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訪談錄》

《卡拉揚訪談錄》

《卡拉揚訪談錄》是理察·奧斯本編著的傳記類作品,由東方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該書描述的是揭示出這位傳奇的指揮家“極富個性魅力的一面:坦率、真誠、嘻笑嘲諷、幽默風趣……各種音樂軼事信手拈來,音樂模仿天賦顯露無遺。”著名作家、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理察·奧斯本向我們展示了這位頗有爭議的人物的最客觀的畫像。這些對話是幾年中陸陸續續進行的,一直記錄到卡拉揚逝世的前夕,因此它既吸引廣大樂迷,又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獻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第1版(2004年2月1日)
叢書名:世界大音樂家訪談叢書
平裝:19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06016506
條形碼:9787506016506
商品尺寸:20.8x14.4x1.2cm
商品重量:259g
ASIN:B0011BXAG8

內容簡介

卡拉揚訪談錄》揭示出這位傳奇的指揮家“極富個性魅力的一面:坦率、真誠、嘻笑嘲諷、幽默風趣……各種音樂軼事信手拈來,音樂模仿天賦顯露無遺。”著名作家、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理察·奧斯本向我們展示了這位頗有爭議的人物的最客觀的畫像。這些對話是幾年中陸陸續續進行的,一直記錄到卡拉揚逝世的前夕,因此它既吸引廣大樂迷,又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獻價值。

編輯推薦

《卡拉揚訪談錄》:世界大音樂家訪談叢書

媒體推薦

能與音樂相伴終生的人,他已經得到了上帝可以給予的最大恩賜。
——卡拉揚
我們最終有了這樣一本書,它對卡拉揚的揭示真誠而準確。
——《周日時報》SundayTimes
這是獻給理察·奧斯本的一份禮物……他讓自己的主題更貼近讀者……最精彩的是他介紹的音樂家傳略——富有見地,無懈可擊,評論客觀公正。
——《留聲機》gramophone
奧斯本用微妙敏銳、基於翔實資料的提問一步步引導音樂大師揭示出後者此前從未為人所知的更本質的音樂信條與內在動機。
——《歌劇》Opera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理察·奧斯本譯者:秦啟越

目錄

序言
卡拉揚:音樂家傳略
第一章成長歲月
第二章情系義大利
第三章柏林愛樂樂團
第四章論指揮藝術
第五章西貝柳斯、理查·施特勞斯及第二維也納樂派
第六章唱片與膠捲:記錄遺產
第七章後記
第八章跋
附錄1卡拉揚與牛津大學
附錄2卡拉揚與歌劇作品
附錄3錄音作品選
附錄4傳記選(1999年1月修訂)

序言

1989年7月16日.赫伯特·馮·卡拉揚在其薩爾茨堡:附近的家中去世。而此前六周,同樣是在這座房子裡,我和他花兩天的時間敲定了這部訪談錄的最終文本。
4月,他辭去了柏林愛樂常任指揮的職務,也許這讓他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鬱鬱寡歡,但從表面看來,他精神狀態很好,無論是私下的閒聊還是公開的思考與回憶,他都侃侃而談.一如往昔,自1977年我初次與他會面以來,我所認識的他一直如此。
他選擇在4月辭去柏林愛樂常任指揮的職務,儘管這出乎人們的意料,但與他關係密切的人一直都在猜測,也許最終會發生什麼事情了。對於一個81歲高齡的老人來說,他在其最後一個冬天里的日程安排簡直令人難以承受:音樂會,錄製唱片.與柏林愛樂出訪歐洲,生平第一次錄製威爾第的《假面舞會》;2月,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出訪紐約,安排時間把珍愛的錄像帶剪輯成電影。總之,這說明了很多很多。

文摘

毫無疑問,卡拉揚能夠就近觀察音樂的政治功能。1937—1938年間,儘管機遇不佳,卡拉揚卻已是反抗政治權威的富特文格勒的一個可能的對手了,但是,完全從歷史的觀點來看,與富特文格勒一樣,卡拉揚在1929—1949年的經歷中充滿了創傷,破壞以及時代的變幻莫測。讀一讀戰後宣傳中那些對他的人身攻擊,你就可以想像出卡拉揚在這一令人敬畏的戲劇領域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指揮家。實際上,相對於指揮而言,卡拉揚更是一個天才的、勤奮努力的、基礎不牢的“馬前卒”。因為其卓越的天才,1934年在烏爾姆被解聘後,直到1942年,卡拉揚就一直在亞琛生活。戰後,因聯合國的法庭審查,他的工作一度中斷,又因富特文格勒的陰謀而在柏林,維也納和薩爾茨堡部分受阻。瓦爾特·李格曾說過卡拉揚對政治並不感興趣——除了追求音樂的多樣性,以及他要成為一個有著高度技巧的大師之外。但即便是如此的言論,所說的也是真相的一部分,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幾個月後伯姆在維也納離職,在此之後,儘管卡拉揚的權力和影響力迅速上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