雜,而且由於去掉了作者客觀的描述和分析,使作品中人物形象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實,更富有說服力。

魏大雄

魏大雄這個形象,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反面人物。但在小說里,你卻看不到公式化的反面人物特徵。他是一班之長,平日裡給人印象是馬大哈式的憨厚人物。他頭腦並非十分聰明,卻肯笨鳥先飛,學習上肯下功夫。他的願望是留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娶一個他心愛的姑娘。他以他的豪爽和憨直的外表掩藏了內心深處的自私和狹隘的一面,頗能蠱惑人心。

當反右傾需要一個靶子時,他心裡明知辛啟明實在不是個右傾分子,卻受不住壓力和誘惑,怕人家說他是溫情主義,怕失去留城的機會。那么冷靜地有條理地把辛啟明逼到了一個危險的結論上去,這其中是否有報辛啟明奪愛之仇的成份?作者沒明說。而且根本是他一廂情願的單相思,卻偏偏造成了受害者的假象。他的第二次“反戈”也是非常的令他的妻子和家人震驚。正當他努力的借岳父的地位向上爬時,正當他享受一些人看在其岳父的面子上給他的好處時,文革將這一切都摧毀了。

他權衡利弊,大義滅親,堅決劃清界線,又一次走出低谷。當他到東風農場任場長時,他把此地看做是東山再起的跳板,手中有權、有糧,有讓那些上面人滿意的貴賓餐廳、魚場和沙漠圍獵場,什麼事都好辦。誰還去查畝產究竟過沒過“綱要”?既然上邊一心想要個學大寨的典型,不咬著牙挺過去行嗎?他又榮升了。

作者在寫這個人物時,寫出了他的雙重、複雜、多面的性格。他明了權術之道,但他是憑兢兢業業的實幹博得政治優勢。他城府很深,外表上卻又寬宏大度。他是一個多面體,具備了適應這個社會的多種功能,懂得利用各種機會為自己鋪就一條升遷之路。

辛啟明

與此相比,辛啟明所欠缺的正是這一些。辛啟明實在太認真,太誠實也太天真。他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有一分立志改造土壤的志向。在他的眼中,容不得任何虛偽、浮誇的現象,他認為黨的實事求是的作風是不容忽視的。雖然他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他仍然要說真話,仍然不能容忍魏大雄的偽善。在辛啟明的身上,凝聚了50 年代知識分子中善良、正直、高尚的品德,國家因為有了他們這批人做棟樑,才不致於在政治風浪的衝擊下,使國民經濟解體。他們那種對社會主義,對科學事業堅定不移,只求貢獻、不謀私利的信念和精神,正反襯出魏大雄這一類人的卑劣和骯髒的內心。

黎珍

作者對黎珍這人物充滿了同情。如果說魏大雄是醜惡的基調,辛啟明是忠誠的基調,黎珍則是善良的基調。經過政治風暴的洗禮,經過20 多年生活的錘鍊,黎珍已由一個天真、柔弱的少女,長成一個飽經憂患的中年人,正像這一代人一樣,他們變深沉了,唯一沒變的是對事業的追求,依舊那么認真執著。作者在辛啟明和黎珍身上寄託了美好的理想,他們的感情悲劇給人以極深的感慨,而當20 年後,他們終於又走到一起,繼續為著共同的事業並肩奮鬥時,又讓讀者感到由衷的欣慰。畢竟,土壤似的結構是複雜的,就像我們這個複雜的社會、複雜的人群。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去改造它,就一定會出現我們所希望的“團粒結構”,成為適於播種和收穫的良田沃土。

農業科學期刊大全(五)

農業科學是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因涉及農業環境、作物和畜牧生產、農業工程和農業經濟等多種科學而具有綜合性。林業科學和水產科學有時也包括在廣義的農業科學範疇之內。
《水產科技情報》
《水產科學》
《水產學報》
《水利漁業》
《水土保持學報》
《四川林勘設計》
《四川林業科技》
《四川畜牧獸醫》
《飼料博覽》
《飼料工業》
《飼料研究》
《飼料與畜牧·規模養豬》
《特產研究》
《天津農林科技》
《天津農業科學》
《土壤》
《西北園藝(蔬菜)》
《西藏農業科技》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現代化農業》
《現代農村科技》
《現代農業科學》
《現代畜牧獸醫》
《現代園藝》
  • 《新疆農墾科技》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
    《新農業》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畜牧獸醫雜誌》
    《畜牧與飼料科學》
    《畜禽業》
    《煙臺果樹》
    《延邊大學農學學報》
    《延邊農學院學報》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養殖技術顧問》
    《西北農業學報》

    《現代漁業信息》
    《飼料與畜牧》
    《新疆林業》
    《新疆農墾經濟》
    《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套用技術》
    《新疆農業科學》
    《新疆畜牧業》
    《新疆畜牧業(蒙文版)》
    《特種經濟動植物》
    《畜牧市場》
    《四川蠶業》
    《畜牧獸醫學報》
    《天津農學院學報》
    《畜牧與獸醫》
    《水產養殖》
    《水稻科學(英文版)》
    《亞熱帶農業研究》
    《亞熱帶水土保持》
    《土壤通報》
    《土壤學報》
    《拖拉機》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養蜂科技》
    《養禽與禽病防治》

    《西北林學院學報》
    《亞熱帶植物科學》
    《新疆林業(維文版)》
    《新疆農機化》
    《現代農機》
    《土壤學進展》
    《畜牧機械》
    《養雞機械與技術》
    《西南林學院學報》
    《西南農業學報》
    《新疆農業科技(維文版)》
    《畜牧與生物技術雜誌
    《現代種業》
    《土壤圈(意譯名)》
    《新疆農業科學(維文版)》
    《新疆畜牧業(哈文版)》
    《現代農業裝備》
    《新疆畜牧業(維文版)》
    《新農村》
    《新農村(黑龍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飼料博覽(管理版)》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維文版)》
    《新疆農業科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