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說英譯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儒林外史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

《古典小說英譯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儒林外史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

本研究是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的探索之作,書中運用系統功能語方言學的理論,對我國著名的章回小說《儒林外史》漢英語篇進行對比分析與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本研究是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的探索之作。書中運用系統功能語方言學的理論,對我國著名的章回小說《儒林外史》漢英語篇進行對比分析與研究。內容涉及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漢英語與文化對比研究。

本書分九章兩則附錄。第一章是緒論。主要闡述了書的研究目的與意義、理論框架、語料來源、研究的主要問題、研究方法與研究路徑。第二章對我國漢英/英漢語對比研究走過的百年歷程進行了簡要的回顧,並對三個發展階段(尤其是近年來)的研究狀況,特點以及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簡明的評述。第三章首先闡述了《儒林外史》的思想核心心及在國內外文學史的偉大地位和深遠影響,並且就國內外對這部名著的研究情況進行了概述和簡評。第四章確定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是系統功能語言學,並對與本研究相關的功能語言學的幾個重要理論觀點進行了簡要的梳理和評述。第五章從文化語境的角度對《儒林外史》漢英語篇進行分析與探討。本書第六章討論和對比研究的重點是《儒林外史》漢英語篇的情景語境。第七章著重對比研究與探討《儒林外史》漢英語篇的上下文語境。本書選取了照應、省略、詞的重複等銜接手段來對語料進行了細緻的對比分析。第八章運用人際評價意義的基本觀點,以《儒林外史》及其英漢本TheScholars的對比分析作為切入點,分析漢英語言在實現人際意義中的不同表現形式。第九章是對本研究的總結。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從語境的角度對章回小說《儒林外史》漢英語篇進行對比研究,不僅可以使讀者對該理論有進一步的掌握,同時也說明系統功能理論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1.1引言
1.2理論框架
1.3語料來源
1.4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5研究的主要問題
1.6研究方法
1.7研究路徑
1.8研究特點
1.9本書構成
1.10結語
第二章我國漢英/英漢對比研究管窺
2.1引言
2.2語言對比、翻譯與漢英/英漢語對比研究概述
2.3我國漢英對比研究的三個階段
2.3.1第一階段研究狀況回顧與簡評
2.3.2第二階段研究狀況回顧與簡評
2.3.3第三階段(尤其是近十年來)研究狀況回顧與簡評
2.4語言對比研究與對比語言學概述
2.5我國漢英/英漢語對比研究的現狀及其英漢對比學者的貢獻
2.6漢英/英漢語對比研究人才培養狀況
2.7指導我國英漢語對比研究的理論
2.7.1概覽
2.7.2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與漢英/英漢語篇對比研究
2.7.3簡評
2.8結語
第三章章回小說《儒林外史》與漢英/英漢語篇對比研究
3.1引言
3.2《儒林外史》與章加小說
3.3《儒林外史》與《紅樓夢》
3.4《儒林外史》的思想內涵、文化核心與藝術特色
3.4.1作者吳敬梓
3.4.2《儒林外史》的學術價值
3.4.3《儒林外史》的主旨
3.4.4《儒林外史》的文學性與語言特色
3.5國內學界對《儒林外史》的研究
3.6國外學界對《儒林外史》的研究
3.7《儒林外史》英譯本概覽
3.8《儒林外史》漢英對比與翻譯研究現狀
3.9選用《儒林外史》作為研究藍本的目的
3.10《儒林外史》漢英語對林研究可運用的理論
3.11結語
第四章系統功能語言學與漢英/英漢語篇對比研究
4.1引言
4.2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述
4.3系統功能語言之語境理論
4.3.1語境
4.3.2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境觀
4.4漢英/英漢語篇對比研究
4.4.1語篇與語篇分析
4.4.1.1語篇
4.4.1.2語篇分析及其國內外的相關研究
4.4.2初始語篇與目的語篇
4.5對比語篇分析與漢英/英漢對比語篇分析現狀
4.6採用系統功能語言學作為理論框架的依據
……
第五章《儒林外史》漢英語篇之文化語境對比與翻譯研究
第六章《儒林外史》漢英語篇之情景語境對比與翻譯研究
第七章《儒林外史》漢英語篇之上下文語境對比與翻譯研究
第八章《儒林外史》漢英語篇之人際功能對比與翻譯研究
第九章結論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值得一看的好書(三)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書林佳話》
《萬曆後宮之亂》
《我的同桌是上帝》
《青春作伴:一位早逝女研究生的文字與足跡》
《別把我當病貓》
《拉斯維加斯的中國女人:欲望城市》
《來自邊緣的聲音:莫言與大江健三郎的文學》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材:地球信息科學》
《天使沒有長大》
《高等學校教材:人文地理學流派》
《浪漫彈指間:我與法蘭西文字》
《高貴的苦難:我與俄羅斯文學》
《窗外細雨潤過青春心境:當代青少年心理與心態讀本》
《滄桑大美:絲綢之路》
《中國文學史二十講》
《浮華人生:徐公持講西晉二十四友》
《原生態散文13家》
《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展: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導論》
《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
《天道與人心:道教文化與中國小說傳統》
《中國神話與小說》
《古典小說英譯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儒林外史漢英語篇對比與翻譯研究》
《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
《新時期小說的流變與中國傳統文化》
《黑色之書:莫里森小說創作與黑人文化傳統》
《浪漫傳統與現實想像:中國現代小說中的傳奇敘事》
《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
《元明小說敘事形態與物慾世態》
《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
《清孝陵大碑樓》
《傳統與現實之間的探詢:吳趼人小說研究》
《野火集:二十年紀念版》
《交易冠軍:一個天才操盤手的自白》
《贏在經濟蕭條時:運用艾略特波浪理論預測經濟周期》
《操盤手1:籌碼分布操盤實戰》
《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
《校長的魔鏡》
《外國經典歌曲集:9種語言過激音標註音版》
《世界上最偉大的新聞稿》
《先鋒小說技巧講堂》
《哲學的思維與智慧的策略:數學解題策略與執法導讀》
《好玩的科學:數學智慧大挑戰》
《禪的智慧:高效管理的源泉》
《隨機規劃穩定性理論》
《簡明物理化學實驗》
《考研數學真題細講及模擬題》
《基本情況:中國環境》
《追尋綠色家園》
《環境、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山海經:洪荒時期的神與獸》
《高等學校測繪工程系列教材:地理信息系統套用實踐教程》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城市地理學》
《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中國歷史地理全貌》
《法國摩納哥》
《常懷感恩之心》
《佛教與中國文化》
《新時期文學作品選讀》
《雅魯藏布江漂流歷險記》
《中國自然地理》
《一本書掌握世界地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